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骨髓基质细胞RCAS1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小鼠再障模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RCAS1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凋亡。结果①AA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均有RCAS1的表达,表达强度为2.17±0.87,明显高于对照组0.96±0.22(P<0.01)。②AA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凋亡率为(8.85±1.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0±0.25)%(P<0.01)。结论AA骨髓基质细胞RCAS1高表达,其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凋亡增加,提示RCAS1可能参与了再障造血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凝集试验和比色法分别对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CR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动态检测。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Hb、ALB、SCr表达水平分别为(11.08±1.62)mg/L、(87.17±11.84)g/L、(35.40±3.27)g/L、(711.22±213.37)μmol/L,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P<0.01)。其中13例CRP异常患者治疗前后CRP、Hb、ALB、SCr表达水平分别为(13.78±2.38)mg/L、(16.16±4.19)mg/L和(83.54±12.31)g/L、(82.68±12.36)g/L和(33.45±3.45)g/L、(32.94±3.19)g/L和(724.15±222.32)μmol/L、(367.43±152.76)μmol/L,与CRP正常组相比,CRP水平增高,ALB水平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P<0.01)。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外周血中SCr水平,但可诱导CRP增高;CRP增高与Hb、ALB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对小鼠骨髓型正常巨噬细胞株Ana-1诱导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的影响,探讨Cs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治疗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Ana-1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betmRNA的表达。②RT-PCR方法检测Ana-1细胞株培养上清加CsA作用后正常小鼠PBMCT-betmRNA的表达。结果①加入Ana-1细胞株培养上清后,T-betmRNA的表达水平为1.54±0.03,较对照组(1.03±0.06)增多(P<0.05);②加入Ana-1细胞株培养上清和CsA后,T-betmRNA的表达为0.66±0.02,较加入Ana-1细胞株培养上清组(1.54±0.03)减少(P<0.05)。结论CsA抑制巨噬细胞诱导T-bet的生成,可能是其在再障治疗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田维铨  余裕民 《天津医药》1992,20(6):333-335
本文报告用RIA测定8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的水平。结果如下:1.随着肝病病程的进展,患者血清HA水平逐渐增高,即肝硬化(445.95±123.68μg/L)>慢活肝(224.71±54.95μg/L)>慢迁肝(82.13±33.81μg/L)>正常对照组(47.57±17.54μg/L)(均P<0.01)。2.肝硬化患者按Child分级,A级(321.14±37.17μg/L)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 B12(VB12)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联合检测对妊娠期贫血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 12周前发生妊娠期贫血病人 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贫血组)根据发生贫血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 84例)、中度组(45例)和重度组(21例)。另选取同期在进行围产保健检测的健康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 Hcy、VB12、sTfR水平; Pearson法分析血清 Hcy、VB12、sTfR的相关性; 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血清 Hcy、VB12、sTfR水平对妊娠期发生贫血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病人血清 Hcy[(9.42±2.74) μmol/L、(25.75±9.41)μmol/L、(38.47±13.26)μmol/L、(46.21±15.83)μmol/L]、 sTfR[( 4.41±1.36)mg/L、(7.34±2.85)mg/L、(9.65± 3.13)mg/L、(14.98±4.26)mg/L]水平均依次升高( P<0.05),VB12[( 285.69±66.11)ng/L、(145.46±41.56)ng/L、(105.35±30.54)ng/ L、(66.73±22.37)ng/L]、 Hb[( 125.54±15.23)g/L、(102.36±10.37)g/L、(76.49±14.81)g/L、(51.74±13.68)g/L]水平均依次降低( P< 0.05),且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病人血清 Hcy、VB12、sTfR、H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earson法分析显示,血清 Hcy水平与 VB12呈负相关,与 sTfR呈正相关(r=.0.62、0.65,P<0.05),VB12与 sTfR呈负相关( r=.0.64,P<0.05),与 Hb呈正相关(r=0.59,P<0.05); sTfR与 Hb呈负相关( r=.0.6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cy、sTfR水平偏高及 VB12、Hb水平偏低是妊娠期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 P<0.05)。 