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兰  仇杰  郭金仙  王称  李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25-2328
目的:通过对2006~2009年度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掌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今后全省各级妇幼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对2006~2009年度甘肃省100所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2006~2009年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缺乏情况呈逐年增长趋势;在职职工构成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主,占职工总数80%以上,并呈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市州级机构有12所合格(85.7%),县区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均不合格;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下人员占50%以上;省级机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40%以上,市州级和县区级机构以中级和助理及以下职称人员为主;随着机构级别的升高,保健科室人员所占比例降低。结论:甘肃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卫生技术人员构成不合理、专业素质较低、专职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严重,势必会影响到妇幼保健机构职能的履行及妇幼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平凉市及所辖1区6县的8所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探讨各妇幼保健院(站)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为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收集2013年平凉市所辖1区6县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8所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数量均达不到标准规定下限的50%;各机构中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50%以上;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90%以上,市级机构优于县区级。结论 2013年平凉市各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人员总量偏少、学历层次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专职保健人员配备不足及各区县人员配备差异较大等问题,平凉市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需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妇幼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湖北省98所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湖北省妇幼保健机构中实际职工人数超过编制人数的占84.69%;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67.85%);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构成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比90.39%)。结论湖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存在现有编制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构成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妇幼保健人力资源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南省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妇幼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海南省2016年度22所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现状进行调查,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并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海南省2016年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编制缺乏数为931个;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75%以上的单位有13所,占59.1%;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67.2%,职称以初级为主,占59.8%;卫生技术人力资源按常住人口分布与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99和0.500。结论海南省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存在编制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投入,增加编制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改善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提高卫生技术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9年陕西省市级(含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分布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法,利用2009年<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网报数据,分析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学历、职称、人员配置比例等,以及市区、县、三级分布现状.结果 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中,缺乏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较多,卫生技术人员少于10人的机构有14所,占全省的11.97%;各类人员比例配置不合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例为1.47:1.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水平较低,其中高级职称279人,占4.59%;中级职称1 816人,占29.88%;中级以下职称3 982人,占65.53%.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硕士学历6人,本科学历93人,大专以下238人,分别占领导成员的1.78%、27.60%、70.62%;院(所)长专业对口率不高,其中妇幼卫生专业18人,仅占15.38%.以上现象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更加突出.结论 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应引起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重视.通过各类卫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增加机构人员编制,进而可增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机构设置(有无住院服务)、不同地区(东、中、西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差异,从而为开展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按卫生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配备40人的标准,在无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为97.6%~98.6%。在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东、中、西部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7%、89.4%和90.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保健人员数,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在2004-2008年间无明显增加,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及人才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对太原市11个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市级和县级均为独立机构,地市级妇幼机构为差额/全额拨款单位,区级和县级妇幼机构则以全额拨款的方式为主。开展住院服务的机构占27.27%,不开展住院服务的占72.73%;2人力资源情况:与卫生部颁布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规定的编制下限比较,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缺编112人,区级缺编17人,县级缺编60.50人。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地市级76.74%、区级77.03%、县级78.35%;3资产情况:地市级的固定资产和专业设备固定资产都远远高于区级和县级,但如果按人均固定资产计算则是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最高,其次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区级最低;4运营情况: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年门诊量253 261人次,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县级的年门诊量5 520人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1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以独立形式和全额拨款为主;2太原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都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3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购建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4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开展有特色,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门诊服务则待提高,应积极探索妇幼保健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获取湖南省137家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和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有1所省级、14所地市级、122所县区级妇幼机构,湖南省总共有8所(5.8%)三级妇幼机构,53所(38.7%)二级妇幼机构。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平均分别缺少编制数为21、202和52个,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均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3.0%以上。省级机构本科学历占到56.09%,硕士学历占到24.81%;地市级本科学历占到60.66%,大专及以下占到34.77%;县区级机构大专及以下占到70.51%,本科占到29.11%,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湖南省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机构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分别为1∶1.1∶3.3,1∶1.9∶4.2和1∶5.4∶12.5,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湖南省妇幼保健三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编制缺乏严重,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市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开展和人力配备情况,评价机构发展现状,为妇幼机构的良好发展与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2013年北京市16所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个体服务开展、业务管理与技术指导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6所机构的编制缺乏比例、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和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分别为81.3%、81.1%和55.2%。平均年门诊服务人次为21.6万,平均年出院人次为4 067,床位总使用率为81.5%。在个体保健服务和业务管理与技术指导工作中,覆盖率达到100.0%的项目分别占27.4%和72.2%,未开展服务项目的主要原因均为人员不足。平均编制缺乏数高于全国各级水平;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低于全国各级水平。2010年至2013年人力资源配置的多项指标均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住院医疗服务的多项指标在2012年至2013年出现了下降。结论北京市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整体素质逐年提高,保健服务稳步推进;同时,妇幼卫生人才队伍亟待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依然落后,接诊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妇幼保健机构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为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基于四川省妇幼保健监测直报系统,对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资源配置状况与服务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全省缺编6102人;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7%,未能达到标准;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运营能力有限。[结论]有关部门应根据现实情况,重新修订人员编制、吸收人才,同时应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改善设备条件,保证妇幼保健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南宁市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与运营现状,为规范建设和科学决策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网络直报系统,分析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2010年度基本情况、人力资源、设备拥有、服务提供、群体保健及科研教学等信息。结果:妇幼保健机构面临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人员偏少及素质偏低、业务发展不平衡、科研教学弱等问题。结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公卫职能,注重群体保健;加强人员培养,增强队伍素质;提高临床水平,促进群体保健。  相似文献   

12.
