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学伦理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行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和教学偏重于医德规范的教育,而疏于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和教学,应当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医学教育中开展人文关怀教育,特别是开展与《人体解剖学》课程相融合的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人文关怀教育体现在课程整个教学环节中,从而实现了"医德兼修"的教学目的,建立了解剖学专业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内涵和核心内容以及将中国传统医德结合到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教育启示,并探讨了两者相结合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将中国传统医德融合到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为人文素质教育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正> 专家认为,我国医学教育存在“人文学科缺乏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1995年的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重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建立起由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课程体系,其中,医学人文课程应逐步增加,达到亚太地区医学顾问会议建议的占总课时10%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医学人文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和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提出相应对策,如普及医学人文教育、拓宽医学人文教育途径、丰富医学人文教师资源、开展医学人文学科研究、构建科学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医学体系内部特征人手,旨在探寻一条提高医德医风水平的途径.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医疗服务的主旨是彰显人生命的尊严,医学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这个特征包含在医疗技术之中,而医学伦理学体现了医学科学的这一特征.强化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强调课程本身的重要性;医学体系中的其他课程不应忽略;在学生实习环节中落实医学伦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香港本科医学教育处于国际一流的地位.香港本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临床知识与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教学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模式.借鉴香港本科医学的PBL教学、课程设置和医学人文教育,内地本科医学教育应加强临床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强调医学人文教育,并在医学教育中采用P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医学与人文息息相关.西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形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在欧美各国蓬勃发展起来.我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始于远古,兴于隋唐,振兴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方面,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相比各具特色.成功的医学教育必定是融合并平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生态性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9.
张秋菊  马长永  焦洋  李倍  蒋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3,(11):1220-1223+1230
以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问题为背景,运用叙事医学理念来梳理并整合医学人文各课程素材,探讨医学人文教育多环节联动模式,将分散在医学教育活动中的医学人文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卫生政策学等与教学阶段、教学资源及教学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生动形象的叙事医学素材贯穿医学人文教育全程,通过共享资源、优化资源提升教学效率。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医学人文教育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进而对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围绕学习意愿与时间分配矛盾、教学与社会发展没有同频、课程之间缺乏融合、教学方法创新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医学人文课程的叙事医学素材、搭建叙事医学素材应用与交流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检索了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医学伦理学教育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绘制国内外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知识图谱,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演进、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国经历了医德教育向医学人文的发展演变,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医学道德”“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医学人文”“教学改革”等主题,国外则聚焦在“医学教育”“临床伦理”“临终关怀”“卫生保健”“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科技伦理”“器官移植”“课程建设”“卫生政策”等主题。通过对比分析教育发展趋势及热点演进,为改善中国医学伦理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医学伦理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美、英以及日本等国家,许多医学院校已将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并高度重视其价值。而纵观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尚未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发展。本文通过比较国外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分析了国内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并从医学教育结构与模式、教学方法、对医学素养教育重视程度3个方面提出整合医学人文素养课程的合理建议,旨在为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医学教育中如何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教育的一个子系统 ,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它在本质上决定了我们的医生是什么、为什么服务、服务得怎么样的问题。因此 ,重视医学伦理学的教育 ,对于加速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进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1 强化医学伦理学对医学教育的意义医乃仁术。医学的道德性是医学内在固有的特性 ,不是外在强加的。医治病人不仅需要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而且还需要高尚的医德医风 ,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医学需要伦理学 ,就如同人类需要空…  相似文献   

13.
医学教育不仅是关注生命的科学教育,也是关注生命情感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合作是当今医学教育的基本理念,重塑医学教育的科学与人文理念是医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更新医学的科学教育理念,提高医学的人文教育品质,探索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教育模式是当今医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二者融合的目的是培养知识广博、人格健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二者的融合要与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高校“两课”教育、实践教学和医疗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隐蔽课程”相结合,全方位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5.
斯诺提出的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的分裂、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对立,称之为"斯诺命题"。斯诺命题反映了医学教育的背景和现状。在"两种文化"对立和医学科技专业化教育占统治地位的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举步维艰。人类实践既是"两种文化"分化的根源,又是其统一的基础。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将融合为一门科学,医学科技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将融合为整体性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医学人文教育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与作用已日益显现。医学心理学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在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切实转化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是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系统、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状态方面明显处于滞后状态.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树立医学教育的新理念,贯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调整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为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又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医学人文教育是旨在提高医学人才整体综合素质为目标,达到促进医学教育从单纯强调科学教育到实现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某省五所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医学人文课程被弱化;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大;医学人文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学生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选课具有盲目性。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应对策,一是要从根本出发,扭转现有的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二是要进行科学的学科建设,注重提高医学人文课程的质量;三是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医学人文主义的本源属性决定了医学教育要具有人文性教育的特点。从分析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入手,以历史分析方法梳理了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医学人文教育的起源、发展与现状,旨在明确医学教育是融合并平衡专业(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生态性教育系统,批判了历史进程中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忽视与不足,探讨了加强当代新人文主义医学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