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公认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房颤)易并发栓塞,因而需进行抗凝治疗预防栓塞。至于非风湿性房颤病人,虽然也有颇高的体循环栓塞与中风危险,是否也需抗凝冶疗预防,则尚无定论。血管病病人非随机口服抗凝剂治疗与随机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试验降低栓塞发生的结果,以及小剂量华法令治疗被证实具高度安全性,促进了探讨非风湿性房颤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多个随机临床试验的进行,有些已完成,以下综述非风湿性房颤的抗凝治疗。患病率与发生率研究人群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不同可明显影响房颤的患病率。健康人群中患病率为5/122043(美国健康全军飞行员,男,15~50岁),0.4%(16岁以上成人),与  相似文献   

2.
a.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短暂性脑缺血或小范围卒中后的补救性预防措施 b.非风湿性房颤合并近期脑缺血患者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最佳强度  相似文献   

3.
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并发栓塞性中风和其它体循环栓塞的高度危险,SPAF试验(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Trial)是应用华法令和阿斯匹林预防房颤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之一。 SPAF将非风湿性房颤病人按是否适合华法令治疗分为二组。组1适合华法令治疗的627例随机平分为公开的华法令治疗组与双盲的阿斯匹林治疗组或配对的安慰剂组。组2不适合华法令治疗的703例,随机分为双盲的阿斯匹林组或配对的安慰剂组。华法令用量平均每日4.8mg,治疗指标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揭示非风湿性房颤患者新近出现一过性胸缺血或较轻缺血性中风时的理想抗凝强度即凝血酶原时间理想的国际标化率INR,以把出血和血栓栓塞并发症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5.
房颤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评述,主要讨论甲状腺毒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及由此转变成慢性房颤)、左房扩大、隐性脑血管栓塞和脑血流降低所起的作用。作者认为,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应予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6.
非风湿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性及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风湿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性及抗凝治疗研究进展宁波市解放军113院陈振云综述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陈新审校目前已公认风心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伴发心房颤动(AF)时血栓栓塞危险性较高。抗凝治疗能预防栓塞并发症、降低危险性。但对非风湿性AF并发栓塞...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华法令对非风湿性房颤患者并发卒中危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住院患者16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病因、临床特点和抗凝治疗现状.方法对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1998~2001年共1650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房颤动患者中阵发性、持续性和持久性房颤各占13.94%、6.42%、79.64%,风湿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病因(67.88%),其次是高血压及冠心病(13.88%、7.52%).持久性房颤患者中68.42%心功能Ⅲ~Ⅳ级,与阵发性房颤相比有较大的左房内径[(51.94±12.46)mm∶(34.96±7.64)mm, P<0.01]和较低的左室射血分数[(69.40±12.98)%∶(74.93±12.08)%, P<0.001].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5.45%,其中风湿性房颤为非风湿性房颤的5.21倍;非风湿性房颤患者华法令应用率为24.53%,而32.83%的患者出院时未接受任何抗凝治疗.结论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房颤流行病学资料;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应得到临床医生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老年非瓣膜房颤的口服抗凝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在老年人占有一定比例,房颤关联的脑中风是老年中突出的一个问题,非瓣膜房颤比其它原因导致的脑中风更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房颤患者的缺血性脑中风发生率,使用华法林比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中风效果更好,尤其是降低心源性栓塞中风;高龄患者是高危人群,应加强抗凝治疗,但抗凝强度应该是:小剂量的、尽可能低的有效强度,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ms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在1.7~2.5范围更合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上海华泾社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现状,以提高社区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视。方法调查2009年3月至2019年3月212例华泾社区房颤住院患者的病史,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并发疾病和抗凝方案,按照CHADS2评分分析房颤患者的抗凝现状。结果 212例房颤患者并发疾病前3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92.92%)、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68.87%))和糖尿病(27.36%)。所有患者的总体抗凝率为4.24%,抗凝药物皆为华法林,抗血小板率为64.15%。非脑卒中组华法林抗凝率明显高于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6%vs. 1.96%,P0.05)。结论目前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比例低,需加强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42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临床特点、血栓栓塞和抗凝治疗现状。方法对2000~2004年426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156例(36.62%),风湿性心脏病54例(12.68%)。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64例(15.02%),其中瓣膜性房颤与非瓣膜性房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非瓣膜性房颤中,左房的大小在栓塞组与非栓塞组差异无显著性。接受华法林治疗89例(20.89%)。结论本研究提示房颤的抗凝治疗在基层医院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非风湿性心脏病所致房颤多发生于老年人,易发生脑卒中,本研究旨在观察华法令抗凝治疗能否减少此类病人脑卒中的发生。方法作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相似文献   

