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2001年底成功地为1例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术,术后生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情况如下。患者,女,54岁,黄疸、发热、腹痛、消瘦、皮肤瘙痒、全身黄色素瘤形成4年,患者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全身散布数百个大小不等黄色素瘤,最大直径1.5cm,手掌、脚掌均有,影响握持及行走,瘙痒、疼痛并存,每夜难眠,胆管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胆道内镜技术,对1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的胆管狭窄进行了诊断和分析;采取球囊扩张后支撑管支撑狭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胆道造影和内镜综合诊断胆管吻合口狭窄13例(92.86%,其中1例是结石导致的狭窄假象);非吻合口狭窄1例(进行了2次肝移植)。通过胆道造影明确诊断的4例吻合口狭窄中,1例采取球囊扩张1次治愈,2例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网篮取石+鼻胆引流术后仍然发生胆系感染和黄疸而行手术以及纤维胆道镜治疗,1例2次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而死亡。通过T型管造影,1例发现条状负影,无狭窄,纤维胆道镜观察胆管吻合口愈合佳,黏膜移行良好;2例肝内显影差或不显影而呈胆管消失改变,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后,扩张吻合口的狭窄后用支撑管分别支撑3、4个月时狭窄消失,黏膜移行良好,拔管治愈;8例肝内外胆管显影模糊,肝外和肝内Ⅰ、Ⅱ级胆管有条索状、柱状、树枝状负影和非吻合性狭窄征象,纤维胆道镜观察取净结石后观察吻合口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充血水肿,扩张支撑平均2.5个月后,镜下观察狭窄消失,黏膜移行佳;1例造影提示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后,内镜观察未发现结石,支撑2个月后拔管治愈。结论应用胆道内镜诊断胆管狭窄直观可靠。胆道狭窄扩张支撑后拔管的标准为:T型管造影通畅无狭窄,内镜观察狭窄环消失,吻合口处黏膜移行。通过内镜技术治疗胆管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和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属银夹标记胆道通道,利用胆道镜技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肝胆管结石复发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友谊医院47例胆管结石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患者的资料,在空肠盲袢或输出袢处使用银夹作标志,术后通过胆道镜行胆管残留结石或复发结石或狭窄的治疗。结果11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和5例残留结石合并胆管狭窄者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探查、取石及肝胆管狭窄的治疗而治愈。2例结石复发的患者根据空肠的金属银夹标记物,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进行穿刺置管建立胆道镜通道,通过胆道镜成功取出了结石,避免了再手术。结论发挥胆道镜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优势,经以银夹标志的胆道通道,可望成为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复发结石手段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背景: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是临床上诊治的难点,是抑制肝移植发展的瓶颈。 目的:在成功应用胆道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同时,对胆管的损伤进行观察记录并取活检病理,分析不同胆管损伤、组织病理学类型与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1-07/2005-10在大连市肝胆外科研究所,友谊医院肝胆外科完成。 对象:将19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根据胆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3组:正常组4例,胆管损伤组12例,肝动脉损伤组3例。 方法:利用内镜技术,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胆管观察、记录,内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对于无T管者,应用子母胆道镜观察、取活检。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胆道内镜观察T管造影、肝内外胆管黏膜外观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供-受体胆管吻合口的愈合情况。胆管损伤组经内镜取石、狭窄扩张治疗后行上述指标的复查。 结果:①正常组患者肝内外胆管解剖正常,无狭窄、瘢痕,胆管黏膜颜色正常,供-受体胆管吻合口愈合佳。病理学检查均可见修复性的黏膜组织,被覆上皮完整。②胆管损伤组患者胆管内有各种类型的单发、多发及铸型结石,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内镜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后,胆管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造影检查胆树恢复正常。③肝动脉损伤组患者胆管壁缺血坏死,丧失胆管的组织结构,明显充血,胆泥和结石完全灌满供体胆树,Ⅲ级胆管间断具有胆管的组织结构;病理学检查发现胆管壁弥漫坏死,结构不清,大量胆汁渗入,可见增生的肉芽组织和化脓灶。 结论:在原位肝移植中胆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冷保存/再灌注损伤是导致胆管树损害最重要的始动因素,胆管周围血管丛的损伤和微循环障碍可能是胆管损伤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肢体皮肤大面积撕脱,在外伤中不多见.处理比较困难,术后效果也常不理想.目前,在外科临床中,对这类病人尚无统一的治疗论据可查.我院近期治愈下肢皮肤大面积撕脱两例,报告如下. 病例1,李某,女,21岁,汽车压伤5小时,于1986年3月18日急诊入院.查体;右大腿中下1/3及整个小腿皮肤撕脱,约占体表面积的13%,肌肉及筋膜撕裂,外露部分约6%,余部残留有皮下脂肪.撕脱皮肤上端股后约有5cm,下端足跟部约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87~1989年共行限制性胃冠状静脉 TH 胶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8~72岁,平均43岁。19例有1~5次大出血史。大多有中、重度食道静脉曲张。该组病例肝功 Child 分级:B 级9例,C 级15例。急诊手术4例,均为 C 级。手术操作方法与结果1.硬膜外麻醉或金麻,左上腹大“L”形切口,切脾前测门静脉压,结扎脾动脉,切除脾脏。2.结扎胃右静脉,将胃体向左下牵拉,  相似文献   
7.
我们利用胆道镜观察和处理胆道损伤15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患者资料 1.肝移植术后并发胆管损伤: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46.1岁.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流速度正常,吻合口通畅.术后2~4个月开始出现黄疸,T管造影可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其内呈现片状、条状负影.2.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栓塞和胆管损伤: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7.5岁.肝移植后出现肝动脉狭窄和栓塞,早期即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T管造影显示移植肝胆树显影淡,呈柳絮状,镜下造影显示造影剂胆管外渗出征象,1例出现肝内"胆汁瘤".  相似文献   
8.
利用纤维胆道镜诊断和治疗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六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通过T管窦道,采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同时记录术后不同时期纤维胆道镜的观察结果。结果在移植术后3~5个月的患者,胆道镜下可见胆道内满视野“柳絮状物”,胆管壁苍白,或粗糙不平。在术后6、11、18个月的患者,纤维胆道镜观察到胆管内呈条索状、柱状的褐色结石,多位于肝门处,胆管吻合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胆管壁粗糙不平,黏膜明显充血,触之易出血。通过纤维胆道镜能方便地取出胆管中的柳絮状物和结石。结论通过T管窦道,利用纤维胆道镜观察移植肝胆管内情况的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六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达7%~30%[1]。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3年11月为18例患者施行了肝移植,现结合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33~59岁,平均44.3岁,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9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电镜观察胆固醇结石内细菌的存在。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胆石症患者,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54.6岁(35∽72岁),其中胆囊结石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6例。利用透射电镜对结石进行细菌学观察。结果 在胆固醇结晶中和结石核心均发现有细菌样结构,呈卵圆形及长卵圆形,菌壁样结构不清晰,内部结构基本消失,细胞器、细胞核等结构均不可见。结论 胆固醇结石中有细菌样物质存在,位于结石的核心和外周,提示细菌在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中可能充当了始动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