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生物色谱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穿梭质粒、基因芯片技术以及转基因动物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中药毒理学研究,必须以中药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中药毒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理论与技术的系统结合,使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发现中药毒性物质、揭示毒性机制方面发挥作用,也对中药毒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与掌握网络毒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预测中的应用;简介网络毒理学的概念,分析了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思路,总结了相关毒性预测工具与软件,概述了毒性预测的方法与研究思路,重点综述了网络毒理学在中药肝毒性、肾毒性成分、心脏毒性成分与急性毒性成分预测中的具体应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毒理学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相关领域,尤其在中药毒性成分预测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人们更深刻的认识了中药的毒性成分,迫切需要用现代技术方法对中药毒性进行预测与评价,为进一步认识和发展网络毒理学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生物色谱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穿梭质粒、基因芯片技术以及转基因动物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最。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中药毒理学研究,必须以中药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中药毒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理论与技术的系统结合,使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发现中药毒性物质、揭示毒性机制方面发挥作用,也对中药毒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彭成 《中药与临床》2013,4(1):1-3,6
正中药毒理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和现代毒理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涉及中药学、中医学、毒理学、生态学、环境保护等学科领域,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也是中药药理学的分支学科,对中医药学术创新、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药毒理学的构建经历了传统积累、现代研究、学科形成三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药毒理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专门研究中药毒性相关问题的新兴学科.中药毒理学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学科特征、学生基础状况等因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实施开放式教学.本文对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持续促进中药、天然药物毒理研究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加强中药、天然药物毒理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升中药、天然药物毒理研究者、中药研发人员和监管人员对中药、天然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认识,提升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学研究水平,促进中药创新,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定于2017年10月27~30日在苏州举办"中国毒理学会中  相似文献   

7.
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是药品属性的三个最基本要素,中药也不例外。随着中药产品品种的增加、应用范围的日渐扩大和国际上近年来有关中药毒性的风波迭起,中药毒副作用的判断标准及客观数据的研究显得越来越迫切,中药现代化和国际接轨的客观现实,使得中药毒理学的研究也因此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毒理芯片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毒理芯片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分析毒理芯片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及优缺点,提出借助毒理芯片技术进行中药毒理学研究,可在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对中药进行准确、快速、高效地筛选与安全性评价,从而使在分子水平。掌握中药毒理作用的靶点、方式及代谢途径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对国内近十几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目前中药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技术,其中HPLC、GC-MS、HPLC-MS应用最广泛。结论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体内过程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血液或肝、肾等重要组织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测定;而且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的灵敏度的提高,必将促进中药毒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毒理学中新技术、新理论的建立与发现,现代分析技术必将在中药毒效动力学(TD)和毒代动力学(TK)研究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中药毒理学是研究中药对生物体有害效应、机制、安全性评价的科学,而有毒中药的研究、评价和应用至关重要。历代医家应用有毒中药治疗疑难重症,效果显著。怎么发挥中医药对有毒中药传统认识和临床实践的优势,结合现代毒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索有毒中药的毒性分级、安全性评价与临床合理应用,揭示其毒理学原理,不仅是中药毒理学形成的基础,而且将丰富现代毒理学的内容[1]。1中药毒性分级中医古籍和中药主流本草中记载了许多"毒药"、"毒性"、毒性分级、有毒中药增效减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医药将有毒中药毒性分级为大毒、有毒、小毒等,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将中药毒性分为大毒、常毒、小毒三级,但未涉及具体药物;《名医别录》、《新修本草》将有毒药物分大毒、有毒、小毒三级,《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则分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级;近代中药著作大多按大毒、有毒、小毒  相似文献   

11.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借鉴药品不良反应研究方法,从不良反应监测、中药毒理学研究、毒效相关性研究、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中药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教育与宣传等方面阐迷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思路.希望通过上述的工作,基本上掌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合理使用中药,使中药能真正达到安全有效可控.  相似文献   

12.
中药用药多为复方,成分多样,其毒理学研究与西药相比更具有独特性,更为复杂,在毒理学研究方面也有更大难度。近年来,中药毒理学的研究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消炎化结散为民间组方,主要用于消炎解毒,化瘀消结。为了给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依据,我们对其进行了毒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药毒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国内高等院校教学中不够重视。我们通过大学生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研究生专业课等多种教学模式多方位进行创新教育和改革实践,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促进中药毒理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甲素是中药雷公藤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就雷公藤甲素的药理学特性、毒理学特性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斑马鱼作为重要的脊椎动物模式系统之一,由于其体型小,世代周期短,繁殖率高,饲养管理康价方便且成本低.。其胚胎透明,且在体外受精和发育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其在毒理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它已被广泛地用于胚胎发育毒理学、病理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等毒理学领域的研究中,并展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医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我国加入WTO,传统的医药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国际医药产业的发展形势,如何使有着几千年传统的中医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药新药的研发正日渐成为热点,尤其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筛选出活性强的有效成分,开发一类中药新药,成为新药研发的一大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中药一类新药的申报品种也日益增多,而目前对中药一类新药的技术审评尚缺乏公认的规范化要求,因此对中药一类新药的药理毒理学研究制定出一个可操作性的技术要求是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根据我国药品审评中的实际情况,对中药一类新药的药理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有关技术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7.
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斌  丁玉峰 《医药导报》2007,26(10):1186-1187
近年来,毒理学发展迅速,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和讨论毒理学试验研究的新方法,包括急性毒性分级法、固定剂量试验法、固定浓度试验法等,同时对毒理学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此外,对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毒物低水平接触的生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等主要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探讨毒理学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毒理学近几年受到美国及欧盟相关立法及研究机构的重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药毒性预测及环境化合物的安全评价。化合物毒性预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化合物本身为基础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研究结构与毒性的定量关系;另一类是以毒性靶分子结构为基础的方法,又被称为分子机理法。我国在环境化合物的毒性预测、算法及建立构效模型上取得进展,将计算毒理学应用于新药研发已经起步,但尚未见到计算毒理学用于中药及其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而国外在天然化学成分的毒性预测、结构毒性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由于中药化学成分与人工合成化合物在化学空间的差别,同时中药是多组分的混合物,毒性预测有较大的挑战性。随着组学技术被更多地应用于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计算毒理学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也有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如何对中药的致癌性风险作出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是毒理学研究的难点之一。因中药成分和配伍的复杂性,现有的常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在评价中药方面有所局限。在原有试验原理基础上开发高通量筛选方法,以及利用新型生物标志物和基于新原理的试验技术已在中药毒性预测和评价领域显露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聚焦适合大量成分毒性筛选及靶器官毒性评价的试验方法,包括改良的传统试验方法、自动化检测手段、生物标志物、三维组织培养技术和计算机毒理学的引入等,为中药致癌性评价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与临床》2014,(1):5-5
<正>为进一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于11月22-23日组织召开了中药药理/中药毒理学科建设思路与方法培训交流会。学校副校长彭成教授出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全体教师,中药药理/中药毒理学科所涉及的药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学校科技实验中心部分青年教师,以及部分退休老专家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培育学科)、药理学(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建设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学科建设指标进行了解读,并对下一阶段的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学校副校长、学科带头人彭成教授对会议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