13.
作  者  (a)波士顿地区房颤抗凝试验研究者(b)SingerDE ,HughesRA ,GressDR ,SheehanMA ,OertelLB ,MaraventanoSW ,BlewettDR ,RosnerB ,KistlerJP(c)KistlerJP ,SingerDE ,MillensonMM ,BauerKA ,GressDR ,BarzegarS ,HughesRA ,SheehanMA ,MaraventanoSW ,OertelLB ,RosnerB ,RosenbergRD标  题  (a)非风湿性房颤病人低剂量华法林对卒中危险的影响(b)非风湿性房颤病人中阿司匹林对卒中危险的影响 :BAATAF研究(c)房颤病人低剂量华法林抗凝对凝血系统活性水平的影响参考文献  (a)NEnglJMed ,1990 ,32 3…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心房纤颤抗凝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而房颤病人并发卒中的危险日益受到关注。现已公认房颤病人抗凝治疗有预防塞的作用。老年人用抗凝治疗的利和弊目前仍有争论;但有充分证据说明抗凝治疗对多数房颤病人利多于弊。因有出血危险,以往医生对60岁以上病人用抗凝剂有顾虑。抗凝药剂量不足会影响疗效,而使用量过大又可引起副反应甚至死亡。新近研究通过调整用药强度、改进监测方法以及仔细选择适应证等措施,进一步增加了老年人抗凝疗法的  相似文献   

15.
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外科手术可见绝大部分的血栓形成位于左心耳(LAA)内,只有少数位于左房(LA)内。经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然而由于出血并发症、对双香豆素类药物过敏等原因,许多患者不适合抗凝治疗。这部分患者可通过介入途径行左心耳封堵术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该病患者易并发脑血管及体循环血栓栓塞。本文总结七组大样本房颤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并从其流行病学及自然转归来探讨抗凝治疗的很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额(房颤二狭)与同期31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无房颤(窦律二狭)患者PBMV术后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虽然房颤二狭具有血栓发生率高、左房前后径大、瓣膜超声评分高等特殊性,但只要术前抗凝准备充分,操作仔细,房颤二狭接受PBMV治疗与窦律二狭一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心房纤颤(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统计表明,人群中AF总发病率为0.5%~1.0%(70岁以上者上升至10%)[1].心房纤颤病人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是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和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人发生栓塞事件的危险性分别是窦性心律者的5倍及17倍.血栓的检出和预测以及相应的抗凝药物的应用对房颤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科手术及经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则为房颤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心房纤维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在风湿性心脏病伴有慢性瓣膜病的病人中,约有30~40%并发房颤,且多并发于晚期二尖瓣狭窄的病人。并发房颤的原因与左心房压力升高,风湿活动及血栓形成等有关。房颤出现前往往先有房性过早搏动、心房朴动;房颤开始时多为阵发性,以后转为持久性。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的危害性很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急诊患者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急诊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对我院2006-01至2006-12在急诊就诊的房颤患者按时间均衡抽样后,随机选择944例患者对其年龄、房颤史、原发疾病、超声心动图及抗心律失常、抗凝等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944例房颤患者中,年龄为15~97岁,男女比例1:0.88;房颤病因中,<45岁年龄段、45~64岁年龄段的最常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65岁年龄段患者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全都944例患者最常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944例患者中孤立性房颤为200例(21.2%).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直径均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均<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阵发性房颤患者心功能Ⅱ-Ⅳ级所占比例较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均明显减少(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方面,使用B阻滞剂404例(42.7%),地高辛389例(41.2%),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163例(17.3%),胺碘酮59例(6.3%),IC类药物54例(5.7%).全部患者中合并血栓栓塞者79例(8.4%),其中使用华法林抗凝者有23例(29.1%).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用华法林抗凝有160例(48.2%);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用华法林抗凝有43例(7.1%).结论:急诊房颤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与国内一般人群的情况基本相似,药物治疗中以控制心室率为主;血栓栓塞是房颤重要的并发症,抗凝治疗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