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质量级别的草珊瑚样品的DNA指纹图谱与其品质相关性,为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一定基础。方法 采用ISSR-PCR方法对UBC801~UBC900共100个I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23个。利用这23个ISSR引物扩增18份草珊瑚样品,以18份草珊瑚样品的ISSR扩增谱带为基础,利用Excel文件建立供试材料扩增条带指纹数据库。结果 共获得198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2.9%。从23个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中遴选出UBC811、UBC825 2个引物中7个位点为一个组合,UBC827、UBC834、UBC842共3个引物中7个位点为另一个组合,分别建立了18份受试草珊瑚样品的基因组的DNA 指纹图谱,并从184条多态性谱带中筛选了出u844-6条带与样品质量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ISSR分子标记可以有效辨别18份受试草珊瑚样品的DNA指纹图谱,并筛选获得一条与其品质有一定相关性的特征条带。  相似文献   

2.
魏晓雨  田义新  赵智灵  孙福仁 《中草药》2014,45(21):3153-3158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10个产地的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以人参及加拿大西洋参为对照,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选取13个RAPD随机引物及12个ISSR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根据条带数目,应用NTSYS-pc2.10e软件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9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81,多态性百分率为85.51%;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9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64,多态性百分率为64.65%;通过聚类分析,RAPD及RAPD+ISSR综合将样品聚为4大类;ISSR将样品聚为2大类。结论 RAPD和ISSR标记构建的样品聚类树状图在分类上稍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人参与西洋参被明显区分开来;在ISSR上,吉林兴参镇与北岗镇西洋参与人参聚为一大类;在生长环境及种植条件影响下,东北部分产地西洋参与加拿大西洋参相比在遗传多样性上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
野生红景天的RAPD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进行野生红景天种间亲缘关系及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然后通过筛选得到的11个RAPD及11个ISSR引物对不同采集地的4种野生红景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1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96条条带,多态性百分比为90.62%;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02条条带,多态性百分比为100%。ISSR多态性的检测能力优于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法、RAPD和ISSR联用法均将17个样品聚为3大类;RAPD将样品聚为4大类。结论 2种标记均可用于红景天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与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4种红景天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种间基因流较小。  相似文献   

4.
姜武  李亚萍  陈家栋  陶正明 《中草药》2022,53(21):6865-6873
目的 研究黄精Polygonati Rhizoma居群遗传多样性,为黄精药材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4个居群22个种源47份黄精种质资源为材料,选用14条ISSR和11对SRAP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遗传多样性比较和聚类分析,揭示黄精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 ISSR引物和SRAP引物分别扩增出186和142条清晰带数,其中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185和140,多态性比率(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PPB)分别为99.46%和98.59%;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ISSR和SRAP标记下基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279 9和0.231 6,即黄精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居群间基因流(Nm)分别为1.286 4和1.659 3,遗传相似系数在0.053 3~0.948 1和0.032 8~0.967 7。聚类结果显示,相同黄精药材基原种质聚在一起,ISSR和SRAP标记分别将黄精居群分为5和3大类群,且以ISSR标记的聚类结果更符合实际地域分布。结论 黄精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和SRAP标记可适用于黄精亲缘性鉴定,研究结果可为黄精资源的保护和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太空环境对甘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太空环境对甘草生理生化诱变作用分析.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甘草,18 d后返回地球(飞行回收舱平均辐射剂量为0.102 m·d~(-1),飞行远地点距地球350 km,重力为1×10~(-6)m·s~(-2)),搭载种子返回地面后与对照组同时种植于实验田中,对太空搭载后甘草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甘草的蛋白含量以及蛋白电泳进行了考察.结果:甘草经过卫星搭载后,甘草CAT,SOD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明显(P<0.05),而且鄂托克前旗比杭锦旗酶活性均高.甘草经过卫星搭载后,甘草蛋白含量有一定程度提高,差异明显(P<0.05),同时甘草蛋白电泳也产生了差异,产生了微弱的新的条带.