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非医务工作人员防控现状,探讨相应策略。[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在疫情初期对医院非医务工作人员(120名护工、100名工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及感染防控知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工、工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相关知识的认知合格率为51.6%和49.0%,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的合格率为65.0%和52.0%;非医务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量较大,护工、工人分别为93.3%和97.0%。[结论]非医务工作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感染防控知识认知情况一般,应加强对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赵囡囡  张锋 《全科护理》2020,18(12):1460-146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通过制定对应措施确保老年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以及《关于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相应的举措,并实施应对措施。[结果]对老年病科病人提供相应措施提高了疫情期间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同时老年病科未发生疑似和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结论]老年病科制定的应对措施提高了疫情期间的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王芳  金玲  任荷  贺辉 《当代护士》2021,28(5):124-126
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科病房的防控管理体会,防控管理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防控宣教和管理、工作人员防控培训和管理、防护物资管理、环境科学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认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该血液科病房防控管理方法有效,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非发热诊区疫情防控管理的应急策略,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各区域特征,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标准和应急管理策略,专人分区进行专项督查,根据数据反馈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质量改进.结果院内员工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医院入口处人员口罩佩戴率为100%,住院患者家属口罩佩戴率为94.62%;各入口体温检测率均为100%;流行病学史筛查率:医院入口为95.93%,门诊、病房入口均为100%;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96.14%,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4.78%;患者和家属新冠肺炎防范措施知晓率为95.38%,护工为95.92%;医疗用品、环境消毒率为100%.结论制订的医院非发热诊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应急管理策略切实有效.后期医院入口流行病学史筛查率、住院患者家属口罩佩戴率以及各级人员手卫生和防控知识培训仍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评估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感染发生及传播。[方法]应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理念及方法,对某医院血液内科的医务人员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病房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的风险指数为37. 91%,应对措施不足,通过强化全员培训、完善标识管理、多途径宣传教育、严格入科筛查、限制陪伴探视、全员佩戴口罩、强化病室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评估该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全体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住院病人及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佩戴的正确率,每日探视及陪伴人数,以及家属及外来人员体温监测情况。[结果]该血液内科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率达到100%。422例次住院病人及656人次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从最初的45. 5%提高到100. 0%,佩戴的正确率从80. 6%提高至100. 0%,探视及陪伴人数由宣教前的每日人均2. 1人次降低至每日人均1. 2人次。科室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有利于指导非封闭式血液内科病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期间感染防控的管理,保障了血液内科易感病人的安全,对类似情况下住院病房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滞留在医院患儿及家属实施应急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组建儿科应急管理团队,成立感染防控小组、生活保障小组、人文关怀小组来落实患儿及家属感染防控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及情绪管理。结果 滞留在院的患儿及家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培训率达100%,3餐前手卫生落实率100%,患儿口罩佩戴率由80.5%提高至94.4%,家属口罩佩戴率100%,护士指导正确佩戴口罩60次,家属进行体温监测9 324例次,患儿、家属、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家属发生情绪过激反应1例次。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滞留医院的患儿及家属实施一系列的应急管理策略,有效遏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儿科病房里的输入与交叉传播;保障了患儿、家属及医务工作人员的安全;稳定了患儿、家属的情绪;促进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建设;增强了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综合性医院儿科缓冲病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经验,为综合性医院儿科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医院防控工作实际,从病区改造、感染防控、医务人员、患儿及陪护家长防控知识培训、流行病学筛查、人文关怀以及物质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结果 2020年2月25日—3月25日儿科缓冲病区医务人员防控知识掌握达标率100%,患儿及陪护家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培训率达100%,手卫生落实率100%,患儿口罩佩戴率由85.7%提高至95.2%,口罩佩戴正确率由76.2%提高至100%,流行病学筛查率、环境物品消毒率均为100%,医务人员、患儿及陪护家长均无感染。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启用新入院患儿缓冲病区,降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风险,保障了患儿、陪护家长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缓冲病区是医院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关口,在特殊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建立发热门诊与隔离病房的应对策略。[方法]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期间总体部署感染防控,通过对防控部门进行选址、布局,组建护理人力资源应急储备库与应急梯队,对护理人员采用多维度防控知识培训及考核,完善全院的疫情防控管理,加强后勤保障工作等一系列严密的防控措施健全医院防控体系。[结果]经过一系列有效的临床防控实施,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确保了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安全。截至目前实现了医院内零感染,无医护人员与病人发生感染,防止了社区疫情扩散。[结论]医院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时期,医院领导精准施策、统一部署,通过早规划、早布置、早防控,实行全员培训,确保整个防控体系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在传染病疫情暴发期间防止医院内感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内科疫情防控管理措施,为心血管内科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成立心血管内科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管理小组,制订疫情防控标准工作流程,加强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人员管理,开展专项培训,严格消毒管理,加强防控督导等。结果共排查发热患者47例,各级人员100%落实疫情防控标准工作流程,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优秀,医护人员及患者零感染。