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液幕式双流程脱硫塔的气液流动性能以及脱硫传质特性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试,提出烟气流量、浆液循环量、液气比值等主要参数对液幕式脱硫塔内的气液流动特性和脱硫效率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液气比增加,射流高度和气液两相流阻力系数相应增加;气相雷诺数增加时,射流高度相应增加而气液两相流阻力系数相应减小.浆液循环量和...  相似文献   

2.
液幕式脱硫吸收塔中气液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液幕式吸收塔脱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烟气流量、循环浆液量、浆液pH值等参数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合理选择装置结构和运行参数时,脱硫效率可达95%;提出了液幕式吸收塔中传质面积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液幕式吸收塔的传质模型,发现传质系数在pH=5~10之间变化不明显,得到了液幕式吸收塔的传质系数关于气相和液相雷诺数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种细度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对喷淋式脱硫塔的脱硫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烟气流速下,脱硫效率随液气比的增大而增大;在高烟气流速下,脱硫效率随液气比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更加显著.脱硫效率随着提高浆液的pH值而提高,随入口烟气SO,浓度增加而下降;石灰石粒径越小,其溶解性好,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结合吸收段阻力...  相似文献   

4.
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的实验与反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实验台,实验研究了重要的操作参数对喷淋塔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液气比和浆液pH值、降低烟气温度和烟气速度、降低入口烟气的SO2浓度以及强制氧化均可以提高脱硫效率。将喷淋浆液分成喷淋液滴和塔壁液膜两种存在形式,并分别建模,喷淋液滴的脱硫过程采用Gerbec液滴脱硫模型计算,将塔壁液膜的流动分为层流和波动层流两种状态,发展出了新的喷淋塔脱硫反应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Gerbec液滴模型,本文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液气比是影响系统脱硫性能及经济性的重要参数.利用所建立的并流有序降膜式湿法脱硫装置,进行了液气比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率随液气比增加而增加;当液气比小于8 L/m3时,增加液气比能更有效地提高脱硫率;液气比增加,吸收塔吸收段出入口的浆液中石灰石浓度差降低,吸收段内浆液中石灰石溶解量增加,浆液中石灰石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脱硫塔脱硫效率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双膜理论建立了脱硫过程的理论模型,以国内某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塔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浆液pH值、入口SO2质量浓度、液气比、锅炉负荷、浆液液滴粒径、喷淋层投运方式及吸收塔塔径等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与工程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生产现场运行数据比较吻合;各喷淋层的脱硫能力不一样,第3喷淋层的脱硫能力最强,第2喷淋层和第1喷淋层的脱硫能力次之;脱硫效率随浆液pH值和液气比的增大而提高,随入口SO2质量浓度、锅炉负荷和浆液液滴粒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将高压静电雾化技术引入湿钙法烟气脱硫中,通过不同方案和不同工况下的脱硫试验比较,得到雾滴与烟气接触方式、烟气中SO2质量浓度、荷电电压以及钙与硫的物质的量比(nca/ns)等对烟气脱硫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高压静电引起脱硫增益的机理.结果表明:石灰浆液荷电能够使雾滴细化、均匀化,增加传质面积和接触机会,同时改变雾滴表面特性,增大传质速率,使脱硫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脱硫率随荷电电压的增加而提高;脱硫效果与气液接触方式有关,在试验设定的nca/ns范围内,浆液流量较大时同向并流的脱硫率增幅明显高于逆向流动时,而浆液流量较低时采用逆向流动荷电脱硫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湿法烟气脱硫是一个化学反应和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其影响因素众多,如液体浓度、液体流动状况、气体流动状况、液气比、浆液pH值等。本文提出一种横向冲刷槽形芯湿法脱硫技术,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脱硫效率的诸多因素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旋流格栅式新型烟气脱硫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喷淋、冲击、自激、旋流的原理,综合了旋流加格栅的特点,以强化气液间的传质。针对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如液封高度、喷淋液pH值、烟气含湿量及内塔穿孔气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表明,当喷淋量为110.68 m3/h,液封高度调节到1230 mm,烟气的含湿量控制在5.56左右,pH值维持在8~9之间,内塔穿孔气速为14.5 m/s左右时,脱硫效率可达98.5%,是一个较好的工况点。工业应用表明该装置脱硫效率大于97%,设备阻力小于1200 Pa。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电厂烟气脱硫工艺中,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因其脱硫效率高、投资较少、运行稳定、副产品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已成大火电机组脱硫首选。吸收塔是石灰石——石膏脱硫的关键设备,由于石灰石——石膏浆液容易堵塞,许多高效塔如填料塔、板式塔等不能适应。空塔喷淋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防堵塞、造价较低、检修量少。缺点是气液接触面小、气体易偏流、塔内停留时间短故脱硫效率低。旋汇耦合技术基于多相紊流掺混的强传质机理,利用气体力学,通过特制的旋汇耦合器能产生气流旋转翻覆湍流空间,使气液固三相充分接触,迅速完成传质过程,从而达到气体净化的目的。旋汇耦合技术与其它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相比在防堵和维修简便外,因增加了气体旋流速度,提高了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1.
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渣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电厂脱硫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其运行的副产品的利用成为影响电厂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着重阐述脱硫渣的不同应用及广阔市场前景,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如何有效合理利用脱硫渣的新的环保课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环保要求,大部分的火电厂已经建设了脱硫设施,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遇到很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第三方运行这种适合火电厂脱硫系统运营的新模式。叙述了第三方运行的好处、如何进行第三方运行和需要的国家政策等。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型煤固硫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提出生物质型煤的固硫机理,分析了真高效固硫的原因。通过燃烧固硫试验,得出实验燃烧过程中Ca/S、过量空气生物质种类及温度等在硫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给出对生物质型煤实际燃烧中固硫控制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大量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各种添加剂对钙基固硫剂脱硫率的影响。并通过压汞试验 ,分析了高温煅烧之后的复合固硫剂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的变化。还在 3 5t/h链条炉上选用一种复合固硫剂进行了现场试验 ,得到较好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5.
脱硫剂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目 《锅炉制造》2004,(1):18-19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效率计算有别于常规的煤粉炉和层燃炉,这是由于脱硫剂的使用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所致。从5个主要方面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增加的热损失进行计算分析,对今后工程设计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工艺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联合脱硫脱硝的新工艺,该工艺可同时脱除SOx,NOx及烟气中有毒物质如水银、二恶英等物质。指出了该工艺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对我国治理大气污染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畅  赵桂锋 《锅炉制造》2004,(3):20-21,24
浅析当今较为成熟的锅炉烟气脱硫工艺,在国内外的使用简况与评述,介绍国内近来开发研制、应用于220t/h以下锅炉的几种脱硫装置,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温固硫物相硫铝酸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固硫产物的稳定性是影响煤燃烧过程脱硫效果的重要因素,硫铝酸盐(C4A3S)是一种高温下(低于1400℃)非常稳定的固硫物相,又是新型特种水泥的主要原料,研究该物相的生成机理对提高固定床及煤粉炉内煤燃烧过程的脱硫效果具有指导意义。论述了不同气氛下硫铝酸盐的生成机理和添加剂对该物相形成的影响,提出将含硫铝酸盐的固硫煤渣用于烧制水泥熟料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燃煤所产生的SO2的危害,介绍了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预测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高效除尘脱硫新技术及其低费用投入运行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