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客户等创新主体随机或蓄意中断与企业的协同关系等因素造成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结构崩溃、效率下降等问题,基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鲁棒性分析和优化方法。分析了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的复杂系统特性,并建立了其鲁棒性分析与优化过程模型;考虑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鲁棒性的影响因素和方式,定义了其结构鲁棒性、性能鲁棒性及其度量指标,并提出随机失效和选择性攻击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鲁棒性分析方法;以逾渗理论和最优化方法为基础,建立了成本约束下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鲁棒性最优化模型和策略。以某手机制造企业为背景,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上述模型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客户协同创新环境中设计活动复杂,交叉风险难以控制的问题,从环境、人因、技术、组织、过程多个角度提出了面向客户协同创新实现的风险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相关影响因素集作为风险管理与评价的依据。考虑面向客户协同创新风险因素集的Pareto效应,结合风险管理模型及要素集,提出了基于粗糙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的客户协同创新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某企业产品设计实例的风险管理验证了本模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应用,基于数字与模型驱动技术构建数字化、一体化的企业运作模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结合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机理,给出了基于产品、过程、企业和产业链的模型化能力体系,以及基于业务连续性、数据连续性和技术连续性构成的数字连续性能力体系。设计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支撑平台框架,并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制要求,提出了支持数字产品管理、跨专业及跨单位业务协同等功能的产品数字化解决方案,最后分析了典型的产品数字化研制模式和特点。可对装备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进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公平合理地分配客户协同产品创新获得的相对于企业独立创新的超额收益,提出面向产品创新任务的协同客户利益分配机制。结合产品创新任务和客户协同的特点提出协同客户利益分配原则,定义了任务价值和客户贡献度的概念,任务价值决定了该项任务可供分配的利益总额,客户贡献度决定了客户能够分配到的利益比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任务价值和客户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协同客户利益分配模型及求解方法,并基于客户贡献度对利益分配方案进行修正。通过应用分析验证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服务型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烟机设备制造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方向,而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服务型制造的关键路径。本文通过对烟机设备制造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即通过数字化转型战略、设备管理云平台、智能单机产品、烟厂智能生产运行CPS系统、设备智能化标准五个关键步骤,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后,本文提出了烟机设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探索网络化时代工业产品协同创新设计模式。比较传统制造业的"微笑曲线",分析产品设计制造发展新趋势,以工业设计角度从设计需求挖掘和引导、智能制造、品牌服务方式等方面切入研究产品协同创新。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平台搭建,实现了设计制造服务智慧管理,多方数字化协同并行工作,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传统制造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使得市场快速多变、很难预测.企业必须规范设计流程,实现设计手段现代化,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架构一个协同产品研发环境,集成设计研发工具、整合现有的系统资源,建立一个相互协作、信息共享、过程可控、业务畅通的数字化产品研发体系,优化企业内部创新流程,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普遍采用客户、供应商、制造企业等多角色参与的产品协同设计,尤其是客户的参与。QFD是将客户需求知识转换为产品设计要素的常见方法,利用Lite-QFD软件并结合汽车实例实现了产品协同设计的QFD转换和质量屋视图。  相似文献   

9.
