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n=141、48)、癌旁组织(n=48、48)及正常宫颈组织(n=48、48)中Snail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均<0.05),且癌组织中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FIGO分期无关(P均>0.05).3组组织中Snail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及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癌组织中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的癌变、侵袭、转移可能与Snail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有关,Snail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半乳凝集素-1(Galectin-1,Ga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35例NSCLC患者的癌、癌旁及远处正常肺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 cm),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织中Gal-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Gal-1在NSCLC、癌旁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00%(28/35)、71.42%(25/35)及20.00%(7/35);表达水平为63.56±7.25、46.18±6.74、5.59±1.32.NSCLC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癌旁与正常肺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Gal-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Gal-1 mRNA过表达与NSCLC的TNM分期、发展和侵袭转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子宫颈鳞癌组织中MMP-7和CK2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细胞角蛋白20(CK20)在子官颈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子官颈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33例子宫颈鳞癌和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MP-7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MP-7 mRNA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8),与子宫颈鳞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年龄等因素无关(P>0.05);CK20 mRNA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2),与子宫颈鳞癌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在子宫颈鳞癌中MMP-7mRNA与CK20 mRNA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2735,P=0.0262).PCR法检测MMP7和CK20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组化法(P<0.05).结论 MMP-7 mRNA及CK20 mRNA的高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检测早期官颈鳞癌淋巴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肝癌组织中Raf激酶抑制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 检测肝细胞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RKIP mRNA的表达;采用组织芯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RKIP蛋白和磷酸化的RKIP蛋白的表达,并分析RKIP蛋白和磷酸化的RKIP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RKIP mRNA在肝细胞痛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RKIP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2.2%、86%、93.8%,磷酸化的RKIP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9.2%、84%、93.8%;肝癌组织中RKIP和磷酸化的RKIP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0.05);RKIP和磷酸化的RKIP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AFP水平及有无门静脉或胆管癌栓无关(P>0.05);RKIP和磷酸化的RKIP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及有无肝内或淋巴转移有关,中高分化组RKIP和磷酸化的RKIP蛋白表达高于低分化组,无肝内或淋巴转移组高于有肝内或淋巴转移组(P<0.05).结论 RKIP和磷酸化的 RKIP 蛋白表达的减少或缺失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l)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RT-PCR技术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和89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组织中AQP1蛋白、AQPl mRNA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AQPl mRNA的平均光密度和灰度值.结果 宫颈癌组织AQPl mRNA、AQP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淋巴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FIGO分期Ⅲ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AQPl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AQPl mRNA及AQPl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AQPl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了45例胃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P<0.05).结论 ICAM-1、MMP-2及iNOS参与了胃癌的形成,其相互作用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中HMGB1及受体RAGE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方法检测肝癌旁及肝癌组织中HMGB1和RAGE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MGB1、RAGE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存在协同高表达(r S=0.470,P=0.000),二者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组HMGB1、RAGE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癌无淋巴结转移组,肝癌肿瘤组织包膜不完整者HMGB1、RAGE的表达高于包膜完整者,HMGB1表达随Edmondson分级的增加而增高,而RAGE与表达Edmondson分级无相关关系。结论:HMGB1和RAGE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HMGB1与其受体RAGE的结合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HMGB1及其受体RAGE可能是促进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转移的重要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Wnt-1诱导分泌蛋白-1 (Wnt-1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WIS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定量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WI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ISP-1 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组织学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有关(P<0.05),与年龄和雌、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WISP-1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HER-2表达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和雌、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WISP-1表达明显升高, 在乳腺癌的浸润与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粘蛋白(E-Cadherin)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 RT-PCR 方法检测 E-Cad-herin mRNA 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E-Cadherin 的表达。结果 1.E-Cadherin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 E-Cadherin 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2.E-Cadherin 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R~2=0.786),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R~2=0.678);3.癌组织中 E-Cadherin 表达与肝外转移呈负相关(P<0.05;R~2=0.704);4.癌旁组织中 E-Cadherin 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R~2=0.742)。结论 E-Cadherin 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复发倾向相关,在临床中有望作为肿瘤分化、复发、转移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正常宫颈、宫颈CINⅡ-Ⅲ级及宫颈鳞癌组织中LRG1和CD105的表达, 探讨LRG1与宫颈鳞癌发病的相关性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宫颈鳞癌, 20例宫颈CINⅡⅢ级及20例对照组的正常宫颈组织进行LRG1、CD105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LRG1在正常宫颈、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逐渐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RG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 , 与宫颈鳞癌患者年龄、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无关 (P>0.05) .随着宫颈病变的加深, CD105-MVD的表达逐渐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颈鳞癌组织中CD105-MVD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年龄、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均无关 (P>0.05) .宫颈鳞癌组织中LRG1的阳性表达与CD105-MVD呈正相关 (r=0.944, P<0.05) .结论 LRG1及CD105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上调, 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 LRG1及CD105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PTTG 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其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临床资料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食管鳞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TG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相应标本中PTTG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TG 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7%(20/30),10%(3/30)。