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低水平X射线照射对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剂量(0,50,75,150mGy和2,4Gy)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昆明系小鼠后腹腔巨噬细胞(MΦ)对鸡红细胞(CRBC)吞噬消化功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50和75mGy照射后3和5天巨噬细胞对CRBC的吞噬功能有非常明显增加(P<0.01),75mGy照射后巨噬细胞其消化功能也非常显著(P<0.01),而2和4Gy照射后其吞噬和消化功能降低。提示,低剂量辐射能够刺激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大剂量照射使之受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转铁蛋白受体(TfR)是T淋巴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表达在细胞表面的重要受体之一,与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关TfR辐射效应研究的报道。研究大剂量电离辐射后TfR表达的变化及作用,对阐明辐射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观察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脾细胞TfR表达的影响以及4GyX射线全身照射后不同时间TfR表达的变化。结果05~6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小时,脾脏TfR阳性细胞数从1Gy开始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4GyX射线全身照射后12~72小时,脾脏TfR阳性细胞数于照后12小时开始下降,24、48小时降至最低值(P<0.05,P<0.01),72小时开始回升。结论大剂量电离辐射抑制小鼠脾细胞TfR的表达,并有明显剂量依赖性;TfR表达的下降可能与辐射抑制IL2的分泌和IL2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利用肿瘤血道转移和自发转移模型,从整体和离体两方面观察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抗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与假照组相比,照射组小鼠B16黑色素瘤血道肺转移结节数明显降低(P〈0.01);过继转移至同系小鼠体内的脾细胞,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LLC)的局部生长和自发肺转移(P〈0.05 ̄0.01)。②与假照组相比,体外检测照射组小鼠脾细胞对ConA IL-2反应性增强(P〈0.01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昆明种小鼠胸腺细胞CD3分子表达的变化。首次报道了0.075Gy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CD3分子表达对其后1.5Gy攻击剂量照射的适应性反应。证实,1.5Gy全身照射后胸腺CD3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照后18小时仅为假照射组的33.74%。当1.5Gy照射前6小时预先照射0.075Gy时,可明显减轻其后攻击剂量对CD3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此时,CD3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纯攻击剂量对照组(P<0.01)。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利用肿瘤血道转移和自发转移模型,从整体和离体两方面观察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抗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与假照组相比,照射组小鼠B16黑色素瘤血道肺转移结节数明显降低(P<0.01);过继转移至同系小鼠体内的脾细胞,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LLC)的局部生长和自发肺转移(P<0.05~0.01)。②与假照组相比,体外检测照射组小鼠脾细胞对ConAIL-2反应性增强(P<0.01),NK活性明显提高(P<0.01);体内检测其巨噬细胞功能也显著增强(P<0.01),125IUdR标记黑色素瘤细胞在肺内的存留率显著降低(P<0.01)。上述结果提示,小剂量辐射可明显提高小鼠的抗瘤能力;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可能是其抗肿瘤效应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G1期阻滞的分子通路。方法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结果05、1.0及2.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12小时及2.0Gy照射后24小时小鼠胸腺细胞G1期细胞数明显增高。2.0Gy照射后p53蛋白表达在照射后1~8小时明显增高;p21蛋白表达在照射后4~48小时明显增高;MDM2蛋白表达在照射后4小时及8小时明显增高;而GADD45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05~2.0Gy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G1期阻滞。其分子通路主要是p53-p21通路。  相似文献   

7.
