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通过对环锭细纱机成纱毛羽的成因分析 ,提出减少成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降低苎麻纺纱毛羽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U-2纤维细度显微投影分析仪分析了苎麻纱毛羽的的表面特征,通过实验系统地探讨了苎麻纺纱前处理工艺、复精梳工艺、集合器、钢丝圈与苎麻成纱毛羽的关系,纤维素酶、茶油油剂和碱法变性等苎麻前处理工艺可减少成纱毛羽13%左右;采用集合器对苎麻纱3 mm以上有害毛羽有一定的效果;钢丝圈的使用周期定为4 d对减少成纱毛羽比较有利.通过赛络纺、湿法纺纱方法探讨了不同的纺纱方式对苎麻成纱毛羽的影响,赛络纺纱方式可降低3 mm以上有害毛羽30%左右;苎麻湿法纺纱成纱光洁、紧密,手感硬挺,纺纱毛羽可减少77%~84%.赛络纺、湿法纺纱对减少长毛羽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减少环锭纺纱毛羽的新思路——错位纺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的方法,介绍了采用错位纺纱减少成纱毛羽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右错位纺纱可以减少Z捻纱的毛羽,而成纱强力、条于和常发性纱疵略有恶化.  相似文献   

4.
纺纱过程对成纱毛羽影响之研究(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了毛羽形成的机理,并把成纱毛羽分为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进一步分析认为加捻毛羽受加捻三角区大小影响;过程毛羽除受钢领、钢丝圈、导纱钩、隔纱板、导纱杆、张力盘、槽筒等纺纱器材影响外,还与回潮率、各种工艺速度、工艺条件有关.详细介绍了前、后纺各种纺纱器材的优选和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其他控制成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梳针刺辊速度变化对成纱毛羽的影响问题。用YG172型纱线毛羽仪分别对梳棉机采用梳针和锯齿刺辊在四档不同速度条件下所加工的棉纱毛羽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梳针刺辊速度为700 r/min时最有利于成纱毛羽的减少,锯齿刺辊速度为1 100 r/min时最有利于成纱毛羽的减少,锯齿刺辊比梳针刺辊更有利于成纱毛羽的减少。  相似文献   

6.
选用新型钢领降低成纱毛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晖 《棉纺织技术》1999,27(1):43-44
当前纺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成纱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对成纱条干CV%、单纱强力、单纱强力CV%,常发性纱疵、捻不匀、捻度CV%提出要求外,对成纱毛羽的长度和毛羽根数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为成纱毛羽在后道织造过程中,极易造成棉结,影响织机开口,造成假吊经.乌斯特97公报汇总了各号纯棉纱、混纺纱、普梳纱、精梳纱的成纱毛羽指标,这也说明国外客户对成纱毛羽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纺纱过程对成纱毛羽影响之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分析了毛羽形成的机理,并把成纱毛羽分为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进一步分析认为加捻毛羽受加捻三角区大小影响;过程毛羽除受钢领、钢丝圈、导纱钩、隔距板、导纱杆、张力盘、槽筒等纺纱器材影响外,还与回潮率、各种工艺速度、工艺条件有关。详细介绍了前、后纺各种纺纱器材的优选和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其他控制成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减少环锭纱毛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中 《纺织器材》2004,31(1):47-48,55
通过对环锭纱毛羽的成因分析,提出在生产中减少成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氨纶包芯纱成纱毛羽数量是影响包芯纱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了纱线毛羽的成因,并用正交试验优化出解决毛羽的工艺措施,保证包芯纱成纱质量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探讨钢领钢丝圈对纱线毛羽的影响.通过钢领铜丝圈的使用时间及使用周期、相互配套、钢丝圈型号、钢领直径及表面状态等方面对成纱毛羽的影响试验分析.指出:钢领钢丝圈的使用时间是影响成纱毛羽的首要因素,要根据运行进入衰退期后出现毛羽大幅度恶化的特点,确定合理的使用周期,以保持成纱毛羽的稳定:需根据纺纱品种及相关工艺条件选用适宜的钢领类型、直径以及与之相配套钢丝圈型号,以使成纱毛羽保持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探讨钢领在使用周期内的磨损及成纱毛羽的变化.在细纱机上同时使用进口钢领和国产钢领进行纺纱,并对3种钢领进行为期9个月的跟踪检测.利用光学图像法对钢领磨损及成纱的毛羽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国产钢领走熟期较长,稳定期时的成纱毛羽和进口钢领的成纱毛羽接近,较早进入衰退期,而进口铜领从9个月的磨损图像上看磨损较少,成纱毛羽稳定.指出:应正确认识和把握铜领的耐磨性能,合理确定钢领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环锭纺成纱毛羽,提高成纱质量,介绍环锭纺纱线毛羽的分类和形成过程,比较分析不同纤维长度、整齐度与成熟度、抗扭强度与抗弯刚度、单纤维强力与断裂强度、短绒率和线密度等原料性能与其成纱毛羽的关系,分析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工艺及车间温湿度对成纱毛羽的影响及控制措施。指出:环锭纺成纱毛羽的控制是系统工程,应根据原料特性选择适宜的工艺并不断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维护好设备的运行状态,配备优良的器材专件,控制好各工序温湿度,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减少短绒和弯钩纤维产生,降低成纱毛羽。  相似文献   