ROC分析结果显示, Hcy、VB12、sTfR预测妊娠期发生贫血的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0.768、0.761、0.769;灵敏度为 77.7%、70.3%、75.3%,特异度为 75.3%、85.5%、77.6%。联合检测预测妊娠期发生贫血的 AUC为 0.851,灵敏度为 80.4%,特异度为 84.1%。结论 Hcy、sTfR在妊娠期贫血孕妇血清中水平升高, VB12水平降低,与孕妇贫血严重程度有关,可能作为潜在的预测妊娠期贫血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田宇 《安徽医药》2023,27(10):2068-2071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 4(CXCR4)水平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1年 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 SDF-1、CXCR4水平。比较不同临床表现中血清 SDF-1、CXCR4的水平变化。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自出院后进行 3个月随访,根据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分对病人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其中预后良好组 76例,预后不良组 18例。分析血清 SDF-1、CXCR4在不同预后组的水平以及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 SDF-1、CXCR4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梗死面积 >4 cm2[(6.18±1.46)μg/L、(7.24±1.71)μg/L]、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IHSS)评分 >15分[(5.98±1.41)μg/L、(7.15±1.68)μg/L]、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 >8分(6.28±1.49)μg/L、(7.23±1.72)μg/L的病人血清 SDF-1、CXCR4水平均明显高于梗死面积 ≤4 cm2[(4.57±1.16)μg/ L、(5.47±1.39)μg/L]、 NIHSS评分 ≤15分[( 5.02±1.34)μg/L、(6.11±1.47)μg/L]、 GCS评分 ≤8分的病人[( 5.06±1.38)μg/L、(6.08±1.45)μg/L](P<0.05)。预后不良组病人血清 SDF-1、CXCR4水平[( 7.01±1.71)μg/L、(8.73±1.95)μ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5.43±1.25)μg/L、(6.17±1.49)μg/L](P<0.05)。血清 SDF-1、CXCR4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梗死面积、 NIHSS评分、 GCS评分、 MRS评分均为显著正相关( P<0.05)。血清 SDF-1、CXCR4水平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4、0.83,灵敏度分别为 72.20%、66.70%,特异度分别为 88.20%、85.50%。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 SDF-1、CXCR4水平与病人病理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不良预后有较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1岁。因“反复头晕、乏力、月经过多9月余”于2004-07-23收住本院。患者1年前因头晕、乏力、月经过多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Hb56g/L,余皆不详,经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口服康力龙、环孢素A治疗,效果差,需间断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维持(平均输血1次/20d)。来我院后查,血WBC1.42×109/L,N0.43,L0.86,Hb32g/L,Plt3×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报告示骨髓三系增生重度低下。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再Ⅱ型)。经查其妹HLA配型A、B、DR位点与其完全相合,鉴于患者有长期多次输血史,且口服康力龙、环孢素A效差,故行非清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5例(病例组),给予环孢菌素治疗[环孢菌素5 mg/(kg·d)分3次服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2受体、IL-3、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观察环孢菌素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55±25) μg/L比(32±7)μg/L,(28±11) μg/L比(18±5)μg/L,(40±12)μg/L比(28±10) μg/L,均P<0.05],正调控因子IL-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19±6) μg/L比(24±6)μgL,P<0.05];环孢菌素治疗后IL-2[(37±11) μg/L]、IFN-γ[( 19 ±7) μg/L]、TNF-α[ (34±11) μg/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L-3水平[(25±7)μg/L]明显上升(P<0.05).结论 环孢菌素能调控造血因子释放,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升高造血正调控因子IL-3水平,促进造血功能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9.
