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方法以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任意2项得分≥70分为筛选标准,筛查出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7名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为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其余40名未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为对照组,参加活动前后分别填写心理健康测查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PHI量表显示,其抑郁、焦虑、疑心、病态人格、脱离现实5个分量表分有明显的降低,辅导前后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16-PF显示,其稳定性、世故性、自律性的得分增高,而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独立性4个因子得分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16-PF次元因素中,在适应与焦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心理健康及专业有成就4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的变化(P〈0.01),而对照组学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存在考试焦虑的学生。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存在考试焦虑的大学生进行测试,使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后采用SCL-90,SAS进行再次评估。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考试焦虑的学生有效,其中SCL-90在躯体化、焦虑及抑郁等项指标上治疗前后有差异,且差异显著(p〈0.01-0.05),SAS量表辅导前后也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对考试焦虑的大学生可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18名学员,随机分为训练组(60人)和对照组(58人),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教材,对训练组学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AM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工具在训练前后对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测评。训练前后两组样本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团体心理训练后,军校学员AMQ得分,训练组聪慧、忠诚、勇敢、自信、耐挫因子分和总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各因子分和总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②团体心理训练后,SCL-90得分,训练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和总均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仅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下降(P〈0.05)。③团体心理训练后,情绪评定得分,训练组特质焦虑(TAI)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情绪各因子得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可提高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MTT)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 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MTT患者2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CL-90心理健康水平及复吸率、脱失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CL-90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除精神病性因子(P =0.42)外,干预组SCL-90总分及其他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完成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复吸率和脱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MTT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减少患者复吸率及脱失率,进一步提升MTT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基层部队官兵消化道症状与内在心理健康、外在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角度防治消化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消化道症状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部队基层官兵抽样调查,根据消化道症状问卷结果将被试者分为有消化道症状组(症状组)和无消化道症状组(对照组),再比较两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情况,并将消化道状评分分别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社会支持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根据消化道症状问卷结果将185名被试者分为症状组(n=134)和对照组(n=51);症状组在SCL-90各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除呕血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未见明显相关外,消化道各症状与SCL-90各因子均为正相关(P〈0.05);症状组在社会支持总分(38.40±6.98)、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得分(7.79±2.09)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分(41.57±7.97)、(9.19±2.57)(P〈0.01)。食欲下降、恶心、饱胀不适症状及消化道总分均与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因子成负相关(P〈0.05)。【结论】基层部队有消化道症状部分官兵心理健康状态低,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较差。  相似文献   

6.
某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检验多元团体心理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某预备役部队199名军人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t检验方法对调查结果与中国成人常模、边防部队军人心理状况进行比较,了解预备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采用多元团体心理干预方法,了解心理干预对官兵心理健康维护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外,预备役部队军人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其它因子分均低于中国成人常模水平(P〈0.01)及某边防部队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P〈0.01);预备役部队官兵对小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等心理服务模式更易认可。结论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对多元小团体心理服务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马玉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0-1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调适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性病房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为期4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及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72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36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野外驻训官兵两组训练前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提高野外驻训官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第八批赴苏丹瓦乌地区,运输、医疗两个分队的维和官兵初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共160名维和官兵进行集中测试。结果 (1)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初期SCL-90除躯体化因子高于军人常模(P〈0.01)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2)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EPQ内外向维度与SCL-90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呈负相关(P〈0.05,P〈0.01),与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神经质维度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除躯体化、强迫因子外,精神质维度与SCL-90其余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掩饰性维度与抑郁、焦虑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3)运输分队的强迫、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医疗分队(P〈0.05)。结论赴苏丹瓦乌地区初期,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自身的人格特征相关;医疗分队相对运输分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事故后飞行员心理危机及心理应激反应症状的疗效。