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目的 探寻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所收住的初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8例,收集资料完成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期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1年生存率为73.4%。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P=0.039)、是否手术(P=0.004)、体重减轻(P=0.004)、白蛋白水平(P=0.036)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5)、T分期(P=0.049)、是否手术(P=0.003)、体重减轻(P=0.00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是否采用手术治疗、是否体重减轻是影响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采取包含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者预后较好,体重下降者预后较差。筛选合适的Ⅳ期NSCLC患者并行手术治疗可能为Ⅳ期NSCLC治疗方式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清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fibrinogen to prealbumin ratio, FPR)、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 SCCA)与ⅡB~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ⅡB~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影响ⅡB~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FPR≥截断值和SCCA≥临界值两项预后因素进行综合评分:FPR和SCCA都低的患者得0分,有1个高或两者指标均高的患者得1分。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FPR、SCCA、FPR联合SCCA综合评分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FPR、SCCA、FPR联合SCCA对ⅡB~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R、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SCCA、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细胞分化是ⅡB~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R、SCCA、淋巴结转移是其独立预后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FPR、高SCCA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FPR、低SCCA组(P<0.05)。FPR联合SCCA评分中,得1分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得0分组,其3年PFS分别为70.5%、94.1%;5年PFS分别为54.2%、94.1%(P<0.05)。ROC曲线显示,FPR联合SCC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为0.768(95% CI:0.684~0.852,P<0.05),评估预后效果最好。结论 FPR联合SCCA是影响ⅡB~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FPR、SCCA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术后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可能影响中位总体生存期(OS)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肿瘤科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术后局限期SCLC患者,共43例。统计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最大直径、区域淋巴结转移、术前NSE水平、钠离子水平、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治疗方法等。采用电话形式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OS是20.0个月。由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χ2=6.345,P=0.042),术前NSE水平(χ2=4.441,P=0.035)以及术后治疗方法(χ2=8.793,P=0.012)对患者的中位OS有影响。多因素分析得出,术前NSE升高(OR=2.638)、术后未采取化疗±放疗(OR=1.938)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行手术治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中,术前NSE升高,术后未治疗预后较差。在临床诊治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腺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asaoka Ⅲ期7例,Ⅳ期1例,手术切除率87.5%(7/8),术后7例放疗,辅加化疗3例。随访12—78个月,1年生存率为100.0%,3年生存率为62.5%,有1例复发,4例转移。结论原发性胸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CT和穿刺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率很低,首选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放疗的综合治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行ERCP后的风险性,进而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医院行ERCP的年龄≥60岁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ERCP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0天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30天内是否出现并发症对患者进行分组,未出现并发症为预后良好组,出现并发症为预后不良组。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率,并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确定其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97%,并发症主要有术后胰腺炎、胆管感染、消化道大出血、穿孔。单因素分析显示:胰管括约肌切开、乳头括约肌切开、导丝进入胰管、胰管造影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导丝进入胰管对老年患者ERCP预后存在明显影响(P<0.05),其中乳头括约肌切开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且高于导丝进入胰管(RR=3.159 vs RR=1.402)。结论 老年患者行ERCP治疗预后较好,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导丝进入胰管是影响老年患者ERC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朱凯  何晶晶  苏义林  陈天拓 《安徽医学》2017,38(11):1455-1459
目的 探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组织中CD133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进行NB手术治疗患儿81例,手术中留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瘤组织中的CD133和Ki-67蛋白的阳性率,分析CD133和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表达水平与NB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手术后电话随访患儿生存情况,共随访到67例,失访14例。通过Kaplan-Merier法建立生存曲线,分析CD13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儿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81例NB患儿病理组织中CD133阳性率为56.8%,Ki-67阳性率为59.3%,CD13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188,P=0.001);在I期和Ⅱ期NB中CD133和Ki-67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IV及IV-S期(P=0.0014,P=0.0009);在肿瘤细胞未分化的患儿中CD133和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高的患儿(P=0.0013,P=0.0009);在发生肿瘤转移的患儿中CD133和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的病例(P=0.0013,P=0.0009);CD133和Ki-67的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P>0.05)。CD133阳性患儿生存率低于阴性患儿(Log rank=53.80,P=0.001)。结论 CD133和Ki-67在NB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率,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表达水平与NB的发展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了解胸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 对进行手术切除的71例胸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Masaoka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其中Ⅱ期7例,Ⅲ期33例,Ⅳ期31例. 并总结本组病例的病理分型、Masaoka分期、治疗及预后. 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生存因素分析. 结果 71 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7. 2 个月,5年生存率为47. 9%,其中完整切除的25 例5 年生存率为68%,部分手术的46例5年生存率为36. 