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半自动小样织机设计三维异型角联锁涤纶机织物。采用了两种织造方法,第一种方法采用多层织造原理,即在综框总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在织物厚度方向增加纬纱层数,且各纬纱层通过角联锁方式连接来实现T型三维角联锁机织物的设计与织造。第二种方法采用压扁法使T形中的竖线压平,与横线组成2层织物,再组合优选一定的投梭路线,即可利用半自动小样织机织造T型三维机织物。为了使环氧树脂等基质材料很容易地渗透到增强材料之间,而且不损伤复材的强度,采用多层织造原理设计并织造了V型接结间隔型三维角联锁机织物和带有侧翼的多管织物。  相似文献   

2.
论述正则角联锁和空口角联锁结构三维组织织物的设计方法与上机要点。通过分析不带衬垫纱和带衬垫纱两种结构贯穿的方式、构成参数的计算、组织图与上机图的特点以及角联锁结构三维组织织物织造时的特殊问题,指出:设计时还需合理选择纱线线密度和筘号、合理设计上机张力、正确选择织轴数量,可确保利用二维织机织造三维织物。  相似文献   

3.
借鉴三维空心正方体折纸原理和成型方法,分层分区域设计了三维空心正方体织物结构件,在普通提花织机上实现了三维空心正方体织物结构预制件的一次成型织造.结果表明:采用正交结构、角联锁编织结构为基础组织,合理设计不同层、不同区域织物组织结构和各层间纬纱联接路径,可以完成空心正方体的整体结构设计,达到特殊结构件织物一次成型织造工...  相似文献   

4.
三维织机开口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三维织物织造要求,介绍了织机开口型式、选择依据以及电子开口机构的特点、工作原理,并对安装32页综框的电子开口机构进行虚拟样机模拟及仿真,以织造2D平纹织物为例进行分析。指出:三维织机理想的开口机构是采用多综眼综丝和多页综框相结合的方式;电子开口机构的综框运动规律较好,由单独伺服电机控制;合理设置电机运行函数,可织造2D平纹、斜纹、缎纹及复杂的3D织物。  相似文献   

5.
宋智燕 《纺织器材》2016,(Z1):20-21
为了解决多剑杆双纬引入法无法织造30~50层多层三维织物的难题,分析了现有三维织机织造三维织物的现状及针织边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层三维织造方法,详细介绍自然锁边工艺的成形过程.指出:新型多层三维织造方法能实现自动化织造并解决多层织物的锁边问题;其自然锁边工艺简化了织机机构,可提高织机对织物品种的适应性、织物质量以及织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ADAMS软件,对几种不同形式的六连杆平行打纬机构进行仿真设计。由仿真分析可知,这几种形式的打纬机构不仅能满足打纬工艺要求,而且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供织制不同织物品种的织机选用。仿真分析为三维织机打纬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方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引入斜纱来增强三维机织物的平面属性是避免其各向异性突出缺陷的一种有效措施。简要介绍了织造多轴三维织物必须的斜纱引导机构,在UG中对该机构进行建模,在Ansoft Maxwell中建立单个直线电机二维模型,并对此电机进行静态磁场分析及推力仿真,为多轴三维织机虚拟样机建模、设计与仿真,以及其物理样机的研制奠定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机织物在厚度方向拓展受到限制的现状,提出两种关于把三维机织物织厚的设计方案。通过以层层正交角联锁织物为例,探究将厚度推广为N层的织物在多综眼织机上的织造方法,设计上机工艺(包括穿综图、纹板图及选纬图)。通过实际上机实验,成功使用两种方案织出层层正交角联锁织物。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案都可用于织造不同厚度的角联锁三维机织物,同时两种方案都具备各自的织造特性。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传统织机和多综眼织机,织造6层正交角联锁织物,比较织物的织造参数、整体结构,分析两种织机生产三维机织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采用多综眼织机织造结构复杂、厚度大的三维机织物时,克服了采用传统织机织造时其织物保型性差、生产工艺复杂、织造速度慢的缺点,同时发现综眼间距是多综眼织机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市场对不同种类三维机织物的需要,提高多剑杆织机的产品适应性,在分析现有三维机织物造型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多剑杆织机上织造三维机织物的新型造型工艺即织边造型工艺。结合新型工艺的需要,对现有多剑杆织机的织边系统和打纬机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简单介绍了这种新型工艺的织造过程。通过在小样织机上试织,按照工艺织造出圆形横截面仿形织物。实验结果表明,织边造型工艺应用于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织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织机对更多织物产品种类的适应性,同时可解决织机因层数限制而不能织造壁厚较大的空心机织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