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内窥镜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的胆结石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纤维胆道镜观察,同时采取等离子碎石技术、网篮取石、异物钳取石。结果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胆管的愈合及胆管血运情况,同时可以成功取石。结论肝移植术后T管的留置和纤胆镜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60例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采用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的策略。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5/60),1例因拔T管时发生胆漏;1例经T管胆道造影导致胆道感染,胆泥形成;1例胆道吻合口渗漏。结论:肝移植术中、术后扩张血管、改善胆管微循环是预防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中应用带蒂大网膜袖套法预防和治疗胆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背驮式肝移植病人应用带蒂大网膜袖套法包绕胆总管吻合口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因存在肝移植术后胆漏的高危因素而在术中应用此方法,其中1例于术后第8天出现胆漏,经充分引流后痊愈,其他13例未出现任何胆道并发症;另4例因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出现胆漏、内科治疗无效而行胆总管再次吻合时应用此方法.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带蒂大网膜袖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背驮式肝移植术后胆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再移植的指征、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免疫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1999年7月至2007年2月10例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再移植治疗的病例。供肝植入均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手术当天及第四天给予IL-2受体拮抗剂(舒莱),术中不用激素冲击,术后采用他克莫司(FK506),麦考酚酸酯(MMF)和激素(Pred)的常规三联或FK506和MMF两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结果10例病人中8例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顺利痊愈出院,最长已存活42个月。2例死亡,分别于术后34、69 d死于严重的混合感染。术前MELD小于25分的7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术前MELD大于25分的3例患者中2例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缺血型胆道病变行再次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尽可能在MELD评分小于25分时进行再次肝移植治疗,有助于提高再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利用纤维胆道镜诊断和治疗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六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通过T管窦道,采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同时记录术后不同时期纤维胆道镜的观察结果。结果在移植术后3~5个月的患者,胆道镜下可见胆道内满视野“柳絮状物”,胆管壁苍白,或粗糙不平。在术后6、11、18个月的患者,纤维胆道镜观察到胆管内呈条索状、柱状的褐色结石,多位于肝门处,胆管吻合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胆管壁粗糙不平,黏膜明显充血,触之易出血。通过纤维胆道镜能方便地取出胆管中的柳絮状物和结石。结论通过T管窦道,利用纤维胆道镜观察移植肝胆管内情况的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17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14例(8.1%),其中胆管狭窄6例,胆管狭窄合并胆漏1例,胆泥淤积或结石3例,肝断面胆漏2例(劈离式肝移植患者),T管拔除后胆漏1例,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1例。除1例胆道狭窄再次行肝移植,因发生严重感染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经介入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介入治疗是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结石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简称纤胆镜)在肝移植术后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经T管窦道进行纤胆镜治疗,采取等离子碎石技术、网篮取石、异物钳取石。结果在纤胆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胆管的愈合及胆管血运情况,同时应用网篮、异物钳及等离子碎石技术可以清除胆管结石。结论纤胆镜可准确地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结石,T管和纤胆镜对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结石具有同样重要的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8.
七例八次背驮式原位肝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例Wilson病及3例晚期肝病患者施行了8次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其中1例为减体积性背驮式原位肝移植。3例已分别存活2年、9个月、6个月,4例死于术后并发症。认为代谢性疾病是原位肝移植的最佳适应证,其次是肝硬变;术后感染、急性和慢性排斥、肺部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对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17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14例(8.1%),其中胆管狭窄6例.胆管狭窄合并胆漏1例,胆泥淤积或结石3例,肝断面胆漏2例(劈离式肝移植患者),T管拔除后胆漏1例,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1例。除1例胆道狭窄再次行肝移植,因发生严重感染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经介入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介入治疗是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ʷ��ڱ���ʽ����ֲ���е�Ӧ��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总结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中运用刮吸解剖法的经验 。方法 实施背驮式肝移植中进行受体病肝切除术,从皮肤切口,分离肝周韧带,解剖一、二、三肝门,到保留肝 腔静脉而完全切除病肝的过程中的,全部使用刮吸解剖法来完成手术。1999年8月31日施行第一例背驮式肝移植,1999年9月9日施行第二例背驮式肝移植,两例均患先天 生肝内胆管弥漫性囊性状扩张症伴屡发胆道感染和门脉高压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果 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NABS)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发生NABS的情况。结果共发生NABS18例(3.5%),其中肝门部胆管狭窄9例,肝内胆管多发狭窄6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3例。18例病人采用给予反复的介入、内镜治疗、外科重建胆道及再次肝移植治疗。该组近期临床治愈率为55.6%(10/18),与NABS相关的再次肝移植率为38.9%(7/18),与NABS相关病死率为22.2%(4/18)。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NABS临床处理棘手,应注重预防。NABS的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胆管介入治疗在NABS的临床处理中仍占重要地位,对于介入治疗、外科手术重建胆道等措施均无法控制其进行性发展的重度NABS病人,应把握好时机行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12.
