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患者女,28岁,5年前行室间隔修补术及二尖瓣成形术.以"间断发热3个月,皮疹1个月,加重4d"入院.查体:体温38℃,心率85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二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左手掌部红色皮疹2 cm×2cm,触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11×109/L,粒细胞比例86.8%,血红蛋白110 g/L.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3岁.心悸、气促数年余,近半月加重并伴双下肢水肿.于2009年11月 17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率78次/min,体温36.7℃,血压9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中度紫绀,颈静脉怒张,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肋缘下4 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界不大,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右心房室肥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8岁。主因间断性发热1个月,右髋关节疼痛15天,加重3天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体温最高39℃。查体:体温37.6℃,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男,82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10年,因症状加重伴放射性疼痛10d于2010年7月17日住院治疗.入院前10 d出现频繁胸闷、胸骨后压榨性闷痛、大汗,疼痛向左上肢及后背放射,含救心丸及吸氧后,持续约20~ 30 min缓解,每日3~5次不等.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逐渐延长,最长持续约40多分钟,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吸氧、盐酸罂粟碱肌肉注射后缓解.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90 mm Hg(1mm Hg=0.133kPa),体质量72 kg.双肺呼吸音粗,无明显哮鸣音,未闻及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2岁.咳嗽、发热1个月,于2010年来诊.查体:体温38.4℃,呼吸20次/min,脉搏90次/min,血压90/50 mm Hg(1 mm Hg=0.133kPa).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处,心界向左下增大,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中度舒张期杂音,可闻及股动脉枪击音.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年、间断发热3个月入院.该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反复口腔溃疡,为痛性溃疡,愈合后无瘢痕,并伴有外阴溃疡,偶伴双下肢皮肤红色结节,疼痛伴灼热感.静脉采血及输液后穿刺处出现红色丘疱疹,伴有脓性分泌物.3月前出现间断发热,畏寒,寒战,体温最高可达41℃,伴咳嗽,咯白色黏痰,胸痛,诊断为白塞病,予醋酸泼尼松及环磷酰胺治疗,患者溃疡未再出现,但发热无好转.1月前逐渐减药后仍有间断高热而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8.5℃,血压122/73 mm Hg(1 mm Hg=0.133 kPa),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红色结节,压痛,皮温稍高.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4岁,因"间断胸憋、气紧伴夜间不能平卧3+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2/49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 cm。未触及震颤,未探及心包摩擦感;心率100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均可闻及双期杂音,以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为著,未向颈部传导,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 ,5 2岁 ,农民。因发热、肌痛 2个月 ,于 2 0 0 2年 8月 4日入院。患者于 2个月前开始发热 ,起始体温 38℃左右 ,伴胸背部肌肉疼痛 ,以“感冒”自服用“解热止痛片”可见效 ,但过后体温复升 ,热退后肌痛消失。入院时体温逐渐升高至 38.5℃以上 ,有时达 39.2℃ ,乡医曾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地塞米松治疗 ,体温可降至正常 ,治疗 1周后停药 ,2 d后即复发 ,来本院就诊。入院时体检 :体温 38.7℃ ,脉搏 88次 / min,呼吸 2 0次 / m in,血压 110 / 70 mm Hg( 1mm Hg=0 .133k 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胸骨无压痛 ,左第二肋软…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64岁,因发作性心悸10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病史5年。体格检查:体温36.5℃,心跳93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4/81 mm Hg(1 mm Hg=0.133 kPa)。听诊未闻及心脏杂音。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房颤。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遂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前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未见血栓形成,左上肺静脉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6岁,学生.2008年7月12日因"发热5 d"入院.患者入院前5 d,洗澡后出现发热,体温38.5℃,自觉头痛,无明显畏寒,无咽痛、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用克林霉素后未见明显好转.2 d后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纳差,呕吐胃内容物1次,头痛加重,体温39.8 ℃.入院体检:体温39.2 ℃,心率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kPa).神志清楚,无贫血貌,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副鼻窦区无压痛;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近Ⅱ°肿大,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清,心肺无异常;腹软,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11.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14岁。因左髋关节疼痛伴左下肢麻木3月余,发热4天入院。