13.
欧怀林 《纺织器材》2013,40(3):22-26
为了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分析了成纱毛羽的形态、形成机理、特性及影响毛羽的各种因素,总结出影响纱线毛羽的12条规律;从原料、工艺、设备、操作、温湿度控制等方面提出控制毛羽的主要方法与措施。指出纱线毛羽与成纱方式密切相关,毛羽是成纱方式的衍生物;须条宽度是控制加捻毛羽的关键,刮擦是过程毛羽产生的主要因素,与纱线通道、张力大小密切相关;细纱工序既是加捻毛羽的产生点,又是过程毛羽的严重增加点,是控制毛羽的关键工序;络筒工序亦是解决毛羽问题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加强综合管理减少成纱毛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成纱毛羽与纺纱各工序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如何加强各方面的协调管理,减少成纱毛羽.  相似文献   

15.
姜岩 《纺织学报》2012,33(10):24-27
长丝变形纱在变形加工过程中,其成纱熵变是增加的,成纱熵变是状态函数,与变形纱紊乱度的对数成正比,因此成纱熵变对变形纱的表面状态及毛羽特征有显著影响.为查明熵变现象与变形纱表面结构的关系,对5种单一空气变形纱和5种异收缩空气多重变形纱进行试纺及必要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成纱熵变和紊乱度不断增加,变形纱线的毛羽指数和毛羽值...  相似文献   

16.
研究环锭细纱机加装旋流器后成纱毛羽的变化情况.针对环锭纺纱毛羽产生的原因,在靠近细纱前钳口处加装旋流器装置,利用旋转气流加强对成纱的控制.介绍了旋流器的结构,对加装旋流器前后环锭纺纱的毛羽、强力及条干CV情况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旋流器能较大幅度地减少环锭纺成纱毛羽,成纱强力和条干有改善.认为旋流器与其他减少毛羽的纺纱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改造费用低,但在结构设计上还需进一步改进,以方便接头.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环锭纺成纱毛羽,采用错位纺纱技术在HFX-A4小样细纱机上纺制32tex Z捻纯棉纱,通过纱线性能测试,探讨错位纺纱对Z捻纱毛羽和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错位纺纱改变了加捻三角形的形状和尺寸,因而改变了成纱结构和性质,右错位纺纱对Z捻毛羽有显著改善,而成纱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络筒机对成纱毛羽破坏的原理,指出了合理的锭子角度可以减少络筒对成纱毛羽的破坏,并详细介绍了锭子角度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成纱毛羽,在环锭纺细纱机前钳口与导纱钩之间加装接触式给湿装置,对出三角区后的低捻段纤维须条给湿。借助高速摄影拍摄纱线与导纱轮接触所产生的水雾三角区长度发现,导纱轮直径越大,水雾三角区长度越长。通过测试一落纱平均耗水量,纱线细度相同条件下,随导纱轮直径增大,耗水量增多;同时,纱线细度增大也会增加纺纱耗水量。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纺纱试验并测试成纱毛羽,14.6 tex 精梳棉管纱3 mm 及以上有害毛羽较普通环锭纺降低了35.9%,19.5 tex精梳棉纱有害毛羽降低了41.1%。14.6 tex 精梳棉管纱络筒后3 mm 及以上有害毛羽较普通环锭纺筒纱降低了41.6%。结果表明,对环锭纺须条给湿可大幅度减少成纱有害毛羽,从而提高纱线品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倍捻锭子结构分析其加捻过程中易产生毛羽的原因,成纱毛羽多对后道和产品的影响,并通过大量对比试验提出减少成纱毛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