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诊断:皮脂腺痣并发毛母细胞瘤. 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见大量分化成熟或近乎成熟的皮脂腺.中央区瘤团由基底样细胞组成,形成索条状、团块状,瘤团周围细胞核排列呈栅栏状,瘤团间有纤维基质分割.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9岁.因左面颊部赘生物半年,于2011年1月2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病程中皮损无瘙痒、疼痛.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鼻唇沟外侧一直径约0.6 cm的半球形肤色丘疹,表面粗糙,轻度脱屑(图1A),质硬,无压痛.疑诊为"寻常疣",予以手术切除.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多个小叶状增生的瘤团,与表皮相连(图1B),瘤团由向外毛根鞘分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胞质淡染透明,边缘细胞嗜碱性,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团块中央突然角化为嗜酸性均质角化物质,部分伴有囊腔形成(图1C);瘤团边缘的基膜增厚嗜酸性透明样变性;瘤团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图1D).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外毛根鞘瘤.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7岁,右侧头面颈部泛发性褐色疣状增殖性皮损17年.右眼下睑泪囊区触及一质硬囊性肿物,右下泪小点缺如.眼眶核磁平扫:右眼泪囊区可见一类圆形肿物,压及筛窦及眼外肌.头面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表皮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可见大量成熟及不成熟的皮脂腺结构,部分见异位的大汗腺,诊断为皮脂腺痣.口腔右侧黏膜,包括右侧上腭及右半舌部见疣状赘生物;口腔全景片示右侧上下颌骨及牙槽骨发育欠佳.此外,双上肢可见大面积咖啡色斑片及褐色斑点.患者智力中等,既往有惊厥史.诊断:Schimmelpenning综合征.经皮肤外科手术后去除部分皮损.  相似文献   

4.
黑素瘤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1临床资料例1男,65岁。右侧腹部黑色斑块20年,溃破、增生2月。皮肤科情况:右侧胁肋、锁骨中线交界处可见一约3.0 cm×3.0 cm大小黑褐色斑块,颜色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表面呈肉色赘生物乳头瘤样增生,局部溃破(图1)。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填充大小不一呈巢状分布的瘤巨细胞,细胞有异型,有核分裂相(图2)。免疫组化示:MIF~+(图3),S-100~+(图4),HMB45~+。诊断:结节性黑素瘤。治疗:予以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  相似文献   

5.
从1例34岁女性患者头皮切除了2个囊肿,1个光镜证实为杂合囊肿(毛发及表皮样混合),另1个囊内很多角蛋白显示角化不全,囊壁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增厚,并有空泡化细胞。对2个囊肿进行了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抗原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标记。结果:“疣状囊肿壁”上的空泡化细胞标记阳性。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皮脂腺瘤.患儿男,13岁.头顶部一椭圆形淡黄色疣状新生物13年.皮肤科检查:头顶部见一约2cm×3cm椭圆形淡黄色斑块,边界清楚,表面呈轻度疣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增生肥厚,轻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中部见增生的皮脂腺及不成熟的毛囊结构,并可见异位大汗腺,真皮中部还可见多个大小不等肿瘤团块,肿瘤团块由基底样细胞和少许成熟的皮脂腺细胞组成,但未形成皮脂腺小叶样结构,团块周边细胞未见栅状排列及收缩间隙.诊断为皮脂腺痣并发皮脂腺瘤.  相似文献   

7.
皮脂腺痣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头部新发肿物伴出血1个月,于2006年8月1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头皮即有一黄色扁平丘疹,后逐渐长至2.5 cm×3 cm斑块,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1个月前发现在此斑块基础上出现一新生肿物,色红,仍无自觉症状,近期经常破溃出血.体检: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头顶部可见一2.5 cm×3 cm黄红色扁平质硬斑块,表面呈轻度乳头瘤样增生,其上见一1.5 cm×2 cm的红色肿物,表面有破溃出血(图1).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可见大量分化成熟的皮脂腺(图2),真皮内又见肿瘤细胞团块,与表皮相连,部分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可见核丝分裂(图3). 诊断:皮脂腺痣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皮肤科,北京,100730  相似文献   

