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桠苦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95%乙醇为溶剂,分别利用超声波提取和回流提取方法获得三桠苦提取物,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分析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确定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提取三桠苦得到提取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三桠苦提取物,得到极性大小不同的萃取物,再次利用滤纸片扩散法,比较这些萃取物对四种菌的抑菌活性,确定三桠苦的抑菌活性部位,为三桠苦抑菌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回流提取法获得的样品抑菌活性优于超声提取法;石油醚、二氯甲烷萃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较差、正丁醇萃取物无抑菌活性。结论:三桠苦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二氯甲烷萃取物是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
石榴皮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石榴皮初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甲醇、氯仿及正己烷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为显著.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石榴皮溶剂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在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中,以正丁醇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为200 g/L时.对4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70%,而对玉米小斑菌的抑制作用达90.67%,其EC50值为26.2 g/L.  相似文献   

3.
56种植物对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赤霉菌等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为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对56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多数供试中草药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黄连、藁本、臭椿3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活性,对供试的6种病原真菌中的5种生长抑制率都在80%以上,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大肠埃希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供试菌,采用圆形纸片法和Scan1200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对采自海南沿海卵叶喜盐草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不同极性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卵叶喜盐草各极性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石油醚相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提取物对4种供试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丁醇相可能是分离抑菌活性成分的最佳极性段。为海南沿海卵叶喜盐草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叶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滤纸片法和D值计算法研究了金银花叶中天然抗菌物质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抗羟自由基的氧化活性.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的乙醇提取物抗菌谱较广;乙醇提取物水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测得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8%和0.50%.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羟自由基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在1 mg/mL的低浓度下就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15)
紫苏、甘草、丁香、连翘经乙醇提取得到提取物,提取物再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最好的抑菌部位;再将这四种最好的萃取物按照正交表L_(25)(5~6)复配,相同浓度不同配比的萃取物抑菌活性差别很大,有降低抑菌活性,有提高抑菌活性,当四者的比例为5:3:2:1时,混合物具有最佳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8.97+1.23) mm、(24.17+0.29) mm,(27.87+0.23) mm。提取物复配抑菌活性不同,可能是不同成分的抑菌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试地肤子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对4株细菌和5株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再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所分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丁醇相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Ⅰ的抑菌活性较强,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31.3μg·mL-1,经1 HNMR、IR及高分辨质谱等鉴定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地肤子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扛板归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使用不同极性溶剂分别对扛板归进行提取,得扛板归不同极性部位。采用牛津杯法和两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除醇沉物和水相残余物外,不同浓度的石油醚回流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三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三氯甲烷萃取物(1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最强的抑制效果,其抑菌圈分别为21.67 mm和23 mm,MIC均为0.312 mg/mL。结论:扛板归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紫杉醇或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分别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提取,以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株,对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目标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两种提取物对五种致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胞外提取物的抑菌活力均比胞内提取物的抑菌活力大;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强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其中三氯甲烷胞外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和白色念珠菌菌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叶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和D值计算法研究了金银花叶中天然抗菌物质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抗羟自由基的氧化活性。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的乙醇提取物抗菌谱较广;乙醇提取物水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测得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8%和0.50%。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羟自由基氧化活性,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在1mg/mL的低浓度下就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4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浸泡地黄,对地黄不同极性段成分进行提取,得到不同极性段成分的各种浸膏。