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生产工艺对速溶普洱茶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不同的提取工艺进行普洱茶成分的提取分离并将其制成速溶粉,通过感官评审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提取技术对茶粉品质的影响,获得优化的速溶普洱茶粉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速溶普洱茶制取工艺最佳方案为:乙醇浸提后加入0.5%β-环糊精、8倍水100 ℃水浴,经浓缩、冷冻干燥得速溶茶粉.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7):138-147
通过研究3种不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对速溶鹧鸪茶粉含水率、色泽、多酚含量、湿润性、分散性的影响,确定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以速溶普洱茶粉为辅料拼配,结合电子感官和人为感官评分筛选最佳配比,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比较拼配前后风味差异。结果表明:预冻温度-20±2℃、预冻7 h,一次干燥温度80℃,干燥3 h,二次干燥温度55℃,干燥6 h,速溶粉各理化指标最佳;速溶鹧鸪茶粉与速溶普洱茶粉拼配比为7∶3,风味最佳。拼配后复合茶粉中醛类物质含量增加了0.34%,酸类物质含量减少了0.18%,滋味醇和,口感顺滑。该研究为鹧鸪茶综合利用及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菠萝粉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菠萝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菠萝粉的干燥特性,并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干燥菠萝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温度70℃,风速2.5 m/s,物料量60 g;真空干燥的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真空度0.08 MPa,温度60℃,物料量60g.真空干燥所得菠萝粉感官指标明显优于热风干燥,Vc保留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普洱茶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研究其抗氧化性活性。方法:以与蒸馏水的色差作为普洱茶茶色素提取的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普洱茶茶色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评价普洱茶茶色素的抗氧化性活性。结果:普洱茶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5:1(mL/g)、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50min、色差52.97,高出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组合中的最高色差4.73%;普洱茶茶色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30.83μg/mL。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普洱茶茶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可行;普洱茶茶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普洱茶有效成分的提取,提高冲泡便捷性,本文采用加压热浸提法研究普洱茶多酚的最佳浸提工艺,将浸提液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速溶茶粉,并对其进行感官分析及氨基酸和香气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130℃,时间30 min,压强0.185 MPa,料液比1∶25(g/m L),此条件下,普洱茶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为7.6%,水浸出物含量可达到30.3%。在最佳浸提条件下经过冻干后的茶粉冲泡液的滋味、香气和汤色与普洱原茶无显著差异。冻干处理的普洱茶浸提样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喷雾干燥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且差异显著。不同干燥方式下的茶样香型特征差异较大,冻干对样品中的香气物质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本文在茶叶香气滋味组分最大保留的前提下,为开发高氨基酸速溶茶,促进我国茶产业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藏青果、薄荷为原料,通过粉碎、浸提等工艺制成藏青果浸膏,与胶基、甜味剂等物质混合制成藏青果利咽口香糖。主要探讨藏青果浸膏浸提的最佳工艺,以及藏青果浸膏用量、糖醇添加量、胶基用量对口香糖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藏青果浸膏的最佳浸提工艺为:乙醇浓度80%,浸泡温度80℃,料液比1∶40(g/mL)。藏青果利咽口香糖的最佳配方为:混合糖醇50 g(木糖醇∶麦芽糖醇为7∶1,质量比),胶基45 g,藏青果浸膏3 g,安赛蜜0.2 g,薄荷0.1 g。  相似文献   

7.
张慧  张云龙  田洋  肖蓉  李栋  何梦恒 《食品科学》2010,31(22):516-520
以普洱茶为原料制备茶粉,用普洱茶茶粉、三七总皂苷、木糖醇作为主要原料,添加玉米淀粉和其他辅料,经喷雾、混合、制粒、干燥、压片、辐照灭菌等工序,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制备普洱茶三七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以95% 乙醇作为润湿剂、普洱茶茶粉用量10%、填充剂(木糖醇:玉米淀粉:糊精:β- 环状糊精=4:2:1.5:0.6)用量86%、三七总皂苷用量1.2%、阿斯巴甜用量0.5%,制成的含片色香味俱佳,经检验各项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南瓜和黄豆为原料,配以增稠剂,甜味剂等辅料,采用真空干燥工艺制作保健南瓜糊的方法,由试验确定的真空干燥条件为:真空度为0.08MPa,温度65-75℃;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佳配方为:南瓜粉70g,黄豆粉30g,黄原胶0.2%,β-环状糊精4%,木糖醇8%。  相似文献   

