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在小腿恶性肿瘤保肢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1997年3月-2002年10月,分别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胸脐皮瓣修复小腿恶性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保肢术后形成的皮缺损10例。结果:游离皮瓣移植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瓣坏死等,术后化疗对游离皮瓣的成活无影响。结论:小腿恶性肿瘤保肢治疗中,吻合血管的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小腿内侧游离皮瓣各30例。皮瓣切取平均面积为(1.2×1.5)cm^21.8×2.5cm^2,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有效率及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满意度。结果 3种手术方式有效率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满意度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9)。结论对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不同部位的游离皮瓣修复均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其中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方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舌肿瘤切除术后游离前臂皮瓣行舌缺损的再造与修复(附5例报告)郑苍尚副主任医师张同盛,木合塔,邱志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830001)舌肿瘤切除术后舌体的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我们自92年以来,用前臂游离皮瓣血管吻合...  相似文献   

4.
21例舌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舌再造术临床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文孝  陈杰  喻建军  李赞  包荣华  戴捷  周晓 《中国肿瘤》2006,15(11):779-781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舌癌缺损修复舌再造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04年2月~2005年12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舌再造术21例.[结果]21块游离瓣全部成活,术后血栓发生率4.8%(1/21).随访3个月~2年,再造舌形态丰满、功能满意.1例(T4N1M0)术后1年因颈淋巴结转移死亡,未发现舌局部复发者.[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安全可靠,供区隐蔽功能影响小,皮瓣厚度适宜,是修复舌癌术后缺损舌再造术的优良供区,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舌癌根治术后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臂游离皮瓣移植在舌癌切除术后局部缺损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从2002年5月至10月,共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2例。术后根据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防止皮瓣静脉危象发生,使移植皮瓣得以成活,患的进食及语言功能得以早日修复,并为术后放、化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游离皮瓣移植即时修复中晚期舌癌根治性切除后的舌缺损;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折叠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面颊贯通性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应用折叠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2例面颊贯通性缺损的患者。分析获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手术过程、血管吻合技巧以及皮瓣存活率。结果:11例皮瓣存活,1例因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而坏死。在12例患者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供区均一期缝合,供区的线性瘢痕隐蔽性好,且供区大腿的功能不受影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折叠后可同时修复面颊贯通性缺损的内侧及外侧,具有供区并发症少、外观易接受及患者满意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修复各类口腔颌面部缺损时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可能性和实用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开展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63例,皮瓣最小面积4×6 cm,最大面积7×22 cm;修复缺损部位有舌部26例,颊部15例,口底区8例,下颌6例,口咽部3例,上颌2例,软腭2例,面部大面积缺损1例。其中,肌皮瓣55例,分叶皮瓣8例。术中一期削薄48例,其中粗修46例,精修2例。结果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成活率为98.4%(62/63)。术后血管危象2例,其中1例抢救成功,失败1例,组织瓣坏死。削薄皮瓣均无坏死,无大腿皮瓣供区感染。术后患者均获得可接受的面部外形以及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可以很好的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种复杂的缺损。