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建立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HILIC-MS/MS法)测定栝楼桂枝汤中γ-氨基丁酸和瓜氨酸含量的方法,并用于君药天花粉及其复方配伍研究。方法:天花粉与栝楼桂枝汤其它药按照不同配伍分为10组,采用HILIC-MS/MS法及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BEH Amide (2.1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25%甲酸+2 mM甲酸铵)乙腈(B)-(0.25%甲酸+2 mM甲酸铵)水(A);梯度洗脱(0~2 min,8%A→8%A;2~3 min,8%A→35%A;3~4 min,35%A→45%A);流速:0.4mL·min-1;柱温:45℃。在所设定的条件下测定γ-氨基丁酸和瓜氨酸的含量,对栝楼桂枝汤不同配伍组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天花粉中的指标成分在4分钟内均完成色谱分离与检测,此外,栝楼桂枝汤中君药天花粉与复方其它药(白芍、桂枝、生姜、甘草)两两配伍后两者含量下降,但是与佐药大枣配伍后两者含量升高,即在大枣的配伍作用下,君药天花粉配伍前后对复方中γ-氨基丁酸和瓜氨酸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相似文献   

2.
1组方配伍及辩证加减 柴胡桂枝汤系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各取半量合剂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桂枝、白芍、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九味药组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栝楼桂枝汤血中移行成分。方法采用HPLC-DAD全波长扫描法,色谱柱:Diamonsial C18(460×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采用相对保留时间和DAD全波长扫描图相结合,推测大鼠灌胃给药栝楼桂枝汤后含药血清中有22个入血移行成分,并经标品比对鉴定其中16个化合物: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芒柄花苷、甘草素、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异甘草素、甘草酸。结论本研究基于DAD全波长扫描法分析复方血中移行成分,为揭示栝楼桂枝汤在体内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与神经保护药效物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GC-MS分析桂枝汤不同配伍对桂枝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 YS  Zhong WJ  Guo LB 《中药材》2012,35(3):410-415
目的:分析桂枝汤不同配伍样品中挥发油成分的变化,探讨配伍与挥发油成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枝及桂枝汤不同组方配伍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提取物中挥发油成分。结果:单味桂枝中大多数挥发性成分在配伍后得以保留,并在挥发油总量中占主要比例,但其中几个主要组成成分的峰面积有所降低,桂枝汤不同配伍样品中挥发性成分数目均较单味桂枝多,新增成分主要来源于生姜。结论:GC-MS能较全面地反映桂枝汤不同配伍样品中挥发油成分的变化,该研究结果可为该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方中药对对体温双向调节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的组方配伍原理,对桂枝汤进行拆方研究,观察了桂枝汤中五个药对对高、低体温动物模型的影响,发现桂枝-芍药只有升温作用;芍药-炙甘草只有解热作用;单味桂枝和芍药均有解热和升温作用,分别伍以生姜、甘草、大枣,或桂枝芍药相伍,均未见协同相加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方中药对对体温双向调节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阐明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的组方配伍原理,对桂枝汤进行拆方研究,观察了桂枝汤中五个药对对低体温动物模型的影响,发现桂枝-芍药只有升温作用,芍药-炙甘草只有解热作用;单味桂枝和芍药均有解热和升温作用,分别伍以生姜、甘草、大枣,或桂枝芍药相伍,均未见协同相加。  相似文献   

7.
