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临床证实.而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具有与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不同的特征.理解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分型、局部解剖特点,熟练掌握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作为近年出现的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治疗方式,因其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对于主动脉解剖形态复杂的病变,一直是困扰术者的难题.近年来,沈阳军区总医院采用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580例,尤其对复杂病变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疗效满意.现将我院于2014年9月25日采用改良的EVAR对1例复杂AAA的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及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419例拟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及糖尿病与冠脉病变总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与冠脉病变积分显著相关,但根据Gensini积分四分位分组,空腹血糖并没有是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 冠脉病变可能与糖尿病疾病显著相关,但与空腹血糖水平关系不大.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在于全面控制各危险因素,而不是单纯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胃镜发现的食管早癌和上皮内瘤变、深度未超越黏膜卜层者15例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沿病变下方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变.结果 15例食管早癌和上皮内瘤变病变,最大卣径2.5~4.5 cm(平均3.2 cm).14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3.3%(14/15).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ESD手术时间(白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45~15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0 ml,均经电凝、氙离子凝固术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内镜下治疗的出血;ESD穿孔发生率0(0/15).术后随访14例,随访期6~18个月(平均11.5个月),创而完全愈合,无一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使用2种药物治疗比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 对象 DPN68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标准;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和肌电图检查结果而确定.男34例,女34例,年龄56.9±9.8岁.……  相似文献   

6.
当前提高结肠癌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肠镜是检出早期结肠病变的最佳手段,但早期结肠病变的形态往往缺乏特异性,尤其是平坦型和微小型病变容易漏诊.色素内镜能发现平坦型、凹陷型腺瘤和早期癌的工具,是一种简单、安全、快速、适用范围广和价廉的检查手段.目前国内外有关普通肠镜发现可疑病灶后加用靛胭脂喷洒于局部病变黏膜从而进一步判断病变性质的报道较多,而常规采用全结肠靛胭脂染色内镜在筛查早期结直肠病变中研究较少.我们针对大肠癌高危人群常规采用全结肠染色肠镜检查与普通肠镜检查,并对结肠病变检出率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一种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ainful sensory neuropathy,DNP),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10%~32%.Hays等[1]指出在美国有200余万人患慢性痛性神经病,而其中相当大部分为DNP.本病机理很复杂,尚未完全清楚,故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仅就目前某些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维生素D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维生素D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尚有争议.而维生素D缺乏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同时,多数研究提示维生素D缺乏也很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654-2治疗4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为60%~90%,且随年龄而增高,甚至于发生糖尿病足,可危害患者的劳动力,致残或致死.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包括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组神经病变.表现为疼痛、麻木、溃疡.早期可逆,晚期不可逆.发病机理主要由滋养神经的微血管病变所引起.高血糖和胰岛素缺乏是始动因素.经临床应用654-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远端对称性的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PDN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达16%,而其中39%的患者未得到治疗[1].PDN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以肢体远端对称性的疼痛和夜间加重为突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疼痛为主,目前有较多的临床试验对此进行研究.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结缔组织病及其治疗药物所致的肺部病变多种多样,特别是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目前,在临床上,气道病变和肺动脉高压等病变已广受关注,本文就结缔组织病的肺部病变及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予17β-雌二醇(E2)替代治疗对apo E-/-雌鼠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内效应性T细胞(Teff)和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与As的关系。方法 5周龄apo E-/-鼠摘除卵巢后用高脂餐喂养,随机分为早期、延迟及持续治疗组,给予E2皮下注射(5μg/天)8周或16周,检测主动脉根部As病变大小、组成改变以及硫氧还蛋白TRX1的表达,并检测As病变内Th1细胞的细胞因子IFN-γ、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Foxp3和TRX1 m RNA的表达。结果 (1)和对照组相比,早期E2治疗使apo E-/-鼠脂质条纹的面积显著减少(8.82%±0.98%vs.19.3%±1.26%in controls,P0.01);而延迟E2治疗纤维脂质斑块的面积明显增加(30.7%±0.74%vs.25.1%±0.94%in controls,P0.05);持续E2治疗纤维脂质斑块的面积亦明显降低(22.48%±0.92%vs.25.63%±1.04%in controls,P0.05);(2)延迟E2治疗斑块内胶原和平滑肌细胞含量明显减少,而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持续E2治疗斑块内胶原和平滑肌细胞含量明显增加,而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早期及持续E2治疗As病变内代表促炎作用的IFN-γ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延迟E2治疗斑块内IFN-γm RNA的表达明显增加;(4)早期及持续E2治疗AS病变内代表抑炎作用的Foxp3 m RNA的表达明显增加,而延迟E2治疗斑块内Foxp3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5)早期及持续E2治疗,apo E-/-鼠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明显减少,而延迟E2治疗血清LPO含量明显增加;(6)早期及持续E2治疗As病变内TRX1 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延迟E2治疗斑块内TRX1 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却明显增加。结论 apo E-/-鼠摘除卵巢后,早期E2替代治疗可抑制As病变的形成,而缺乏雌激素一定时间后,再给予E2治疗却加速了As病变的进展并使斑块趋于不稳定,其机制与调节Teff/Treg细胞平衡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的概念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出,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足认识的深入,现认为糖尿病足是一组足部综合征,而不是单一症状.它至少应当具备3个要素:(1)是糖尿病患者;(2)有踝以下组织缺损或病变(溃疡或坏疽);(3)伴有一定下肢神经和(或)血管病变.本文对糖尿病足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治疗原则克隆氏病的治疗常常十分棘手.应设立治疗中心,采用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对有神经症状患者,还需加强精神疗法.饮食措施、休息、家庭的和睦、职业也均很重要.严重病例须行手术.判断准则对本病应根据以下的准则,进行个体化治疗;1.病变的部位;2.炎症的活动度;3.病期;4.并发症.病变部位:克隆氏病时上腹不适提示病变侵犯上消化道,占6~13%.吸收不良综合征在空肠受累时较病变在回肠时为显著,且可无腹泻.回肠炎最常见,且往往与结肠炎并存.但  相似文献   

