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孕酮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损伤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东莨菪碱(1mg·kg-1,ip)造成小鼠记忆损伤模型,利用被动逃避实验评价小鼠记忆成绩,并测定给药后24h小鼠皮质和海马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活性。结果在被动逃避实验中,东莨菪碱造成小鼠记忆损伤,孕酮(1、10mg·kg-1,sc)预处理能减少跳台错误次数(P<0.05),延长跳台潜伏期(P<0.01)和避暗潜伏期(P<0.01)。东莨菪碱增加皮质和海马AChE活性,降低ChAT活性,孕酮(1mg·kg-1,sc)预处理抑制皮质和海马AChE活性的增加(P<0.01),升高皮质(P<0.05)和海马(P<0.01)ChAT活性。结论孕酮可以改善东莨菪碱所致记忆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皮质和海马AChE活性、升高ChA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给予硝普钠2.5mg·kg-1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重复2次,制备VD大鼠模型。VD模型制备后24h,治疗组大鼠于每天上午9:00ig给予缬沙坦8mg·kg-1,川芎嗪25mg·kg-1或缬沙坦+川芎嗪(8+25mg·kg-1),每天1次,连续15d,同时设假手术和模型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第2天取海马,逆转录PCR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末次给药后连续5d进行大鼠定位航行训练,训练的第3,4和第5天,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3±19,22±10和(16±7)s,与假手术组32±15,16±8和(10±6)s比较明显延长(P<0.05);第6天,模型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为(35.3±10.0)s,跨越虚拟平台(3.4±1.7)次,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为(30±6)%,与假手术组(6.3±2.5)s,(51±11)次和(38±8)%比较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mRNA和海马CA1区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第4和第5天,缬沙坦、川芎嗪单用和联合应用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分别为18±9和(13±7)s,18±9和(14±7)s及17±8和(11±7)s(P<0.05,P<0.01);联用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均明显增加,分别为(5.6±1.9)次,(50±8)s和(37±6)%(P<0.05),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二者联用组海马IL-1βmRNA,TNF-α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P<0.01),海马组织IL-1β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缬沙坦组海马CA1区TNF-α蛋白表达减少(P<0.05);川芎嗪组TNF-α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缬沙坦及川芎嗪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二者联用作用更加明显。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新生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羟丁酸钠3个剂量组采用Rice法制作缺血缺氧性脑损害模型。模型对照组缺血缺氧后即刻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羟丁酸钠3个剂量组分别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的羟丁酸钠50,100和200mg·kg-1·次-1,均每日3次,共7d缺血缺氧21d后每组各取6只大鼠作左侧大脑半球重量、含水量测定;另取6只大鼠观察左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存活数量。结果:(1)模型对照组大鼠左大脑半球重量低于假手术组、羟丁酸钠50mg·kg-1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各组左侧大脑半球含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3)高倍镜下CA1区海马锥体神经元存活数目,模型对照组为每个高倍视野(26±s7)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14±27),P<0.01;羟丁酸钠50mg·kg-1100mg·kg-1和200mg·kg-1组每个视野分别为(61±12),(79±24),(58±18),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羟丁酸钠具有改善缺血缺氧后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琳  张志华  吴建梁  靳峥 《医药导报》2005,24(4):272-275
