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矿物组分,因此以污泥为原料,可制取多种建筑材料,从而实现污泥的建材化利用。本文分别对污泥烧结制砖、污泥制免烧砖、污泥烧制陶粒、污泥生产水泥进行了介绍,为拓展污泥的建材化利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污泥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污泥的土地、建材、能源化利用等方面讲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缓解了污泥带来的污染问题,避免了其所带来的危害。针对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污水处理公司污泥制生物炭进行了初试,得到生物炭的比表面积为82 m2/g,拟后期对其工艺条件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
按照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选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以污水厂浓缩污泥为起点,比较了3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深度脱水+填埋、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从碳减排的角度提出了最优选污泥处理处置的全流程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浓缩污泥VS含量在50%~65%时,从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看,深度脱水+填埋路线是高碳排放处理处置方式,且会产生二次污染,应尽量避免;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和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路线的碳排放强度仅为深度脱水+填埋碳排放的约20%,且后者略低。研究认为,浓缩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干化焚烧,残留的焚烧飞灰建材利用是最佳的碳减排处理处置技术路线,且当浓缩污泥VS含量和污泥脱水后含水率达到一定要求时,可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碳中和,应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通常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如填埋和焚烧,不能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极易造成二次环境危害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城市污泥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影响,我们不仅需要提出污泥资源化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的处理方法。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城市污泥的处理方法,详细介绍了污泥的资源化技术:堆肥、建材化、农业资源化利用以及材料化等技术。最后针对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对比分析国内外现状,进一步提出我国污泥资源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传统的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方法具有不能有效利用可再用资源、易造成二次环境危害的弊端,提出积极进行污泥资源化研究才是解决我国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途径.详细介绍了污泥资源化技术的多样性,它包括:堆肥利用技术、建材化技术、能源化技术、材料化技术、污泥蛋白质利用技术,其中污泥堆肥技术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适合我国小城...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污泥能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污泥制氢、污泥制油、污泥制沼气、污泥制合成燃料、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等,并对污泥处置方法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污泥建材利用途径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建材利用是污泥处置方式的一种,它不仅解决了污泥危害环境的问题,也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该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建材利用的主要形式,特别是污泥作为砖块、轻骨料、水泥再利用等,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进一步探讨了污泥在建材行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污泥建材利用的实际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评价了增钙热干化工艺在北京地区的创新实践结果,分析了增钙热干化工艺污泥渣的特性,讨论了污泥渣作为筑路材料和烧制水泥原料性质测试和生产性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增钙热干化污泥渣完全可实现在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市政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副产物,为有效处置和综合利用污泥,对市政污泥现有填埋、堆肥利用、建材利用、干化焚烧四种处置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对污泥干化和焚烧是污泥无害化处置的趋势.这种处置方式可将污泥有机物、有害物彻底分解,同时实现重金属离子的高温烧结固化,具有减容、减量、无害化的特征,燃烧后的残渣可进行综合利用,烟气经...  相似文献   

10.
造纸污泥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纸污泥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生物质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既能解决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造纸污泥的分类及组成,综述了造纸污泥热解制油、热解气化、水热处理、制氢、焚烧发电、厌氧消化、农用、制备活性炭及吸附剂等国内外造纸污泥生物质利用的现状,并对中国造纸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郑梅芳 《广州化工》2012,40(8):146-149
随着我国日益增加的污泥量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泥处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通过对城市污泥处理现状出现的各种弊端分析,对现今各种污泥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提出污泥处理可以利用合理的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及污泥减量化技术寻求可持续发展出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齐华 《河北化工》2012,35(7):85-86,88
从卫生填埋、污泥焚烧、土地利用、建材利用、投海等角度论述了当前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置与综合利用方式,并结合国内实际展望了今后污泥处置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浅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不同类型污泥的特性,介绍了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技术措施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对减量化的工艺予以综述,提出了不同的减量化理念。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通过详细介绍3个典型的污泥处理案例,将厌氧消化产沼气工艺、高温热水解-厌氧消化联合工艺和建材化水泥窑煅烧工艺进行了对比,阐述了不同工艺具有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马小莉  相玉琳 《化工进展》2016,35(9):2997-3001
由于污泥在建材利用安全性方面存在较多质疑,致使污泥的建材利用一直得不到广泛推广。鉴于此,本实验对剩余污泥进行了改性处理,对改性后获得的泥渣与污泥蛋白液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不同泥渣与泡沫掺量下的泡沫混凝土强度和耐火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污泥制备泡沫混凝土不存在安全隐患,获得的污泥蛋白发泡剂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具有良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满足行业标准;同时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都随着泡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污泥渣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折强度下降,抗压强度则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在污泥渣质量分数为4%时,抗压强度最佳。耐火试验显示泡沫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因此,应用改性污泥制备泡沫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飞  汤克敏  王铭剑 《广东化工》2011,38(4):175-177
文章简单综述了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广东省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后产生的污泥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设立地区污泥集中处理处置中心,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高压隔膜压滤脱水+土地利用、建材利用或混合填埋"处理处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森  王杰  王行展  张赛 《净水技术》2013,(6):53-55,83
阐述了旋流器的构造和分离原理,采用浮选离心分离技术,利用旋流器对晶硅片切割刃料加工废水处理污泥进行资源化回收处理,从污泥中得到的碳化硅微粉可以作为切割刃料使用,得到的硅酸钙可以应用于耐火材料和建筑材料。对污泥的回收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污泥的重金属含量及浸出毒性测定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安市三家大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及浸出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污泥中重金属的总含量过高,其中最为严重的锌超过污泥农用标准的7.4倍;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率都很低,大部分在1‰以下。而且根据污泥中重金属的特点指出了污泥建材是一种可行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s a 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immobilisation of tannery sludge by producing a ceramic produ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test the clays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 ceramic that could incorporate tannery sludge. The raw materials, tannery sludge and clay, were mixed together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The ceramic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sed with respect to water absorption, porosity, linear shrinkage and transverse rupture strength. Leaching tests, in accord with the Brazilian and German regulations, were done on ceramic bodies made with different additions of sludge.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air contamination during the firing process, preliminary studies of air emissions were carried ou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evaluated were similar to those specified for ceramic bricks. All the leaching tests have shown that the main sludge contaminant i.e. chromium, could be immobilised within a finished ceramic product. The studies of air emissions have shown that zinc and chlorine are mainly collected from gas emissions and hence are not immobilised by the ceramic system.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 materials produced are acceptable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bricks for the build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