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辽宁西北地区风电集中地区的风电现状及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地区“十二五”电网规划网架建设情况,提出风电的就近消纳和分散送出两种原则,规范“十二五”期间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工作,对需要新建的风电汇流站布点方案进行初步研究,提出建设方案,并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确定“十二五”期间的风电接入容量.  相似文献   

2.
《电力建设》2009,(9):78-78
2009年8月8日,国家能源局、甘肃省政府举办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开工仪式。为解决风电发展面临的电网接入相对滞后等制约问题,国家提出了“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方针,建设千万千瓦级世界级规模的风电基地,打造“风电三峡”、“空中三峡”,通过风电的规模化建设和集中送出的措施,提高风电建设的规模效益,促进我国风电更快发展。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已核准建设规模500万kW。  相似文献   

3.
《电器工业》2013,(2):I0006-I0006
近日,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为服务风电发展,广西电网公司加大风电接入电网系统建设投入,“十二五”期间将投资8.1亿元建设风电并网线路752公里。根据自治区发改委印发实施的《广西gesep全球节能环保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广西属于国家划分的第四类风电资源区,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湘桂走廊、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和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4.
胡滨 《大众用电》2009,(10):17-18
1当前我国风电发展面临的新情况 国家提出“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风电发展要求以来,我国风电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截至2008年底,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已达894万千瓦.同比增长113%,并网风电装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甘肃、江苏等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含蒙东)风电装机334万千瓦,占全国的44%。目前,我国批复在建风电项目1230万千瓦,  相似文献   

5.
《华东电力》2012,(4):535
根据中电联《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报告,我国风电开发要实现大中小、分散与集中、陆地与海上开发相结合,通过风电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制造自主化,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力,力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等风电权威人士公开表示,为突破并网瓶颈,在风电发展方面,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改“建设大基地、融人大电网”的模式为“集中+分散”的方式,发展低风速风场,并鼓励分散接入电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国风电发展现状(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风电分布较为集中)及存在的问题(系统调峰能力不足;跨大区域互联规模小,不利于风电消纳),提出了中国风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优化电源结构以建设适度规模的调峰电源;建设坚强跨区域互联电网;合理的煤电布局和风火打捆输送;政策支持)和中国未来风电的合理开发规模及相关效益。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能源供需总体形势出发,结合分析国外风电发展状况,阐述了大力发展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我国在风电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风电大规模开发对电源和电网结构、运行方式、需求侧用电方式等产生的影响,基于风电和电网的规划建设要“同步进行”和“同步配套”,提出了“分级接入”和“分区消纳”的风电发展利用模式,全面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酒泉风电基地已初具规模,首次实现了风电"分散接入分散消纳"向"集中接入规模外送"发展模式转化的历史性跨越,但风电因其有别于常规电源的涉网特性,不能满足电网恶劣工况下运行控制的需要,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结合西北电网酒泉风电基地的发展、运行现状,深入分析了目前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后电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次穿越、零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暂态无功电压支持以及有功、无功优化控制方案"等适用于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的关键技术创新要求,以及相应提升风机涉网性能的建议措施,初步探讨了风电基地由"集中接入分散控制"向"集中接入集中控制"模式转变的运行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海上风电的发展与并网消纳等方向将成为2014年风电行业重点关注的领域。在制约风电产业的几大难题中,并网消纳有望在2014年得到进一步解决。低风速及海上风电的加快建设,将打开风电增量的途径,尤其是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价格远高于陆上风电,国家能源局“事后定电价”政策可以保证开发商利润,进而提升制造商的利润率和回款周期。  相似文献   

11.
自2016年以来,中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结合“十三五”以及欧洲海上风电开发与运行经验,对“十四五”中国海上风电技术装备能力、经济性以及规模布局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十四五”末,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500万~3500万kW;装备制造能力可满足每年300万~500万kW海上风电开发需要;除个别省份和海域可实现平价上网外,总体难以达到平价上网水平。开展海上风电勘察与资源再评估,适应中国风资源条件风电机组选型,提升大规模集中连片海上风电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完善海上风电发展相关政策是促进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形势和当前风电大规模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必须依靠和建设坚强电网,才能实现风电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出了西北大规模开发输送风电的思路和举措,特别强调要加强750 kV骨干网架及外送电通道建设,解决风电大量集中上网和输送问题;同时,借鉴我国水电梯级调度经验实施大区域流域化风电预测和调度,加强电网调峰能力建设,改善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提高风电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冯利民 《电器工业》2012,(11):72-74
一、风电大规模集中并网面临消纳难题我国风能资源集中地区电网薄弱、当地负荷小,风电并网主要采取大规模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为主的模式。这与欧美国家主要以小规模分散式开发、近距离输送为主的开发模式效果不同,尽管我国风电发电量的比重仅为1%左右,远低于欧洲国家,但风电限电常态化的趋势逐步显现,"三北"地区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大幅度下降,风电企业投资建设风电场经济性也因此大幅度下降,风电发展面临市场消纳困局[1]。已建风电场的风电消纳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本地消纳能力、扩大消纳市场范围的方式解决。对于规划中的风电场,其发展速度和建设地点的选择必须和消纳市场、电网接入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风电运行消纳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中国风电高速发展,风电消纳能力不足和弃风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新能源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对比欧美国家风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风电发展速度快、大规模集中开发、高电压、远距离输送且间歇性及随机性明显等特点.指出电源结构性矛盾和跨省跨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是影响中国风电消纳的主要原因.从跨省跨区电网建设、优化电源结构和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日前在“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工作会议”,国家能源局审定并公布了18项风电行业技术标准,涉及大型风电场并网、海上风电建设、风电机组状态监测、风电场电能质量及风电关键设备制造要求等风电产业发展目前急需的多个标准。这些标准将于2011年11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新能源迅猛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原理,利用simulink模型仿真分析了大规模集中接入条件下风电运行特性及风险,并最终提出了“风机低电压穿越改造”、“开放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两相项关键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技术措施可为大规模集中接入条件下,风电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风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我国风电发展的现状和长期规划。综合分析了风电技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如风能资源评估、风电机组技术的发展趋势、风电并网关键问题、海上风电场建设、风能与其他能源组成互补系统以及风电直接应用与大规模蓄电相组合等。随着风电机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风电机组发展趋势为:单机容量不断提高、风电机组型式多元化、风电机组关键部件技术不断发展、风电机组设计技术趋向成熟、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智能化、风电机组可利用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风电发展的具体目标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风电发展的具体目标: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KW。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三北”地区,建设三十个左右10万KW等级的大型风电项目。建1~2个10万KW级海上风电试点项目。到202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KW。  相似文献   

19.
海上风力发电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陆地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风能利用的新领域--海上风电悄然兴起.本文介绍了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趋势以及海上风电机组平台基础建设的一个新方法--集中发电平台.分析了海上风力机的主要机型及其控制特点.最后简要分析海上风电的经济性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前风电外送与接入是电网企业与风电开发企业矛盾比较集中的焦点问题.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距负荷中心较远的地区,电网结构相对薄弱,电网建设对风电开发存在一定的制约.在我国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尤其是内蒙古东部地区)风电基地集中地区,风电发出的电力无法正常并网,已经成为未来风电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针对这一难题,以电网运行管理者的视角,从风电侧和电网侧两个方面,对风电并网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难点,并作进一步分析.在国外相关实际做法的基础上,对发电侧、负荷侧以及并网风电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发电机组调峰能力、适当建设快速调节机组、实施峰谷电价等旨在促进我国风电健康有序发展的实用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