目的研究大鼠脑脊液铁离子浓度增高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样行为学、病理学特征性变化。 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给予苯巴比妥40 mg·kg-1,ip,大鼠麻醉后,实验组10只大鼠给予含三氯化铁52 μg·μL-1的人工脑脊液10 μL,icv,对照组6只大鼠给予等体积的人工脑脊液,icv,第5,10天重复注射。用Marri水迷宫测定行为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Aβ免疫斑块,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时间为(34.67±2.82)s,对照组为(17.79±2.04)s(P<0.01),实验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距离(1 122.00±3.34)cm,对照组为(617.00±2.51)cm(P<0.01)。实验组凋亡细胞为(14.27±0.40)%,对照组为(3.20±0.19)%(P<0.01)。淡褐色的Aβ免疫斑块广泛散布于实验组大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实验组大鼠神经元突起空泡变性,并伴有线粒体变性形成的致密体。结论大脑局部铁浓度增高可引起AD样行为学和病理学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锰对雄性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用MnCl27.5 ,15和 30mg·kg- 1·d- 1ip 4 0d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 ,电镜观察大鼠睾丸间质Ley dig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甾类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StAR)在分离的大鼠睾丸间质Leydig细胞线粒体中的水平 ,并测定了睾丸和附睾的脏器系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MnCl2染毒组雄性SD大鼠血清睾酮含量、StA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 ,大鼠睾丸间质Leydig细胞胞内线粒体变形、肿胀、空泡化。 30mg·kg- 1组大鼠睾丸脏器系数也明显下降。结论 MnCl2 可以降低雄性大鼠的睾酮合成 ,其机制与睾丸间质Leydig细胞StAR蛋白表达的下降有关 ,锰所致线粒体功能的损害也可能是StAR蛋白表达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腹腔注射(ip)吗啡对大鼠下丘脑、海马、纹状体中前强啡肽原mRNA(PPD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和对照组;依赖组大鼠ip 吗啡12d,建立吗啡依赖模型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d13断头处死大鼠 ,取出下丘脑、海马、纹状体组织,以NorthernBlot印迹杂交检测其中PPD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依赖组大鼠下丘脑、海马、纹状体中PPD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至51.5 %±s4.7 %、81.3 %±s4.5 %、62.3%±s4.5 % ,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05)。结论·· :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海马、纹状体中PPDmRNA的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著下降,不同脑区PPDmRNA的表达水平与吗啡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actuside B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和纹状体TRPM7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雄性大鼠缺血2 h后再灌,分别于再灌后ip给予lactuside B 12.5,25和50 mg·kg-1,每天2次,每组1/2大鼠给药1 d,另1/2大鼠连续给药3 d,于末次给药后观察神经缺失症状并处死大鼠;RT-PCR技术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TRPM7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段神经缺失症状评分明显升高,海马和纹状体的TRPM7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给予lactuside B12.5,25和50 mg·kg-11 d后,海马和纹状体TRPM7 mRNA表达分别为0.68±0.02,0.55±0.02和0.56±0.02,及0.32±0.02,0.25±0.01和0.35±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给予lactuside B 12.5,25和50 mg·kg-1 3 d,海马和纹状体TRPM7 mRNA分别为0.29±0.02,0.18±0.01和0.26±0.01,及0.28±0.02,0.19±0.01和0.27±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lactuside B可降低海马和纹状体TRPM7基因的表达,提示该化合物对脑缺血损伤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是否促进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成功复制心肌梗死模型 2 4h后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 +N 硝酸 l 精氨酸甲酯 (l NAME)组 ,分别ip辛伐他汀 2mg·kg- 1·d- 1、生理盐水和辛伐他汀 2mg·kg- 1·d- 1+l -NAME15mg·kg- 1·d- 1。 4wk后应用免疫组化法及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蛋白质表达、一氧化氮 (NO )水平及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大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 (196 3±s 10 8)·mm- 2 (P <0 .0 1) ,NO水平明显增高 (2 6± 5 )mmol·kg- 1(P <0 .0 1) ,但VEGF表达无明显改变 ;加用l NAME后 ,辛伐他汀的这些作用消失。