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昆  蔡安江  贾爽 《机械传动》2011,35(4):44-46
振动是影响花键轴工作的重要动力性能之一,也是导致变速箱整机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小模数花键轴为研究对象,通过Pro/E建立了小模数花键轴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花键轴在工作状态下其临界转速远高于工作转速,不会产生共振.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抗弯扭措施和工艺改善措施、以减小花键轴的振动变...  相似文献   

2.
动力总成系统是整车振动时的重要激励源,对研究整车振动噪声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动力总成悬置的动特性实验对悬置特性进行了参数识别,建立了有效预测动力总成振动情况的简化模型,该模型运算量低且运算更快,接着基于工况参数以及总成各项固定参数进行了动特性仿真,再从振动速度均方根的角度对整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对整机模型通过改变总成悬置安装角进行了计算,试运算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动力耦合机构是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振动噪声源之一。以某混合动力汽车用双排行星齿轮动力耦合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行星轮、行星架、齿圈和轴系等部件的三维模型,并用UG装配模块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装配。通过ANSYS Workbench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动力耦合机构前二十阶模态。对动力耦合机构固有频率分析,其振动主要以两行星排中行星轮的扭转振动为主,且固有频率较大,能有效避免与发动机及电机之间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动汽车中的噪声、振动与舒适性问题,对电动汽车电机-减速器组成的动力总成系统进行了振动与噪声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电机-减速器总成系统的建模方法,并针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电机-减速器的基本参数,分析了使得电机与减速器振动与噪声的主要激励源;然后针对电磁激励与机械激励,对电机-减速器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振动与噪声分析;最后进行了多源激励作用下,动力总成振动与噪声特性的仿真与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源激励下电机-减速器动力总成系统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验证了所提出的永磁同步电机与减速器动力总成建模的正确性,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实际工程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某国产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整车加速工况振动噪声试验,分析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激励对车内噪声的影响。根据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结构特性和振动噪声特点,运用阶次分析方法,识别动力总成驱动电机、减速器振动和噪声源,以及动力总成的振动噪声激励对车内噪声的影响,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噪声源识别以及车内噪声源分析,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起动电机模态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厂提出的起动电机在发动机整机振动激励下不能出现共振的要求,分别利用振动台正弦激振和力锤冲击激振,对该型起动电机进行了振动模态特性试验分析,求得起动电机在安装状态下最低固有频率为528.31Hz,满足固有频率高于整机振动激励频率2.5倍的要求。起动电机在实车状态下的振动测试表明,在该发动机转速范围内,发动机的整机振动不会激起起动电机的共振。配置了上述发动机和起动电机的轿车,已大批量上市约两年,起动电机至今也未发生因异常振动导致的故障。  相似文献   

7.
针对吸尘器电机振动引起噪声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性联接的噪声抑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吸尘器电机隔振系统模型;其次,对吸尘器电机罩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获得了电机罩在各阶谐振频率下的振型,揭示了电机罩易受振动影响的结构部位;最后,设计了电机振动抑制装置并对其关键零/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同时采用噪声测试仪对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整机噪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机振动抑制装置能有效抑制电机振动噪声,整体噪声最大降低了约4.5 dB。  相似文献   

8.
张元元  于蓬  王健 《机电工程》2020,37(2):144-149
针对电动车传动系统存在的扭转振动问题,对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电机的转矩特性及振动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综合考虑控制电机动态特性和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仿真方法。首先,建立了某集中式驱动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固有特性,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分析了驱动电机的转矩特性;最后,基于驱动电机和动力传动系统的机电仿真模型,进行了电机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频时,引入谐波转矩的各电机参数对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影响呈正比关系;在中高频时,电机参数对传动系统的影响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9.
精密机床的主电机必须是高平衡精度的,不然就会引起整机或部件的振动。振动不但使加工件产生波纹,降低光洁度,还会造成运动不稳、进给不准等问题,严重影响加工质量。我们运用一般量具,简易的方法,对电机进行整机平衡,使电机  相似文献   