栝楼桂枝汤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文  吴献  黄鸣清  林羽  徐伟  褚克丹  林娜  陈立典 《中草药》2017,48(10):2033-2043
目的对栝楼桂枝汤进行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研究,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法快速鉴定栝楼桂枝汤经大鼠ig给药后吸收入血的化学成分。HPLC-Q-TOF-MS法采用Shimadzu 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对空白血清、大鼠ig栝楼桂枝汤后的含药血清以及栝楼桂枝汤提取原液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血中移行成分。结果通过比较色谱峰保留时间、质谱信息、质谱裂解方式,共确认了栝楼桂枝汤42个吸收入血成分,包括单萜苷类、黄酮类、酚酸类、姜酚类、三萜皂苷类及没食子酰糖类等。结论建立的HPLC-Q-TOF-MS鉴定栝楼桂枝汤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揭示栝楼桂枝汤对脑卒中后康复,在体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药效物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柴胡桂枝汤是柴胡、桂枝、芍药、生姜、甘草、人参、黄芩、半夏和大枣的混合物。先前的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对蜗牛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有抑制作用,对音源性癫痫发作小鼠有抗癫痫作用。我们今于此报导柴胡桂枝汤及其组成单味药柴胡、桂枝、人参、生姜和甘草的局麻作用。材料和方法在本实验中所用的柴胡桂枝汤成分如下:柴胡5.0g、黄芩3.0g、半夏5.0g、芍药6.0g、桂枝2.0g、大枣4.0g、人参3.0g、甘草1.5g和生姜2.0g。生姜产自台湾,人参来自朝鲜,其余来自中国。实验用提取物按下法制备:将上述生药置于600ml水中,微沸30~40分钟,得到煎液约300ml。煎液经真空浓缩。将所得粉状提取物溶于蛙用任氏液中,浓度为1%和2%,pH调至7.0。  相似文献   

9.
HPLC同时测定桂枝颗粒中桂皮酸、芍药苷、甘草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颗粒是在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的基础上,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与大枣制成的现代中药制剂。该制剂的指标成分是芍药苷、桂皮酸与甘草酸,这三类成分单独测定的方法文献报道较多。现行的桂枝颗粒国家药品标准[1]仅对臣药白芍中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1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舒脑欣滴丸的入血及入脑成分。方法大鼠灌胃舒脑欣滴丸后,采用UPLC-Q-TOF-MS法对给药、空白血样和脑组织进行分析,通过基峰离子(BPI)图寻找差异峰,并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舒脑欣滴丸给药后,有4种成分能吸收入血,经鉴定为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H、洋川芎内酯A和Z-藁本内酯;2种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鉴定为Z-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I/H。结论本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舒脑欣滴丸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桂枝汤的药理学研究 四、正交设计法的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设计,就桂枝汤对角叉菜胶性足脚肿胀、流感病毒性肺实变、感染动物血浆碳粒清除率及其脾重等作用进行了组方分析,发现诸药味在全方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全方去任一药味均能降低功效,方内各药味间有相须相恶,在抗炎作用上似尤能反映祖国医学关于君臣佐使的方剂组成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桂枝、白芍、大枣、生姜与黄芪不同配伍的共煎水提液中,各因素对黄芪中黄芪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因素及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不同配伍中去除黄芪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从单因素角度考虑,白芍对黄芪皂苷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为大枣、桂枝。因素交互作用中,生姜和大枣的协同作用对黄芪皂苷提取率影响最大,次为白芍和桂枝、白芍和生姜、白芍和大枣。结论统计分析表明,仅生姜和大枣的协同作用对黄芪皂苷提取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麻黄汤证纯属表寒;大青龙汤证除有表寒外,尚有里热、烦躁。而麻黄汤方药纯以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解表宣肺;大青龙汤方药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解表宣肺、辛散和营的基础上,尚有石膏清里热、除烦躁,且方中石膏是一变量。仲景之麻黄汤、桂枝汤,虚实各有偏重,虚实的掌握也相当科学,基本达到了比例、量化的水平,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而单纯解表、解表清里之麻黄汤、大青龙汤,层次递进分明。解表时分虚实,由表及里又是一个表里渐进、表里参差分明的过程。方药有其固有的作用,但用之于人,药物的疗效如何,除取决于组方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生物利用度等,方药的剂量尤是一重要环节,而药物的剂量尤和机体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全面的、辨证的、动态的把握经方用量,无疑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重要内容。故而,从经方主药用量的变化揣度仲景用药心法实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金匮要略》中单药和药对的使用规律和特点,并与《伤寒论》的方合并后找出《伤寒杂病论》中单药和药对的使用规律和特点,最终找出张仲景的用药规律。方法:对《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中的方(除单方)分别采用双向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分4组统计出单药和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找出支持度高于0.1的单药和支持度、置信度高于0.05的药对。结果:1,3组前6位高频单药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半夏、芍药;2,4组有桂枝、半夏、芍药、茯苓、干姜、人参;2组前6位高频药对有桂枝、芍药;半夏、干姜;桂枝、茯苓;桂枝、白术;人参、桂枝;人参、半夏;4组有桂枝、芍药;人参、半夏;人参、桂枝;人参、干姜;桂枝、茯苓;桂枝、麻黄。结论:《金匮要略》用药多温,重扶阳;张仲景治内科杂病,侧重补虚,扶正祛邪,治外感病,偏向驱邪,常用解表法;始终保脾胃,重后天之本;药物使用有明显的核心倾向,形成以核心药物为主体,以常用药对为纽带的方族;从所使用的核心药物、常用药对来看,《伤寒论》、《金匮要略》处方用药大体一致,后者用药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5.