9.
混合酶水解丝蛋白,采用双效浓缩工艺,一效分离器真空度为-0.06~-0.07MPa,蒸发温度为65~70℃;二效分离器真空度为-0.088~-0.094MPa,蒸发温度为45~52℃:,出料浓度为21°Be.最后经过喷雾干燥,制得成品,其风味良好,总蛋白质含量为36.20%,肽含量为3.10%,达到了产品的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0.
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是以灵芝和普洱茶为主要原料所制作的营养饮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灵芝汁添加量、普洱茶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以及柠檬酸添加量等影响复合饮料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灵芝汁、普洱茶汁、柠檬酸和白砂糖添加量分别为6%、12%、0.13%和6%,在此条件下,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经过感官检验员感官评价得到最终分值为96.83分。此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口感好,风味协调、纯正,状态均一、稳定、透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1.
喷雾干燥制备枸杞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酱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制备枸杞粉,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确定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麦芽糊精添加量为50%、固形物浓度为8%、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时,喷雾干燥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喷雾制备枸杞粉的出粉率为29.1%。  相似文献   

12.
顾仁勇  李好  银永忠 《食品科学》2010,31(24):488-490
以葛粉为主要原料,研制葛粉软糖产品,优化其生产工艺条件。对比多种胶凝剂的使用效果,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葛粉软糖产品配方,以单因素试验确定干燥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以魔芋胶- 卡拉胶- 黄原胶(1:1:1,m/m)为复合胶凝剂,具有良好的综合加工性能,产品外观及风味良好;优选的产品配方为葛粉乳液450mL、复合胶0.7g/100mL、蔗糖6.0g/100mL、柠檬酸0.3g/100mL;所确定的干燥条件为在55~60℃干燥8~9h。所得葛粉软糖产品外观、风味及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3.
葛焱  郭双霜  陈安均  蒲彪  曹琳 《食品科学》2012,33(12):114-118
通过研究草本咖啡的浸提工艺、喷雾干燥条件和辅料配方参数,确定草本咖啡粉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5(g/L)条件下浸提3次、每次20min,所得浸提液的出粉率较高;在进风温度140℃、进料量350mL/h、风机频率55Hz条件下喷雾干燥,可得到品质较好的草本咖啡粉;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辅料配方为麦芽糊精添加量30%、β-环糊精添加量4.5%、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12%和阿拉伯胶添加量1.5%。  相似文献   