PTTG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7%(23/30),16%(5/30)。食管鳞癌组远高于癌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TTG mRNA与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具有一致性(P>0.05),其阳性率高低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而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结论:PTTG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对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它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DNA连接酶4(LIG4)及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4(XRCC4)的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61例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LIG4和XRCC4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两种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癌分期、分化程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LIG4 mRNA和XRCC4mRNA在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2.88±1.97)、(5.02±1.87)和(2.16±0.99)、(3.72±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和0.00;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61±0.17)、(0.41±0.28)和(0.80±0.31)、(0.58±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和0.01;宫颈癌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中的表达分别为(1.81±0.99)和(2.03±1.25)、(1.50±0.76)和(1.45±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G4 mRNA在Ⅱ期和Ⅲ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71±0.34)和(0.96±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G4 mRNA与XRCC4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0)。结论 LIG4 mRNA和XRCC4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展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m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联,探讨CCAT-1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病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PCR)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腺瘤(3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中CCAT-1 mRNA表达,采用ROC曲线判断CCA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计算Youden指数确定CCA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阈值;采用双变量相关(bivariate correlation)Pearson检验分析CCAT-1 mRN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CCAT-1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CAT-1 mRNA水平相对于结直肠腺瘤患者(P < 0.01)?健康志愿者(P < 0.01)显著高表达,CCAT-1 mRNA在健康志愿者?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呈逐渐递增趋势;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CAT-1 mRNA表达量与肿瘤直径(P < 0.05)?分化程度(P < 0.01)?原发灶浸润深度(P < 0.01)?淋巴结转移数(P < 0.01)?远处转移(P < 0.05)及TNM分期(P < 0.05)呈显著正相关,与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 < 0.05);CCAT-1 mRNA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 < 0.01)?结论:CCAT-1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癌中转录因子Twist, 上皮性钙粘附素(E-cadherin)以及神经性钙粘附素(N-cadherin)的表达及三者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Twist、E-cadherin以及N-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将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wist,E-cadherin,N-cadherin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55±0.51, 0.86±0.21,1.53±0.54;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22±0.39, 1.07±0.20,1.15±0.37;胃癌组织中3种mRNA与癌旁组织中相比,P均 <0.01。Twist、E-cadherin、N-cadherin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Twist与N-cadherin表达成正相关(r=0.365, P <0.05),Twist与E-cadherin表达成负相关(r=-0.446, P <0.01)。E-cadherin与N-cadherin表达成负相关(r=-0.359, P < 0.05)。 结论 Twist及N-cadherin在胃癌中高表达而E-cadherin低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以及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Twist、N-cadherin及 E-cadherin的表达可能对预测胃癌的转移、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IV-1基因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乐  陈葳  李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0):1590-1592
目的 探讨雌激素相关基因LIV-1 mRNA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49例宫颈癌、11例正常宫颈组织、24例子宫内膜癌和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LIV-1基因的mRNA水平,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LIV-1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0±0.16、0.31±0.13和0.40±0.1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P=0.000);但LIV-1 mRNA水平在不同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显著变化(P均>0.05).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LIV-1 mR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62±0.22和0.65±0.18,P>0.05).结论 LIV-1基因的表达上调具有组织特异性,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而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组织病理学水平探讨VEGF-C与宫颈浸润癌局部浸润、远处淋巴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68例宫颈浸润癌组织、1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中VEGF-C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间质浸润等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C在正常组织中没有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间质的浸润深度有关,而与组织病理类型无关。结论: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宫颈癌的进展和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Y性别决定基因7(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7,SOX7)在肾细胞癌的表达以及对肾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q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SOX7在肾细胞癌组织和肾癌细胞(A498、ACHN、786-O)中的mRNA表达及甲基化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的关系,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指导诊断和预后判断。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81例宫颈癌中SurvivinmRNA及HPV16/18DNA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逐渐升高,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分化的恶化而更为升高,其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类型及肿块类型无关。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rvivinmRNA表达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mRNA在宫颈癌中有异常表达。Survivin的异常表达和HPV16/18感染有关,它可能在HPV的协同作用下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两者联合检测可望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切实可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中C-myc和hMLH1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与hMLH1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myc和hMLH1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myc在慢性宫颈炎、CIN、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8/30)、50.0%(30/60)和69.2%(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在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6.7%(20/30)、56.7%(34/60)和30.7%(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C-myc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hMLH1蛋白表达下调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yc和hM-LH1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能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