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左心室肥厚     
本文综述了左心室肥厚,尤其是老年人左心室肥厚的病理生理、流行病学、类型、诊断和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左心室条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心脏超声技术的进展,以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而对左心室条束的报道日益增多。究竟左心室条束有何临床意义,各执一说,为了引起临床及超声工作者的注意,本文作一概略介绍。一、同义词所谓左心室条束的同义词甚多,尚未统一。诸如:左心室腱索的变异、调节束、肌肉条纹、假性腱索、左心室条束等。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并能较确切地反映解剖及组织学上性能,有统一的必要,同意 Gerlis(1984)的意见,称为左心室条束(Left Ven-tricular Bands)较为妥当,因为调节束一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通过心外膜起搏左心室,在优化的室间间期下,与右心室心内膜导线共同实现双心室起搏,逐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降低心衰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但左心室心外膜起搏受冠状静脉解剖的影响,导线相关并发症相对较多,影响了CRT疗效。左心室心内膜起搏可以避免血管条件的限制,实现更佳的再同步、减少导线相关并发症,因而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左心室假健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系指左心室腔内一些非附着于瓣膜的纤维条束样结构,又称左室条束,变异的健索等。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的发展、普及,其发现日益增多。现就临床所见病例对有关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左心室假腱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左心室假腱索石河子医学院附院周有录,赵郁冰综述1893年,Turner首先报告了左心室腔内除有正常连接乳头肌和二尖瓣叶的腱索外,正有附着在其它部位的纤维样结构,1906年,Keich和Flack曾注意到此类似结构在人和牛心脏中常常见到,并认为是正常解...  相似文献   

6.
<正> 50年代以前,人们将心脏的舒张期视为一种被动的灌注过程,而只着重于心脏收缩功能的研究。现已认识到,多数心脏疾病除有收缩功能异常外,往往亦同时合并舒张功能障碍,后者甚至较前者出现更早。由此,国内外学者对左心室舒期张功能、尤其是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的研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拟就左心室顺应性的现代概念着重讨论其生理及病理生理意义,并对几种常见心脏病左心室顺应性改变的机理及临床意义作一介绍。一、左心室顺应性的现代概念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包括左心心腔顺应性(chamber compliance)和心肌顺应性(muscle compliance)。前者定义为舒张期容量和压力的变化比值((ΔV)/(ΔP)),它反映了完整心泵的充盈阻  相似文献   

7.
左心室重建与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左心室重建术是直接针对运动失调或不能运动的区域,通过在荷包线缝合水平放置一个补片来环绕和切除心肌运动失调的过渡区域,从而重塑心室容积、轮廓,恢复左心室功能,同时该手术通过增加远处非梗死部分心肌的局部功能来改善心脏整体的收缩功能。左心室重构是一个由机械因素、神经激素和基因多因素调控的,心室大小、形态和功能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左心室质量及几何模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左心室质量(LVM)及几何模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相对室壁厚度(RWT)>0.43和≤0.43将17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向心性模式组和离心性模式组,分别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向心性模式组的EF明显高于离心性模式组,而前者E、E/A明显低于后者。单变量及多变量回归分析均显示EF与LVM及RWT相关,E/A在单变量分析时与RWT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但在多变量分析时被剔出。结论 LVM及几何模式的改变均对左心室收缩功能产生明显的损害,几何模式的变化可能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治疗时,由于患者的心脏静脉的解剖异常、左心室起搏阈值不理想、导线脱位、膈神经刺激等因素,传统的左心室双极导线可能有左心室导线植入失败。为此,左心室四极导线应运而生。本文就左心室四极导线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功能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是评价安静和等容负荷试验时 ,不同类型左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功能障碍的特点。2 92例未正规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男 10 8、女 184例 ,年龄 30~ 5 9岁 ) ,血压 >139/ 89m m Hg(1mm Hg=0 .1333k Pa) ,病程约在 7.6± 5 .9年 ,无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高血压 1期 134例 , 期 15 8例并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肥厚。研究除外伴有影响心内血液动力学和高血压病病程的疾病 ,以及心肌炎和心肌病。所有病人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室收缩末和舒张末直径、容量 ,左房直径、射血分数、周径纤维缩短速率 ,左室充盈早期、…  相似文献   

11.
在严重的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辅助装置可以提供部分或完全的循环支持,目前临床有两种运用比较成熟的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虽然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但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就其作用机理和临床使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左心室与体循环动脉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评价心血管功能的关键指标。本文简要回顾心室-动脉相互作用和耦合的部分评估方法,重点在于说明基本的生理原理和各种参数,包括侵入性与非侵入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最近,从预防心血管病的研究结果,作者形成这样的概念,即危险因素数量的减少常与该因素危险度的降低成比例。例如,降低升高的动脉压或升高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可减轻这两种危险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左心室肥厚与高血压无关的早死及发病危险性有关,因此,理论上得出的结论是,降低左室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的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发生左尽室肥厚的危险因素以及造成的后果,评价了目前治疗左心室肥厚的方法,提出了是否减少左心室肥厚就能大范围地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待于做大规模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既往研究表明,左心房纤维化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弥漫性心室纤维化广泛存在于房颤患者中,并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左心室肥厚 ( LVH)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 LVH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就高血压患者 LVH的诊断方法、致病因素、病理生理、不良后果及药物治疗等问题作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及严重程度分析。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553例,根据年龄以及是否合并LVH,分为非老年非LVH组(A组,1 41例),非老年LVH组(B组,86例),老年非LVH组(C组,196例),老年LVH组(D组,130例),比较各组危险因素伴发情况、生化指标、冠心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超声结果。结果与A组比较,其余3组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升高;B组和D组高血压3级比例、冠状动脉3支病变率明显升高(P<0.05,P<0.01);C组和D组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的比值明显降低;B组和D组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增加,LVEF明显降低(P<0.01)。C组心脏超声指标较D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LVH患者高血压病程长,高血压程度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且病变程度更严重,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9岁。活动后心悸2个月入院。查体。T37℃,P84u次/min,R29次/min,BP114/85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心脏超声检查示各心脏内簿正常,左心室内见一团块样强回声.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心脏是高血压的一个主要靶器官。一方面,高血压导致以左心室肥厚(LVH)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病变;另一方面,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两种情况使心脏疾病成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猝死等。本文着重从临床角度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既往研究表明,左心房纤维化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弥漫性心室纤维化广泛存在于房颤患者中,并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