15.
干酪样肺炎是一种重症肺结核病,其临床表现重,病变广泛,治疗难度大,易迁延,严重影响劳动能力.近来,国外有报道IFN-γ联合化疗治疗肺结核通过免疫调节取得一定疗效,而国内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Ⅰ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对合并冠状动脉病变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9月至2011年2月共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207例,其中73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并需同期处理.冠状动脉搭桥20例,冠状动脉整合45例,冠状动脉成形8例.结果 73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Ⅰ型主动脉夹层,2例死亡,死亡率2.74%.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对Ⅰ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术前完善检查,明确冠脉病变,术中注意探查冠状动脉情况,制订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肌梗死是发达国家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在我国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及胆固醇摄取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对心肌梗死的研究及治疗因为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研制及开发不但可以研究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也将为制定新的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心肌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回顾这一方面的国际进展情况,特别是将我们最近研制成功的自发型心肌梗死家兔模型作一重点介绍.此种家兔血中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心电图发现心肌梗死的典型征象.病理组织学分析表明,此种家兔心肌梗死病变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变伴急性梗死病变,与人类心肌梗死相似.导致心肌梗死病变部位的冠状动脉呈严重的粥样硬化,狭窄程度达90%以上,且有些斑块为不稳定性斑块.这些结果表明此种家兔可以作为人类心肌梗死的一种合适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1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5%的冠状动脉病变有不同程度钙化,而IVUS检查则显示钙化率达85%.1988年,美国ACC/AHA报告中指出,中-重度钙化病变是导致球囊扩张术失败和血管急性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球囊不能充分扩张的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支架植入的禁忌证.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的主要难点是造影评价钙化程度欠准确、球囊支架通过困难、球囊扩张效果不佳、支架扩张不良、血栓发生率和冠脉穿孔率高.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不宜采用直接支架术,在支架植入前应进行充分的球囊预扩张.  相似文献   

19.
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一些非特异性的病变如神经肌肉改变易于漏诊、误诊或误治.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甲状腺疾病、垂体功能紊乱、钙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等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均可以导致神经肌肉病变而呈现相应的临床特征,如肌肉软弱、肌肉萎缩、乏力等.通过对症处理以及对原发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神经肌肉病变可以恢复或者缓解.  相似文献   

20.
子宫颈电圈环切术诊治宫颈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霞  郭彩霞  何国蓓 《山东医药》2005,45(33):49-50
对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85例患者行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结果表明,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