9%. 肿块直径大于或等于8的41例5年生存率为53. 6%,肿块最大径小于8的30例5年生存率为40%. 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7. 1%、69. 7%、29. 0%. 不同病理学类型、鳞癌、腺癌、小细胞癌、腺鳞癌及类癌5 年生存率分别为55. 1%,14. 3%, 28. 6%,33. 3%,100%,手术方式、肿块最大径、Masaoka分期及不同病理学类型对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治疗、术后放疗及分化程度对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手术方式、肿块大小、Masaoka分期及不同病理学类型是预后重要因素,手术方式和肿块大小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术后辅助放疗可能不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的累积评分(F-NLR)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次确诊的167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FIB和NLR预测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最佳截断值。根据FIB>截断值和NLR>截断值两项预后因素将患者分为3组:FIB和NLR均低于最佳截断值为0分组(n=43),有1项高于最佳截断值为1分组(n=68),都高于最佳截断值为2分组(n=56),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并分析F-NLR评分在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FIB的最佳截断值为3.030g/L,NLR的最佳截断值为3.070,对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发现,F-NLR评分与T分期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F-NLR评分为0分组生存率明显高于1分组和2分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F-NLR评分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F-NLR评分可以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对于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Cx43表达水平,根据癌组织Cx43的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癌组织Cx43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2,P<0.05)。低表达组原发灶-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Clark分级为Ⅴ级的比例高于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76、5.793、16.875,P<0.05)。癌组织Cx43低表达、TNM分期为Ⅲ~Ⅳ期、发病部位为非肢端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HR=2.156、3.156、1.896,P<0.05)。结论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癌组织Cx4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癌组织Cx43低表达、TNM分期晚、非肢端发病是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MIMIC-Ⅳ数据库中重症DK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60天的生存状况,将重症DKD患者分为生存组(n=87)和死亡组(n=659);根据入院后60天的SF水平,将重症DKD患者分为低SF组(SF≤333ng/ml,n=373)和高SF组(SF>333ng/ml,n=373)。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SF水平重症DKD患者的生存率,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重症DKD患者60天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746例重症DKD患者,60天全因死亡率为11.6%。死亡组患者的年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SF、急性肾损伤、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值均高于生存组,而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则低于生存组。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SF组患者的60天生存率明显低于低SF组(χ2=12.163,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F(HR=1.0001,95% CI:1.0001~1.0002)为重症DKD患者60天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SF水平是重症DKD患者60天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上皮性卵巢癌ki-67基因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i-67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及与其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4例上皮性卵巢癌及40例上皮性良性肿瘤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基因的表达。结果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ki-67在病理分化差的G3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较好的G1;G2组;在临床Ⅲ~Ⅳ期组ki-67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组。ki-67的阳性率与年龄、组织类型均无关。在上皮性卵巢癌中,患者的生存时间与ki-67基因阳性率是负相关。ki-67基因阳性率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分化,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有关。结论ki-67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在肺部腺癌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46例肺部腺癌患者治疗进程中出现血清CEA的动态变化,其中Ⅰ期3例,Ⅱ期6例,ⅢA期12例,ⅢB~Ⅳ期组25例,对Ⅰ~ⅢA期及ⅢB~Ⅳ期患者的起始血清CEA水平、最低血清水平、开始增高时间、变化幅度、性别及年龄进行比较.对是否手术及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对单因素预后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Ⅰ ~ⅢA期组与ⅢB~Ⅳ期组起始水平、最低水平及开始增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起始CEA水平、最低水平、开始增高时间及是否行手术治疗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最低CEA水平及CEA增高时间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肺部腺癌治疗过程中最低血清CEA水平及血清CEA开始升高时间是CEA动态变化中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46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为97.3%(142/146),围术期死亡率4.1%(6/146)。随访135例,其中单纯胸腺瘤患者68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64/68)、86.6%(52/60)、77.1%(37/48);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6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7/67)、92.7%(51/55)、85.7%(36/42),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Masaoka病理分期,患者5年生存率Ⅰ期96.8%(30/31)、Ⅱ期88.9%(32/36)、Ⅲ期55.0%(11/20)、Ⅳ期0(0/3);其中Ⅰ、Ⅱ期5年生存率95.5%(62/67)高于Ⅲ、Ⅳ期5年生存率47.8%(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胸腺瘤以外科手术为主,Masaoka分期有助于手术指征的选择,并能有效的判断手术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免疫炎性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两者联合COSII-PNI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17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SII、PNI预测预后的最佳截断值,χ2检验分析SII、PNI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变量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估判SII及PNI的预后价值。结果 SII、PNI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是否贫血相关(P<0.05),且SII与年龄、位置、大体分型相关(P<0.05),PNI与SII呈显著负相关(r=-0.545,P<0.001),低SII组、高PNI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高于高SII组、低PNI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II、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是否辅助化疗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新型评分系统COSII-PNI实现了良好的预后分层(P<0.05)。