通过硅胶柱层析对浸膏进行分离浓缩,用纸碟法研究其不同极性段成分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氯仿浸膏60%石油醚一40%氯仿洗脱液、20%石油醚一80%氯仿洗脱液,乙酸乙酯浸膏,正丁醇浸膏等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藜芦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藜芦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部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藜芦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藜芦球茎和根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5.0 mg/m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的抑菌率比较高,分别为96.4%、78.1%和74.3%。藜芦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较高,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分别为0.161 mg/mL和0.551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分别为0.190 mg/mL和0.451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核桃仁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核桃仁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没食子酸丙酯(PG)、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比较。在核桃仁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值分别为1.58 mg/L和1.69 mg/L)强于BHA(IC50值分别为3.43 mg/L和1.72 mg/L)和BHT(IC50值分别为18.79 mg/L和6.04 mg/L),弱于PG(IC50值分别为0.86 mg/L和0.66 mg/L);乙酸乙酯提取物还原Fe3+的能力最强〔FRAP值为(13212.99±55.35)μmol TE/g〕,强于PG〔FRAP值为(10617.75±138.38)μmol TE/g〕、BHA〔FRAP值为(7383.10±121.08)μmol TE/g〕和BHT〔FRAP值为(1748.49±3.46)μmol TE/g〕;核桃仁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值分别为4.94和1.90 mg/L)以及还原Fe3+的能力〔FRAP值为(2299.99±27.68)μmol TE/g〕强于BHT。结果表明,核桃仁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且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强于正丁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20种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以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桃树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us campestrispv.pruni(Smith) Dye.]为供试菌,对20种植物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采用液-液萃取法初步分离石榴皮、五倍子的抑菌活性成分.[结果]石榴皮、五倍子对2种病原细菌抑制效果最好;石榴皮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萃取层,五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较好.[结论]石榴皮对2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最好,其正丁醇萃取物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海南核果木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德力  肖曼  刘平怀 《精细化工》2011,28(11):1103-1106
将海南核果木干燥枝叶用乙醇浸提,对总提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并以DPPH法和FRAP法对总提物及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DPPH法中海南核果木总提物(DH)、石油醚萃取物(DHMSO)、乙酸乙酯萃取物(DHEtOAC)、正丁醇萃取物(DHNBA)、水相(DHH2O)的IC50分别为77.3、115.2、51.4、342.9、205.7 mg/L,其FRAP值分别为(11 712.2±931.8)、(10 820.9±690.5)、(14 386.4±568.8)、(1 157.6±63.3)、(5 584.1±182.3)μmol Fe2+/g。且抗坏血酸(Vc)和BHT的IC50分别为10.7、47.1mg/L,FRAP值分别为(18 022.8±63.3)、(14 568.7±137.0)μmol Fe2+/g,并通过多元聚类分析表明DH、DHMSO、DHEtOAC与BHT、Vc具有类似强度的抗氧化活性,可归为同一类型,且DHEtOAC抗氧化活性与BHT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黄芩的抗菌活性及HPLC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黄芩用V(乙醇)∶V(水)=70∶30进行提取,提取物(SC)按极性大小分成四个部位:正己烷(SC1),乙酸乙酯(SC2),正丁醇(SC3),水部位(SC4),用打孔法测定每个部位的抑菌圈,用试管稀释法测定SC2,SC3和SC4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 IC)分别为2,>2,>2 g/mL;1,2,>2 mg/mL。HPLC对总提物及各个部位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SC的主要成分为黄芩素、汉黄芩素和黄芩苷;SC2的主要成分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SC3主要成分为黄芩素和黄芩苷;SC4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南蛇藤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采用MTT法检测二者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FITC-AnnexinⅤ及碘化丙锭(PI)双标法,通过流式细胞仪(FCM)观察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南蛇藤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15、30、60、120μg/ml)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两种南蛇藤提取物(60、120、240、480μg/ml)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随着浓度的升高,SGC-7901细胞P53蛋白的表达也增加,浓度为240和480μg/ml的提取物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上调细胞中P53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山胡椒抑制体内外α-糖苷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胡椒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和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96微孔板法检测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实验中,山胡椒石油醚部位(IC50=229.70μg/mL)、乙酸乙酯部位(IC50=259.10μg/mL)和正丁醇部位(IC50=165.80μg/mL)活性低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μg/mL);抑制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实验中,仅有乙酸乙酯部位(IC50=418.17μg/mL)具有活性,阳性对照Acarbose未检测出其IC50。实验证明,山胡椒各提取部位具有较好抑制酵母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但只有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良好的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海滩植物厚藤(Ipomoea Pes-caprae)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快速制备厚藤活性提取物,并以DPPH法对厚藤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石油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203 4、0.836 2、0.868 8、1.867 5、6.628 3 g/L。结果显示,厚藤茎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肿柄菊粗提物毒杀线虫的潜力,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氟甲烷浸泡粉碎的肿柄菊枝叶混合物,经旋转蒸发获得粗提物,通过浸渍法检测了不同粗提物的毒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mg·mL^-1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二氟甲烷粗提物24~72h内对线虫的毒杀效果较弱;当浓度为20mg·mL^-1时,二氯甲烷粗提物毒杀线虫活性最好,处理72h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可达50.6%,乙酸乙酯粗提物和石油醚粗提物毒杀线虫活性均较弱;当浓度为40mg·mL^-1时,毒杀线虫活性大小依次是乙酸乙酯粗提物〉石油醚粗提物〉二氯甲烷粗提物,其中乙酸乙酯粗提物处理72h的线虫校正死亡率达73.6%。表明,对肿柄菊粗提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分离、纯化,有望开发出高效低毒、绿色环保的新型杀线虫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