结论:太空环境对甘草蛋白类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变化对于后期选育甘草优良种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广山药的来源植物褐苞薯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为褐苞薯蓣遗传差异的评定及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分子水平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ISSR(简单序列重复区间)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居群褐苞薯蓣104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从150条引物中共筛选出9条引物,其中包含通用引物7条,自设引物2条;9条引物109个样品扩增出总条带10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4条,多态性比率为98.11%,等位基因数(Na)为1.9811,有效等位基因(Ne)为1.635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675,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5439,说明褐苞薯蓣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通过比较野生样品居群和栽培样品居群的Na值、Ne值、H值、I值,发现野生居群样品比栽培居群样品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野生品和栽培品之间存在遗传差异。结论 ISSR分子标记方法能用于褐苞薯蓣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分化的分析,本研究结果能为褐苞薯蓣的相关分子生药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严硕  高文远  路福平  黄滔 《中草药》2010,41(1):126-129
目的对从野生甘草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甘草(乌新Ⅰ号)进行种质评价。方法观察了其发芽率、可溶性蛋白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比较。结果乌新Ⅰ号可溶性蛋白量产生了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示乌新Ⅰ号具有较高活性。通过分子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技术(ISSR)进行多态性分析,在所使用的22条随机引物中,6条随机引物产生了不同DNA条带,表明乌新Ⅰ号甘草与对照组相比产生了基因多态性变化。结论这些变化表明乌新Ⅰ号是一个具有前景的品种并且能在将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铁皮石斛居群差异的研究ⅡISSR指纹标记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针对铁皮石斛ISSR的反应特点,建立稳定可靠的ISSR分子指纹标记反应体系,为进一步研究铁皮石斛的居群差异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筛选引物并设定影响铁皮石斛ISSR反应的诸因子的不同浓度,检测IS-SR不同反应体系的扩增效果;通过分析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原因并进行条件优化,建立铁皮石斛ISSR稳定可靠的反应体系。结果与结论:首次建立了可用于铁皮石斛ISSR-PCR分析的最适宜的反应体系:25μL PCR反应体系中,10×Taq酶配套缓冲液,1.5 U Taq DNA聚合酶,1.2~1.8 mmol.L-1MgCl2,80μmol.L-1dNTP,0.2μmol.L-1引物,DNA模板约20 ng,退火温度52~60℃;实验表明:Taq酶质量、DNA模板品质、退火温度等对ISSR反应结果具有较大影响。所建立的铁皮石斛ISSR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铁皮石斛的居群鉴别及居群分子生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不同产地温莪术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 以3个产地8个温莪术居群的42个样品为材料,从2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6条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利用PopGene 32软件对不同居群ISSR标记结果进行多态性分析,通过UPGMA方法聚类并构建亲缘关系树。结果 6条引物共扩增出 42 个多态性位点,居群水平多态位点平均百分率为29.17%。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886,居群间每代个体的基因流系数(Nm)为 0.7868。8个居群遗传一致性范围为 0.8481-0.9736,遗传距离范围为 0.0268-0.1647。结论 供试8个温莪术居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遗传变异较少,基因流动性水平较低。本研究的开展为温莪术的引种栽培及育种提供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找川芎的高效分子标记.方法 以四川崇州、都江堰、新都3个产地的川芎为材料,应用100 条简单序列重复间区多态性(ISSR)引物、64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引物对30个川芎个体进行多态性筛选.结果 筛选到简单序列重复间区多态性特异性引物共10 条,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特异性引物共6对;分别扩增出106和256条条带,多态条带百分率分别为22.64%和 22.27%.平均标记指数AFLP 的检测效率(1.78)明显高于ISSR(0.42).两种标记基于遗传相似值聚类分析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用Mantel测试对两种方法检测的遗传一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r=0.6975,p=0.014).结论 川芎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AFLP更有效于ISSR.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市售不同来源的甘草饮片有效成分含量,为开展人工种植甘草药材质量调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两个药材交易市场收集48份甘草饮片,依据国家药典标准,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分析评价不同来源的甘草饮片质量。