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Ⅰ期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光普  刘均墀等 《癌症》2001,20(11):1282-1285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对2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缺损进行了Ⅰ期修复与重建,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1.3岁,男160例,女98例,缺损部位包括;头皮62例,颈部40例,口颊部39例,鼻部29例,唇颏部27例,颧颞部22例,下颌骨20例舌及口底部12例,其它7例,修复方法:局部皮瓣修复75例;局部皮瓣加游离植皮53例,邻近组织瓣修复加游离植皮47例,肌皮瓣18例,肌皮瓣加局部皮瓣或游离植皮25例;游离组织瓣移植30例,游离组织瓣加邻近组织瓣修复3例;组织代用品7例。结果:全组258例病人,共采用276个皮瓣及组织代用品修复,手术成功224例,手术基本成功23例,手术失败11例。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Ⅰ期修复与重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功能障碍和畸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尚瑞芬  刘霞  李平 《实用癌症杂志》2023,(8):1381-1383+1387
目的 探讨影响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后皮瓣失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8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并分析皮瓣失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皮瓣失活率为14.61%(13/89),其中不完全失活12例,完全失活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口腔感染、合并糖尿病、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皮瓣失活有关(P<0.05),年龄、缺损部位、性别、淋巴结转移、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肿瘤最大直径、皮瓣来源、凝血酶原时间(PT)与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皮瓣失活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口腔感染、ALB水平<35 g/L、FIB水平≥4 g/L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皮瓣失活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后的皮瓣失活与合并糖尿病、口腔感染、ALB水平降低、FIB水平升高有关,临床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游离皮瓣移植已成为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无疑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仍有一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游离皮瓣移植失败,本文就引起头颈部游离皮瓣移植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后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在小腿恶性肿瘤保肢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1997年 3月 - 2 0 0 2年 10月 ,分别应用股前外侧皮瓣 ,胸脐皮瓣修复小腿恶性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保肢术后形成的皮缺损 10例。结果 :游离皮瓣移植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感染 ,皮瓣坏死等 ,术后化疗对游离皮瓣的成活无影响。结论 :小腿恶性肿瘤保肢治疗中 ,吻合血管的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多形皮瓣在乳腺巨大肿瘤切除后修复创面缺损的作用。方法 按肿瘤位置设计多形切口,留置中厚皮瓣,确保皮下毛细血管网及薄层脂肪组织。(1)皮瓣扩大分离转移法:两侧皮瓣超范围分离,外侧由背阔肌深面向后外,内侧向健侧乳房后间隙,(2)皮瓣切口延长转移法;向健侧乳房下缘延长切口,切除健侧腺体,保留乳晕乳头,形成乳房皮瓣,也可向腹侧延长切口,形成腹侧皮瓣。(3)易位皮瓣游离转移法;在皮肤缺损邻近容易转移的部位,如健乳侧或胸腹侧游离中厚皮瓣,基底宜宽勿窄。结果 采用此方法治疗乳腺巨大肿瘤或伴破溃22例,术后仅1例发生皮瓣尖端坏死,其余无并发症,如期实施综合治疗。结论 本术式解决了部分乳腺巨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缺损的修复问题。为综合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取游离皮瓣移植术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疗效及其对血清唾液酸(SA)和白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对4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分别采取游离组织皮瓣移植术修复治疗。观察术后皮瓣生长、伤口愈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术后患者复发、吞咽和张口功能恢复以及生存情况;检测血清SA和IL-2水平。结果43例缺损成功修复,成功率95.56%;术后4例因淤血发生皮瓣小面积坏死,3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抗炎治疗及局部处理后愈合;1例术后出现供区感染伴积液,给予切开引流后愈合;2例术后2d出现轻度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导致皮瓣血管危象,行移植皮瓣切除术;局部血肿3例,给予清创止血处理皮瓣愈合。