肥胖症与瘦素抵抗现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肥胖症与瘦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男女肥胖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结果:两性间血清瘦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女性瘦素水平为(14.18±12.24)μg/L,明显高于男性(6.76±5.96)μg/L(P<0.01)。男、女两组中肥胖个体的血清瘦素水平(8.18±8.75)μg/L和(21.69±15.97)μg/L,均高于男、女非肥胖个体(4.26±3.04)μg/L和(8.97±4.54)μg/L,t分别为2.448和2.743,均P<0.05。并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5和0.439(均P<0.01)。结论:肥胖症者体内存在明显的瘦素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骨性关节炎(OA)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测定技术检测OA和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金属蛋白酶MMP-3的含量,并与正常男女对照组作比较.结果(1)正常对照组男性血清MMP-3含量比女性高1~2倍.(2)OA组血清MMP-3平均水平男性为(141±37)μg/L,对照组为(68±16)μg/L;女性为(110±29)μg/L,对照组为(33±11)μg/L,男女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关节液中的MMP-3的平均浓度为(32970.02±4870.82)μg/L,明显高于血清测定值.(3)在RA组,血清MMP-3水平男性为(681±127)μg/L,女性为(567±116)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OA病人组(P<0.01).(4)RA组、OA组血清与关节液中MMP-3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0 6,0.882 1).结论MMP-3的血清水平RA患者显著高于OA患者,这对于RA和OA的鉴别诊断,探讨发病机理及治疗监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CD34^+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比例,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34^+细胞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组21例患者CD34^+细胞比例为(0.196±0.164)%,对照组10例患者CD34^+细胞比例为(1.129±0.5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34^+细胞表达明显减少,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的发病学说。此检测有助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死亡受体5(deathreceptor5,DR5)mRNA的表达,探讨DR5诱导的凋亡在诱导再障造血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例再障(再障组)、11例再障治疗后达缓解(缓解组)、12名健康人(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DR5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再障组、缓解组、对照组DR5mRNA均有表达。②再障组DR5mRNA的表达高于缓解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缓解组与对照组间DR5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5mRNA在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增高,提示DR5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再障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模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脾脏干扰素-γ(IFN-γ)表达,探讨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①采用免疫介导方法建立(60Co-γ射线照射后输入淋巴细胞)AA小鼠模型。②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A小鼠PBMC中IFN-γmRNA的表达,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③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A小鼠脾脏组织石蜡切片中IFN-γ蛋白表达水平,以每个视野内的阳性细胞数量作为IFN-γ蛋白的量化指标,进行阳性细胞率分析。结果①AA小鼠外周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检测显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活检显示骨髓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造模成功。②RT-PCR结果显示AA小鼠PBMC中IFN-γmRNA表达(1.14±0.06)高于正常小鼠(0.73±0.11),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A小鼠脾脏组织中IFN-γ蛋白阳性率(4.55±0.60)%高于正常小鼠(0.82±0.25)%,P<0.01。结论 AA小鼠PBMC中IFN-γmRNA和脾脏组织中IFN-γ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提示IFN-γ可能参与AA动物模型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环孢素A治疗前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情况,探讨IDO在慢性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9例初治及环孢素A治疗3个月后慢性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O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相对值、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相关性。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①初治慢性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O mRNA表达强度为(0.42±0.10),明显高于对照组[(0.19±0.14),P<0.01]。②环孢素A治疗3个月后慢性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O mRNA表达强度为(0.19±0.12),明显低于治疗前[(0.42±0.10),P<0.01]。③IDO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相对值、血小板计数及与血红蛋白含量的r值分别为0.459、-0.056、-0.482、0.006(P均>0.05),均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在慢性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O表达增加,促进色氨酸向犬尿氨酸转化,而色氨酸的耗竭及其代谢产物犬尿氨酸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提示IDO在慢性AA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105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105的表达。结果CD105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表达率[(30.39±8.69)%]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61)%](P〈0.05);且急性淋巴白血病表达CD。