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F范数对离群数据较为敏感,而L1范数能降低离群数据的影响,但无法有效控制重构误差的问题,本文将L1范数与F范数同时作为目标函数的距离度量方式,提出了二维主成分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2DPCA)联合算法2DPCA-F-L1,并给出了其非贪婪求解方法。该算法确保了对图像的分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图像重构时的平均重构误差。本文将提出的2DPCA-F-L1算法在应用于水下生物图像识别时,可以抑制水下光学影像存在的噪声干扰。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精确地识别水下生物的种类,并且在图像重构时相较于其他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具有更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刘辉  马文  何强 《电视技术》2016,40(11):126-131
传统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图像特征提取,为了使此算法更加有效,提出了一种结构化二维算法,即核范数2DPCA算法(N-2-DPCA).该算法基于核范数重构误差准则,将核范数最优化问题转化为基于F范数的最优化问题,然后通过采用迭代方法寻找到最佳投影矩阵,最后运用最小欧氏距离规则识别出待识别人脸的身份.在此基础之上,将N-2-DPCA扩展到基于双边投影的算法(N-B2-DPCA),采用曲线搜索算法寻找到双边投影矩阵,继而进行识别.最后将提出的算法在FERET和Yale B人脸数据库中进行人脸识别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与L1-2DPCA相比,重建误差降低了2.19%,识别率提高了2.03%,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刘松涛  常春  马新星  王赫男 《激光与红外》2013,43(11):1316-1321
多光谱图像特征提取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目标识别算法的复杂程度,也影响着最终目标识别的性能。研究了一维主成分分析(1DPCA)、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一维奇异值分解(1DSVD)和二维奇异值分解(2DSVD)等代数特征提取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构成图像识别框架的特征提取部分,通过识别率的大小来验证是否适合于多光谱图像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①与可见光图像目标识别相比,PCA和SVD特征更适合于红外图像目标识别;②训练样本分类时,PCA和SVD特征的识别性能改善不明显;③训练样本少时,SVD重构图像、2DSVD和1DPCA特征的识别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法(PCA)等基于L2范数最小均方准则的目标特征提取方法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中得到广泛应用,L2范数易受SAR图像中野值的干扰,影响目标特征提取效果。介绍一种基于L1范数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法(B2DPCA-L1)的目标特征提取方法。L1范数对野值有较强的鲁棒性,通过在L1范数框架下实现B2DPCA,有效地改善了样本中野值对特征提取的影响,同时减少了特征矩阵维数,提高了目标识别率。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的识别性能优于基于L2范数的特征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写字符由于书写风格和习惯的不同,造成字符模式的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字符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统一字符笔画的粗细,改善局部特征,随后利用二维主分量分析法(2DPCA)直接对字符图像矩阵进行变换,抽取字符特征,建立字符的特征矩阵及重构模型,利用最邻近方法和重构误差法进行字符识别。最后通过美国国家邮政局MINIST手写数字库中进行识别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且考虑到训练样本的平均值不一定是训练样本分布中心,提出了改进的双向2DPCA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应用样本中间值代替样本的平均值来重建图像的总体散布矩阵,求解图像总体散布矩阵得到行列两个方向的最优投影向量,然后把人脸图像向这两个方向变换得到人脸识别特征矩阵,最后应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在ORL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上对该算法进行实验研究,表明此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普通的二维主成分分析和普通的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焊缝图像特征提取的实时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增量式块主成分分析(incremental block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BlockPCA)算法,用于焊缝特征主成分的提取。该算法先将焊缝表面图像分割成子图像块并对其进行重构,然后利用提出的IBlockPCA算法对局部块图像进行增量式特征提取,并采用KNN算法对提取的特征主成分进行分类识别;最后在焊缝数据集上进行了算法的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率、分类率及复杂度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其分类识别率为97.5%,其平均处理速度可达50 frame/s,能够满足焊缝表面图像的实时性处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刘明珠  武琪  李昌 《电视技术》2016,40(1):122-126
主成分分析法(PCA)是人脸识别传统方法之一,是模式识别中一种普遍的线性组合算法.传统PCA算法因光照等外界因素和计算量较大等问题导致识别率较低.为了抑制这些缺点,主要研究基于PCA人脸识别算法改进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和在2DPCA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特征提取的2DDPCA算法,并对PCA,2DPCA,2DDPCA这3种人脸识别算法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实验.实验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特征向量的维数、训练样本数与识别率的关系以及3种方法分别在数据库的时间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2DDPCA算法在不明显降低识别率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识别速率,重建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传统独立元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用于人脸识别首先是将人脸图像矩阵转换成向量求白化矩阵,然后利用快速固定点算法求分离矩阵,获得人脸图像独立基子空间,从而实现人脸识别.二维主元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2DPCA)无须将人脸图像矩阵转换成向量,直接利用二维人脸图像矩阵求协方差矩阵,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得到简化.本文结合2DPCA与ICA算法的特点,提出2DPCA-ICA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通过2DPCA算法计算白化矩阵;接着利用ICA算法获得人脸图像的独立元;然后构造独立基子空间;最后依据测试样本在独立基子空间上的投影特征实现人脸识别.基于ORL与Yale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2DPCA-ICA算法正确识别率与识别效率均高于PCA-ICA算法与2DPCA算法,是一种有效的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红外技术》2017,(12):1107-1113