正现阶段我国桥、门式起重机的发展还存在着配套件质量可靠性有待提高、设计水平偏低、工艺水平较低、产品安全性重视不足、供需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其中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面对这些问题,企业需通过探索模块化设计、柔性化生产、快速响应市场,通过加大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产能共享、"生产制造"转向"供应链协同"、改善创新薄弱环节、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比重,通过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质量,全面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建材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材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在分析企业制造过程信息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制作流、物料流和资金流的信息化管理三大主线,提出项目主导下的多层次视图进度监控模型和基于内控指标的资金流多级预警模型,并针对数字化管理平台下多主体制造过程的信息协同,给出了基于数据传输中间件的数据集成和基于权限与重构的流程重组等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开发了针对建材装备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并进行了工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现代自动武器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工作模式和流程,为实现数字化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产品装配、检验检测等在自动武器数字化协同平台下的并行与协同提供了参考。对自动武器数字化设计制造协同平台集成关系进行分析,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参与人员和输入输出等方面与自动武器传统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了数字化设计制造对工作模式、组织结构等产生的革命性变化,举例说明了自动武器数字化设计制造协同平台的主要运行过程,为自动武器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实施与推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客户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概念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客户与专业设计人员在知识结构和创新技能方面的不对称性,提出了一种客户协同创新的产品创新模式,并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首先给出了客户协同创新的定义及内涵,建立了一个指导客户协同创新的概念框架。在框架中,提出了技术激励的知识螺旋协同创新工作原理,建立了全域可重构的智能工作模型,用于描述客户协同创新的工作过程,提出了客户协同创新使能平台的主要功能结构。为验证所提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型的有效性,给出了客户协同创新在日用陶瓷产品创新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对客户协同创新中有待探索的问题领域进行了分析,指出客户协同创新通过客户的深度集成和团队的协同工作来激发群体创造力,可广泛地用于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市场主导力的新产品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研究了供应商等外部资源参与企业产品平台规划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客户需求、协同供应商与产品结构复杂度、品种、批量等定制化参数之间的关系,介绍了产品定制类型量化评价指标,阐述了定制化类型与产品平台、模块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介绍了跨企业产品协同的产品平台开发过程,鉴于客户需求和供应商等企业外部因素,提出了模块化产品平台规划的方法,以及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复合阈值进行模块划分和方案评价的方法。最后以平面铣床跨企业产品平台设计为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创新客户流失对协同产品创新过程及企业造成的损失,在协同产品创新中有效识别具有流失倾向的创新客户,提出改进的代价敏感学习支持向量机创新客户流失预测模型。在分析创新客户流失预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客户流失预测研究框架;针对传统分类算法大多以预测精度为目标、忽略创新客户流失误分类的代价和数据集非平衡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的创新客户流失预测模型。通过应用结果表明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创作,由菲尼克斯电气、苏商会和德锐咨询三家企业联合创作的《数商——工业数字化转型之道》正式出版。本书浅析了工业企业在数字工业浪潮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是时不我待的生存之道。针对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数字化转型铁三角模型:技术与数字化运营体系、战略与数字化商业模式、人才与数字化组织能力,以客户价值为导向,以前瞻、系统和开放的思维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协同产品定制及其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杨育  张晓冬  刘胜  刘飞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5):1290-1294
针对当前网络化产品定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化协同产品定制模式。该模式通过客户与企业协同的网络化产品定制过程,使制造企业能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客户的创造性;通过与企业相关环节的系统集成,可以实现整个企业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协调运行和资源共享。提出了网络化协同产品定制运行模式与组织模型,并给出了支持多种定制方式的客户需求定义方案。基于所提出的网络化协同产品定制运行模式,进行了系统集成研究,提出了一种J2EE平台下基于XML连接器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企业之一,罗克韦尔自动化以"引领未来无限可能"为主题,携多款前沿技术、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亮相第四届进博会.聚焦中国数字化变革与智能制造两大行业趋势,罗克韦尔自动化从数字化转型、跨界创新、智能制造与碳中和等维度,助力中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以创新赋能推动国内产业颠覆性变革, 并通过价值共创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 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随着技术创新、企业内生需求、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需求。从基础设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管控三个维度,较为全面的评估企业数字化水平,通过对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某区178家工业企业样本数据分析,研究了某区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现状,指出某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该区突破数字化转型瓶颈,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产品创新任务指派合适的协同创新客户,基于知识视角提出协同创新客户选择模型,该模型阐述了产品创新任务、客户及客户知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产品创新任务和客户知识特点,利用本体论对二者进行建模,并基于概念语义相似度算法为任务匹配合适的客户知识;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客户对任务所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任务的重要性,从而为产品创新任务选择合适的客户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制造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的观点,对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同发展及其对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联因素所组成的灰色系统,进行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关联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给出了分析过程和步骤,并进行了关联度的排序,得出了影响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各关联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