10.
SR电机的电磁振动、噪声与其定子振动特性密切相关,如何在设计阶段分析SR电机定子振动特性对于有效抑制SR电机电磁振动、噪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基于机电类比法研究了SR电机定子设计参数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所得结论有助于进一步开展SR电机振动理论及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叠片联轴器不对中的力学模型建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轴器装配不对中是引起旋转机械中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将一种使用在大型风机上的长距离叠片联轴器做为研究对象 ,将联轴器及电机视作一个电机—转子系统 ,建立了不对中引起的电机—联轴器扭矩力学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不对中引发的振动频率为电机基频的偶数倍 ,当系统固有频率接近或达到电机基频的偶数倍时 ,将发生共振 ,使不对中引发的振动放大成为系统的主振源。因此应避免系统固有频率为电机基频的偶数倍  相似文献   

12.
横梁是桥式切石机的主要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自身重力、切割部件重力,以及切割驱动电机和切割刀片切割产生的振动影响.利用UGNX软件建立桥式切石机横梁实体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横梁的前六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振型和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得出横梁的变形以弯曲摆动为主的结论,其中四阶振型时横梁针扭摆动且变形量最大.横梁的六阶频率分布在57.617~208.65Hz范围内.对避免共振提出了合理选择电动机的转速、切割刀片齿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斌 《机电工程》2013,(12):1498-1502
针对“吸油烟机离心风机运转过程中因电网中谐波分量与电机磁场谐波相互作用,激发系统产生电磁异音和振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减振系统吸收异常声频能量,消除异音和振动的技术思路.采用辐射噪声频谱分析法并结合对电源谐波特性的对比测试,对异音和振动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明确了噪声线谱中对异音贡献最明显的特征频率及其特性后,通过对电机与蜗壳连接的减振垫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效果评估,从而得到了较优的结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电机减振垫上设置微型“弹性单元”阵列,可有效衰减声辐射线谱200 Hz处的能量,使声音品质和整机运转时的振动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贴片机工作速度快,效率高,其动态性能对芯片的贴装精度影响大。首先建立贴片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AN SYS对拱架式贴片机PS1000的整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模态分析。通过对低阶模态分析发现,低阶固有频率与整机的工作频率较为接近,容易产生共振,机架和横梁容易产生平移振动,影响贴装精度,故应该适当提高贴片机的工作频率或提高机架和横梁的刚性,以避免共振区域。最后,采用LMS振动测试仪对样机进行锤击法模态测量,进行了样机的实验模态分析,验证了ANSYS模态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主被动隔振能够有效改善系统全频带隔振能力,有助于金刚石刀具研磨过程中稳定控制刀具刃口所受到的研磨压力.在应用主被动隔振法控制刀具研磨压力时,需要根据刀具刃磨机床进给轴的控制能力,合理设计柔性调压平台Z向支承刚度,通过调压平台的支承刚度抑制高频振动,同时还要确保位移控制量的输出频率和调压平台固有频率之间的匹配关系,通过主动控制削弱调压平台的谐振峰,以达到稳定刀具研磨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Vibratory synchronization transmission (VST) is a kind of special physical phenomenon ininertia vibration mechanical systems. For an inertia vibration mechancal system driven by one pair ofmotors runs in step, even the power supply of one motor is cut off, the motor can continue to keeprotating state under the vibration exciting of the machine body driven by only one other motor. And itsrotating frequency will be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other one. The transient process of this wonderfulphysical phenomenon has not been described quantitatively according to current-existing mechanicalmodel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ST, 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upl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two-shaft inertia vibration machine is established. With thismodel, the transient process of VST is recurred quantitatively and successfully, and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is given.  相似文献   

17.
以QTZ630型塔式起重机为分析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完成整机的模态分析,得到塔机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就模态分析结果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机床动态特性是影响机床性能的重要因素,是在机床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模态分析主要用于确定结构或机器部件的振动特性。建立主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 SY S,对主轴部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主轴前五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了解主轴部件的各阶振动模态的特点,对于我们研究主轴部件的动态特性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机床主轴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其制造。  相似文献   

19.
舒清波  何林  汪羿  杨立  赵磊 《现代机械》2012,(6):50-51,63
运用三维建模软件UG NX对复式永磁同步电机抽油机塔架先进行模型的建立,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对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确定其固有频率和振型。经计算一阶固有频率ω1与电机的最高工作频率不相等,且属刚性塔架,因此,不会发生共振,塔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有限元法对机械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可以求出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获得避免共振现象产生的工作频率范围,同时提出改善结构模态特性的方法。文章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某机床床身的前8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提出了适合加工的主轴转速范围和改善床身结构模态特性的方法。研究实例表明:有限元法具有简单、快速、直观的特点,是一种对机械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