社区妇幼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忆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053-3055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岸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状况,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江岸区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武汉市江岸区社区妇幼保健人员数不足,结构不尽合理,60.22%为兼职,学历以中专为主,职称不高,初级职称占66.67%,专业工作年限短,不足5年者占50.54%,工作经验不足;人员待遇不高,平均月收入1 236.20元,并缺乏全面、持续、合理的妇幼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修学习;人员流动性大。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由多种因素造成,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政府应增加对社区妇幼卫生工作的财政投入,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提高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待遇,稳定社区妇幼保健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四平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审核、分析,掌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妇幼保健工作政策提供可靠信息。方法采用计算机网络直报系统,完成机构监测数据的网络填报,实现信息网络实时直报。并通过软件系统的功能设置实现数据的逐级审核上报。结果四平市2013度机构监测共覆盖6个县(市)区,掌握6家妇幼保健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资产、设备、运营、群体保健服务等。总体上报率达100%。结论四平市2013年度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显示,6家妇幼保健机构总体发展状况良好,资源与运营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不同保健机构发展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基层卫生机构儿童卫生服务能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方法:采用个人访谈调查方法,内容包括基层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员配置及培训情况、设施设备配置和业务开展情况,儿童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以及相关建议措施等。结果:基层儿童卫生服务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人员不足、知识水平不高、业务质量不高及部分设备陈旧闲置等现状阻碍儿童卫生服务能力的发展。结论:基层儿童卫生服务能力不足,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我国妇幼保健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公平性。方法 主要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和泰尔指数进行测算。结果 妇幼保健机构数、妇幼保健机构床位数、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的集中指数CI分别为:-0.108 0、0.118 8、0.172 4,表明我国妇幼保健资源的配置向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倾斜较为明显,地区之间妇幼保健资源配置不公平。泰尔指数显示,我国妇幼保健资源地区间仍存在配置差距。各地区内部配置不公平性较为严重,是影响我国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妇幼保健资源配置不合理,妇幼保健资源中机构数、床位数的公平性优于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公平性;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地区间较为公平,优化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应重点关注地区内部的不公平,尤其是东部地区;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城乡差异显著,农村地区优于城市地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预防保健机构技术支持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关系。方法 2010年6-9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调查青岛市所辖的区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合作关系上,认为目前与社区机构合作关系良好疾控部门有34.7%,妇幼机构有31.9%,社区机构人员中有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0,P<0.05)。仅有33.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25.0%妇幼机构将项目技术指导纳入2010年工作计划;疾控部门中72.2%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技术指导时不顺利,妇幼机构中则有68.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53.8%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上级部门协调,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107,P<0.05)。有58.3%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信息报告制度;90.3%的疾控部门工作人员,91.7%的妇幼机构工作人员和87.9%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获得社区项目进展信息有障碍。所调查的1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妇幼保健机构共开展项目技术指导165次,平均(13.75±9.46)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次,平均指导(26.00±16.7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关系欠佳,两者间的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多不顺利,信息沟通也多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7个省14家完成资源整合和“四大业务部”设置改革的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职、在岗医务人员对改革的评价及满意度情况,总结经验和存在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14家市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①调查对象对资源优化整合5个方面的看法中,选择赞同的人数比例均在92%以上;县区级调查对象选择赞同的人数比例高于地市级;原计生服务机构的赞同人数比例高于原妇幼保健机构。②调查对象对“四大业务部”设置改革的6个方面的看法中,选择赞同的人数比例均在80%以上;县区级调查对象选择赞同的人数比例高于地市级。[结论]多措并举保证了职工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同时也应重视职工的意见;县区级机构的医务人员对改革政策认可程度较高。针对存在的绩效考核、人员转岗等问题,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整合机构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分析2018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现状,为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主要包括开展诊疗服务的机构情况、开展住院服务机构床位分布情况、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及数量变化情况、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情况、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河南省172所妇幼保健机构中床位数占比最多的是产科,其次是儿科,分别为34.35%、21.37%。2010—2018年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床位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婴儿死亡率(2010年为7.1‰,2018年为3.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0年为8.7‰,2018年为5.3‰)、孕产妇死亡率(2010年为15.2/10万,2018年为10.9/10万)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优于全国指标。在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主要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占63.66%,孕产妇危重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占比分别为50.65%、40.91%。结论 河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良好,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但是各机构之间服务能力存在差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技术人才限制,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016—2020年贵州省妇幼健康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进行分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维度评价2016—2020年贵州省妇幼健康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结果 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员年均增长13.13%。本科以上学历卫技人员比例从40.16%升至55.93%。各类资源密度指数值均呈上升趋势。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界于0.136~0.474和0.233~0.523之间。区域内泰尔指数均大于区域间,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基本超过86%。 结论 贵州省妇幼健康人力资源总量逐步增长,人员素质逐步提高,综合配置水平不断提升,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地理面积配置公平性,但同时存在学历、职称结构较不合理,经济水平较弱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较弱,偏远山区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差,公平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等问题,建议政府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人力资源配置的“扩容提质”和“平衡布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状况,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5—2011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况等数据,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配置、服务提供以及运营等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机构运营等方面均有所增长,东部地区发展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各地区均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与职称不高、政府投入不足等现象。结论应进一步增加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入,提高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