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是影响含水上升率及开发效果的本质因素。依据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岩石类型等将双河油田的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研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含水上升规律,指出了Ⅲ、Ⅳ类储层单元的挖潜途径,现场应用表明,挖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老油田注水后,储层的孔隙结构参数会发生明显变化,研究这种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可为合理开采剩余油提供依据。分析了小集油田取心井水淹前和水淹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特征,按不同韵律沉积储层总结出3种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类型,即以复合韵律为主的变化类型、以正韵律为主的变化类型和与反韵律、复合韵律关系密切的变化类型。研究了注水后胶结物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和注入水冲刷作用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讨论了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结果,结合剩余油合理开采的思想,认为以反韵律和复合韵律为主的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类型处于较低含水期,是油气挖潜的主要对象。将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特征与注采后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相结合,有助于制定出与剩余油相关的最佳注采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3.
蔺景龙  聂晶  李鹏举  杨艳 《测井技术》2009,33(4):355-359
储层的微孔隙结构是影响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冈素.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埘测井资料处理以识别储层孔隙结构类型的方法.介绍了BP神经网络原理.该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非线性、容错性和较强的模式识别能力实现了综合推理,进行储层孔隙结构类型预测.选取反映孔隙结构类型特征的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声波时差等7条常规测井曲线建立样本模式.并统一刻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对大庆油田采油五厂储层样本进行了处理,符合率达80%以上,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储层微孔隙结构类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区的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和高含水饱和度等特点。束缚水饱和度与地层的孔隙结构、岩石性质及形成条件有关,所以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影响其束缚水饱和度的因素不同,求取方法也不同。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利用核磁共振资料、测井资料分别建立了3种计算束缚水饱和度模型:①孔隙度建立模型,该模型对低孔、低渗及孔隙结构复杂的储层适用性很差;②用多元线性回归求束缚水饱和度,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③用孔隙结构指数建模,该模型与核磁分析吻合程度最高,效果最好。因此根据研究区储层特点,选择利用孔隙结构指数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大大提高模型准确度,为后期测井解释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页岩无机质孔隙含水饱和度分布量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对于页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评价多侧重于宏观尺度,而对页岩纳米孔隙内含水饱和度分布特征缺乏深入研究。在考虑页岩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储层液态水与气态水热力学平衡关系,结合水膜理论,建立了页岩无机质孔隙水膜厚度量化模型。研究表明:孔隙尺度、孔隙形状及天然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水膜厚度的主要因素;在原始含水条件下,部分微小孔隙可以被毛细管水充填,以研究样品为例,当储层含水饱和度为50 % ,天然气相对湿度为0.98时,孔隙直径为5.35 nm以内的孔隙将被毛细管水阻塞,此类孔隙对页岩气的吸附及流动不起作用。在微观尺度下,研究孔隙类型、孔隙半径、孔隙形状等对含水饱和度的影响规律对进一步认识页岩储层流体赋存方式、吸附特征及产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剩余油层分布是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影响剩余油层分布的各种因素中储层的微孔隙结构是根本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层微孔隙结构类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非线性、容错性和较强的模式识别能力实现了综合推理,进行孔隙结构类型预测。采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采用五厂储层样本进行了处理,在10%的可接受误差时,符合率达80%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储层微孔隙结构类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火山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火山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根据火山岩储层孔隙由基质孔隙、裂缝和非连通孔洞组成的特点,采用三重孔隙模型描述其孔隙特点。由于火山岩储层矿物组成复杂,利用元素俘获能谱测井获取连续的骨架参数,根据双侧向测井的电导差异和三孔隙度测井求取各种孔隙度,进而得到三重孔隙模型的孔隙度指数,采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对火山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在松辽盆地3口井的火山岩储层应用了该方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气结论符合。  相似文献   

8.
盘河断块区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盘河断块区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部,其沙河街组三段储层可分为4种孔隙结构类型。特高渗特大孔粗喉孔隙结构类型的储层在高含水期驱油效率最高,模拟实验时可达70%~90%,但在实际岩样中,由于结构的非均质性,驱油效率有所降低(40%~75%);高渗大孔粗喉孔隙结构类型的储层驱油效率较高,一般为60%~80%;中渗大孔中喉孔隙结构类型的储层驱油效率较低,一般为40%~60%;低渗中孔细喉孔隙结构类型的储层驱油效率最低,一般为30%~50%。但是,储层的孔隙系统并非由以上4种单一类型组成,而是几种类型的复合。  相似文献   

9.