二维主成分方法计算时间少,降维效果好,被成功应用到高光谱图像降维中。基于二维主成分方法,为挖掘高光谱图像的非线性信息,实现了分段行-列核2DPCA方法的降维,并对比分析了行-列2DPCA方法、分段行-列2DPCA方法和行-列核2DPCA方法的降维效果。利用相关性将高光谱图像划分为5个子空间,通过转换数据结构来实现行和列的核2DPCA变换,最后将行和列结果进行融合得到降维结果。降维结果表明,在较高信息保持率情况下,分段行-列核2DPCA方法具有最高的图像清晰度和边缘强度。不同地物像元像素折线图表明,分段行-列核2DPCA方法能更好地区分不同地物,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地物分类和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11.
王彦平  张艺博  李洋  林赟 《信号处理》2019,35(5):802-808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解译是一项重大的科学应用挑战,SAR图像目标识别已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SAR图像识别算法训练参数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二维主成分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与L2正则化约束的随机配置网络(stochastic configuration network,SCN)进行集成学习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2DPCA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取出目标的特征信息而且通过稀疏表征方式降低数据量,SCN正则化算法参数较少且可以有效避免网络过拟合问题,提高网络的识别率。我们将提出的方法在MSTAR (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新的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2DPCA)和极端学习机(ELM)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是根据人脸曲波图像分解和一种改进的降维技术,通过B2DPCA生成识别特征集来提高分类精度.该方法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正确率和降低对原型数量的依赖.通过做大量的实验,把结果和现存技术相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识别率,提出了基于MEEMD和2DPCA的掌纹识别方法.利用MEEMD技术对掌纹图像进行分解,得到本征模式函数(IMF)分量,用高频分量重构掌纹图像,形成掌纹识别图像集.然后利用2DPCA技术进行识别.MEEMD重构掌纹能够突出掌纹细节特征,提高识别率.采用香港理工大学掌纹数据库进行实验,将此方法与不包含MEEMD的2DPCA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说明此方法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快的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脸识别算法复杂度高和误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二维主元分析(2DPCA)方法基础上,融合支持向量机(SVM)和AdaBoost训练法的近红外人脸识别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近红外光照下的图像通过人脸检测、小波变换和二维主元分析得到"特征脸";然后,对特征数据先进行SVM分类学习,并以SVM学习结果作为初始分类器,再通过Ada-Boost方法进一步加强,形成强分类器,作用于待测样本,完成识别。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分类器的分类能力,而且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在实际场景应用中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ow reconstruction quality, poor robustness, and the inability to quickly and stably converge caused by the ill-posedness of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image reconstruction, an improved algorithm based on iterative Tikhonov regularization(ITR) wa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constructs a new objective function by introducing the Lp norm to carry out multi-criteria constraints, and introduces the result of the corrected Tikhonov regularization(TR)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6.
针对稀疏表示识别算法在图像域构造冗余字典时过分依赖预处理及原子维数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字典的 SAR图像稀疏表示识别算法。首先采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将原始图像变换到小波域,建立小波域 SAR图像特征模型,得出小波域低频成分可充分表征目标类别信息的结论。然后取小波域低频成分进行2DPCA特征抽取构造小波字典,最后由改进 OMP 算法稀疏分解系数得到识别结果。SAR MSTAR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无预处理的情况下识别率高达99%,并且在含噪比10%的情况下识别率仍达96%。  相似文献   

17.
基于DPCA和多分辨分析的SAR微弱运动目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域偏移相位中心天线(DPCA)方法可显著抑制双孔径合成孔径雷达(SAR)的静止杂波,但对消处理后的剩余杂波和噪声仍可严重影响微弱目标检测性能。该文提出采用二维多分辨分析在DPCA处理后图像域进一步抑制干扰,显著改善了SAR微弱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数值仿真验证了新方法对杂波和噪声二种干扰成分的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