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损伤早期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中药在高原急性肺损伤(ALI)早期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兔和200只鼠随机分为生理对照组(NCG),盲肠结扎穿孔(CLP)致伤组(IG),复方参芪花粉(ACO)防治组(ACOG),复方红景天(RCO)防治组(RCOG)。致伤前后按时测定体肺血流动力学,血气和血、组织匀浆中的TXB2,6ketoPGF1a各项指标。结果:PO2和mPAP平面在各组间致伤前已出现差异,RCOG和NCG,IG相比P<0.05。致伤后4h、8h各组PO、TXB2、6KetoPGF1a变化更明显,ACOG,RCOG和NCG,IG相比P<0.05~0.01。致伤后12hACOG和RCOG的mSAP仍保持NCG水平,与IG比P<0.01。结论:中药ACO和RCO在防治ALI中可能起重要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量X射线对同步化HeLaS3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对同步化HeLaS3 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分子调控机理和临床肿瘤放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胸苷(TdR) 双阻断法和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了HeLaS3 细胞同步化后分别于其细胞周期各时相进行75 m Gy 和2-0 Gy X 射线照射以及于G2+ M 期进行0-025~2-0 Gy 照射后其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 2-0 Gy 照射时细胞无论处于G0/G1 、S期还是G2 + M 期,从释放点后9~15 小时内均发生明显的S期延迟和G2 阻滞,但其中以G2 期照射者阻滞最显著;于G0/G1 和G2 + M 期进行75 m Gy 照射,分别在9 和12 h 时发生一过性的明显的G2 阻滞,至11 和15h 时完全从这一阻滞中脱离,甚至促进了其细胞周期的进程;而在S期进行75 m Gy 照射时,并没有发生这种阻滞,反而加速了其细胞周期由G2 + M→G0/G1 的移行,其中尤以9h 时最为显著。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表明,于G2 + M 期进行0-025 ~2-0 Gy 照射后,在释放点后11 h 时均发生G0/G1 期细胞数减少,G2 阻滞,且有剂量依赖性,而S期细胞数的变化在0-025 ~0-1 Gy 和0-5 ~2-0 Gy  相似文献   

9.
观察低剂量X射线照射能否诱导EL-4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适应性反应。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单纯2GyX射线照射后12小时EL-4细胞凋亡显著增多,并伴有明显G1阻滞;0.075Gy预照射可明显减轻间隔6小时后2Gy攻击剂量照射所致的细胞凋亡和G1阻滞。结论0.075GyX射线离体照射可诱导EL-4细胞凋亡及G1阻滞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辐射诱导免疫适应性反应的最佳时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观察了低剂量X射线全身单次照射诱导昆明小鼠免疫适应性反应的最佳时间.证实当预照射剂量(D_1剂量)为75mGy.剂量率12.5mGy/min,损伤剂量(D_2剂量)为1.5Gy,剂量率0.33Gy/min,D_1与D_2间隔6h可诱导脾细胞对脂多糖反应的适应性反应,D_1与D_2间隔12h可诱导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脾细胞对ConA及脂多糖反应的适应性反应.以上结果表明,当D_2为1.5Gy时。75mGy诱导上述免疫适应性反应的最佳时间间隔为6h及12h.  相似文献   

11.
X射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IL-2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X射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FCM检测。结果 4Gy和6Gy单次照射组mIL-2R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75mGy及100mGy单次照射组mIL2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预先给予75mGy照射, 继之又给予4Gy组mIL-2R表达明显高于单纯4Gy照射组。结论 ①4Gy以上X射线照射使mIL-2R的表达明显降低。②75mGy及100mGy小剂量照射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IL-2R表达显着增高。③75mGy预照射可诱导mIL-2R表达对其后4Gy照射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派伊氏板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初步阐明凋亡调控的部分分子机理。方法 应用光、电镜技术观察小鼠派伊氏板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派伊氏板细胞Bcl-xL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派伊氏板细胞凋亡增加,且Bcl-xL蛋白表达下降,Fas-L蛋白表达升高;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派伊氏板细胞凋亡减少,且Bcl-xL蛋白表达升高,Fas-L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Bcl-xL、Fas-L在电离辐射诱导的派伊氏板细胞凋亡方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对大鼠外周血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每天用低剂量率中子252Cf(吸收剂量率为0.35 mGy/h)照射20.5h,在照射的第14、28、42、56和70天(累积剂量分别为0.1、0.2、0.3、0.4和0.5 Gy)及停止照射后第35天各取8只大鼠,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大鼠外周血WB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3+、 CD8+CD3+、CD45RA+/CD161α+亚群的变化。结果 累积剂量为0.3、0.4及0.5 Gy时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照射后35 d,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累积剂量为0.1、0.3、0.4、0.5 Gy及停止照射后35 d,外周血CD4+CD3-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累积剂量为0.2和0.3 Gy时CD8+CD3-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累积剂量为0.1 Gy时的CD4+CD3+细胞比例及0.1和0.2 Gy时的CD8+CD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同一天对照组(P<0.01或<0.05)。