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理性出生低体重甲状腺功能动态观察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革  马南花 《广西医学》2000,22(1):55-58
目的:探讨病理性出生低体重儿甲状腺功能(甲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日龄大于5天的出生低体重儿52例及正常体重疾病儿19例进行甲功动态观察及临床分析。结果:(1)孕龄小及体重轻患儿甲状腺激素较对照组低(P<0.01),而各组TSH值间无差异;(2)甲功异常53例(74.6%),早产、低体重儿异常率较高(P<0.01);(3)合并多种疾病及病危程度高者甲功多项异常;结论:早产、病理性出生低体重儿及正常体重儿均可致暂时性甲功异常,异常者可随合并疾病治愈而恢复正常,少数仍异常者可给甲状腺片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I)甲状腺功能(甲功)变化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日龄大于5天LBWI 145例,正常新生儿62例行甲功检测;并对上述LBWI甲功低下96例及甲功正常49例进行随访至15-30个月(纠正年龄);测量身体生长值及采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行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的测定。结果:LBWI发生甲功低下与胎龄、出生体重及病危程度密切相关(P<0.05);甲功低下组及甲功正常组在身高、体重、头围生长落后发生率有差异(P,0.05),在MDI、PDI发育值及MDI、PDI低下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胎龄小、体重轻、病情危重可致暂时性低甲状腺激素血症;而暂时性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是影响LBWI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关系.方法: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颅内出血或肺出血的29例早产儿作为出血组,同时取同期选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合并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其它并发症的3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有出血组及无出血倾向组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193.34±51.09),(245.44±50.2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为(8.09±0.84),(8.55±0.96);血小板比积(PCT)为(0.15±0.040),(0.21±0.039);血小板平均宽度为(17.50±1.51),(17.85±0.99).提示有出血倾向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PLT、PCT、MPV显著降低(PLT:t=4.12,P<0.0l;PCT:t=5.362,P<0.01;MPV:t=2.01,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不明显(PDW:t'=1.081,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早产儿出血的发病机制,要重视对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尤其需严密监测血小板比积的变化,早期警惕早产儿出血的出现,并尽早预防及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黄惠娟  郑铠军  陈敬国 《海南医学》2007,18(11):117-118
目的 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9月~2007年1月收入我科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并颅内出血或肺出血的29例早产儿作为出血组,同时取同期收入我科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合并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其它并发症的3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 有出血组及无出血倾向组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193.34±51.09),(245.44±50.2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为(8.09±0.84),(8.55±0.96);血小板比积(PCT)为(0.15±0.040),(0.21±0.039);血小板平均宽度为(17.50±1.51).(17.85±0.99).提示有出血倾向组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PLT、PCT、MPV显著降低(PLT:t=4.12,P<0.01;PCT:t=5.362,P<0.01;MPV:t=2.01,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不明显(PDW:t=1.081,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早产儿出血的发病机制,要重视对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尤其需严密监测血小板比积的变化,早期警惕早产儿出血的出现,并尽早预防及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20周前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产检的176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的17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的妊娠结局和孕期合并疾病状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早产、流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除胎儿窘迫外,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早产、流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5.11%、5.11%、5.68%和2.27%,对照组分别为1.14%、1.14%、1.70%和1.14%。观察组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4.77%、15.91%和9.66%,对照组分别为9.66%、5.11%和3.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3,P=0.027,χ2=10.903,P=0.001;χ2=4.472,P=0.034)。结论妊娠20周前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出院后早期综合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体格和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我院3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干预组,以同期40例正常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干预组早期给予系统化的综合干预。分别于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时观察两组体格发育和运动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3月龄、6月龄时体格和运动发育均明显落后于对照组足月儿(P<0.05)。9月龄时,极低出生体重儿身长、体重和运动发育已达足月儿水平(P>0.05);但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头围仍小于对照组足月儿(P<0.05)。12月龄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格发育和运动发育均已达足月儿水平(P>0.05)。结论:出院后早期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综合干预,能使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期完成体格和运动发育的追赶生长,达到正常发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观察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不孕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其与发病的相关性.选取合并甲减的不孕症患者3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不孕症患者53例,30例体检正常育龄妇女作为对照.检测所有被检者血清IL-2、IL-17和TNF-α的水平.IL-2水平在甲功正常不孕组与对照组相似,但明显高于甲减不孕组(P<0.05);IL-17水平在对照组、甲功正常不孕组及甲减不孕组依次升高(P<0.01);TNF-α水平在甲减不孕组与甲功正常不孕组相似,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不孕症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IL-17和TNF-α水平升高.IL-2可能仅参与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起病,而IL-17在不孕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起病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丽英 《医学综述》2006,12(6):366-368
新生儿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或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是由于非甲状腺的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甲状腺功能(甲功)检查上异常的疾病。NTIS的甲功异常包括:低T3综合征、低T3低T4综合征、高T4综合征以及其他异常。甲功异常的影响因素有:早产、缺氧、感染、营养、母亲疾病等。T3T4的下降将影响脑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加速小脑细胞程序化死亡。对原发疾病治疗恢复期,甲功仍然不能恢复者,给予适当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神经系统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孙红  王留娣 《重庆医学》2002,31(7):595-596