阳性率[(49.92±16.71)%]高于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率[(22.21±9.95)%](P〈0.05);化疗缓解后CD。表达率[(3.99±1.45)%]比化疗前[(48.74±16.45)%]显著减低(P〈0.05);浸润组CD105表达率[(41.39±14.05)%]高于非浸润组[(21.06±9.14)%](P〈0.05)。结论CD105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白血病发病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探讨TRAIL在AA造血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2例AA患者(AA组)、11例AA治疗后缓解患者(缓解组)、12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TRAI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AA组、缓解组、对照组TRAIL均有表达;AA组TRAIL的阳性表达率(5.8±3.3)%高于缓解组(2.4±2.0)%和对照组(3.2±2.2)%(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AIL在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的表达阳性率增高,提示TRAIL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A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宏  高海  罗平  姚威 《中国医药》2014,(7):946-950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 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 1)、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银杏酮酯滴丸在抑制此类患者内皮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因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门诊治疗28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血栓、叶酸、B族维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酮酯滴丸4粒,每日3次,口服,共30 d。分别于入院时、治疗30 d后取静脉血6 ml,检测血浆ICAM 1、VCAM 1和一氧化氮、丙二醛的变化。结果治疗30 d后,2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6.2±2.1)μmol/L比(6.5±3.4)μmol/L;观察组:(14.5±2.0)μmol/L比(24.9±3.5)μmol/L](P〈0.01)。治疗30 d后,2组患者血浆ICAM 1、VCAM 1、一氧化氮、丙二醛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59±43)μg/L比(376±52)μg/L,(432±61)μg/L比(535±64)μg/L,(76±9)μmol/L比(68±10)μmol/L,(6.7±0.8)μmol/L比(8.7±0.8)μmol/L;观察组:(198±36)μg/L比(349±73)μg/L,(315±44)μg/L比(524±82)μg/L,(86±10)μmol/L比(65±9)μmol/L,(5.0±0.6)μmol/L比(7.2±1.1)μmol/L](均P〈0.01)。观察组治疗30 d后患者血浆ICAM 1、VCAM 1、一氧化氮、丙二醛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能明显降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黏附分子水平,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在延缓动脉硬化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天  潘丽丽  白婕  王娜  崔丽  岳燕 《中国医药》2013,8(7):995-997
目的 探讨Th9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表达的改变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集20例健康人(HC)和20例RA患者(RA组)的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9、IL-4、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干扰素(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9细胞数;实时定量PCR检测IL-9 mRNA、转录因子PU.1 mRNA,分析这些指标可能的相互关系.结果 RA组患者外周血中CD4+ IL-9+T细胞、CD4+ PU.1 +T细胞、CD4+ IL-9+ PU.1 +T细胞均缺如.细胞因子检测:IL-9水平在HC组为(1.24±0.44)×10-9 g/L,RA组为(1.33 ±0.53)×10-9 g/L(P =0.558);IL-4水平在HC组为(8.59±4.07) ×10-9 g/L,RA组为(5.95±5.73) ×10-9 g/L(P =0.101);TGF-β水平在HC组为(1238±329) μg/L,RA组(712±254) μg/L,(P=0.00);IFN-γ水平在HC组均低于检测水平,RA患者中5例IFN-γ水平升高.HC组IL-9 mRNA表达为(0.24±0.04),RA组为(0.24±0.02) (P =0.764);HC组PU.1 mRNA表达为(0.38 ±0.02),RA组(0.13±0.02) (P =0.000).结论 RA组患者外周血促Th9分化关键细胞因子水平降低.抑制其分化关键细胞因子平有所升高,导致PU.1 mRNA表达受抑,PU.1蛋白无法合成不能支持IL-9mRNA表达.RA患者外周血不存在Th9细胞分化条件,推测循环血Th9细胞可能不参与RA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苏勇  陈海燕  刘绛  谭全达 《中国医药》2012,7(5):595-597
目的 评价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激素抵抗型IMN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MMF+泼尼松口服)和对照组(23例,环磷酰胺静脉滴注+泼尼松口服),疗程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6及12个月尿蛋白、血白蛋白、Cr、TG及TC水平变化,评价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6及12个月后尿蛋白[(4.6±2.2)、(3.3±1.5)g/d]、TG[(2.4±1.7)、(2.2±1.3) mmol/L]及TC[(6.5±2.2)、(6.2 ±2.1) mmol/L]较治疗前[(6.8±1.5)g/d、(2.9±1.6) mmol/L、(9.1 ±2.5) 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O.01);血白蛋白[(35±5)、(39±4)g/L]较治疗前[(23±5) g/L]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前后Cr无明显变化[(102±46)、(97±43)、(92±41) μmol/L,P>O.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各指标与对照组[尿蛋白:(4.8±3.1)、(3.6±2.1)g/d;血白蛋白:(32±5)、(38±5)/L;Cr:(99±41)、(94±38)μmol/L;TG(2.5±1.4)、(2.3±1.6) mmol/L;TC:(6.7±2.7)、(6.3±2.9) 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及12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2%(15/23)比60.9%( 14/23)、73.9%( 17/23)比69.6%( 16/23),均P>O.05],但12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8.7%(2/23)]明显低于对照组[34.8% (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F联合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IMN在达到相似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