另外,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可使累积剂量为0.2~0.3 Gy的外周血NK细胞(CD161α+ CD45RA-)显著升高,累积剂量为0.1~0.5 Gy及停止照射后35 d照射组的外周血B细胞(CD161α- CD45RA+)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低剂量率裂变中子长期照射可使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使大鼠外周血WBC减少,淋巴细胞中B细胞减少,NK细胞细胞比例升高,这种变化在停止照射后一段时间仍可能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75 mGy照射对12周糖尿病(DM)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抗氧化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75 mGy+DM组及DM组,12周末记录其存活率和体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率,应用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及睾丸抗氧化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2周后,DM组大鼠存活率为25%,健康对照组为100%(χ2=15.938, P<0.01);75 mGy+DM组大鼠存活率为56.25%,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糖尿病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亦高于75 mGy+DM组(F=5.496,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及NO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而75 mGy+DM组大鼠血清和睾丸MDA含量显著低于单纯DM组,以睾丸组织中尤为明显(F=10.644,P<0.01);75 mGy照射显著降低了DM组大鼠血清NO含量(F=14.379, P<0.05),同时增加了DM组大鼠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睾丸酮(TS)和促滤泡激素(FSH)含量(F值分别为9.676、43.194和5.282,P<0.05或P<0.01)。结论 低剂量辐射显著降低睾丸组织及血清MDA和NO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TS及FSH含量,可能与其抑制糖尿病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增多所致生精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昆明小鼠胸腺细胞浆和细胞核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分离 75mGy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小鼠胸腺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基础上 ,采用SephadexG 10 0凝胶过滤和高效液相分析两组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的表达 ,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这些蛋白质表达的生物活性。结果 胸腺细胞浆相对分子质量为 6 1 4× 10 3的蛋白质和胸腺细胞核相对分子质量 30 4× 10 3的蛋白质照射组比假照射组明显增加。并且这些增加的蛋白质组分对ConA刺激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X射线损伤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所致染色体畸变具有刺激和保护作用。结论 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可能与胸腺细胞浆 6 1 4× 10 3的蛋白质和胸腺细胞核 30 4× 10 3的蛋白质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下丘脑和免疫器官POMC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地高辛标记碱性磷酸酶显色原位杂交。结果假照组下丘脑和免疫器官即有POMC转录水平的表达,且下丘脑主要定位弓状核。75mGy全身照射后下丘脑POMCmRNA含量减少,1小时内降低明显,12小时仍在继续下降。免疫器官POMCmRNA含量在照射后逐步增加,8小时达顶点,而后开始回降。脾脏变化最明显。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后下丘脑POMC的减少可能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下调的直接原因,从而诱发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X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游离钙浓度的变化时程,以揭示低剂量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Fura-2AM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小鼠胸腺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75mGy全身照射后可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24小时达峰值,72小时回降至对照水平。结论低剂量辐射可促进T淋巴细胞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X射线辐射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并筛选适应性反应相关的微RNA(miRNA)。 方法 将NSCLC A549细胞分为6组,包括 50 mGy+20 Gy、200 mGy+20 Gy、20 Gy、50 mGy、200 mGy照射组及对照组(0 Gy),前2组细胞分别用50、200 mGy初始剂量进行照射,培养6 h后用20 Gy的效应剂量进行照射,20 Gy、50 mGy、200 mGy照射组同时进行照射。培养24 h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小RNA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对其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功能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miRNA进行验证。2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Welch t检验。 结果 50 mGy+20 Gy照射组和200 mGy+20 Gy照射组的A549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81±0.11)%和(2.17±0.19)%,低于20 Gy照射组的(4.54±0.2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80、8.006,均P<0.01)。与20 Gy照射组相比,50 mGy+20 Gy照射组和200 mGy+20 Gy照射组共同差异表达趋势miRNA有1个上调(miR-3662)、15个下调(miR-185-3p、miR-1908-5p、miR-1307-5p、miR-182-3p、miR-92a-3p、miR-582-5p、miR-501-3p、miR-138-5P、miR-1260b、miR-484、miR-378d、miR-193b-3P、miR-127-3p、miR-1303及miR-654-5p)。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miRNA调控靶基因功能显著富集于细胞通讯调节、代谢过程的正向调节、代谢信号的调节、酶结合及催化活性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相关信号通路显著富集于溶酶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Ras和内吞作用等信号通路。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NA表达情况与基因芯片结果趋势一致(10个miRNA表达水平得到验证)。 结论 X射线50、200 mGy照射剂量均能诱导NSCLC A549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并筛选到一组共同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在X射线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调节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