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本组自1999年9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的62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按照JOA评分标准判定其术后改善率,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 62例患者中合并原发性椎管狭窄23例,术前MRI示脊髓信号改变者21例;采用前路手术23例,后路手术37例,后前路联合手术2例.前路手术平均改善率为72.7%,后路手术平均改善率为58.1%.后前路联合手术2例,改善率分别为32.3%和30.1%.前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9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3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局部血肿压迫脊髓至神经症状急性加重1例.后路手术后并发节段性神经根麻痹7例,皮肤坏死、切口不愈5例.结论 应根据后纵韧带骨化部位、范围及椎管狭窄率选择合适手术方法,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OPLL)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本院 1987~ 1998年收治的 4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按照日本颈椎神经外科等级评分法 ,颈前路减压组术后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 72 % ,而颈后路减压组术后改善率为 43%。完全治愈 16例 ,其中前路减压组 15例 ,后路减压组 1例。结论 :前路减压治疗颈椎OPLL比后路减压治疗疗效佳。但对不适合前路减压治疗病例 ,后路减压治疗仍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25例,其中经颈前入路手术者16例,颈后路手术者6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者3例。术前及术后1~2年分别应用JOA17评分法及影像学评估法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在前路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一过性加重,分别于术后4周和12周内恢复。25例患者术前评分平均为(8.00±1.50)分(最低5分,最高11分),术后2年评分平均为(14.24±1.42)分(最低9分,最高16分),平均提高6.24分。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69.80%±12.28%,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明显。术后复查MRI影像学资料显示,本组患者脊髓和神经根减压充分,前路植骨平均术后3个月骨性愈合。结论OPLL经颈前路手术可直接切除致压物,减压彻底,钛板固定可靠,手术效果良好,但手术风险及合并症高于后路手术。联合入路可降低手术风险。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手术全程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颈椎OPLL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结果,以寻求对颈椎OPLL更有效的手术疗法。方法 自1991年10月至2000年3月采用前路及后路联合减压术治疗颈椎OPLL24例。其中6例行后路颈椎管减压成形术,6—8月再施颈前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8例则先施颈前路减压加融合术,3—5月再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10例先采用颈前路减压加TFC技术,术后3周即行颈椎后路减压成形术。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97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前6例其JOA评分增加4—8分,平均4.8分;后18例其JOA评分增加5-10分,平均6.9分。结论 对于颈椎OPLL的治疗,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再行后路椎管成形减压术疗效较好。而结合TFC/BAK/CHTF或钛钢板技术的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疗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况尚如 《河北医学》2013,19(1):143-145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142例因颈椎OPLL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32例;前路手术治疗48例;后路手术治疗62例,比较三种手术入路治疗颈椎OPLL治疗前后JOA(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及术后改善情况。结果:①三组患者手术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后路联合治疗术后改善率为(76.85±10.26)%,前路组术后改善率为(72.23±9.56)%,后路组术后改善率为(68.75±9.83)%,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前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10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5例,术后血肿压迫脊髓导致症状加重2例;后路手术后出现阶段性神经麻痹8例,切口不愈合6例;前后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阶段性神经麻痹2例。结论:对于颈椎OPLL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84-87
目的比较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老年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后纵韧带骨化患者3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行前路减压融合术的前路组15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后路组17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来评估手术疗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术后神经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NRS评分降低(P0.01),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路组(P0.05),但后路组的手术时间较前路组的短(P0.05),两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后路组患者骨化节段数多于前路组(P0.01),两组的年龄、性别、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种术式中,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术前JOA评分10分患者较≥10分患者的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术前脊髓高信号患者较无高信号患者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结论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老年患者均能取得满意效果;患者男性、术前JOA低评分、脊髓高信号是导致手术疗效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18例多节段后韧带骨化(OPLL)病例,其中7例为颈前入路手术,11例行后路手术,显示两组患疗效,着重比较了前、后路手术在OPLL治疗中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Ⅰ期后前路手术治疗混合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采用Ⅰ期后路联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混合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0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患者术前JOA评分为6.45±1.38分,术后为12.78±2.57分,JOA评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优11例,良6例,好转3例,优良率为85%.[结论]Ⅰ期后前路联合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能早期彻底地对脊髓减压,是目前治疗混合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有脊髓信号改变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随访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有脊髓信号改变OPLL患者38例,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A组10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B组12例,采用后路脊髓脊膜切开减压松解、单开门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C组16例。随访时用JOA评分法进行评价,记录术前、术后评分并计算改善率,定期复查X线、CT或MRI,统计并发症。结果术后12月3组的改善率分别为52.39%、55.15%、60.32%,C组的改善率高于A、B组,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月3组JOA评分分别为13.54±0.56、13.56±1.26、14.70±1.41,术后各组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B、C组评分高于A组,近期疗效C组优于A、B组。