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乳酸菌右旋糖酐对蚕豆蛋白食品相关性质的影响,采用哈克流变仪和质构仪等测定了添加不同浓度右旋糖酐时GDL诱导的酸致蚕豆蛋白复合凝胶质构和流变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右旋糖酐能显著增加蚕豆蛋白凝胶保水性,空白组蚕豆蛋白凝胶保水性为60.38%,1%右旋糖酐与蚕豆蛋白形成的复合凝胶保水性为70.08%(p<0.05);右旋糖酐浓度在0.25%~1%之间,对复合蛋白凝胶色泽有一定影响;0.5%右旋糖酐与蚕豆蛋白形成的复合凝胶强度为0.27 N,与空白组蚕豆蛋白凝胶(0.37 N)差异显著,可软化含高蚕豆蛋白食品质构特性;右旋糖酐/蚕豆蛋白复合凝胶流动曲线符合carreau模型(R2>0.99),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性;应变扫描的弹性模量G''均高于黏性模量G'',说明右旋糖酐/蚕豆蛋白复合凝胶的弹性占主导;频率扫描结果显示添加右旋糖酐可软化蚕豆蛋白凝胶,使凝胶G''、G''降低,更易于加工。在蚕豆食品中添加右旋糖酐可改善蚕豆蛋白的质构和流变特性,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蚕豆,也称:“佛豆”、“胡豆”。《太平御览》中说:“张骞使外国,得胡豆归。”至今四川等地仍称之为胡豆。蚕豆营养丰富,鲜嫩蚕豆籽粒蛋白质高,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是一种理想的蔬菜。蚕豆中的蛋白质能够阻止异变的细胞繁殖,可防肠癌。还未完全成熟的蚕豆称青蚕豆,成熟收割,晒干后的叫干蚕豆。青蚕豆味道鲜美,干蚕豆香脆可口,它们的吃法多样,是餐馆、家庭餐桌上的佳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青蚕豆与干蚕豆的烹饪方法大同小异,但也有区别。青蚕豆可以烤着吃,把刚摘下来的豆荚剥开,取出蚕豆,一颗颗串在细竹签上,放到火上边翻边烤,当青蚕豆烤得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葛花水提取液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葛花水提取液处理未添加或添加环磷酰胺溶液的蚕豆根尖样品,经镜检测算细胞微核率.结果 葛花水提取液浓度为1.0 g·mL-1时,由自然诱导或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最低,分别为4.40‰和11.11‰;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抑制率达到最高,分别为79.07%和53.90%.结论 葛花水提取液可有效地抑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且抑制作用随着葛花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表明葛花水提取液具有抑制遗传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12号蚕豆为原料,研究蚕豆盐水罐头和风味蚕豆罐头的加工工艺。考察了料液比、预煮时间对蚕豆预煮品质的影响,优化了蚕豆盐水罐头护色保脆液的配方,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蚕豆盐水罐头加工的工艺参数为:预煮液料液比为1∶10,预煮时间为10 min,预煮液中加入0.6%VC,0.2%柠檬酸和0.6%CaCl2护色保脆效果最好,制备的蚕豆罐头的感官品质好;通过研究淀粉、白砂糖、食盐、番茄酱的添加量对风味蚕豆罐头汤汁质量和风味的影响,确定了风味蚕豆罐头酱汁调配的优化配方为:番茄酱与水的比例为1∶4,淀粉添加量为水质量的2%,白砂糖添加量为番茄酱质量的30%,食盐添加量为番茄酱质量的2%时,风味蚕豆罐头酸甜适中,风味适口。  相似文献   

5.
蚕豆膨化休闲食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焕荣  胡瑞兰  贾静 《食品科学》2006,27(11):627-631
以干蚕豆为主要原料,以糯米粉和面粉及食盐等为辅料,对蚕豆膨化脆片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产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条件及配方。结果表明,原料成分比为蚕豆泥45%、糯米粉14%、面粉14%、食盐1%、增稠剂0.6%、乳化剂0.5%,干燥后的坯料水分含量在8%左右,油炸温度为140℃时,所得产品呈黄色,膨化效果好,口感香、酥、脆。  相似文献   

6.
从“7 1”营养强化面粉的意义、内容和加工小麦面粉的前期准备、工艺流程、生产程序等方面,阐述了营养强化面粉的生产过程及操作中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蚕豆情结     
王茹 《四川烹饪》2006,(3):28-29
近读《散文选刊》,里边有一篇《蚕豆来,绿色食品之斑》,文中说:“蚕豆生长在南方的田间地头,很少大面积种植,它是乡亲们漫不经心地“顺手洒落在田埂上”的。它与田里的秧苗像一对相依相偎的小儿女。“都绿得有些天真烂漫”,过了些日子,田里的秧苗长高个子,长成了水稻,越长越粗壮,也更高大;而蚕豆,却紧紧贴脊地面,低低的,低得似乎要到尘埃里。  相似文献   

8.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四卷·蚕豆》中讲,蚕豆的别名叫“胡豆”,他又解释道:  相似文献   

9.
《四川粮油科技》2003,20(1):33-33
据悉 ,2 0 0 3年上半年 ,首批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面粉将在市场上出现。据介绍 ,强化面粉的配方将采用 7+1的方式 ,其中“7”为基础配方 ,包括铁、钙、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 、叶酸、尼克酸 ,所有生产强化面粉的厂商必须保证这 7种营养素达到标准 ,才能取得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颁发的强化标识 ;“1”为建议配方 ,即维生素A ,不强制要求企业添加 ,但是一旦添加就必须符合配方中添加量的要求。在我国 ,由于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剩造成营养不良的人群数量很大。通过日常饮食为主、辅食中添加人体普遍缺乏而又必需的营养元素 ,是公众营养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营养强化面粉产品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基于我国食物结构发展趋势,探讨了研制系列营养强化面粉的可行性,提出生产强化营养主食面粉,弥补我国人民总体膳食结构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