小青龙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成为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对单味药以及麻黄-甘草药对、麻黄-桂枝药对、白芍-桂枝药对、白芍-甘草药对、五味子-细辛药对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逐渐深入。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分析小青龙汤组方特性,探讨中医方剂配伍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研究王阶教授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用药经验与组方规律,传承王阶教授临床诊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王阶教授2016-2020年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医案处方,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进行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与新方发现。结果:共收集王阶教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处方122则,中药110味,多为辛、甘药物,归经则以脾经为主,兼有心、肾、肝、肺、胃经。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桂枝、白芍、生牡蛎、生龙骨、炙甘草、大枣,高频对药为桂枝-白芍116次(占95.08%);常用角药为桂枝-生龙骨-生牡蛎108次(占88.52%),桂枝-白芍-生龙骨106次(占86.89%),桂枝-白芍-生牡蛎106次(占86.89%)。常用药对为木香-砂仁等。核心处方药物为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生龙骨-生牡蛎-牛膝-党参-黄芪-肉苁蓉-茯苓-酸枣仁。结论:王阶教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用方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药物以桂枝、白芍、生牡蛎、生龙骨、炙甘草、大枣等为主,临床诊疗时随病、证、症进行用药加减。  相似文献   

17.
从经方应用看生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广泛使用了生姜,2部书中共计使用生姜的方有68首,在这些方中生姜主要与桂枝、大枣、半夏、吴茱萸等药配伍,有辛温解表、调和营卫、补益脾胃、温化痰饮、消痞除满、和胃降逆、温通阳气、温散水邪、温里散寒、温通血脉、解毒等多方面的功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展迅速,中药在这场防治疫情的战争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有大量确有疗效的方剂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传统的抗病毒中药筛选研究受限于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周期,极大地限制了筛选速度。该文基于分子对接进行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药的筛选,通过获取2019-nCoV冠状病毒3CL水解酶(3CL protease,Mpro)和冠状病毒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的晶体结构,对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TCMD 2009)进行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选择打分值排名前100的成分作为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的中药成分,并对成分来源中药进行频数统计,挑选命中成分数目较多的中药作为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的中药。研究结果显示,基于Mpro靶点筛选获得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成分12322个,代表性活性成分有紫菀五肽A、川芎嗪、丹酚酸B等,筛选得到的中药为生姜、紫菀、三七、川芎、丹参、干姜、瞿麦、大黄、肉苁蓉等;基于PLP靶点筛选获得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成分11294个,代表性活性成分有姜酮酚、白果醇、阿魏酸等,筛选得到的中药为党参、羌活、生姜、白果、川芎、瓜蒌、白芍、补骨脂、苦参、三七、当归等。结合文献报道的基于分子对接筛选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靶点抑制活性候选中药,该文在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将Mpro抑制、PLP抑制和ACE2抑制候选中药针对该疫情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PLP抑制活性筛选获得的瓜蒌及ACE2筛选获得的贝母包含于桑贝止嗽散、小陷胸汤之中,有清化热痰之功效,主治痰热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可应用于病毒作用初期外邪闭肺所致的咳嗽微喘等证型;Mpro抑制活性筛选获得的中药大黄佐以PLP筛选获得的瓜蒌,清泻腑气,二者包含于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中,可应用于疾病重症期邪热壅肺、疫毒闭肺以致腑实里结等证型;ACE2抑制活性筛选获得的中药桑叶、金银花及连翘包含于桑菊饮和银翘散中,轻清宣透,可应用于疾病初期温邪犯肺及咳嗽微喘等证型。研究结果旨在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