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树宽  樊春梅 《医学争鸣》1994,15(3):180-182
作测定20例恶性肿瘤患和20例正常人血清中SIL-2R水平,并对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加激活剂培养,加PHA培养及加rIL-2培养后3种情况上清中SIL-2R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恶生肿瘤患血清中SIL-2R水平比正常人显升高(P<0.01)。恶性肿瘤患和正常人的PBMC不加激活剂培养的上清中SIL-2R水平均略有增加,且正常人高于恶性肿瘤患,加PHA或加rIL-2激活培养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IL—2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信  邓芝云 《上海医学》1995,18(3):135-137
作者对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HC)及3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2水平、IL-2R及sIL-2R表达和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患者PBMC的IL-2水平及IL-2R表达明显下降,而血清的sIL-2R水平呈显著升高,但患者PBMC培养上清sIL-2R与正常人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患者与正常人PBMC的IL-2R与sIL-2R呈正相关,血清sIL-2R与上清IL  相似文献   

3.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3H-TdR掺入法探讨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与rIL-2的结合特性以及sIL-2R对IL-2依赖性CTLL-2细胞、PHA激活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结果显示sIL-2R保持了与rIL-2结合的特性。在体外sIL-2R对PHA诱导正常人PBL增殖以及CTLL-2细胞、PHA-PBL对IL-2依赖性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高浓度的sIL-2R抑制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采用IL-6细胞依赖株(B9细胞)及MTT法检测14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的IL-6活性水平。结果,经PHA刺激并培养48h后,PBMC培养上清中IL-6的活性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此外,与PBMC培养上清中IL-6水平相对应的外周血B细胞数量及IgG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  相似文献   

5.
采用IL—6细胞依赖株(B 细胞)及MTT法检测14树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的IL—6活性水平。结果,经PHA刺激并培养48h后,PBMC培养上清中IL—6的活性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此外,与PBMC培养上清中IL—6水平相对应的外周血B细胞数量及IgG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14名肿瘤患者和14名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肿瘤患者PBMC对PHA诱导的增殖反应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1)。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其血浆(或血清)及PHA诱导的72h淋巴细胞培养上清sIL-2R含量检测。结果,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sIL-2R含量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其水平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有非常显著意义(Tr<0.01)。而肿瘤患者外周血sIL-2R含量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P<0.01)。表明,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表达、释放IL-2R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析了血透患者透析前后及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sIL-2R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L-2、sIL2R的能力。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BMC分泌IL-2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免疫细胞处于活化状态,但免疫反应存在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108例AVH,CAH,CPH、HBV健康携带者和22例正常人血清sIL-2R含量,并分析了sIL-2R与ALT的关系。结果:AVH、CAH患者血清slL-2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血清AIT水平呈正相关。而CPH及HBV健康携带者sIL-2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果捉示:血清sIL-2R的异常升高与乙型肝炎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14名肿瘤患和14名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肿瘤患患PBMC对PHA诱导的增殖反应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1)。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其血浆(或血清)及PHA诱导的72h淋巴细胞培养上清sIL-2R含量检测。结果,肿瘤患淋巴细胞培养上清sIL-2R含量显地低于正常对照组,其水平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有非常显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及APAAP法对38例初治A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的G-CSF、IL-6、TNFα、IFNα及IL-8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及HLA-DR表达。结果:AA患者外周血CD4减低,CD8增高,CD4/CD8减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G-CSF与CD4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呈负相关,TNFα与CD8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及HLA-DR呈负相关,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8细胞可以抑制造血,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紊乱最终引发AA。  相似文献   