结论 :辛伐他汀可促进大鼠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 ,NO可能介导了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吗啡慢性处理对大鼠新颖寻求行为的影响。方法 :吗啡组大鼠连续 2 0dip 10mg·kg- 1 ·d- 1 吗啡 ,对照组ip生理盐水 ;撤药 5d后进行新颖寻求测试。结果 :两组大鼠都表现出新颖寻求 ,而且吗啡组对新颖物体的探索时间为 2 90s±s 192s,显著高于对照组 (16 3s±s 119s,P <0 0 5 )。结论 :吗啡慢性给药能够促进大鼠的新颖寻求行为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对锰中毒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锰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预防、治疗效应。方法选取100只体质量相近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24周对照组;B组:24周牛磺酸治疗组;C组:12周染锰组;D组:12周对照组;E组:12周牛磺酸预防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每组大鼠进行为期1周的定位航行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呈整体下降趋势。在进行为期2d的适应性训练后,各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在第3天、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29,25)s明显长于D组(17,14)s和E组(16,13)s,但比A组(41,35)s短。从第5天开始,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变化趋于平缓。D、E2组每天差别不大,A、B2组基本每天长于其余3组。结论染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相比之下牛磺酸干预大鼠有较好的学习记忆能力,说明牛磺酸在一定程度上能拮抗锰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另外年龄可能是影响大鼠测试成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梭曼染毒大鼠自由基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梭曼染毒自由基损伤及维生素A(VA)和维生素E(VE)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 ,梭曼染毒模型组及VA 和VE 实验组。在梭曼染毒前 ,对照组和梭曼染毒模型组ig处理过的菜子油 (1mL·kg- 1·d- 1) ,VA 及VE 实验组分别按VA2mg·kg- 1和VE2 .5mg·kg- 1的剂量ig ,共 9d。d 10除对照组外 ,其余大鼠均用梭曼腹部sc(6 3μg·kg- 1) ,中毒 2h后宰杀取血和肝脏组织 ,观察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结果显示 ,染毒模型组AChE严重下降 ,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 ,血清和肝组织中SOD活性下降 ,全血和肝组织中GSH Px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VA 和VE 实验组血清MDA含量下降 ,在血清和肝组织中SOD及全血和肝组织中GSH Px活性均上升。结论 梭曼染毒引起AChE活性严重下降 ,同时伴有严重的自由基损伤 ,染毒前大鼠用VA 和VEig处理 ,能够保护AChE活性 ,同时作为抗氧化剂的VA和VE 能保护梭曼染毒所致的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2.
阿托品对兔局部脑缺血Ca2+积累和细胞水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托品对兔局部脑缺血Ca2+积累和细胞水肿的作用吕爱刚胡香杰贾丹辉张贵卿可君(河南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郑州450052)阿托品(atropine,Atr)为一典型的M受体阻断剂,近年研究表明它可以选择性对抗KCl和CaCl2对兔基底动脉收缩作用,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硒 (Se)和锌 (Zn)预防梭曼中毒的可能性。方法 雄性大鼠 4 0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染毒组、硒治疗组、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和染毒组每日 5mL·kg- 1的生理盐水(NS)ig ;硒治疗组每日 1mg·kg- 1Na2 Se0 3的NS液ig和锌治疗组每日 4mg·kg- 1Zn(C6 H11O7) 2 的NS液ig ,共ig 9d。d 10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sc 0 .9LD50 梭曼 ,2h后断头处死并取样 ,测定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及血清、大脑、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总抗氧化力 (T AOC)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结果 梭曼中毒大鼠后 ,染毒组大鼠全血AChE活性被明显抑制 ,血清、大脑、肝脏的SOD活性、T AOC显著下降 ,NOS含量明显升高 ,而硒和锌预防组大鼠对梭曼引起的AChE、SOD、NOS活性和T AOC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提示硒和锌对梭曼中毒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右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10μg制备AD模型,次日起淫羊藿苷30,60和120mg.kg-1灌胃给药,连续14d,d15~19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d20检测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淫羊藿苷给药14d明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升高,NOS活性降低;海马内AChE及ChAT的表达增加。