结论 高SII和低PNI是胃癌侵袭性生物学和不良预后的有力指标,新型评分系统COSII-PNI极具潜在的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与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比淋巴细胞(mean platelet volume ratio lymphocyte,MPVLR)相关的列线图模型以个体化评估结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1月就诊于笔者医院经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261例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MPVLR水平组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结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利用C-指数、校正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TNM分期比较。结果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PVLR高水平组的患者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MPVLR水平、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CEA是结肠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整合独立预后因素,建立了预测结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C指数和校准曲线均提示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与传统的TNM分期比较,列线图模型显示出更好的准确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与MPVLR相关的列线图模型以个体化评估结肠癌术后患者3年、5年的生存率。该列线图模型可以作为TNM分期的补充,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个体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CD44+CD24-/LowESA+Lin-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的新鲜标本40例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Ⅰ-Ⅱ水平淋巴结转移状况、免疫组化指标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上皮因子生长受体-2(C-erbB-2)、Ki-67〕等与CD44+CD24-/LowESA+Lin-乳腺癌干细胞比例的关系。结果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CD24-/LowESA+Lin-乳腺癌干细胞全部为阳性表达 (干细胞比例0.5%~16.8%),平均值为4.38%,其中,低表达 (≤4.38%)20例,高表达 (>4.38%)2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CD44+CD24-/LowESA+Lin-细胞比例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以及C-erbB-2均无相关性。而以32.0%为界,把Ki-67分为高表达组 (>32.0%)和低表达组 (≤32.0%),两组间干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Ki-67表达强度是CD44+CD24-/LowESA+Lin- 表达比例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12,OR=6.926, 95%可信区间1.529~31.377)。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强度是CD44+CD24-/LowESA+Lin- 表达比例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干细胞比例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30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分为高CAR组和低CAR组,分析不同CAR表达水平的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评估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结果 术前CAR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0,临界值为0.02。CAR与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是否行术后化疗相关(P<0.05)。CAR低水平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长于CAR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显示,CAR升高是NSCLC患者OS、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CAR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的预后指标,CAR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治疗急性期(≤28 d)颅内破裂动脉瘤(RIA)围手术期技术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SAC治疗的急性期RIA患者,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存在的围手术期技术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接受SAC治疗并完成30 d随访的急性期RIA患者共509例,其中男170例、女339例。28例(5.5%)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位于血管分叉处是SAC治疗急性期RIA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4.108,P=0.001]。25例(4.9%)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是SAC治疗急性期RIA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74,P=0.014)。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5分的患者81例(15.9%),死亡(mRS评分为6分)27例(5.3%),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率为21.2%(108/5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入院时高Hunt-Hess分级(3~5级)、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是急性期RIA患者SAC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 对于SAC治疗的急性期RIA患者,动脉瘤位于血管分叉处是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是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GCS评分较差的患者出院时临床预后较差,围手术期发生缺血及出血并发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1 5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术前临床资料、手术相关信息、术后病理资料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并发症进行Clavien-Dindo分级。采用Pearson χ2检验评估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 580例患者中134例(8.48%)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问题最常见(44例,2.78%),包括吻合口漏34例(2.15%)、吻合口出血7例(0.44%)、吻合口狭窄3例(0.19%),其次为胰漏27例(1.71%)和乳糜漏19例(1.20%)。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 Ⅲ a者17例(1.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70岁(P=0.012)、患有基础疾病(P<0.01)、术前预后营养指数<38(P=0.033)、切除范围(P=0.036)、吻合方式(P<0.01)、术中失血量≥ 300 mL(P<0.01)、淋巴结清扫数目<25个(P=0.026)均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基础疾病(OR=1.964,95% CI:1.231~3.133,P=0.005)、术中失血量(OR=1.002,95% CI:1.001~1.003,P<0.01)是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术中失血量较多的胃癌患者,术后需要密切关注围手术期的症状、体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的比值(RPR)与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5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89)和非死亡组(n=6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RPR与其他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RPR最佳临界值(cut-off值=0.111)将入组患者分为低RPR组(n=67)与高RPR组(n=83),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28 d生存率。结果 死亡组降钙素原(PCT)、RDW、RP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 Ⅱ)、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死亡组(P<0.05);死亡组白蛋白(ALB)、PLT低于非死亡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PR (OR=4.952,95%CI:1.802~13.609)、RDW (OR=3.636,95%CI:1.602~8.252)、APACHE Ⅱ评分(OR=1.722,95%CI:1.043~2.843)与ALB (OR=0.411,95%CI:0.242~0.696)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P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88(95%CI:0.716~0.861),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RPR最佳截断值为0.111(敏感度为75.3%,特异度为72.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RPR组28 d生存率低于低RPR组[Log-rank检验(χ2=34.059,P<0.05)]。结论 RPR作为一种新的炎性标志物可能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