结论制订心血管内科疫情防控工作管理流程实施统筹管理、动态调配、防控兼顾、专项培训,有效提高和保证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内科工作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该院在非隔离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经验,为国内综合性医院非隔离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专业化为前提,制订非隔离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标准,系统化落实各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网格化稽查,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团队间及医患间有效沟通,数据化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改进。结果 院内员工无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院内全员口罩佩戴率、流行病史筛查率、环境及医疗用品消毒率均为100%,患者及家属的口罩佩戴正确率为73.79%,手卫生正确执行率为40.78%。结论 精细化管理策略防控措施在综合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隔离区域有效,患者及家属的口罩佩戴正确率及手卫生执行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瑶  赵燕利 《全科护理》2020,18(8):978-980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预防措施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部分农村居民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270人中,84.38%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是SARS-CoV-2,96.88%知道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是14 d,93.75%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接触传播,96.88%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87.5%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内也有传染性,96.88%是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关于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纸巾遮挡,正确、及时洗手,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这5种防护措施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3.75%、90.63%、93.75%、99.31%、90.63%。[结论]农村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度高,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生儿科常态化防控管理策略。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不成熟,可能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易感高危人群。自武汉疫情暴发流行后,我科将工作人员管理、住院新生儿管理及新生儿病房管理三方面纳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策略,切实保障了住院新生儿安全,保证了新生儿科各项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科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感染的应急防控策略,包括成立负责疫情期病区管理及人员调配的应急管理小组,加强病房消毒管理,建立特殊时期应急管理程序及患者分流方案等,以期通过合理有效的防控策略,提高病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能力,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心理与行为变化,为病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心理调控。[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38例病人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等疾病本身的特点是造成病人恐惧的主要原因;目前病人心理状态保持良好,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疫情关注程度的病人心理状态不同(P<0.05),对疾病预防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及技术需求程度较高。[结论]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病人的陪伴及健康宣教,并持续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着重加强对女性、文化程度低、对住院表现担忧等病人的心理疏导,以减轻其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应制定科学可行的制度和流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和疫情扩散。本文总结了非定点救治医院血液透析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通过成立防控小组,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强化全员培训,多途径宣传教育;科学排班,分级管理;对全体员工、患者及家属严格筛查,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此外,医院应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及防控。在组织管理、制度修订、人员培训、工作和人员分配安排、患者及家属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要基于科室实际情况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保障科室所有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防控力度不断加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趋于缓和。前线的医护人员不仅对病区改造、流程建立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梳理,而且对患者的护理经验也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解放军护理杂志》本期选择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上海市老年护理管理质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并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工作人员发热健康管理策略、病区分区管理模式、感染病房的护理管理实践、自我防护培训方案建立、临床护士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心理体验、防护问题应对、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小萍  柯萍 《全科护理》2020,18(5):548-550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焦虑情况,探讨规范培训对其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摘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指南、指引中相关知识,对50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并不定时在微信群进行培训,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通过微信问卷星调查规范培训前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焦虑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前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SA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培训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SAS标准得分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焦虑水平普遍高于全国常模,通过规范培训可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控制疾病传播中肩负巨大责任。本紧急推荐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结合本次疫情实际情况,就高校学生管理防控中的4个关键问题进行循证推荐,为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工作人员合理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建议高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应:①停止集中课堂教学;②合理开展防疫知识培训;③鼓励戴口罩,但反对在校内非医院环境中使用N95口罩进行个人防护;④强调手卫生健康教育,合理配置手卫生设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肿瘤病人的心理状况,探讨相关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收治的50例肿瘤病人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病人干预前后焦虑状况变化。[结果]接受调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肿瘤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发生率为72%及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后疫情对病人情绪总影响率为90%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肿瘤病人存在明显焦虑,疫情对病人情绪有较大影响,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焦虑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肿瘤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更高的易感性,感染后病情重,预后差。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增加了疑似病例的筛查难度。本文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肿瘤内科的感染管理措施,从工作人员、患者、环境、工作流程、应急预案、临床路径优化等方面进行感染防控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