结论淫羊藿苷可以改善Aβ25-35海马内注射所致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加AChE和ChAT表达,增强SOD和GSH-PX等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降低NOS活性,减少NO释放等多种机制,促进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珍珠菜抗肿瘤有效部位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分别ig给予ZE4 100,200和400 mg.kg-1每天1次,或ip给予5-FU 20 mg.kg-1,隔日1次,共21 d。移植肿瘤细胞后每3 d测量移植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剥离移植瘤组织称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匀浆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34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ZE4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给药21 d后,ZE4 200 mg.kg-1组瘤质量为(1.5±0.5)g,较模型组(3.2±1.0)g明显减轻(P<0.01),抑瘤率达52.1%;移植瘤体积在给药14 d后为(0.83±0.27)cm3,与模型组(1.74±0.67)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给药21 d后为(1.40±0.42)cm3,比模型组(2.90±0.89)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ZE4 200 mg.kg-1组Bax/Bcl-2比值(1.157±0.058)较模型组(0.253±0.008)显著升高(P<0.01),ZE4 100和400 mg.kg-1组无明显变化。ZE4 100,200和400 mg.kg-1组血管生成均明显减少,其中ZE4 200 mg.kg-1组MVD(13.5±1.0)较模型组(42.3±2.5)mm-2明显降低(P<0.01)。结论 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损伤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CYP3A(CYP3A)和细胞色素P450CYP2E1(CYP2E1)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ig给予白酒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采用HE染色法光镜下观测酒精对肝脏损伤程度。大鼠ip给予CYP3A探针药物咪达唑仑10mg·kg-1或ig给予CYP2E1探针药物氯唑沙宗50mg·kg-1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和氯唑沙宗的血药浓度,并应用3P87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考察CYP2E1和CYP3A的代谢活性的变化。大鼠ig给予氯唑沙宗80mg·kg-1后,热板方法测定大鼠添足次数和添足反射潜伏期。结果酒精性肝损伤可致大鼠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体积增大,呈弥漫性中度水变性,肝窦受压,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内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性肝损伤组大鼠GPT和GOT活性分别增加了16.0%和20.0%(P<0.05,P<0.01)。酒精性肝损伤致大鼠CYP2E1对探针药物氯唑沙宗的代谢活性增强,AUC,t1/2和cmax分别降低了38.0%,30.5%和35.0%(P<0.05);酒精肝损伤组大鼠氯唑沙宗镇痛效果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致大鼠CYP3A对探针药物咪达唑仑的代谢活性增强,AUC,t1/2和cmax分别降低了122.6%,54.9%和56.9%(P<0.01,P<0.05)。结论酒精性肝损伤可使大鼠CYP2E1和CYP3A代谢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三氟拉嗪的抗伤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伤害实验 ,评价三氟拉嗪的抗伤害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 :在热板法伤害实验中 ,三氟拉嗪 (2~ 2 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延长热板伤害反应的潜伏期 ,三氟拉嗪 (2mg·kg- 1)和吗啡 (1,3和 6mg·kg- 1)合并使用 ,增加吗啡抗伤害的作用和效率(2 9.4 %~ 5 4 .4 % ) ;在醋酸扭体法伤害实验中 ,三氟拉嗪 (0 .1~ 3mg·kg- 1)非常显著地抑制醋酸伤害刺激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 ,增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 ,呈剂量依赖性 .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 :μ受体拮抗剂纳洛酮 (1~ 9mg·kg- 1)和多巴胺 1(DA1) /多巴胺 2 (DA2 )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 (1~ 9mg·kg- 1)对三氟拉嗪的抗伤害作用无翻转作用 .