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的机遇、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低毒、微残留的生物农药成为当今农药发展的方向。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农药生产国,我国正在大力研究、开发生物农药。尽管生物农药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研究、开发和应用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应加大投入,合理引导,确立生物农药在农药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加快开发和应用生物农药高新技术成果,以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在我国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目前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概念、标准、安全、应用及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提出:①应该制定我国生物农药中长期指导性规划,加强部门的宏观管理;②加强研究开发力度,加速生物农药产品的创制;③促进产业规模化,打造我国生物农药的龙头企业;④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联合,提升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⑤加强政府对生物农药重点品种的支持力度,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品种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生物农药现状及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新时期生物农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物农药推广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生物农药的特点和种类;综述了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开始限制和禁止一些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给生物农药的发展打开了空间。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将是一个发展方向。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虽然在生物农药研制上处于世界前列,但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却并不广泛。是什么原因让生物农药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开始限制和禁止一些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给生物农药的发展打开了空间。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将是一个发展方向。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虽然在生物农药研制上处于世界前列,但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却并不广泛。是什么原因让生物农药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呢?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生物农药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有多个生物农药产品获得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副所长邱德文表示,我国已经掌握了许多生物农药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制的技术路线,研发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当。但由于行业应用发展尚不成熟,未来几年我国生物农药仍将处于和化学农药结合使用的过渡阶段。邱德文表示,目前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形势,农药残留超标导致的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生物农药相比化  相似文献   

8.
郑冬梅  朱昌雄 《现代化工》2006,26(10):14-19
应用专家问卷调查结合实际研究工作,从市场需求、政府作为、生物农药产业发展3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我国生物农药市场及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框架及对策,即加快生物农药产业市场化进程,强化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扶持,完善农药及农产品法律法规,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强产学研实质联合,培育产业集群等.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生物农药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60年来,我国生物农药获得了长足发展,其研究、教学、产业化、登记管理、推广应用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一、生物农药的概念界定生物农药的含义和范围,现在和过去有出入,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所差异。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对生物农药进行解析。第一是通常意义上,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生物内含物、生物代谢产物或生物特定基因而制  相似文献   

10.
刘潇 《化学工业》2021,39(1):53-58
结合化学农药残留给农副产品带来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简述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背景和趋势;介绍了生物农药的种类和特性;生物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还介绍了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混用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生物农药及其发展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生物农药的发展阶段、概念、特点和种类,分析了我国生物农药开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生物农药在全球的应用情况、市场需求和区域性市场份额,以及有机农业与生物农药的关系,并阐述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3.
生物杀虫剂的进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杀虫剂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和安全性强的特点,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论述目前全球最重要的5个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霉素、苏云金杆菌、米尔贝菌素)的进展、杀虫机理、剂型、药效、应用和问题。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钟爱和需求,使用这些生物杀虫剂农药在未来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将可降低农药在农副产品中的残留和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朱玉坤 《世界农药》2012,34(3):28-30
昆虫拒食剂是一种非杀生性农药,具有高效、对环境安全、对人畜无毒、对有益昆虫安全等特点,其将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昆虫拒食剂的来源和种类、特点以及使用中的问题,展望了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洋 《世界农药》2022,44(2):1-8
分析了2021年国内正式登记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包括7个杀菌/杀线虫剂、6个杀虫/杀螨剂、2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介绍了新品种的作用机制、特点、作用谱、适用作物和登记情况,为生物农药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物农药及其未来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招衡  张翼翾 《世界农药》2010,32(2):16-24,30
生物农药的销售值因生物农药定义的不同而不同,预计其范围在2.20~50.00亿美元。如自1995年以来,转基因植物农药(PIP)已成为生物农药家族的成员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日趋成熟和完善,预计在未来几年开发出更优秀的PIP。对于最初的生物农药,其中发酵产物仍然是合成化学农药新的母体或新化学骨架最好的来源之一。一般,新的活性分子具有新的作用机制,这些物质在病虫害综合管理中很受欢迎。生物杀虫剂约为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的93%,其中发酵产物约占80%。因此,拓宽一些重要发酵产物的杀虫谱,具有很好的科研和商业价值。在生物农药市场营销方面,要着眼于利润更高的某些利基市场,如宠物的害虫防治。此外,在当今社会生物农药还有许多很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全球有机农业大力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进  雷斌  刘梦丽  张军高  周小云  梁晶 《农药》2020,59(5):382-385
[目的]评价0.3%苦参碱AS、0.5%藜芦碱SL、0.6%印楝素EC、1.8%阿维菌素EC和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对设施番茄蚜虫和白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农药。[方法]以清水为空白对照,70%吡虫啉WG为药剂对照,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药后3 d时各生物农药处理对蚜虫防治效果显著低于70%吡虫啉WG,7 d时防效相当,15 d时防效显著高于70%吡虫啉WG;药后15 d内70%吡虫啉WG处理对白粉虱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各生物农药;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对设施番茄蚜虫和白粉虱防治效果优于其他生物农药。[结论]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是防治设施番茄蚜虫和白粉虱的理想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8.
王芳  刘晓晖  赖怀 《农药》2006,45(7):491-493
试验用6种杀菌剂对谷子瘟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较好,两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1.2%和40.3%,加药2-7d对孢子的生长仍有一定的影响。大田防治试验也说明,两种药剂对于供试的两个品种的防治效果表现均较好,对于品种矮2,防治效果均达50%以上,对于品种68,春雷霉素的防治效果(54.8%)好于代森锰锌(47.2%)。从生物农药的观点出发,应首选春雷霉素。甲霜灵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5%)。  相似文献   

19.
植物内生真菌农药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杨润亚  冯培勇  李清 《农药》2006,45(7):440-444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可开发生物农药的新兴微生物资源,综述了国内外近20多年来从植物内生真菌中发现的具有抗病抗虫作用的菌株及其活性化合物,讨论了利用植物内生菌防治植物病虫害的途径、存在问题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焱平  蔡笃程  朱朝华  黄光斗 《农药》2005,44(3):142-143
报道了9种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成虫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农药2.5%高效氟氯氰菊酯EC、2.5%三氟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效果高,防效均在90%以上;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EC、0.3%印楝素EC对椰心叶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