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采用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 显像技术在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的模型上观察应用人参皂苷Rg3(以下简称Rg3)前后的肿瘤细胞摄取显像剂的情况,以探讨应用该方法评价肿瘤多药耐药(MDR)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将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应用Rg3组和对照组,在应用Rg3前后分别进行99mTc-MIBISPECT显像及感兴趣区(ROI)半定量分析,观察肿瘤多药耐药状态变化情况,并将其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与应用Rg3组显像、应用Rg3前显像与应用Rg3后显像之间15、60、120 min 的肿瘤摄取比值(T/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Rg3组清除指数(WR)均与流式细胞仪检测P-gp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成正相关(P<0.05).结论 99mTc-MIBI显像与小鼠Lewis肺癌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成负相关,可以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多药耐药状态,同时也可动态监测Rg3对小鼠Lewis肺癌多药耐药逆转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ADM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研究TMP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ADM的逆转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耐药株BEL-7402/ADM及其亲本细胞BEL-7402分为:亲本组、耐药组、逆转组(耐药+TMP)、阳性对照组(耐药+维拉帕米)、二抗阴性对照组,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流式细胞术对照观察TMP对BEL-7402/ADM中P-gp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耐药组显著高于亲本组(P〈0.01);耐药+TMP组和耐药+维拉帕米组均显著低于耐药组和亲本组(P〈0.01)。免疫组化SABC法显示耐药组P-gp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亲本组(P〈0.01);TMP组、维拉帕米组的P-gp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耐药组(P〈0.01)。结论 TMP能显著降低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ADM细胞表面P-gp的表达,增加阿霉素等化疗药物对BEL-7402/ADM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99m锝甲氧异丁基异氰(99mTc-MIBI)肺显像与肺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4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行早期与延迟99mTC-MIBI显像,应用免疫组化化学方法检测术后标本中多药耐药蛋白P-gp、MRP、肺耐药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多药耐药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间早期摄取比值、晚期摄取比值及放射性清除指数的差异.结果 P-gp阳性组晚期摄取比值、清除指数分别为1.27±0.61、O.22±O.19,阴性组晚期摄取比值、清除指数分别为1.95±o.87、-O.17±0.18;两组晚期摄取比值、清除指数差异有显著性(t=2.36、P=0.04)及(t=4.51、P<0.01);而P-gp阳性组与阴性组早期摄取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MRP阳性组与阴性晚期摄取比值分别为1.07±0.32、1.65±O.86,两组晚期摄取比值差异有显著性(t=2.19、P=0.03),而MRP阳性组与阴性组早期摄取比值、清除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耐药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早期摄取比值、晚期摄取比值及清除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99mTc-MIBI显像晚期摄取比值与P-gp和MRP表达呈负相关,清除指数与P-gp表达呈正相关,99mTc-MIBI显像具有检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P-gp和MRP表达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化痰散结方对乳腺癌MCF-7/ADM移植瘤的逆转耐药机制。方法制备荷瘤小鼠模型;设立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阿霉素+维拉帕米组、阿霉素+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肿瘤组织内阿霉素蓄积情况,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各组移植瘤耐药细胞P糖蛋白( P-gp)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及维拉帕米组均能减轻瘤重,提高抑瘤率,与生理盐水组及阿霉素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及维拉帕米组均能够降低P-gp含量、提高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其中高剂量中药组对细胞内阿霉素、P-gp的影响较维拉帕米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化痰散结方能逆转阿霉素耐药,增减肿瘤组织中阿霉素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降低P-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诱导BIU-87细胞对羟基喜树碱(HCPT)产生耐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交叉耐药,观察维拉帕米(VPM)逆转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间隙给药法诱导BIU-87细胞对HCPT产生耐药,MTT法测定交叉耐药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Bcl-2和生存素Survivin,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VPM逆转耐药性的效果.结果耐药诱导5个月,BIU-87/HCPT细胞对HCPT、长春新碱(VCR)、丝列霉素(MMC)和顺铂(CDDP)的耐药性均有提高,其中HCPT为55倍,VCR为26.88倍,而对阿霉素(ADM)耐药性提高不明显.经检测P-gp和MRP1均为++,Bcl-2和Survivin均为+++.VPM逆转耐药性有一定效果.结论BIU-87/HCPT细胞具有多药耐药性,对VCR的耐药指数最大,VPM能逆转其耐药性,但逆转效率低于文献报道,这些结果都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复杂和BIU-87/HCPT细胞的Bcl-2与Survivin的表达量比P-gp与MRP1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五味子乙素逆转膀胱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对膀胱肿瘤T24/ADM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逆转倍数RI,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罗丹明的浓度。