这些结果提示 :三氟拉嗪具有一定的抗伤害刺激的药理作用 ,但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 μ受体和DA2 受体不参与三氟拉嗪的抗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gCl2和CdCl2对去卵巢大鼠的雌激素样作用及不同剂量CdCl2对HgCl2雌激素样作用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行双侧去卵巢手术制备模型,按照分组,每天ip给予生理盐水(去卵巢模型对照组),雌二醇0.08mg·kg-1(阳性对照组),HgCl20.04,0.20和1.00mg·kg-1;CdCl20.08,0.40和2.00mg·kg-1;以及HgCl2+CdCl2(0.04+0.08),(0.04+0.40)和(0.04+2.00)mg·kg-1组,连续3d。观察子宫增重作用、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和嗜银染色(Ag-NORs)颗粒数。结果与去卵巢模型对照组相比,HgCl21.00mg·kg-1组和CdCl22.00mg·kg-1组均能显著诱导去卵巢大鼠子宫增殖(P<0.05);HgCl20.04mg·kg-1能够明显提高CdCl20.08和2.00mg·kg-1组子宫脏器系数(P<0.05)。HgCl2和CdCl2组MI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递增,且呈剂量-效应关系,除CdCl20.08mg·kg-1组外,其余各组与去卵巢模型对照组相比较,MI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去卵巢模型对照组相比,HgCl20.04mg·kg-1能够提高CdCl20.08,0.40和2.00mg·kg-1组MI(P<0.05);HgCl21.00mg·kg-1和CdCl22.00mg·kg-1大鼠子宫内膜Ag-NORs颗粒数明显增高(P<0.05),HgCl20.04mg·kg-1能够明显提高CdCl20.08和2.00mg·kg-1组Ag-NORs颗粒数(P<0.05)。结论 HgCl21.00mg·kg-1和CdCl22.00mg·kg-1单独应用具有雌激素样活性;HgCl20.04mg·kg-1与不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CdCl20.08mg·kg-1和0.40mg·kg-1联合应用表现出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对淀粉样β蛋白(Aβ)所致痴呆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海马内注射1.0μL的Aβ1-4210mmol·L-1制备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一次性ip左甲状腺素(T4)5mg·kg-1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分别采用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碱性羟胺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小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乙酰胆碱(AC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与AD模型组比较,T4治疗组小鼠在第3次到第6次训练中,在水迷宫中找到平台的时间明显缩短〔(105±9)vs(64±18)s;(90±11)vs(44±14)s;(71±14)vs(28±12)s;(65±11)vs(23±12)s〕;ChAT活性升高〔(21.9±6.7)vs(43.9±9.4)μmo.lg-1蛋白〕;SOD活性增高〔(2.40±0.12)vs(3.52±0.24)MU.g-1蛋白〕;ACh含量上升〔(4.74±0.60)vs(7.46±0.91)g.g-1蛋白〕;MDA减少〔(1.37±0.06)vs(0.74±0.09)μmol.g-1蛋白〕。结论T4可明显改善Aβ1-42所致痴呆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内胆碱能神经功能,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致惊厥的行为学角度探讨咪达唑仑对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氯普鲁卡因致惊厥毒性的影响。方法 160只小鼠随机平行进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和氯普鲁卡因4个实验。每个实验又随机分为咪达唑仑0(正常对照),0.25,0.5和1.0mg.kg-1组。各组小鼠先sc给予咪达唑仑20min后,再分别ip给予罗哌卡因85.9mg.kg-1,布比卡因48mg.kg-1,利多卡因80mg.kg-1或氯普鲁卡因250mg.kg-1,咪达唑仑0mg.kg-1对照组ip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惊厥潜伏期、持续时间等;另外180只小鼠随机平行进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和氯普鲁卡因4个实验。每个实验再随机分为咪达唑仑0(正常对照),0.5和1.0mg.kg-1组。按序贯法分析咪达唑仑对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氯普鲁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咪达唑仑0.25,0.5和1mg.kg-1可延长局部麻醉药致小鼠惊厥潜伏期〔罗哌卡因:从162±21延长到186±50,352±229和(420±255)s;布比卡因:从136±19延长到227±40,485±355和(234±223)s(P<0.01);利多卡因:从164±34延长到247±101,216±54和(421±168)s;氯普鲁卡因:从183±63延长到238±131,392±219和(420±211)s〕;可缩短惊厥持续时间〔罗哌卡因:从914±306缩短到336±172,248±70和(290±42)s(P<0.01);布比卡因:从537±175缩短到442±129,131±147和(30±62)s;利多卡因:从26±9缩短到23±5,27±4和(16±5)s;氯普鲁卡因:从304±93缩短到269±184,123±145和(114±140)s〕;咪达唑仑0.5和1.0mg.kg-1可增加局部麻醉药致惊厥的ED50〔罗哌卡因:从51.2增加到68.1和89.3mg.kg-1;布比卡因:从38.6增加到50.3和57.2mg.kg-1;利多卡因:从48.8增加到71.5和86.2mg.kg-1;氯普鲁卡因:从152.5增加到254.1和190.6mg.kg-1(P<0.01)〕。结论咪达唑仑可拮抗局部麻醉药的致惊厥作用,降低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