结果:市面上流通的甘草饮片大多来源于甘肃栽培,其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均值符合国家药典标准,但距离野生药材质量差距较大,且不稳定。结论:人工种植甘草是市售中药甘草的主要来源,其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才能替代野生药材。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半干燥地区引种甘草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和研究了在黄淮海半干燥地区引种甘草的生态条件,总结出该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甘草配伍芫花对大鼠心肝肾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中药十八反中甘草与芫花同用对大鼠心、肝、肾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取单味甘草及单味药芫花各100g,分别加水200m1煎煮浓缩药液至50m1,配伍组将甘草及芫花各100g加水400ml,煎煮浓缩药液至50m1。20只大鼠分成甘草组、芫花组、甘草加芫花组及对照组4组,每组各5只大鼠,采用灌胃法,药物剂量按0.2m1/10g大鼠计算,每日灌胃1次,连续7d;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观察大鼠心、肝、肾功能及形态的变化。结果单纯芫花对动物肝功能及心肌酶谱等指标有一定影响,但配伍甘草后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有加重的趋势,对大鼠心、肝、肾组织形态有一定影响。结论:甘草、芫花同用后可能存在着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4.
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前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钱子配伍甘草对马钱子中主要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马钱子配伍甘草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马钱子配伍甘草后其主要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马钱子配伍甘草可降低毒性,为进一步阐明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不同种类甘草药材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缓冲液30mmol·L-1硼酸盐溶液,pH=9.2,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75 μm×47.5 cm,有效分离长度40 cm)为分离通道,压力进样(250 Kpa·s),20 kV恒压电泳(25 C)分离,254 nm检测。结果 整个分析过程可以在7 min以内完成,甘草酸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500μg·mL-1(r=0.999 7)。甘草酸的保留时间与甘草酸积分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2%和3.4%。结论 该方法简洁、快速,重现性较好,适用于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含量的快速测定,也为进一步建立甘草药品的指纹图谱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并且,可以同时分析甘草酸的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可用于进一步研究甘草类药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16.
甘草浸膏吸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  韩静  李成顺  蔡薇  岑琴 《中药材》2007,30(2):223-225
目的:对甘草浸膏的吸湿性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优的辅料配方,并测得最佳处方的临界相对湿度,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合理的相对湿度环境。方法:采用在25℃,不同的相对湿度下选用多种辅料,比较其吸湿性。结果:甘草浸膏粉与乳糖、微晶纤维素配伍(1∶0.5∶0.5)为最合适处方,并测其临界相对湿度为60%。结论:利用以上结果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药浸膏易吸湿结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乌拉尔甘草的产量、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方法:田间观察记录甘草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特性,刻度尺测量甘草根长和根粗,称重法测量甘草干物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结果:--年生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的产量最高,其次是内蒙古杭锦旗乌拉尔甘草,民勤野生乌拉尔甘草的干重最低,仅为栽培甘草的80%多;甘草酸含量也是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的最高,达到1.79%;甘草苷含量则是民勤野生乌拉尔甘草最高为O.8%多。结论: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产量和甘草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选育高产、高甘草酸含量甘草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别甘草(Gycyrrhiza wralense Fisch野生)种子和它的2种混淆品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tlicus(Bge.)Hsiao家种)种子及苦豆子(Sophora lohpecuroide L.野生)种子。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蛋白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3种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电泳图谱法可以用于甘草种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相似文献   

19.
甘草种子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田茂忠  孙子亮 《中药材》1994,17(10):6-7
应用增温复浸法和碾米法处理甘草种子,使甘草种子由自然出苗率不足20%提高到85-90%。这二种方法操作简便,易被药农接受,适宜于大面积种植甘草时进行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