文昌13-1油田含水上升机理研究及挖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13-1油田综合含水已达60%,采油速度相对开采初期明显下降。为了保持油田合理的采油速度,提高经济年限内的最终采收率,对文昌13-1油田含水上升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因素、储层非均质性和采液强度是影响油井含水上升及开发效果的本质因素。针对海洋石油开采的特殊情况,以文昌13-1油田为例,研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含水上升规律,提出了卡层、提液、酸化解堵、堵水等降水稳油的挖潜措施。现场应用表明,挖潜效果良好,有效地延缓了油田含水的上升速度,为实现油田的均衡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含气饱和度计算一直是困绕人们的技术难题,孔隙度及孔隙结构是影响含气饱和度准确计算的主控因素。综合分析不同储集层孔隙类型,建立适用的解释模型,对准确判别气层、提高储层参数计算精度是十分必要的。在开展相关岩电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点,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求得接近储层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岩心平均胶结指数m及平均饱和度指数n;根据试水资料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对比密闭取心分析数据,建立适用于研究区海相地层含水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1.
浅薄稠油热采吞吐进入中高周期开发阶段,吞吐效果变差,热效率降低。为了提高高周期开发效果,充分利用热能,根据该阶段生产特点,研究应用了合理有效动态配汽技术、弱淹层、中淹层利用时机优选技术和中厚层挖潜技术。措施实施后,稠油中后期开采热能利用率提高,油层、井筒热损失降低,稠油实现了持续稳产,吞吐技术指标提高,热采综合递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如何优化聚合物驱油开采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提出聚合物驱方案优化设计系统由油藏工程条件子系统、室内配方研究子系统、注采方案优化设计子系统、聚合物驱油监测子系统、聚合物驱油效果预测子系统组成。以孤东油田二区Ng5层交联聚合物试验方案为例阐述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与运行,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聚合物驱注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原油田卫10块开发中暴露出的平面及层间非均质加剧、水驱状况差异大、高压欠注、能量不足等注采压力系统不合理问题,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密井网微构造、测井资料二次解释、油藏数模等技术措施的应用。注采压力系统得到优化,开发指标变好,水驱控制和水驱动用程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碳氧比能谱测井是油层剩余油测井技术,测试结果能直接提供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并将所测地层划分为油层、水层、油水同层及水淹层,为现场堵水,补孔等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文明寨油田为例,介绍了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的特点、应用效果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焉耆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及其控油(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焉耆盆地是位于库鲁克塔格、南天山两个褶皱带之间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为库鲁克塔格山前的走滑前陆盆地,发育三叠-侏罗系含煤岩系,呈南厚北薄的楔形。新生代为天山山间的挤压断坳盆地,发育一套冲积-河流相的红色碎屑岩系,呈北厚南薄的楔形。盆地内主要发育近东西-北西西向和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带,前者平行于南北山系,具有压扭-冲断性质,后者为前者压扭性作用下的伴生产物。盆地的构造变形南强北弱,致使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在南、北凹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成藏南早北晚,破坏南重北轻,油气分布南贫北富。北部凹陷内的北西向二级构造带是油气成藏的最有利区带,与断层相关的背斜圈闭油气充满度高。南部凹陷内变形强度较弱的北西向二级构造带是寻找燕山期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区带。南北凹陷之间的种马场叠瓦冲隆带油气藏保存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勘探现状、勘探水平、勘探效益、资源储量序列等历史变化,总结了济阳坳陷石油勘探的基本特点。分析认为,济阳坳陷长期保持了较好的勘探效果,目前仍处于勘探水平和勘探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注重资源接替的准备,资源储量序列配置比较合理,使济阳坳陷的石油勘探逐步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石油地质学中极为重要的油气成藏研究入手,分析了油气成藏研究历史,划分了3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以油气藏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为以Tisso有机生油理论、油气二次运移聚集原理及我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为代表。第三阶段(80年代-现在)以油藏描述、盆地模拟、储层地球化学、含油气系统和成藏动力学系统为代表。从地温场与地压场、成藏史、含油气系统、成藏动力学系统和盆地模拟等5个方面讨论了油气成藏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XC气藏致密碎屑岩储层的各种模型方法,包括正演模型、多种参数的反演模型、AVO模型、调谐模型等。通过模型研究总结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多学科相结合进行气藏描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合理而准确地预测油田(区块)未来产量,是实现原油产量稳定发展及制定减缓产量递减合理对策的重要基础。文中以辽河油区不同的油品性质和开发特点为基础,经实例分析,优选出一套适合具体油藏条件的产量预测方法,希望对兄弟油田的产量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ZYY341—110小直径封隔器在套变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油田开发后期套变井增多,常规分注工艺采用的Y341—114型封隔器不能满足套变井分注的难题,研制开发了ZYY341—110小直径封隔器。这是一种水力机械压缩式封隔器,适用于套管变形后内通径大于110mm的井的分注卡漏,结构简单,组装试压方便,设计有平衡机构、锁紧机构,后坐距为零,密封可靠。21口井的分注试验表明,封隔器现场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密封性好,有效期长,平均有效期为294天,最长的已达到387天。该型封隔器现已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套变井的分注卡漏中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