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某高校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试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安徽中医药大学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的预防医学试卷进行分析,了解试卷质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03和SPSS16.0软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指标。结果本次研究共分析有效试卷263份,最高分96分,最低分49.5分,平均成绩为(76.03±10.52)分,总及格率为91.6%,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Z=1.18,P=0.126)。试卷难度为0.76,总区分度为0.26,信度为0.76。结论该试卷题型分配合理,总体难度适中,区分度和信度尚可,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掌握的理论知识水平。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教学内容,加强题库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试题。  相似文献   

2.
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试卷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我校2004级本科预防专业学生卫生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方法 运用教学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试卷的信度、难度、区分度和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分(78.8±13.9),信度0.81,难度0.788,区分度0.29.结论 本试卷体系较全面,区分度良好,成绩分布较合理,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今后应加强学生公式应用和专业英语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试卷质量分析,反馈教学信息,提高考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方法:运用教育统计与测量方法,将我校医学院2005级医学专业《人体结构学》的248份理论考试试卷的各大题的成绩,输入到试卷分析系统和spss10.0,对考试成绩及试卷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平均分为70.09,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试卷难度系数、区分度系数和信度指数分别为:0.700,0.385和0.615.结论:应加强对考试之后的试卷分析;对试卷的题量和部分试题的分值作进一步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2011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期末考试成绩,总结实验诊断学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帮助。方法对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114份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成绩71.39分,平均难度系数为0.71,区分度0.23,信度0.81。结论试卷内容涵盖全部教学内容,题型分配较全面,试题总体难度较难,区分度良好,在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反映出在命题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案例型试题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试中的应用。 方法 以105名预防医学本科生为对象,分别以传统型试题和案例型试题进行两次考试,对两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并调查学生对两种试题的观点态度。 结果 传统型试题考试平均得分(81.22 ±4.68)分,案例型试题考试平均得分(79.05 ±7.13)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学生成绩按优秀、良好和合格划分,两种考试的成绩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案例型试题答题优良率(47.62%)低于传统型试题(66.6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学生更期望应用案例型试题进行考试。 结论 案例型试题更注重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应重视案例型试题在教学考试实践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评价健康体检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10年体检服务质量调查为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法,随机抽取1 000份填写完整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评价结果直观地反映了体检服务质量的各方面内容,对体检工作改进有较强的指导性。结论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法能较好地用定量形式体现定性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可构建较适合的健康体检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我校2007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为改进药用植物学教学方法和提高考试试卷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pss17.0和Excel对试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76.15,标准差8.25,平均难度0.25,信度0.72,效度0.99。结论:本次考试的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一般,试卷可信、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建立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的思路.方法 基于2008~2011年期间的5116份医学统计学考试试卷,应用项目反应理论,对单项选择题采用单维三参数logistic模型、对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采用等级反应模型拟合项目特征曲线,运用最大边缘似然估计法估计试题参数,并以试题参数估计值和任课教师专业意见为依据,对试题进行筛选、入库.结果 建立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并可利用所建立的试题库进行自动组卷和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结论 采用项目反应理论建立的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可以满足各种目的的考试要求,达到客观、公正、节省时间及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医学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介绍教育测量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医学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试卷测量、试题测量及成绩测量,简要介绍其意义和测量方法,对各测量参数的测量与评价提出了参考意义;并结合实际,构建了一个基于SPSS 13.0的医学考试质量评价系统,从而实现了医学考试质量评价科学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大理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大理学院2005级医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的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教学质量,为进一步的教改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教学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成绩为75.38,标准差为12.51,呈近似正态分布;信度系数在0.41~0.65之间;难度系数较高的是上机计算分析题(0.45)和综合分析题(0.50);难度系数较低的是单项选择题(0.85)和填空题(0.88);区分度系数较低的是填空题(0.15)和单项选择题(0.20),其余的区分度都﹥0.4;失分较高的是上机计算分析题(32.27%)、综合分析题(31.12%)。[结论]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和信度都好。学生成绩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建立学校-CDC(S-C)合作教学模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课程中的应用,改善实践教学中教学脱离实际工作的现象。方法 以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S-C教学活动,以教学总体感受、教学设计、教师课堂把控与教学效果四个维度评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并与PBL教学进行对比,同时匿名搜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活动对理论学习的影响。使用 w 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93.9%。