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方法将90例需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3岁以下婴幼儿,随机分配到相应的试验1、2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1组注入水2 ml,试验2组注入4 ml,对照组按尿管标注容量注入3 ml。通过相关指标的观察,探讨婴幼儿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以降低留置尿管出现漏尿、脱管、尿路感染、尿路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为婴幼儿临床留置尿管提供参考。结果试验1组出现漏尿14例、血尿0例;试验2组出现漏尿9例、血尿11例;对照组漏尿5例、血尿4例。结论婴幼儿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为3 ml,可减少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外渗、尿管脱出的现象,减少对膀胱刺激,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气囊注水量对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尿管溢尿影响。方法选取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需留置尿管10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5~10 mL,观察组采取导尿管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20 mL。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8.00%,对照组为4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溢尿率为16.00%,对照组为46.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女性患者采取气囊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15~20 mL,能避免导尿管脱出与尿液外渗,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常艳英  葛淑勤 《中外医疗》2009,28(26):147-147
目的探讨球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量,尿管型号大小、注水方法与漏尿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6例,实验组54例。对照组选用F14-F16尿管,并用常规的注水方法,向球囊注入20mL的灭菌注射用水;实验组选用F18~F20号尿管,并用改良的注水方法,向球囊注入10mL的灭菌注射用水,比较2组留置尿管病人漏尿情况。结果实验组漏尿率明显低于常规组,2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选用较大型号,管腔较粗的导尿管,应用改良的注水方法向尿管气囊注入10mL的灭菌注射用水,能有效减少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的漏尿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普通双腔气囊尿管插管长度及囊内注水量,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方法 128例留置尿管患者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常规导尿法,囊内注液体5~10 mL,改良组在常规导尿法的基础上改进插管长度,囊内注入液体20 mL,两组均以有无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外渗、尿管脱出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判断指标.结果 传统组出现尿道损伤出血8例,尿液外渗4例,尿管自行脱出9例,改良组无1例出现上述情况.结论 改进双腔气囊导尿插管长度,气囊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20 mL可减少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外渗、尿管脱出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率由原来的81%(52/64)提高到97%(62/64).减少膀胱刺激、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是某些手术的术前准备 ,观察尿量 ,促使昏迷、尿潴留、尿失禁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护理不当 ,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应用正确的护理措施 ,预防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意义重大。现将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措施综述如下。1 尿道黏膜损伤1.1 损伤因素 尿管插入深度不够 ,便注水固定 [1 ] ;尿管插入长度虽然足够 ,但因气囊尿管前端反折 ,未见尿液流出便注水固定 [2 ] ;尿管太粗 ,操作粗暴 ,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水…  相似文献   

6.
对气囊尿管注水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气囊尿管注水量,为临床导尿提供依据。方法:将3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在常规导尿操作下。分为对照组,气囊内注入5ml生理盐水;观察一组气囊内注入10ml;观察二组注入15ml生理盐水。结果:对照组容易引起尿管脱出,观察二组引起舒适度明显下降,残余尿;观察一组既能避免尿管脱出,又能减轻舒适度下降。结论:气囊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为保留导尿时较为合适的注水量。  相似文献   

7.
子宫切除术后不同导尿管拔除方法对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拔除尿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7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将尿液排空,用37℃生理盐水300mL冲洗膀胱,夹闭尿管10min.膀胱空虚后抽空气囊内液体再注入0.4mL生理盐水拔除尿管;对照组将尿液排空,抽空气囊内液体后拔除尿管。结果2组拔除尿管后尿道刺激症状消失时间、排尿困难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拔除尿管的最佳方法是膀胱半充盈时抽空气囊内液体再注入0.4mL生理盐水.可缩短尿道刺激症状的持续时间,减轻排尿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导尿管气囊内注水、气量对保留导尿效果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患者气囊内注生理盐水10~12ml后再注入5ml空气固定,对照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5~8ml,再注入5ml空气后固定.结果 将溢尿、尿道损伤、膀胱刺激症状,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检验(P<0.05);结论气囊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10~12ml后再注入5ml空气,可有效地防止尿液外渗,导尿管脱出,减少膀胱刺激、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勤  石霞霞  强彩芹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35-3336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适宜的注水方法。方法:选择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需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水方法,实验组采用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先注水5ml向外轻拉尿管使气囊部分贴于尿道内口上方,再注入余量水,两组均以有无出现漏尿为判断指标。结果:对照组尿液渗漏者有80例,实验组尿液渗漏者有15例,两种注水方法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χ2=50.47,P<0.01)。结论:实验组采用的注水方法降低了漏尿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41例留置气囊尿管后拔管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是尿管质量问题至气囊液无法抽出,尿管牵拉变形尿管结形成,尿管与尿道粘膜粘连等因素.结论对拔管困难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留置气囊尿管的护理,避免和减少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留置气囊导尿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外固定,不易脱出外阴部易清洁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气囊导尿管有着特殊的结构,如果对其性能和结构了解不清,插管长度不合适或拔管时违反操作规程可出现拔管困难而造成尿道损伤,现将留置气囊尿管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2.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6.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国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SCI-E)数据库2006-2016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国际ITP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及主题分布情况,重点对目前ITP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期刊论文936篇,2006-2015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量呈稳固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东亚、欧洲及北美洲地区,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模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幽门螺杆菌根除、系统评价、T淋巴细胞增殖为研究热点;大剂量地塞米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反应等高频关鍵词为最新研究方向.结论;本文明确了ITP主题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地域分布,以及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可以为我国ITP科研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高血压头颈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2例(β体阻滞剂治疗)。结果:5天内总的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2.4%,对照组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的停药反跳率分别为8.8%和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峡谷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而且稳定,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