结果五味子乙素可以明显增加阿霉素对膀胱肿瘤T24/ADM细胞的细胞毒作用(P〈0.05),逆转指数为4.11,五味子乙素明显抑制了细胞内罗丹明的外排(P〈0.05)。结论五味子乙素明显抑制了膀胱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gp蛋白的外排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A549/顺铂(DDP)裸鼠移植瘤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建立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As_2O_3、DDP及联合用药对体内移植瘤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不同用药对肿瘤细胞凋亡率变化和耐药细胞A549/DDP P-糖蛋白(P-gp)表达;采用RT-PCR检测不同用药对A549/DDP移植瘤组织MRP1-mRNA和LRP-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体内裸鼠抑瘤实验显示As_2O_3有一定抑瘤作用,联合应用DDP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FCM结果显示应用As_2O_3后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7.204±3.091)%vs(3.436±0.537)%],低浓度As_2O_3联合DDP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DDP组(P〈0.05)[(14.472±3.891)%vs(5.612±1.167)%]。FCM对P-gp表达检测提示As_2O_3对移植瘤Pgp水平无影响。RT-PCR检测结果示含As_2O_3组MRP1表达明显低于不含As_2O_3组(P〈0.05),肺癌耐药相关蛋白(LRP)在转录水平呈现相对低表达,含As_2O_3组同不含As_2O_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_2O_3能在体内逆转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是As_2O_3可通过下调MRP1基因表达,提高A549/DDP细胞对DDP敏感性逆转其耐药,并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发生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膜上P-糖蛋白(P-gp)的过度表达是多药耐药的最主要发生机制,有效抑制P-gp的表达可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P-gp抑制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P-gp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利福霉素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A549/ADM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利福霉素逆转人肺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发生及逆转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敏感细胞系、耐药细胞系的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MTT法检测其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药程度及利福霉素对其耐药的逆转效果;采用细胞内阿霉素含量的方法测定利福霉素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多药耐药细胞系A549/ADM的P-gp、 MRP表达分别为74.8%和61.2%;加用利福霉素后,A549/ADM细胞内ADM的含量显著增加,A549/ADM对ADM敏感性增加了2.51倍,对VCR、DDP及VP-16敏感性分别增加7.38倍、1.29倍、2.86倍.结论:A549/ADM对多种常见肿瘤化疗药物表现不同程度耐药,其耐药性可能与P-gp、MRP高表达有关;利福霉素对A549/ADM的多药耐药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钟^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与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及Bcl-2等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105例未经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术前一周内进行^99Tc^m-MIBI早期相(30min)与晚期相(180min)平面显像,对其中59例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手术后标本中P-gp、GST-π及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P-gp阴性表达患者的晚期T/N明显高于P—gp阳性表达患者(t=-2.49,P=0.002,双侧),两者间RI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90,P=0.01),而GST-π、Bcl-2阴性与阳性表达者间早晚期T/N比值及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99Tc^m-MIBI转运分析可以作为体外检测P-gp表达的敏感指标,P-gp高水平表达的乳腺肿瘤组织其晚期相摄取比值及滞留指数明显低于无P-gp表达的肿瘤。(2)乳腺^99Tc^mMIBI显像可以在活体上动态观察多药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水平,用于多药耐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对^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mTc—MIBI)摄取、滞留与三种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IBI740MBq进行早期(20rain)和延迟(120min)平面显像,采用感性趣区(ROI)技术计算早期摄取比值(T/Ne)、延迟摄取比值(T/Nd)以及滞留率(RI%)。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空心针穿刺或手术乳腺癌组织多药耐药蛋白P—gP、MRP和GST-π表达水平,并与T/Ne、T/Nd和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9mTc—MIBI显像阳性率为93.33%;P—gP、MRP、GST-π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21%、58.93%、51.79%,X^2=6.552,P〉0.05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gP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RI%间有统计学意义(Z=-2.120,P〈0.05)。P—gP表达与RI%呈负相关。结论^99mTc—MIBI显像能预测乳腺癌组织P-gp的表达水平.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乳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IBI740MBq后于20-30min及120-180min分别行早期及延迟显像,计算早期摄取比值(T/Ne)、延迟摄取比值(T/Nd)及滞留率(RI%),随后行2个周期的PA方案化疗,对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的T/Ne、T/Nd及RI%进行比较;对RI%≥0组和RI%〈0组的化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在T/Nd(t=2.186)和RI%(Z=-2.899)值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也就是说化疗有效组的T/Nd比值和RI%明显高于化疗无效组。