与PBL教学相比,学生对案例更加满意,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评分更低,在教学总体感受与教学效果上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积极;S-C教学下学生考试成绩低于单纯混合式教学,但平均分差值较小。结论 S-C教学模式在贴合实际上优于PBL教学,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影响可以接受,应提升教师的教学把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12月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共60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30)采取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对照组(n=30)实施传统护理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出科理论考试、病例分析测试、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评分)、护理带教教学质量(基本工作职责及流程掌握、护理要点掌握、配合熟练度、风险意识、职业防护意识)、教学后的趣味性评分(学习兴趣、知识接受情况、注意力吸引)。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考试、病例分析测试、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带教教学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后的趣味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带教采用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问题型学习(PBL)教学模式与授课型学习(LBL)教学模式对预防医学本科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实习的69名南京医科大学预防专业四年级学生纳入研究,按班级分为两组。LBL组35名学生,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PBL组34名学生采用PBL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束时,对两组学生的统考成绩进行比较。结果PBL组的平均得分为(82.3±7.5)分,而LBL组的平均得分为(77.2±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对预防医学本科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优于L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examined medical and dental students' knowled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knowled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both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that students demonstrate as they enter medical and dental school and acquire during training. The results of a two-group (medical versus dental school) by three-time (first-, second-, and third-year level)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students' mean examination scores showed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for school (F = 28.3, P less than .001) and training level (F = 24.5, P less than .001), and a significant school-by-training level interaction (F = 13.9, P less than .001). Medical students at higher training levels demonstrated greater knowled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 contras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y year of training among the dental students on the total test or on the epidemiological or clinical subscales. Both the dental and medical students demonstrated greater knowled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an of epidemiological foundations (t = 4.21, P less than .01). Dental students performed better than medical students on items that focused on diseases and risk factors that manifest symptoms more likely to be observed in dentistry than in general medical practice. Th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need to demonstrate practice relevance when teaching preventive medicine.  相似文献   

15.
蒋文英 《现代医院》2011,11(4):128-129
目的探索在护生的临床实习中以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互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在普通外科实习的116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人,采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带教。结果实验组出科时专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护生的专科带教中,采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可以显著提高实习护生对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数缩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可能性。方法:对近10年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的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较大幅度地削减和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实际关系不很密切的课程,适当增加关系密切的课程。结论:改革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升本校学生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的重视度、兴趣和医学统计知识的专业应用能力,以全科医学专业为例,探讨多元化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抽取2017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2个班共253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125人为教改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2班12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统一命题试卷的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 教改组的应用能力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 = 6.65,P<0.05),多元化教学能提高理论课课堂教学满意度(Z = - 2.448,P<0.05),实践课实用性满意度(Z = - 2.479,P<0.05),课程专业地位认识(Z = - 2.553,P<0.05),学习积极性(χ2 = 4.555,P<0.05)和团队交流能力(χ2 = 7.823,P<0.05)。结论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中体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可尝试应用于其他专业并通过更大的样本、更细化的评价来证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居民和学生合理营养知识的知晓水平,找出重点干预内容,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根据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后在嘉定区所有的14个镇、街道各随机选择1个居委(村)、1所学校(小学或中学),随机抽取部分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健康教育采取点、面结合,广泛宣传的方式。结果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和学生合理营养知识总知晓率达到80.2%,其中大多数有关合理营养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知识的知晓率均超过50%,但对合理膳食和营养不良的概念等部分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干预后调查对象在平均得分、总知晓率和各类知识的知晓率上均有显著提高,总知晓率达到88.5%。结论 合理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但要真正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实现由知识的获得、态度的转变到行为实践的飞跃,仍需要进行长期广泛而持续的营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