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髋关节疼痛,伴左下肢麻木。4天前夜间突然发热,体温39℃,伴寒战、盗汗,注射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反复发作,来我院门诊。查红细胞沉降率101mm/h,CT平扫提示髋关节结核,收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min,呼吸20/min,体重28k。颈部及双腋下可触及数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质中,无压痛。咽不红,扁桃体不大。心、肺、腹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以"间断咳嗽2 a、胸闷3个月、食欲不振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3个月前患者因感冒出现胸闷、咳黄色痰,无咯血、发热、呼吸困难,于其他医院治疗效果差.1个月前患者出现胸闷,并出现吞咽不畅伴胃胀、腹部疼痛、饮食及睡眠差,随来本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4℃,呼吸22次/min,心率96次/min,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无肿大;左侧呼吸活动弱,叩诊左肺呈浊音,右肺呈清音;听诊左上肺可闻及较弱呼吸音,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心脏相对浊音界右偏,心律齐,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2 岁,因"胸痛伴呼吸困难、发热1 d"于2011 年7 月25 日经急诊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 d 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 胸部锐性疼痛,伴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症状,伴寒战、发热,体温 最高39 ℃,伴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入院查体: 体温 38.5 ℃,心率140 次/min,血压115/65 mm Hg,呼吸45 次/min, 急性痛苦面容,喘息状,张口呼吸,口唇无发绀,左侧呼吸动度减 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右侧叩诊清音,左肺呼吸音减弱, 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右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 胞计数35 ×109 /L,粒细胞91.7%,血红蛋白84 g/L,血小板790 ×109 /L;生化示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基本正常,总蛋白70 g/L,白 蛋白26 g/L;血气分析示pH 值7.47,PCO2 24 mm Hg,PO2 58 mm Hg,SO2 92%,HCO- 3 17.2 mmol/L,BE -5.3 mmol/L.胸部 X 线及胸部CT 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纵隔及气管右移,右侧支 气管肺炎(图1,2).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8岁,因间断发热2年于2009年6月25日入我院风湿免疫科,体温波动于38~40 ℃.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率82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缘下未及.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6岁,入院前近1个月无明显原因出现乏力,近1周出现发热、心悸,于2005年6月18日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9℃,脉率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3/55mm 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胸廓无畸形,胸骨下端压痛,心尖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听诊区及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相似文献   

16.
孙泽艳 《临床荟萃》2007,22(21):1542-1542
患者,男,46岁。因中午过度饮酒后约30分钟突然出现左下颌持续疼痛,伴全身大汗、胸闷,无心悸、心前区疼痛,无畏寒、发热,无腹痛,于14:00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6.9℃,脉搏7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80/95 mm Hg(1 mm Hg=0.133 kPa);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大汗,颈静脉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摘要 男,56岁.因发热、胸憋半个月于2008-03入院.查体:T37.8℃,P 88次/min,R 18次/min,BP 120/70mm Hg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尚对称,右乳下亦可触及2 cm×1 cm大小肿物,表面不光滑,无压痛.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患者,男,18岁,以头昏、乏力伴发热2个月入院.于2004年3月下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伴发热、尿黄.查体:体温38.2 ℃,脉搏10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重度贫血貌,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胸骨压痛(+),脾脏在肋缘下甲乙线15 cm,甲丙线23 cm,丁戊线+6 cm,质硬,无压痛.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3 6岁。因间断心悸、气短 10余天入院。平素活动耐力正常 ,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查体 :体温 3 5 .5℃ ,脉搏 88次 / min,血压 119/ 87mm Hg ( 1mm Hg=0 .13 3 k Pa) ,口唇无发绀 ,颈静脉无充盈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 ,未触及细震颤 ,心界不大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3岁.于9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左右,左侧耳旁区出现肿胀伴轻微疼痛,在当地卫生所按照"腮腺炎"抗炎治疗3d,症状有所减轻;1d前患儿突发呕血,为喷射性,吐出鲜红色血液,含血凝块,至入院前其呕血3次,每次量约200 ml,门诊拟"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收入院.入院体查:体温37℃,脉搏15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83/42 mm Hg(1 mm Hg =0.133 kPa),神志清,精神软,肢体凉玲,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口腔内见较多血性物,左侧耳后扪及一肿块,质偏硬,大小约7 cm×7 cm.辅助检查白细胞17.6×109/L,中性89%,血红蛋白64 g/L,红细胞2.27×1012/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