随访时间2~4年,3年生存37例,生存率为82.22%。治疗前,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而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天和2周,患者血清SA水平均明显下降,而IL-2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应用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口腔颌面恶件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疗效好、并发症较少,患者血清SA和IL-2水平测定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头颈肿瘤术后缺损行一期修复89例的临床经验,认为首次治疗的设计正确合理是一期修复质量的保证;全面掌握修复手段,不断提高修复技术是提高一期修复质量的关键。文中讨论了三角形皮下蒂皮瓣、颈阔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舌骨下肌群肌皮瓣、舌瓣、腭瓣、额瓣、颈前带状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前臂游离皮瓣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头颈肿瘤手术中游离前臂皮瓣供区时采用邻近双叶瓣替代游离植皮的技术。方法:在制备游离前臂皮瓣同期取前臂皮瓣缺损区域的临近尺侧双叶瓣修复缺损,避免前臂皮瓣供区植皮。双叶瓣大叶用于修复前臂皮瓣的供区缺损,其面积为前臂皮瓣供区缺损的80%。小叶用于修复大叶,其面积为大叶的50%。结果:全部13例前臂皮瓣成活,无皮瓣坏死,头颈部缺损均获得I期关闭和愈合。前臂供区均采用I期临近双叶瓣修复,两例患者出现瘀斑和水泡,经处理后均未影响双叶皮瓣的存活。所有患者前臂肘关节及腕关节运动正常,无受限。结论:改良的供区不植皮的前臂皮瓣制备技术减少了术后和供区并发症的发生,临近双叶皮瓣的运用避免了植皮带来的外形及功能影响,值得在头颈肿瘤前臂皮瓣修复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多形皮瓣在乳腺巨大肿瘤切除后修复创面缺损的作用。方法 按肿瘤位置设计多形切口 ,留置中厚皮瓣 ,确保皮下毛细血管网及薄层脂肪组织。①皮瓣扩大分离转移法 :两侧皮瓣超范围分离 ,外侧由背阔肌深面向后外 ,内侧向健侧乳房后间隙。②皮瓣切口延长转移法 :向健侧乳房下缘延长切口 ,切除健侧腺体 ,保留乳晕乳头 ,形成乳房皮瓣。也可向腹侧延长切口 ,形成腹侧皮瓣。③易位皮瓣游离转移法 :在皮肤缺损邻近容易转移的部位 ,如健乳侧或胸腹侧游离中厚皮瓣 ,基底宜宽勿窄。结果 采用此方法治疗乳腺巨大肿瘤或伴破溃 2 2例 ,术后仅 1例发生皮瓣尖端坏死 ,其余无并发症 ,如期实施综合治疗。结论 本术式解决了部分乳腺巨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缺损的修复问题 ,为综合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I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对2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缺损进行了I期修复与重建,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1.3岁,男160例,女98例.缺损部位包括:头皮62例,颈部40例,口颊部39例,鼻部29例,唇颏部27例,颧颞部22例,下颌骨20例,舌及口底部12例,其它7例.修复方法:局部皮瓣修复75例;局部皮瓣加游离植皮53例;邻近组织瓣修复加游离植皮47例;肌皮瓣18例;肌皮瓣加局部皮瓣或游离植皮25例;游离组织瓣移植30例;游离组织瓣加邻近组织瓣修复3例;组织代用品7例.结果:全组258例病人,共采用276个皮瓣及组织代用品修复.手术成功224例,手术基本成功23例,手术失败11例.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I期修复与重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功能障碍和畸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巍巍  刘学奎  郭朱明  李浩  李秋梨  张诠  杨安奎 《癌症》2009,28(10):1088-1092
背景与目的:股前外侧皮瓣(ALT)对供区创伤小,有独特优点,但目前临床应用还不常见。本文探讨应用ALT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4年11月至2008年5月期间于中山大学肿瘤医治中心20例应用ALT皮瓣修复重建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资料。总结皮瓣切取的技术细节。报告术中解剖和成功率。结果:2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均获成功。ALT皮瓣血管蒂长介于5~14cm,平均9.9cm。切取的面积介于(4~9cm)×(6~16cm)。皮肤穿支的解剖类型分为肌间隔穿支4例(占20%),肌皮穿支16例(占80%)。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修复的头颈部缺损包括口腔内黏膜缺损14例(其中修复舌体及口底9例、口颊黏膜3例、硬腭1例、以及磨牙后区黏膜1例).面部及颈部皮肤缺损6例。皮瓣供区除1例以外均可一期缝合。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头颈部各种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一个很有价值和应用潜力的供区,具有成功率高,对供区影响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组织皮瓣移植在口腔及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86年3月~1995年5月,头颈外科应用前臂游离皮瓣及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及颌面部恶性肿瘤大面积切除后组织缺损50例(52次手术)。男性36例,女性14例。鳞状细胞癌43例,腺癌7例,前臂游离皮瓣重建舌5例,颊粘膜3例,腮腺癌切除后皮肤缺损4例,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底及舌15例,牙龈4例,扁桃体癌术后3例,眼睑癌侵及眶内切除1例。50例中47例成功占94%,其中三年生存率62.9%(22/35),五年生存率36.4%(8/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