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在热态条件下,研究了鼓泡浆液反应器的气含率、反应器直径为0.098m,物系组成为氮气-液体石腊-石英砂。考察了气速、压力、温度、静床高及固体引入等因素对气含率的影响。对于53μm粒子的三相浆态体系,气含率与表观气速关系式为εG=0.053uG^1.2。  相似文献   

2.
在空气-水系统中,应用双头电导探针法,测量了采用新型锐孔分布器时浆态鼓泡床中气含率的轴向分布和径向分布规律,考察了表观气速、分隔板和液体循环等因索对床层气舍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气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表观气速较大时,主体区径向气含率分布比较均匀;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几乎成直线上升;加入分隔板,局部气含率增大且分布均匀.在主体区,对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表观气速下气含率分布的关联式,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操作变量对大型浆态床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系统压力、表观气速和固体颗粒体积分数对浆态床反应器气含率、气泡直径及气液接触面积的影响 ,通过试验得出了气含率和操作变量之间的统计关联式 ,给出了在湍流条件下浆态床反应器中气含率和气体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莫天明  李平  马晓鸥  姜少华 《广东化工》2010,37(1):68-69,77
文章综述了浆态床鼓泡反应器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浆态床鼓泡反应器中流型、相含率、气泡动力学等流体力学特性以及操作条件对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浆态床鼓泡反应器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浆态床内固体的轴向悬浮特征。为了实现气体均布和优化固体悬浮效果,在浆态床内设置辐射式锐孔气体分布器和内部构件。实验以空气-水-玻璃微珠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固体质量含率(固含率)为0~30%,表观气速1~25 cm/s,液体循环量0~230 L/h对固体浓度均布的影响。从固体轴向分布的均匀性分别比较辐射式锐孔气体分布器和1 mm多孔板气体分布器的性能以及有/无内部构件的性能。结果表明,高表观气速下,辐射式锐孔气体分布器明显优于1 mm多孔板,内部构件明显优于无内部构件。由实验结果得知,该反应器适用于操作气速大于等于10 cm/s,最佳循环量为80~150 L/h,临界悬浮气速为10~12 cm/s,催化剂装填量的增加对临界悬浮气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鼓泡床反应器内流动与传质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有关浆态鼓泡床反应器内流动、混合用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成果,详细地介绍了鼓泡床反应器内气含率、液速、液体轴向扩散系数、传质系数的测量方法,阐述了鼓泡床反应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系统压力、温度、气体表观气速、液体性质及固含率等对流动、液相混合和传质特性的影响,并对鼓泡床反应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7.
以水和空气分别模拟工业上的重质原油和氢气迚行冷模试验,考察鼓泡床反应器新型气液分配器对气含率的影响,迚而优化幵确定气液分配器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气液分配器对总体平均气含率的影响,随表观气速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长,与其他鼓泡床迚料内构件结构的影响基本一致,幵且稍高一些(3%~5%)。对局部气含率的影响:轴向上,在测试范围内,轴向位置越高,气含率越高,主要和泡罩式气液分配器结构有关;径向上,气体在床层中分布不均匀,中间多,近壁少,同一高度时,中心处气含率一般为近壁气含率的1.5~2倍。  相似文献   

8.
连续内环流三相反应器局部流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红星  黄海  谷奎庆  刘辉  李建伟  李成岳 《化工学报》2007,58(10):2493-2499
在φ200 mm×2500 mm连续内环流三相反应器内,考察了空气 水 玻璃珠体系反应器内局部流动参数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导流筒内截面平均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较之气液两相流,在低固含率时,加入固体对气含率影响不明显,而在较高固含率下,气含率有明显降低,但固体再增加时对气含率变化影响不大。在较低表观气速下,进料浆速对导流筒内气含率轴向分布趋势有一定的影响,但在较高表观气速下影响不大,导流筒内的气含率大于环隙内的气含率且随气速增大差别更加明显,浆相连续有利于气相分散并增大环隙内的气含率。导流筒内循环浆速径向分布呈抛物状,中心高、近壁处低,受进料浆速和入口固含率影响都不大。浆相循环强度最低为20,高可达180。固含率轴、径向分布受表观气速和进料浆速的影响,固含率轴、径向分布基本均匀,随进料浆速增加,反应器内固含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新开发的有机玻璃制成的旋流气升式环流反应器高为2m、内径75mm,内部的导流筒(材料为PVC)高1.5m、内径30mm、壁厚1mm且装有10组扇形翅片。以空气-水为两相物系、空气-水-K树脂为三相物系,常温常压下,利用直接取样法和压差法测量了上升区局部的气含率、固含率,研究了不同底部间隙、不同固体装填体积分数下表观气速和轴向高度对上升区气含率、固含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均匀鼓泡流时上升区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固体装载量的增加而下降;在非均匀鼓泡流时,三相物系的气含率高于两相物系的气含率。随着上升区轴向高度的增大,上升区局部气含率变化不大;底部间隙越大,气含率越小。在轴向高度较低时上升区固含率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轴向高度较高时上升区固含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翟甜  郝惠娣  高利博  雷建勇 《化工进展》2013,32(10):2319-2323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鼓泡塔内部4种表观气速下内部流场的流体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分析了鼓泡塔内部整体气含率及轴截面处(X=0)液相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且对比了在不同表观气速下局部气含率和液相速度在不同高度处的径向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大,整体气含率增大速度比较快,到达稳定时间,整体气含率不再增大。在同一高度处局部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H/D<3时,液相循环流动表现为单相循环流;当H/D=3时,表现为双循环流,流型较单相复杂。  相似文献   