A组1例出现瘫痪和脑脊液漏,B、C组各有1例术后仍有上肢麻痹,C组术后恢复时间短,很快进入平台期,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颈后路髓内减压松解、椎管成型、侧块钉内固定术在治疗有信号改变的颈椎OPLL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较快达到恢复的平台期,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俞阳  范海泉  陈铭  黄宏杰 《重庆医学》2013,(22):2616-2618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中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椎板成型系统(ARCH钢板)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本科在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中采用ARCH钢板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60.5岁,临床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进行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估。结果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39%,椎管扩大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发生再关门现象或颈椎反曲畸形。结论对于OPLL,ARCH钢板在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中的使用,能有效减少再关门可能,术后颈部轴性症状少,近期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前后路术式的对比与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其椎管狭窄率>50%的病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影像学检查得到:两组患者椎管矢状径与颈椎术前曲度差异不显著,但术后前路组较后路组明显偏大;骨化物范围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对于骨化范围较小(<3个节段)患者,宜选取前路手术;后路手术适用于骨化范围≥3个节段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对27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在显微镜下的颈椎前路手术,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27例中23例获1年~4年(平均2.2年)随访,按JOA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9例;改进2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通过颈椎前路去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可使脊髓获充分减压,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病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本院1995—2006年收治的29例颈椎病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平均获得10个月(8-12个月)以上的随访,根据JOA评分标准,颈前路减压组优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1.2%,颈后路减压组优4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69.2%。结论颈椎病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引起脊髓神经根受压时,在颈椎前路手术切除椎间盘的同时去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前路多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效果。方法多节段连续型或混合型OPLL患者14例,经前路结合磨钻技术开"烧瓶"状骨槽,直视下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减压后牵引下植骨并安置钢板,观察术后植骨融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按JOA评分和X线摄片,判定改善率和优良率。结果14例患者获3~20个月(中位时间10个月)的随访。无1例并发神经根麻痹、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4个月后均获骨性融合。按JOA评分,优8例(57.1%),良4例(28.6%),好转2例(14.3%)。结论结合磨钻技术前路多椎体次全切除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后路脊髓前外侧解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生  马元璋 《上海医学》1993,16(4):204-207
至今尚缺乏良好的手术方法以直接切除颈椎管前方的后纵韧带骨化组织。作者等在1988年设计后路脊髓前外侧解压术,于后路椎板成形后进一步在直视下切除后纵韧带骨化组织,最大限度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本文报道本术式的30例经验,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3.7个月,按殷华符疗效等级标准,优良率86.7%,有效率96.7%。本术式解压彻底,疗效好,手术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骨化灶悬吊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分析其疗效。方法:颈前路于椎体开槽,深至椎体后缘,与硬膜严重粘连不宜切除的骨化灶可用丝线缝穿骨化灶一侧残余的后纵韧带或骨化灶周围的纤维组织,轻轻提起系在植骨块或颈长肌上,使骨化灶完全缩入骨槽内;对体积较小、与硬膜粘连轻的骨化灶予以切除。结果:全部病例随访平均3年2个月。按JOA标准评估神经功能,术前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6例,术后改善率76%,中度21例,术后改善率77%,重度6例,术后改善率79%。结论:应用骨化灶悬吊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相对安全,减压彻底,可减少脊髓损伤并发症发生,使神经功能获得最大程度恢复,对于骨化灶厚度指数在80%以下者均可考虑行前路减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与非OPLL颈椎病经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平均在每个节段所花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输血量上的差异性,为完善麻醉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OPLL经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患者17例和随机抽取30例非OPLL颈椎病(剔除肿瘤和外伤患者)经前路手术患者,分析平均在每个节段所花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输血量上的差异性。结果OPLL比非OPLL颈椎病患者前路减压融合术平均在每个节段所花的手术时间明显要长(P〈0.01)、出血量显著增加(P〈0.01)。OPLL患者大部分需要输血,平均输血量约为850 ml,非OPLL患者基本不用输血。结论OPLL经前路手术所需时间比非OPLL颈椎病前路手术要长,出血量明显增加,大部分患者需要输血。因此,麻醉方案中应包括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尿量监测和深静脉穿刺置管,多节段OPLL者术前必需充足备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对27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在显微镜下的颈椎前路手术,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27例中23例获1年~4年(平均2.2年)随访,按JOA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9例;改进2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通过颈椎前路去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可使脊髓获充分减压,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比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人. A组采用前路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后路手术进行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A组患者进行前路手术治疗后有效人数为36人;B组患者进行后路手术治疗后有效人数为35人,2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对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均有显著疗效,手术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手术方式,使得手术的疗效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0.
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25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年龄42~75岁,平均53.2岁.骨化物分型包括局限型7例,分节型5例,连续型8例,混合型5例;骨化物范围涉及2~4个椎节,平均2.8个椎节;椎管狭窄率50%~97%,平均68.4%.所有患者均通过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切除骨化后纵韧带减压,并采用钛网植骨钢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结果 本组两椎体次全切除16例,三椎体次全切除9例.随访2~18个月,患者神经功能JOA评分从术前平均9.3(5~12)分提高至术后平均14.2(11~16)分,恢复率22.2%~87.5%,平均63.2%.并发症包括6例脑脊液漏(4例间歇性脑脊液假性囊肿),2例神经根麻痹,1例血肿压迫,1例术后短期四肢肌力下降.结论 前路多椎体次全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疗效,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