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对玉米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的固相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讨论了各反应因素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用量为7 phr水,用量为35 phr,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0~60 min。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密炼和开炼两种混炼方式及不同的密炼温度对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炼温度相同时,密炼工艺比开炼工艺的塑化共混效果更好,胶料的门尼黏度更高,发泡材料性能更优;在130~160℃的密炼温度范围内,密炼温度为150℃时得到的发泡材料密度最低、硬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研究了再生剂及软化剂用量、再生温度及时间、开炼温度及时间和双辊转速对GRT(Ground Rubber Tire)再生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生剂用量为4份,软化剂用量为2份,再生温度为180℃,再生时间为4h,开炼温度为150℃,开炼时间为10min,开炼机两辊转速均为25r/min时,制备的再生胶物理机械性能优良,并且再生后的GRT凝胶质量分数低至73.34%,而溶胀度高达79.3%。红外光谱表明,原GRT胶粉实现了再生。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甘油为增塑剂,马来酸酐(MA)为酯化剂,通过密炼机熔融反应共混制备木薯淀粉马来酸酯。研究了密炼时间、温度、转速及马来酸酐加入量对淀粉酯取代度(DS)的影响,并采用FTIR对淀粉酯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取代度随着密炼温度的升高和密炼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密炼温度为130℃或密炼时间为12.5min时取代度变化变得比较平缓;随着密炼转速的增大,取代度先增大后减小,转速为70r·min-1时达到最大值;随马来酸酐含量的增加取代度近似呈线性增长。FTIR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成功接枝到淀粉链上。  相似文献   

5.
谢瑾  李宁  李欣  刘灿 《云南化工》2023,(S1):38-41
木质素具有的酚羟基可以替代苯酚合成木质素热塑性酚醛树脂。使用木质素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酚醛树脂纤维,研究了密炼时间、密炼温度、密炼转速对纤维力学性能影响。树脂的密炼时间过长、密炼温度过高、密炼转速过快均会导致树脂搅拌器相互摩擦大量生热,过高的热量使得树脂热解。从而树脂黏度降低,分子量下降,从而影响原丝力学性能。密炼时间15 min、密炼转速45 rad/min、密炼温度135℃为树脂最佳密炼工艺。  相似文献   

6.
在转矩流变仪中,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多单体熔融接枝技术,研究了二元乙丙橡胶(EPM)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考察了MAH含量、DCP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子转速以及第二单体苯乙烯(St)的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PM-g-MAH体系,MAH和DCP最佳用量分别为3.0 phr和0.22 phr,最佳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8 min,转子转速60 r/min,此时接枝率最高达到0.46%;加入第二单体St后,当n(St) /n(MAH)为1/1时,EPM-g-(MAH-co-St)的接枝率为0.64%,接枝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林广义  于晓东  王佳  王祥  刘彦昌 《橡胶工业》2019,66(6):0466-0470
采用两步力化学再生方法制备再生橡胶,并通过设置多组对比试验探讨密炼机的初始温度、智能开炼机的温度和开炼时间以及恒温放置时间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炼机初始温度为65~75 ℃、智能开炼机温度为40 ℃、开炼时间为38~40 min、恒温放置80 min条件下制备的再生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且再生橡胶表面均匀连续,再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马连湘  王一雯  张庆玲  宋君萍 《橡胶工业》2020,67(10):0777-078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炭黑/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的密炼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密炼起始温度、转子转速和密炼时间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综合考虑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导热性能和物理性能,其优化密炼工艺参数为密炼起始温度70℃,转子转速60 r·min~(-1),密炼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步力化学再生方法制备再生橡胶,并通过设置多组对比试验探讨密炼机的初始温度、智能开炼机的温度和开炼时间以及恒温放置时间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炼机初始温度为65~75℃、智能开炼机温度为40℃、开炼时间为38~40 min、恒温放置80 min条件下制备的再生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且再生橡胶表面均匀连续,再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将聚甲醛(POM)与丙烯酸酯类弹性体(ACR)在转矩流变仪中密炼共混15 min,研究了POM/ACR共混物的加工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ACR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和最大转矩降低,平衡转矩提高,且塑化时间稍有延长。对于ACR质量分数为16%的共混物,密炼试验表明密炼温度和转速的升高对其平衡转矩、塑化时间及物料温度均有影响,但转速的影响更为突出。在相同的转速下,随着密炼温度的升高,平衡转矩变小、塑化时间缩短而物料温度上升的幅度变大;在同一密炼温度下,随着转速的提高,平衡转矩总体上增大,塑化时间明显变短,物料温度上升的幅度明显变大。转速70~100 r/min、密炼温度175℃是POM/ACR共混物较为合适的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使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氧化降解法制备液体天然橡胶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降解胶乳相对分子质量的因子主次顺序为反应时间、温度、丙醛用量和引发剂用量。最佳降解条件为引发剂,2份;丙醛,30份;反应条件80℃×24h,得到Mn为1.2×104。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降解胶乳相对分子质量先下降后上升;随丙醛用量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降解胶乳相对分子质量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工艺和配方对熔融法制备丁苯橡胶接枝马来酸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丁苯橡胶接枝马来酸酐(SBRgMAH),讨论了马来酸酐(MAH)和第三组分的用量、转子转速、反应时间以及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对SBRgMAH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用化学滴定法测试SBR-g-MAH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结果表明,在引发剂BPO用量为0.25份、MAH用量为5.0份、第三组份用量为6.0份,反应温度135℃,转子转速40r/min,反应时间3min的条件下SBR-g-MAH的接枝率最大,达到3.21%。  相似文献   