11.
用生物活性测定法对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外击血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的能力及其血清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产生SIL-6R的能力及其水平高于正常人,PBMC产生SIL-6R的能力与其血清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检测18例肺心病患者急性期和经解期IL-2和SIL-2水平。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IL-2产生能力较对照组为低(p<0.01);而SIL-2R水平则较对照组为高(P<0.01)。提示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可能系因血清中SIL-2R过高所致。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 2 0 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 30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介素 - 2受体 (SIL - 2R)进行了同步检验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肿瘤患者CD3、CD4 、CD4 /CD8均低于正常人 (P <0 .0 5) ,SIL - 2R、CD8均高于正常人 (P <0 .0 5) ,其中CD4 /CD8与SIL - 2R呈负相关。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低下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酶联双抗体夹心法,对36例哮喘患者和54例正常献血者(对照组)进行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白细介素2(IL-2)水平的检测。结果;哮喘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IL-2活性[吸光度(A)值]为0.2015±0.0225,血浆可溶白细胞介素2(sIL-2)水平为167.5±52.4kU/L,均高于对照组[前者A值为0.1881±0.0300,后者为(114.2±48.6)kU/L(P<0.05,P<0.01)]。提示:外源性哮喘患者发病中存在着T淋巴细胞的活化,导致IL-2诱生水平和血浆sIL-2R水平的增高,二者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滢  周新泽 《海南医学》2005,16(12):7-8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西米替丁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30例胆道梗阻患者(良性21例,恶性9例),分别采用放免计数器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2和SIL-2R水平.另择一组良性胆道梗阻患者术前行为期7天的西米替丁治疗,检测其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1、良恶性两组术前血清IL-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IL-2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逐渐恢复,但良恶性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明显;2、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2及SIL-2R水平之间密切相关;3、西米替丁可上调良性胆道梗阻患者血清IL-2水平,抑制血清SIL-2R过表达.结论胆道梗阻时血清IL-2活性降低和SIL-2R过度表达,检测血清IL-2和SIL-2R有助于估价病情、判断预后及鉴别胆道梗阻的性质,西米替丁通过提高血清IL-2活性,抑制血清SIL-2R表达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HBV母婴传播致新生儿免疫失败的原因和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新生儿HBV免疫失败与宫内HB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及其与白细胞介素2(IL-2)的相互关系,探讨HBV母婴传播致新生儿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内在机制.方法:52例HbsAg阳性无症状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实验组,8例HBV M阴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巢式联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检测新生儿血清和PBMC中HBV DNA,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HBV M),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合免疫法检测PBMC在植物素(PHA)和HBsAg刺激下,培养上清液中IL-2的含量.结果: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PBMC中HBV DNA阳性者免疫接种失败率明显高于PBMC中HBV DNA阴性者,有显著差异性(P<0.01).PHA或HBsAg刺激下,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中,PBMC中HBV DNA阳性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明显低于PBMC中HBV DNA阴性者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HA或HBsAg刺激下,免疫接种失败新生儿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明显低于免疫接种成功新生儿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内感染HBV并侵犯PBMC,是新生儿免疫接种失败的重要原因;HBV侵犯PBMC可使其IL-2分泌能力下降,可能是导致新生儿免疫接种失败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不同血液病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表达,作为诊治的一项评价指标。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66例不同血液病患者和35例正常人血清中SIL-2R水平。结果:恶性血液病组、MDS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白血病组血清中SIL-2R水平初发增高,缓解时接近正常,复发时上升;ITP组、AA组都有不同程度增高,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L-2R水平测定可评估患者体内恶性克隆细胞负荷,也可作为某些血液病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类抗原-125(CA1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以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恶性卵巢肿瘤患者5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62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女性60例作为健康组,测定各组人群CA125、TSGF、CEA以及SIL-2R水平,评价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恶性卵巢肿瘤患者中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依次为CA125TSGFCEASIL-2R,特异性高低依次为SIL-2RCEATSGF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平行诊断试验中敏感性高达100%,在系列诊断试验中特异性高达98.39%。结论CA125、TSGF、CEA以及SIL-2R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道梗阻病人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爱体(SIL-2R)水平及精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1组胆道梗阻病人,按疾病的良恶性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放免计数器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2和SIL-2R水平。另择1组良性胆道梗阻病人术前行为期7d的精氨酸治疗,检测其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 良恶性两组术前血清IL-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IL-2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逐渐恢复,但良恶性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明显;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2及SIL-2R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在良性组,胆道外引流术式较胆道内引流术式相对不利于血清IL-2和SIL-2R水平的恢复;精氨酸可上调良性胆道梗阻病人血清IL-2水平,抑制血清SIL-2R过表达。结论 胆道梗阻病人体内存在着血清IL-2活性降低和SIL-2R过度表达,检测血清IL-2和SIL-2R有助于估价病情、判断预后及鉴别胆道梗阻的性质,胆道外引流相对不利于血清IL-2和SIL-2R的恢复,可能与胆汁酸盐丢失导致肠道细茵易位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关,精氨酸通过提高血清IL-2活性,抑制血清SIL-2R表达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