11.
王丽军  张煜  李希 《化工学报》2008,59(12):2996-3002
对高气速、高固含率、大塔径条件下的湍动浆态床平均气含率和气含率径向分布进行了实验测定,结合工业实验数据,归纳出可用于工业条件的气含率计算关联式,给出了简化的流体力学模型用于气含率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浆态床气含率将随塔径增加而降低,固含率与塔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同时,气含率的径向分布也随气速和塔径的增大而改变,存在明显的放大效应,简化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三相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气含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个4流道的三相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以空气-水-K树脂为体系,采用压差法测量气含率,考察了上升室气体表观速率、固体装载量对上升室与下降室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升室的气含率随着该室气体表观速率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另一上升室气体表观速率增加而略有降低;下降室的气含率随着该室气体表观速率增加呈现3种变化趋势,而随着另...  相似文献   

13.
气液固三相浆态床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在甲醇合成、费托合成等工艺中的成功应用,气液固三相浆态床反应器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综述了有关浆态床反应器方面的研究,包括:流体力学性能、反应器设计、固液分离以及产业化进程.详细地介绍了影响浆态床反应器流体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压力、温度、气体表观气速、液体性质及固含率等对流型、气含率、气泡停留时间分布和传质系数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在浆态床反应器设计和固液分离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4流道的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以空气-水-K树脂为体系,考察了上升室气体表观速率和固体装载量对上升室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升室的气含率随着该室气体表观速率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另一上升室气体表观速率增加而略有降低;上升室的气含率均随固体装载量增加而降低。在鼓泡流下,根据漂流通量模型,建立了上升室的气含率模型;上升室气含率的模型计算值和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429%。  相似文献   

15.
Kai Zhang  Nana Qi  Chunxi Lu 《Fuel》2010,89(7):1361-95
As modified three-phase fluidized reactors, loop reacto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rea of chemical and energy processes. An external slurry circulation is introduced into a traditional internal loop reactor to improve the transfer between gas and slurry phases. Gas holdup and bubble dynamic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double-sensor conductivity probe technique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s holdup inside the draft tube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geometrical configuration and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section of the annular region. Local, section-averaged, and overall gas holdup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while the effects of solid loading and external slurry circulation velocity are less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Both local bubble size and bubble rise velocity vary significantly in differ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林军  刘永民  孙守华 《广东化工》2011,38(2):12-13,45
在一个6.36L的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以空气-NaCl水溶液-K树脂为实验体系,在导流筒内的表观气速为1.21~7.28cm·s^-1时,考察了平均气含率、平均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转向面积比、NaCl水溶液浓度与平均气含率之间的关系。在均匀鼓泡流区域用模型方程Eg=aUgb来关联平均气含率,其中模型参数6=0.766,a与转向面积比、NaCl水溶液浓度关系为a=3.45×10^-5+0.0146(Sb/Sr)0.0185+1.35W。  相似文献   

17.
在高长径比(H/D=22.2)内环流反应器中,常温常压下,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研究了表观气速和固体装载量对平均气含率、下降区气含率、上升区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的影响,以及上升区气含率、固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平均气含率、下降区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随ω(固体)增大而下降,ω(固体)≤2.6...  相似文献   

18.
The bubble properties in the column flotation system are deeply affected by the bubble-generator type, frother dosage, and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bubble-generator type, which effectively produces micro-bubbles to affect the flotation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s for two types of bubble generators like the in-line mixer and sparger are examined by bubble properties such as bubble diameter, holdup and bubble velocity. Micro bubbles generated from an in-line mixer result in the increase of the bubble rising velocity and gas holdup. Bubbles produced at the in-line mixer were more effective for operating the flotation system than that of the sparger. It means that the in-line mixer bubble generato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a sparger in designing or operating the column flot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