目的 通过观察早产、婴儿出生体重与孕期血清叶酸关系,探讨叶酸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7例早产和106例足月产孕妇孕晚期血清叶酸水平,将婴儿出生体重分成四组,分析孕妇血清叶酸含量与婴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1)早产组血清叶酸水平较足月组低下,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孕期血清叶酸浓度随婴儿出生体重的增加逐渐上升,出生体重3001-3500g组比低体重儿组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差异(P<0.05),出生体重>3501g组与低体重儿组比,两者差异极显著(P<0.001)。结论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与孕期血清叶酸水平低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79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分为正常心电图组和异常心电图组,比较两组的母婴并发症差异。结果 79例中异常心电图53例(67.1%),异常心电图组的妊娠高血压、心脏病、早产、胎儿窘迫及低体重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组(P〈0.01或P〈0.05);两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监测心电图对甲亢妊娠患者观察病情和判断妊娠结局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出生体重儿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婴儿的近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I)并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婴儿的体格与智力发育情况。方法:对60例存活的婴儿于其出生后40~56周时随访,采用Gesell发育诊断方法检测发育商(DQ),同时测量身体发育植。结果:有病例16.7%身高、体重和18.35头围生长落后,DQ在中下及其以下水平者占33.3%;DQ与甲功变化形式与病危程度有关。结论:LBWI并甲功异常的婴儿,其出生体重越低,病情越重,其体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间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s)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98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其母亲妊娠期间合并甲亢、出生后5~7 d内测定过甲状腺功能的35例新生儿,根据母亲孕期甲状腺功能状态和开始服用ATDs的时间分组,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为48.6%(17/35),其中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高促甲状腺激素(TSH)血症分别占29.4%、29.4%,低T4血症和中枢性甲低分别占35.3%和5.9%.甲亢母亲孕晚期才开始服用ATDs组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显著增加(P<0.01),早产儿、母亲中重度妊高征、脐血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和脐血TSH水平异常时,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显著增加(P<0.05).结论母亲甲亢孕晚期才开始治疗可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增加.对母亲孕期甲亢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低体重儿与优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龄在28周以上、出生体重在1000~2500g之间的低体重儿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了低体重儿的相关因素,如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双胎、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内科合并症以及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等,同时对低体重儿的产科处理与如何争取优良的结局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75例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及母婴结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亚芳 《广西医学》2009,31(7):1005-100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75例低出生体重儿孕妇及同期175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多胎、孕期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等易导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低体重儿易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科学膳食,及时诊治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预防早产,有效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避免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436例新生儿及产妇进行调查,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索进行Logistic同归分析,筛选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异常孕产史、流产≥2次、早产史、孕周、妊娠高血压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有异常孕产史和孕周<37周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异常孕产史和孕周<37周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效率和发病率的关系,为预防新生儿CH的发生和优生优育咨询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CH的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间新生儿CH筛查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583 979例新生儿CH筛查中,初筛阳性6 127例,筛查阳性率为1.0%(6 127/583 979),共检出CH患儿425例,阳性预测值为6.9%(425/6 127),发病率为1∶1 374。女性、早产儿和过期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组的CH筛查阳性预测值和发病率分别高于男性、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之一,女性、早产、过期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影响新生儿CH发病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前半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妇女对其后代出生结局及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孕期20周内确诊并分娩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4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正常妊娠孕产妇4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后代出生结局;从中选择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建档随访的母亲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婴幼儿10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母亲正常妊娠的婴幼儿10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生后42 d及6月龄体格生长发育情况,采用格塞尔发育量表评估两组6月龄时早期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30例(750%)、低出生体质量25例(625%),对照组早产15例(375%)、低出生体质量11例(275%),观察组出生结局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2 d龄体质量及身长显著低于对照组,6月龄身长显著低于对照组;6月龄时观察组大运动发育商、语言发育商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后代出生结局以及婴幼儿早期体格生长和神经行为发育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应该加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并且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8.
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的1:1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以孕≥37周出生、体重<2500g 的活产婴儿121为研究对象,1:1匹配孕≥37周、出生时差 <7d、同医院、同性别、同民族、出生体重3000g-4000g的正常出生儿进行对照.单因素和二分类多因素条件 Logistics回归分析用于筛选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结果 共找到配对11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初潮年龄> 15岁、周期>30d、经期<3d、孕产胎次≥2、有流产宫腔操作史、早孕反应严重、孕期营养差、孕期食欲差、孕期阴道出血、胎盘异常、妊高征、母亲年龄≥ 35岁、慢性病史、乡村生存环境、体力劳动职业、母亲烟酒嗜好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 OR>1,P<0.05或P<0.01),产前定期保健、母亲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好、父亲身高≥170cm、母亲孕前体重≥50Kg 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低(OR<1,P<0.05或P <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食欲差、胎盘异常、流产宫腔操作史、母亲慢性病史、体力劳动职业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产前定期保健、母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为保护因素.结论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联,针对性地开展防治是降低低体重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规范的营养支持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4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组,按照尽早开奶、微量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必需时尽早积极的肠外营养支持;既往收住院的43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研究组达摄入标准及足量喂养所需的天数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或0.01),两组间体重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无NEC发生,对照组有2例;研究组与对照组PNAC、败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规范的营养支持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有益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损伤与窒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7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132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67例,足月儿65例,全部进行颅脑B超检查,并整理、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132例新生儿病例中,脑损伤36例,其中早产儿27例,占早产儿的40.3%(27/67),足月儿脑损伤9例,占足月儿的13.8%(9/65)。低出生体重儿脑损伤23例,占低出生体重儿的41.4%(23/56),正常出生体重儿脑损伤13例,占正常出生体重儿17.1%(13/76)。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颅脑损伤发生率分别较足月儿、正常出生体重儿明显升高,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1,P<0.05),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脑损伤在对照组与窒息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足月儿、正常出生体重儿在对照组、与窒息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引起足月儿、正常出生体重儿脑损伤的主要因素。颅脑B超可对新生儿脑损伤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