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性急性膝关节脱位伴多发韧带损伤早期手术修复、重建的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12年12月经早期手术治疗的28例急性膝关节脱位伴多发韧带损伤的患者。所有病例均于早期行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以及侧副韧带修补。重建材料选择异体肌腱,侧副韧带修补采用切开缝合或带线锚钉修复。伴随的其他组织损伤,如半月板、骨软骨损伤等均同期处理。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4±2.4)个月。受伤至手术时间7~14(9.3±0.6)d。末次随访所有患者伸膝无明显受限,膝关节屈曲(110±20)°,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84.0±8.0)分,与术前(40.1±5.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早期在关节镜下行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同期行关节内外韧带结构修复增强,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l ligament,PCL)的方法并观察其早期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8月,对10例PCL受损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术.其中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l ligament,ACL)损伤,同期取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重建ACL;3例合并半月板后外侧角损伤,同期取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角.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2个月,其中6例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患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50.3分,术后平均91.2分.客观检查结果显示,术前所有患者均出现胫骨结节后沉,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阳性;术后所有患者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有3例病史较长(大于1年)的患者胫骨结节有轻度后沉.合并ACL损伤的2例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轻度受限(5°~20°).结论: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可减少自体取材造成的损伤及相应的并发症;提前制作供材,软腱端容易通过骨道,缩短镜下操作时间,减轻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关节镜下微创诊断、修复与重建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 。方法 对356例ACL急性损伤的患者施行早期关节镜治疗,关节镜下采用自体中1/3髌韧带两端带骨块(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2年,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效果。结果 平均随访2年,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40±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0±9分。结论 ACL急性损伤时,早期施以关节镜手术,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合并伤,对于早期稳定膝关节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应用人工LARS韧带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6年6月- 2010年8月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断裂患者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9 ~58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运动扭伤9例,交通伤3例,摔伤2例.左侧5例,右侧9例.病程10 d ~1个月,平均15.7d.MRI示:PCL完全撕裂直接征象14例,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撕裂直接征象2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5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3例,合并髋臼后壁骨折1例.Lysholn膝关节功能评分20~55分[(40 ±7.9)分].按照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 IKDC)评分:C级3例,D级11例.PCL在股骨及胫骨止点、隧道均用定位器完成.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甲愈合,术后无慢性滑膜炎、韧带断裂、韧带松动、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 ~ 60个月,平均20.5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4 ~93分[(88±3.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根据IKDC评分标准分级:A级10例,B级4例. 结论 在关节镜下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PCL有效恢复了膝关节稳定性,避免了采用自体肌腱重建取材的并发症,也避免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材料的排斥及传染疾病的并发症.其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康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egond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致伤机制、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例Segond 骨折合并ACL损伤的患者,关节镜下均可见ACL断裂及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断裂,1例还合并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断裂、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撕裂.均行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ACL重建、内侧副韧带修补术.1例同时行LCL重建术,3例行半月板缝合术,4例行半月板成形术.6例Segond骨折块较大,分别以2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3例骨折块较小,以1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 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Lysholm术后评分平均为59分,疗效均满意. 结论 Segond骨折常伴有ACL损伤,前者对后者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在重建ACL的同时,对于Segond骨折块较大者应予复位、固定,对于合并的损伤,也应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了2005年~2006年间我科收治并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11例,随访时间12~20个月.对其术前和随访过程中的症状、体征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1]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的分级标准评定[2]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术前弹响、交锁和打软腿的症状均消失,无关节不稳的主诉.浮髌试验均为阴性,均无过伸痛,Lachman征、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残留关节轻度疼痛2例.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55.26±9.20,术后12个月以上随访评分(90.23±10.55)分(P<0.01).优秀率81.82%.IKDC评定结果明显优于术前.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骨跟腱复合体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了自体肌腱移植所带来的供区损伤;肌腱强度大,供应充足,解决了多根韧带损伤所带来的重建材料匮乏的问题;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未出现明显的免疫反应及关节内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后外侧和后纵隔入路保留板股韧带和残留的后交叉韧带(PCL)纤维重建PCL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9例P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结合常规关节镜入路和后内侧、后外侧入路及后纵隔入路保留板股韧带和残留的PCL纤维,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PCL.在后外侧入路的关节镜监视下,胫骨隧道定位在PCL胫骨止点外侧关节面下方1~1.5 cm.股骨隧道经前外侧入路定位于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后方1 cm.自体肌腱移植物利用钢丝引导通过骨隧道,移植物两端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6个月了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14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均无伸膝受限;2例有10°~15°屈膝受限;1例有Ⅰ度后抽屉试验阳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7.6±14.9)分,术后6个月(92.9±4.6)分(P<0.01). 结论 膝关节后内外侧入路和后纵隔入路重建PCL的方法,镜下视野清楚、无盲区,操作安全,韧带的胫骨止点定位准确,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军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自体四股半腱肌腱 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 关节镜下以自体四股半腱肌腱 股薄肌腱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替代物,保留少许前交叉韧带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对3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军人行重建术.结果 术后35例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无韧带撞击现象,前抽屉试验全部阴性,Lachman试验全部小于Ⅰ度.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2.3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8.5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可继续从事日常工作.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腱 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较好的方法.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军人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其创伤较小、卧床时间短、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及腘绳肌腱对陈旧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自觉症状、关节功能等,用Lysholm中的八项评分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14例患者重建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及稳定性良好,1例差,优良率93.3%。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陈旧性前交叉韧带的可靠术式,能够近期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同时损伤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关节镜下同时重建13例ACL、PCL损伤的患者,重建材料采用LARS人工韧带.术后随访12~36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韧带标准评价表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估患膝功能,通过KT-1000检查膝关节前后松弛度.结果 术后无膝关节感染发生;均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度105°~125°,平均117°.术后随访时IKDC评分:A类10例(77%),B类3例(23%).屈膝25°位KT-1000检查: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2 mm 12例,3~5 mm 1例;屈膝70°位检查:<2 mm 12例,2~4 mm 1例.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3.8 ±2.9)分(49~69分),终末随访时为(91.1±2.7)分(88~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关节镜下同时重建膝关节ACL、PCL是目前治疗ACL、PCL同时损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近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