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脉络宁口服液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脉络宁口服液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了血小板聚集试验、抗血栓形成试验、溶栓试验。结果 脉络宁口服液能明显地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明显地抑制家兔体内及体外血栓形成;对已形成的血栓有溶解作用。结论 脉络宁口服液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同时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2.
溶栓1号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溶栓 1号是从蚯蚓中提取的酸性蛋白酶 ,并经进一步纯化 ,可静脉给药考察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并采用小鼠肺血栓模型 ,电刺激致家兔颈动脉血栓模型及穿线法形成家兔颈动脉血栓模型 3种实验性血栓模型 ,考察溶栓 1号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溶栓 1号静脉注射给药 (1 5 0、3 0 0、60 0u/kg)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 ,并可明显抑制小鼠肺血栓、家兔颈动脉血栓的形成。溶栓 1号抑制血栓形成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清脑胶囊在家兔体内对血栓的溶栓作用和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颈动脉穿线法形成颈动脉血栓模型,观察清脑胶囊对家兔血栓形成以及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结果清脑胶囊能明显降低家兔颈动脉血栓的湿重,并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清脑胶囊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杏总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银杏总内酯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和Chandler氏血栓形成法,利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测定血栓形成抑制率、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银杏总内酯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和Chandler氏体外血栓形成,减轻血栓重量,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达到 41.58%和 59.31%;银杏总内酯可抑制PAF和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降低其最大聚集率.结论:银杏总内酯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显著的抗PAF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家兔体外血浆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对大鼠动-静脉血流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综合评价星虫提取物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采用比浊法观察星虫提取物对家兔体外血浆血小板6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采用凝固法来评价星虫提取物对家兔体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采用动静脉旁路模型,来研究星虫提取物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采用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来评价星虫提取物清除OH自由基的作用; 通过纤维蛋白平板实验研究星虫提取物的纤溶活性。结果星虫提取物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6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能明显延长家兔PT、APTT和TT,明显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 具有清除OH自由基的作用以及不同程度地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结论星虫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醋柳黄酮对家兔血液流变性、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TFH)对家兔血液流变性、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醋柳黄酮灌胃给药对家兔血黏度、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醋柳黄酮灌胃1.5~10 mg·kg-1可显著降低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明显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论:醋柳黄酮具有改善家兔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脉络宁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病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法,分为治疗组5 0例和对照组5 0例,分别用脉络宁口服液和注射液治疗,2周为1疗程,均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头颅CT、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各安全性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 显效率)为70 %,对照组有效率为76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主要症状体征及头颅CT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下降,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均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明显抑制;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脉络宁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改善微循环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多角度观察脑康灵口服液活血化癌作用。方法 采用体内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及微循环测定等方法,检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结果 脑康灵口服液可显著抑制肾上腺素—胶原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抑制ADP诱导家兔血小板体外聚集,降低大鼠的血液粘度,并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结论 脑康灵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脉络宁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病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用脉络宁口服液和注射液治疗,2周为1疗程,均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头颅CT、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各安全性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为70 %,对照组有效率为76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主要症状体征及头颅CT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下降,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均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明显抑制;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脉络宁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改善微循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络颗粒的活血化淤作用。方法高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造成家兔血淤模型,观察通络颗粒对血淤模型家兔血黏度、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通络颗粒明显降低血淤家兔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体外血栓形成。结论通络颗粒具有明显活血化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观察参芪口服液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以及参芪口服液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实验表明参芪口服液对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有显著改善,同时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示参芪口服液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同时观察了丹参、黄芪单味药应用及配伍应用对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观察参芪口服液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以及参芪口服液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实验表明参芪口服液对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有显改善,同时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示参芪口服液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同时观察了丹参、黄芪单味药应用及配伍应用对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阿斯匹林与维拉帕米并用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ASA与Ver对ADP诱导的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和大鼠半体内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两者合用作用增强。ASA与Ver均能明显延长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减少胶原和肾上腺素复合诱导剂静脉注射所引起的小鼠肺血栓形成的死亡。剂量与效应相关。两者合用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香草酸是一种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等药理作用,其抗血栓作用尚未有报道。本实验室前期通过筛选发现香草酸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对香草酸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凝血酶(thrombin,THR)诱导体内外血小板聚集模型,结合凝血四项检测评价香草酸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结果体外实验中,香草酸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剂量依赖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体内试验中,香草酸(10、30和100 mg/kg)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同时,香草酸(100 mg/kg)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酶原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香草酸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dl-erythro-4-benzyl-alpha-(4-hydroxyphenyl)-beta-methyl-l-piperidine-eth anol tartrate (ifenprodil tartrate) on rabbit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vitro and ex vivo were studied. Ifenprodil tartrate inhibited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vitro induced by ADP, collagen and epinephrine. It also inhibited 5-hydroxytryptamine (5-HT) uptake into platelets and 5-HT release from platelets. Since these inhibitory effects of ifenprodil tartrate on the functions of rabbit platelets were similar to the effects of imipramine, the effects of ifenprodil tartrate may be due to the stabilizing action of ifenprodil tartrate on the platelet membrane.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by ADP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in rabbi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ifenprodil tartrate, the maximal plasma level of ifenprodil being reached at 20 ng/ml ex vivo, while the maximal level was only 1/40 of the minimal concentration of ifenprodil tartrate necessary to inhibit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vitro.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ctors other than ifenprodil tartrat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platelets (e.g., PGI2 which is an endogenous inhibitor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are involved in inducing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ifenprodil tartrate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ex vivo. The effects of ifenprodil tartrate on both PGI2 release from the aorta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PGI2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vitro were investigated: PGI2 was found to intensify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ifenprodil tartrate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vitro, but there was little effect, if any, on PGI2 release. Therefo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ex vivo effects of ifenprodil tartrate might be due to its interaction with endogenous PGI2 in the blood.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观察蛇床子素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和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肾上腺素合剂诱导血栓形成模型,分别测定给蛇床子素10、20、40mg·kg-1后血栓湿重和干重, 5min内小鼠死亡数和15min内偏瘫恢复数;分别采用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钠为诱导剂,测定经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处理后1、3、5min时血小板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的改变。结果 蛇床子素可以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及干重;抑制胶原-肾上腺素合剂诱导的血栓形成,降低5min内的小鼠死亡率,提高15min内偏瘫小鼠的恢复率;蛇床子素在体外可抑制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0 .44、0 .186、0 .421g·L-1。结论 蛇床子素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的聚集。  相似文献   

17.
奥沙普嗪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奥沙普嗪对家兔和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麻醉动物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加入奥沙普嗪,用多功能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磷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奥沙普嗪能明显抑制ADP诱导动物体内外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胶原 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所致的小鼠死亡率.结论:初步证实奥沙普嗪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川芎嗪抗血栓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大鼠灌胃给予川芎嗪(20、40和80mg/kg)后对下腔静脉结扎和电刺激致血栓形成的影响,同时测定家兔灌胃给予的川芎嗪(10、20和40mg/kg)后对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非闭塞性静脉血栓形成、凝血酶抑制率和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对凝血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但对胶原诱导的抑制能力较弱。川芎嗪有效地减少实验动物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体内与凝血酶也有一定的亲和力,且能较好地延长PT。结论:川芎嗪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内皮与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丰城鸡血藤总黄酮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丰城鸡血藤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胶原和凝血酶作诱导剂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丰城鸡血藤总黄酮按25,50,1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聚集抑制率;用血栓法测定大鼠血栓形成重量。结果 丰城鸡血藤总黄酮各剂量均能抑制ADP、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重量。结论 丰城鸡血藤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