内镜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4年12月经ERCP诊治的33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胆管并发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的病人共行ERCP46例次,明确诊断31例(93.9%),其中胆漏4例,胆管狭窄18例,胆管狭窄伴胆泥淤积或结石6例,单纯胆泥淤积或结石2例,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1例。针对不同的诊断结果,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成功27例(81.8%),发生并发症5例次(10.9%)。结论内镜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该作为首选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6年9月完成的160例肝移植资料,其中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0例、胆管-胆管端端吻合术150例。术后超声、CT、MRI、胆道造影和血清学检查了解移植肝形态、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98例随访2~48个月。结果发生胆道并发症24例(18%),其中因肝动脉狭窄或栓塞引起的胆漏、胆道狭窄和肝内局限性坏死7例(5例经溶栓及内支架介入治疗后恢复、2例因肝功能衰竭并感染死亡);胆道狭窄8例(6例经再次手术和ERCP及PTCD胆道内、外支撑等介入治疗恢复、2例胆管消融并发胆管炎死亡);胆漏7例(6例经再次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愈、1例保守治愈);胆道铸型2例(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供肝的质量和完整的动脉采集及胆道黏膜的保护,精细的动脉和胆管吻合是预防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肝动脉溶栓、ERCP及PTCD胆道内支撑等是治疗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患者接受32次再次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采用附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其中11例采用了股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肝动脉的重建采用供肝动脉通过供者髂动脉间置搭桥与受者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24例次,采用供肝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行端端吻合8例次.胆道的重建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8例次,采用胆道端端吻合4例次.术后常规使用抗排斥反应和抗感染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 术后死亡17例,死亡时间为术后2周~28个月,死亡原因为术后严重感染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肝癌复发各3例、血管并发症和心肌梗塞以及颅内出血各1例,其中首次肝移植术后8~30 d行再次肝移植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最高,为66.7%.其余14例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已存活1~29个月,肝功能及生活质量良好.再次肝移植与首次肝移植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附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是再次肝移植的最佳术式,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并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与首次肝移植相比,再次肝移植面临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牛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胆系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胆系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2年12月完成的95例次原位肝移植。门静脉、下腔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12例,背驮式肝移植78例,活体部分肝移植5例。胆道重建:胆管对端吻合91例,放置胆道外引流55例,36例未放置胆道引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4例。胆管吻合及胆肠吻合应用5旬或6-0 Vicryl缝线或PDS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术后以血清学检查、超声、胆道造影等手段随访。结果 共发生胆系并发症7例,发生率7.3%。2例术后7、10d吻合口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再次手术引流。1例术后1个月胆管吻合口狭窄,内窥镜下支架内支撑治愈。2例拔除T管时胆漏,1例保守治愈,1例腹腔镜下缝合窦道、腹腔引流治愈。1例术后5个月因胆管消融、胆管炎死亡。1例术后10d因肝动脉血栓形成继发胆管坏死后死亡。74例随访1-42个月(平均11.4个月),胆道造影及(或)超声检查未见肝内外胆管狭窄,无胆泥、胆石形成,血清学检查提示肝功能状态良好。结论供肝切取时保护胆管黏膜及肝外胆管动脉供给,实现精细胆管黏膜对黏膜无张力对端吻合是预防胆系并发症的关键。内窥镜下狭窄段胆管扩张、内支撑是治疗肝移植肝外胆管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处理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叫顺性分析2001年1 1月至2012年3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316例原位肝移植(其中1例施行二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供肝获取时采用HTK+ UW液冷灌注,UW液保存,切取供肝后UW液灌洗胆道.尸体肝移植中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或背驮式肝移植,活体肝移植采用左半肝移植或右半肝移植.胆道重建方式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或胆管胆管对端吻合.2006年前选用普通T管引流,2006年后选用6F小儿吸痰管或硬膜外导管进行T管引流,术后3~6个月予以拔除.术中常规放置经胃空肠造瘘管,术后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术后常规采用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肾上腺皮质激素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或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西罗莫司+激素4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通过移植随访中心随访2年,了解患者胆道并发症情况、预后和进行用药指导.2006年前50例患者与2006年及之后267例患者胆汁漏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患者供肝热缺血时间为2 ~6 min,冷缺血时间为3~10 h.