13.
用自制的催化剂合成了一种环氧大豆油。通过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双氧水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环氧大豆油环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氧水用量100份、催化剂用量0.5份(大豆油用量定为100份)、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5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的环氧值为6.58%,碘值为0.83 gI/100g。产品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确定大豆油被环氧化生成环氧大豆油。  相似文献   

14.
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羧基丁腈橡胶(XNBR)对双酚A环氧树脂(CYD-128)进行改性研究,制备了具有优良增韧效果的嵌段高分子预聚物。对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合成条件、产品转化率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羧基丁腈橡胶与环氧树脂反应温度100~120℃、反应时间1.5~3h、催化剂用量0.20%~0.30%时,为最佳合成工艺;XNBR含量为15phr时,改性材料具有最大的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5.
Sulfidic linkages that are formed during the vulcanization process of natural rubber (NR) are unstable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and can be reversed into conjugated diene. To overcome such issue and to build a compound that is hostile to inversion and with increasing service life, anti-reversion agent (ARA), for example, N,N′-4,4′-diphenylmethyene bismaleimide (BMDM), is added into the formulation. This work explains the conjugation reaction mechanism of conjugated diene and BMDM by means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first phase of this stud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e in ARA dosage keeping ZnO dosage the same. It is observed that 5 phr of BMDM and 2 phr ZnO combination (ARA4) shows lowest reversion at 160°C. The modulus value at 300% elongation increased 12%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BMDM as compared to the compound of no BMDM (ARA1). The second part is all about keeping BMDM dosage the same at 5 phr level and varying ZnO phr by 3, 4, and 5. From the overall results, it is observed that at a suitable dosage of BMDM and ZnO (5 phr BMDM and 3 phr ZnO combination [ARA5]), least reversion can be achieved and vulcanizates containing optimized BMDM and ZnO show better retention properties after aerobic aging as compared to ARA1.  相似文献   

16.
以羊毛脂为原料,采用甲醇钠、氢氧化钠2种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醇用量等因素对甲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钠为催化剂时,在反应温度60℃、甲醇与羊毛脂质量比1.6、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质量分数4%的条件下,酯转化率达到94.3%。用响应面法优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的羊毛脂甲酯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3℃、甲醇与羊毛脂质量比1.85、催化剂质量分数6%、反应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酯转化率可达94.2%。  相似文献   

17.
张敏  童鹏威  徐明  李扬  鲁圣军 《聚氯乙烯》2012,40(9):17-20,30
采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VC/环氧树脂F51复合材料,并固定固化剂504用量为环氧树脂F51用量的80%,研究了环氧树脂F51的用量、固化时间及固化剂体系对PVC/环氧树脂F51共混物的聚集态结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当环氧树脂F51用量较少时(如2份),其以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基体PVC中,但随着环氧树脂F51用量的增加,其在基体PVC中分散的颗粒越来越大,出现团聚现象;②当环氧树脂F51的用量为2份,固化时间为8h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为69.9MPa;当环氧树脂F51的用量为4份,固化时间为8h时,共混物的弯曲强度为92.0MPa;③当环氧树脂F51的用量在6份,固化时间为8h时,共混物的维卡软化温度达到最大值,为102.1℃,比纯PVC增加了23.8℃。  相似文献   

18.
秦蓬波  吴松华  朱华 《粘接》2011,(8):79-80
通过对比150℃二老化前后聚硫密封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分析了硫化促进剂AГM-9用量对聚硫密封剂耐老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ГM-9用量在1.0份以下,聚硫密封剂老化性能随其用量的增加逐渐提高;用量在10份以上,老化性能随AГM-9用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利用混凝+铁炭微电解/H2O2+活性炭吸附法对高浓度的化学清洗废水进行联合处理,同时简单分析了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确定了混凝最佳条件(pH=8、PAC投加量为50 mg/L、PAM投加量2 mg/L、沉淀时间40 min),铁炭微电解/H2O2最佳条件〔pH=2、(Fe+C)总投加量60 g/L、m(Fe)∶m(C)为1∶1、H2O2投加量4 mL/L、反应时间60 min〕,活性炭吸附最佳条件(吸附时间120 min、pH=6、活性炭投加量20 g/L)。结果表明,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对化学清洗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可达98%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