14.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以无花果的乙醇提取物为芯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取无花果微胶囊粉。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4,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1,固形物浓度为30%,乳化剂用量为0.3%,30 MPa均质2遍,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为81℃。生产出的微胶囊无花果粉色泽、溶解性好,水、表面油含量低,无甚粘壁现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技术开发了适合番茄酱特性的增稠剂,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羧甲基纤维素交联反应试验:先将羧甲基纤维素溶于乙醇溶液,再添加氢氧化钠后于35℃水浴加热,间歇添加10%环氧氯丙烷乙醇溶液,待反应终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交联反应使用20g联羧甲基纤维素-8时,氢氧化钠用量2g、环氧氯丙烷4mL、温度35℃、乙醇75%、反应时间8h条件下,制得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增稠效果比较适合番茄酱。通过对瓜尔豆胶、黄原胶、卡拉胶、番茄纤维、大豆纤维等几种常用番茄酱增稠剂的增稠效果(颜色、黏手性等)对比,说明本试验开发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更适合番茄酱增稠,并保持了番茄酱原有的组织状态特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王琪  赵维薇  陈雪玲  吴丽  邓茹  周书来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9):198-204,239
为扩宽铁皮石斛花的使用价值,以铁皮石斛花与绿茶为原料,进行功能性复合速溶茶粉的研制。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优化铁皮石斛花浸提工艺条件,随后将铁皮石斛花浸提浓缩物与绿茶提取物复配进行复合速溶茶粉的加工。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花在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68%、超声温度45℃和超声时间55 min的条件下浸提,其浸提率达到了62.07%;浸提浓缩物与等质量的绿茶提取物进行喷雾干燥,可获得香气怡人、滋味协调的复合速溶茶粉,其感官评分为93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到复合速溶茶粉中氨基酸、槲皮素、花旗松素、山奈酚含量分别为70.89、9.23、1.27、6.22 mg/g。该复合速溶茶粉对DPPH·与O2-·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934、1.09 mg/mL。可见,该复合速溶茶粉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恩七叶甜绞股蓝龙须茶生产工艺,对该产品杀青温度、时间、料液比、杀青后冷却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得出杀青最优组合为A3B1C3D2,即100℃杀青2min,用直径1mm 不锈钢丝做成孔径0.3cm 的透气摊凉床,用风扇床下床面对流吹凉,吹冷时间5min。最优烘干组合为E2F3G1,即杀青温度100℃、烘干4h、在烘干前摊放15min;用本工艺参数生产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营养成分损失较少,色香味上乘,产品质量稳定。最优冲泡组合为H2I3J1K2,即在料液比为1:50(g/mL)的80℃开水中浸泡2 次,每次45min,此条件下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基本都溶出,并泡出汤清叶绿、色香味保健功能俱佳茶水,对生产品质稳定的龙须茶和对消费者冲泡本产品有较高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茯砖茶为原材料,茶水比1︰20(g/mL)浸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茯砖速溶茶喷雾干燥工艺。研究进风温度、物料流速及风机功率对茯砖速溶茶出粉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茯砖速溶茶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物料流速15%、风机功率40 m3/h。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茯砖速溶茶含水量为5.19%,出粉率为17.2%,呈淡黄色,粉末均匀细小,无结块,溶解性好,营养物质丰富,茶多酚含量为27.6%、游离氨基酸为3.4%、咖啡碱为8%。  相似文献   

19.
超微红茶粉海绵蛋糕的制作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超微红茶粉为原料制作海绵蛋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对蛋糕工艺进行优化,考察超微红茶粉的粒度、茶粉添加量、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四个因素对蛋糕硬度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建立了该工艺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响应面模型拟合性良好,各因素对蛋糕硬度的影响顺序为:茶粉添加量 > 烘烤时间 > 烘烤温度 > 茶粉粒度,各因素对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茶粉添加量 > 茶粉粒度 > 烘烤时间 > 烘烤温度。超微红茶粉海绵蛋糕最优工艺配方为:茶粉粒度4000目,茶粉添加量4.30%、烘烤温度160 ℃、烘烤时间29 min,此工艺下蛋糕硬度值为731.63 g,感官评分为78.20分,蛋糕组织细密,口感绵软,红茶香气馥郁。  相似文献   

20.
对比不同干燥工艺对枇杷花茶感官品质(形态、香气、滋味和茶汤色泽)的影响;并对枇杷花样品进行小 鼠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微波预处理,可以杀灭枇杷花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两种酶。 在形态上,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最好;香气上以微波干燥420 W时最好;滋味也以冷冻干燥的最好。从综合评分 看,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感官品质最好,微波干燥次之,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感官评分差异不大。干燥方法对茶 汤色泽L*、a*、b*的影响基本与感官评价指标一致。枇杷花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几种干燥方 法中,以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品质最好,在其他干燥方法中,在微波420 W、真空50 ℃、热风80 ℃条件下品质相对 较好,枇杷花属于无毒类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