RI%≥0组,化疗有效率为83.3%;而RI%〈0组,化疗有效率为25.0%,两组间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99mTc-MIBI乳腺显像的摄取与滞留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组与无效组差异显著,99mTc-MIBI显像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能够为指导个体化化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CRγ9/δ2(OT3)-Fc融合蛋白在体内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同位素99mTc标记技术观察TCRγ9/δ2(OT3)-Fc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显像和分布,观察TCRγ9/δ2(OT3)-Fc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在荷瘤裸鼠体内99mTc-TCRγ9/δ2(OT3)-Fc与肿瘤组织有明显的结合,并且其可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延长小鼠生存期。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TCRγ9/δ2(OT3)-Fc在荷瘤裸鼠体内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为肿瘤靶向性抗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O2中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CS)对P-糖蛋白(P-gp)泵出功能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GCS在白血病细胞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分别靶向干扰K562/AO2中的GCS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小干扰RNA(siRNA)的干扰效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123)的滞留量,以rh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反映P-gp蛋白的泵出功能。结果 GCSsiRNA和MDR1siRNA对各自靶基因的抑制率分别是(68±5.72)%和(75.3±2.62)%;转染siRNA 48 h后,GCS干扰组MFI为255.75±76.1,MDR1干扰组MFI为357.25±41.57,分别是阴性干扰组的3.3倍和4.6倍。结论特异性的沉默GCS基因可以降低P-gp的泵出功能,提示GCS可通过协同P-gp的药物泵出功能参与白血病细胞的耐药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质粒pDC316-hIL-24对裸鼠人宫颈癌移植瘤生长和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其与nm23H1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8只造模成功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BPS缓冲液对照Ⅰ组,空质粒Ⅱ组,IL-24重组质粒Ⅲ组。观察各组裸鼠饮食、体重等一般状况,记录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裸鼠肿瘤附近淋巴结转移情况,实验结束后根据瘤体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应用RT-PCR法检测移植瘤IL-24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法nm23H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基因重组质粒pDC316-hIL-24在裸鼠体内转染成功,且有明显的抑瘤效果,抑瘤率为42.9%,与对照组、空质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4重组质粒组肿瘤淋巴结转移较其他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24组的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组质粒pDC316-hIL-24能明显抑制宫颈癌裸鼠肿瘤模型的生长,并可能通过上调nm23H1的表达发挥抗肿瘤生长和浸润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对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的摄取、滞留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的关系。方法对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99-Tc-MIBI乳腺显像:静脉注射显像剂99mTc-MIBI740MBq后20、120min分别行99mTc-MIBI乳腺显像,采用感性趣区(ROI)技术计算早期摄取比值(T/Ne)和延迟摄取比值(T/Nd)并根据公式RI%=(T/Nd—T/Ne)/T/Ne×100计算滞留率(RI%)。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MRP、TOPO—Ⅱ表达水平,并与T/N比值和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0例乳腺癌患者中99mTc-MIBI乳腺显像阳性者56例,阳性率为93.33%;对56例99mTc-MIBI乳腺显像阳性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MRP、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93%、67.86%。MRP、TOPO—Ⅱ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间T/Ne、T/Nd、RI%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99mTc-MIBI乳腺显像的摄取、滞留均与乳腺癌组织MRP、TOPO—Ⅱ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7.
白慧婧  张三元  王乐 《当代医学》2009,15(24):15-17
目的观察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将Hec-1-B细胞接种于左下肢近腹股沟处皮下,建立子宫内膜癌动物模型。将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剂量组(13μg/kg),中剂量组(26μg/kg),高剂量组(52ug/kg)和空白对照组(0μg/kg),每组6只,造模3d后开始用丙氨瑞林干预,给药途径为皮下干预,每天1次,持续4周。治疗期间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裸鼠全身状况,实验结束时,将移植瘤完整取出,称取瘤重,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并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tenmRNA的表达。结果①当丙氨瑞林浓度为10μg/kg时,癌细胞即受到抑制,抑瘤率为32.4840%;随着丙氨瑞林浓度的增大,抑制率渐高。到浓度为52ug/kg时抑瘤率上升至35.44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浓度从13~52μg/kg的丙氨瑞林作用4N后,Pten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瑞林对裸鼠移植瘤生长可能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丙氨瑞林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