方法对34例事故后飞行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抽取37例飞行员作为对照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表对事故后飞行员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辅导组与对照组相比,团体辅导后飞行员的SCL-90各因子分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尤以躯体化t=5.14,P〈0.01;人际敏感t=4.31,P〈0.01;抑郁t=4.43,P〈0.01;焦虑t=3.37,P〈0.01下降幅度较大,设计的5个心理辅导单元中,辅导效果满意度最好的是:同舟共济79.4%。团体辅导结束2年后追踪调查发现:辅导后改变占首位的是:有33.3%的人感到心情愉快。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地改善事故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且有较好的远期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突发灾难事件后维和官兵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经历突发灾难事件的维和官兵(122例)进行自评;对维和官兵采取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干预4周后复测SCL-90;对干预前后的SCL-90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军人常模(P〈0.05);干预前有心理障碍(28例,23.0%)与干预后(7例,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l,P〈0.05);干预后除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各因子分与军人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灾难事件后针对维和官兵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总结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预备役参训官兵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将300名官兵分为干预组(n=150)与对照组(n=150),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未接受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两组训练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测评干预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情况。结果两组训练前SCL-90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后干预组的SCL-90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干预组心理干预后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参训官兵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夜晓亮  张步振 《海南医学》2011,22(24):18-20
目的了解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WHOQOL-BREF和SCL-90量表,对驻昆明某部280名抗震救灾官兵和330名非抗震救灾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各领域百分制得分分别为(58.65+15.02)分、(56.88±14.66)分、(63.01±17.92)分、(50.73±15.16)分。除社会领域外,其余三个领域与非抗震救灾官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在SCL-90评分中,除躯体化因子分外,抗震救灾官兵在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非抗震救灾官兵,且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总均分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民族、籍贯、学历、职别、婚姻状况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和SCL-90评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比非抗震救灾官兵差,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民族、籍贯、学历、职别、婚姻状况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  相似文献   

14.
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炼前后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380名二炮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3个月中,对心理干预组200名新兵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新兵新训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训练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新兵在SCL一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新兵CD3+、CD3+CD4+、淋巴细胞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和CD3-CD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47名新兵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382例)和对照组(365例)。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干预组新兵进行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和心理咨询在内的综合心理干预。利用SCL-90、SAS和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新训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海勤人员夫妻交流与心理健康、个性特质、家庭社会因素的相关性,为海勤人员的家庭婚姻咨询提供指导。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中夫妻交流分量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一PF)、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问卷(TCSQ)对375对海勤人员夫妻双方均进行了评定,研究夫妻交流与心理健康、个性特质、家庭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海勤人员夫妻交流与个性、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路径分析显示,应对方式、个性对海勤人员夫妻交流的直接效应(β=0.26,P〈0.05;/3=-0.15,P〈0.05)和中介调节效应(β=0.16,P〈0.05;口=0.04,P〈0.05)均显著。结论要促进海勤人员夫妻交流程度,应重视各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医院工作人员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等级、类型医院工作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调查问卷、SCL-90(Symptom Checklist 90)对500名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测试。结果(1)每周工作时间、承担教学的时间、收入满意度、对领导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各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除躯体化外,医院工作人员的SCL-90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医院工作人员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龄、职称、收入满意度、对领导的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几乎与SCL-90的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有相关性(P〈0.05);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等级、类型医院工作人员应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今后临床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至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外三科住院治疗行择期胸外科手术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n=86)和对照组(n=30)。计算患者术前SCL-90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得分,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干预组患者划分心理护理等级,采取相应的分级护理策略进行干预,在术后出院前再次评估SCL-90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得分,同时比较术后恢复活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前干预组的SCL-90平均得分为(1.79±0.48)分,匹兹堡睡眠指数得分为(2.96±0.44)分;对照组SCL-90平均得分为(2.96±0.44)分,匹兹堡睡眠指数得分为(3.21±0.48)分,干预组及对照组得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出院前干预组SCL-90平均得分及匹兹堡睡眠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效果优于普通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症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脑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36名住院神经症士兵进行了调查,同时进行了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与新兵常模及军男组常模相比,神经症士兵各因子分值均高于常模(P〈0.05),且主要集中在强迫、焦虑、抑郁、偏执、人际关系、躯体化各因子上;神经症士兵异常脑电图15例,异常率为41.7%,与正常人群脑电图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症士兵中异常脑电图组在焦虑、抑郁、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值均高于正常脑电图组(P〈0.05)。结论神经症士兵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且脑电图改变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