尸体肝移植患者中,经典肝移植291例次,背驮式肝移植24例次;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次,胆管胆管端端吻合310例次.活体肝移植患者中,左半肝移植和右半肝移植各1例,均采用胆管胆管端端吻合.术后采用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311例,4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5例.31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38例发生胆道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分类:胆汁漏18例,缺血性胆道损伤引起的肝内外胆管狭窄6例,单纯吻合口狭窄6例,保存性损伤所致汇管区小胆管炎症、胆汁淤积4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例,单纯胆道感染2例.2006年以前患者胆汁漏发生率为14.00% (7/50),高于2006年及以后患者的4.12% (11/2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6,P<0.05).38例胆道并发症患者中,治愈及好转35例,死亡3例.18例胆汁漏患者中,15例采用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例经通畅引流,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后好转,但于术后1个月突发腹腔大出血,手术探查发现肝动脉破裂出血,最终死于失血性休克所致MODS;2例行腹腔引流术,1例治愈,1例合并腹腔感染,最终死亡).6例缺血性胆管损伤引起的肝内外胆管狭窄患者中,1例行二次肝移植后取得良好效果,5例经保守或行ERCP或经PTCD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后好转.6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中,3例经保守或行ERCP或经内镜下柱状气囊扩张、取石、支架置入治疗后好转;1例因肝癌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予手术探查,行吻合口成形+T管引流术效果良好;1例手术探查切除复发肿瘤,行胆肠吻合后痊愈.4例保存性损伤所致汇管区小胆管炎症、胆汁淤积患者采取保肝、减轻黄疸等保守治疗后痊愈.2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1例行ERCP支架置入痊愈;1例经保守治疗后TBil有所下降,未予进一步处理.2例单纯胆道感染患者均经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多数患者胆道并发症可经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而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行胆道探查术是较为确实可靠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严重缺血性胆道损伤导致移植肝失功能的患者,二次肝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对29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的30例患者分别行胆道球囊扩张术、胆道引流术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果 3例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3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经气囊扩张术和胆道引流后痊愈.8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经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7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例经气囊扩张治疗后出现肝内血肿,再次行肝移植.14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的患者,经反复球囊导管扩张后,12例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1例置入胆道支架,后因大量胆泥造成支架阻塞而再次行肝移植;1例治疗后狭窄仍存在,黄疸无缓解而再次行肝移植.2例T型管引流口段狭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介入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降低肝移植术后手术技术相关胆道并发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的手术技巧,以降低手术相关胆道并发症。方法 对8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腔静脉成形的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供肝肝总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端端吻合,供肝肝总管或胆总管与受者胆总管端端吻合,未置T管。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移植肝是否出现胆道并发症。结果 1例术后5个月发生肝门分叉处胆管狭窄,经球囊扩张后效果不佳,再次手术行胆管狭窄成形术后治愈;其余患者未发生胆漏、吻合口狭窄、胆泥或胆道结石、肝门部胆管狭窄、胆管炎、胆汁瘤、粘液囊肿及十二指肠乳头功能异常等胆道并发症。结论 注重供肝的灌洗和修整,提高肝动脉吻合和胆道重建技巧,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经内镜诊治的55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的患者共行内镜治疗98例次,治疗成功46例(83.6%),其中单纯胆瘘11例,胆管狭窄合并胆瘘4例,单纯胆管狭窄21例,胆管狭窄伴结石12例,单纯胆管结石3例,胆管扭曲2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2例。针对不同的胆道并发症,采取了胆管扩张、鼻胆管引流、乳头切开取石、胆道支架置放等不同的治疗方式,发生内镜相关并发症13例次(13.3%)。结论内镜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该作为首选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术后常规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主要引流创面和腹腔积液或血,防止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胆道内放置支撑管可减少术后胆漏和胆管狭窄,能够及时了解移植肝的功能状态。近年来活体肝移植逐渐增多,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管放置引流管至关重要,通过引流管能够早期及时发现腹腔或胆道并发症,减少或防止术后腹腔或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