8.
脂溢性角化病并发基底细胞上皮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脂溢性角化病并发基底细胞上皮瘤.患者女,60岁.鼻右侧出现新生物2个月,无痛痒.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囊肿形成,增生表皮由鳞状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其基底部与两侧正常表皮位于同一平面上;真皮浅层有基底样细胞形成的肿瘤团块,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依据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确诊为脂溢性角化病并发基底细胞上皮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85岁。右前臂伸侧出现一花生米大暗红色结节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1)突起部分:表皮局部糜烂,真皮可见由基底细胞组成的巢状肿瘤团块,癌巢周边的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2)蒂部周围:棘层下方细胞排列紊乱,有异型性,部分区域表皮全层异型,基底层非典型细胞呈芽蕾状增生,伸向真皮上部。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嗜碱性变,并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3)外围黑褐色斑块皮损: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呈乳头瘤样增生,瘤边界平坦,下界与皮肤基底层相平。诊断:脂溢性角化病并发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9岁。右侧腹部、臀部及股部结节、斑块19年。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并向下凹陷成一囊腔,多数乳头状突起伸向囊腔。符合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相似文献   

11.
66岁男性患者,阴囊赘生物1年余。1年余前,左侧阴囊皮肤出现一绿豆大小粉红色疣状赘生物,逐渐增至2 cm×2 cm大小,表面光滑分叶状,基底有蒂,皮损局部触痛。组织病理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向下呈宽条状增生并相互融合,真皮乳头间大量泡沫样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乳头间血管增生、扩张充血。诊断:疣状黄瘤。手术完整切除赘生物。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躯干部出现皮疹伴瘙痒3个月。皮损可自行消退,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皮损可反复出现。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亢进,表皮乳头瘤样增生,基底细胞灶状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单核细胞浸润。诊断:色素性痒疹。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2岁。全身褶皱部、乳晕肥厚、色素沉着3个月,周身泛发性丘疹伴剧痒2个月。皮肤科情况:颈部、腋窝、腹股沟、肛周皮肤肥厚、色素沉着,呈绒毛状或乳头瘤样增生,双侧乳头和乳晕角化、色素沉着,颈部、躯干及四肢散在米粒至黄豆大肤色至淡褐色角化性丘疹及斑丘疹。皮损组织病理示(上胸部):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基底层色素增加;(右侧腹股沟):表皮中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乳头似指样向上凸出,棘层中度肥厚,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浅层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恶性黑棘皮病并发Leser-Trélat征。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3岁,维吾尔族,腰腹部、臀部起皮疹63年,于2009年9月10日就诊.患者自诉出生时腰腹部、臀部长淡褐色皮疹,无痛痒,随年龄增长皮疹逐渐增多.否认家族有类似疾病.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腰腹部、臀部可见成片状或带状的浅褐色斑丘疹、斑片,倾向融合成片,部分皮损轻度萎缩(图1).患者掌跖正常,无鱼鳞病等遗传病.腰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明显角化过度,轻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颗粒层细胞显著增厚,颗粒层细胞水肿变大,内含嗜酸性包涵体,棘细胞轻度水肿(图2).诊断:线状表皮松解性表皮痣.  相似文献   

15.
单侧痣样黑棘皮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病例资料病史:患者男,19岁。左腹部出现增殖性斑块伴轻度瘙痒7年,于2002年10月20日就诊。7年前开始在左腹部出现褐色斑片,约钱币大小,以后逐渐向周围扩大,斑片逐渐高起,颜色逐渐加深。经过1年的时间,皮损不再扩大,也不消退。偶感轻度瘙痒或不适。在当地医院曾按“湿疹”治疗无效。既往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左侧腹部黑褐色疣状皮损,呈天鹅绒样外观图1单侧痣样黑棘皮病患者腹部皮损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乳头间凹陷处棘层肥厚,乳头顶部及两侧表皮变薄(HE染色×100)图2单侧痣样黑棘皮病组织病理象体检: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6.
诊断:汗腺汗囊瘤.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变薄,表皮突消失,真皮内胶原嗜碱性变,可见一囊性结构,囊壁为两层细胞组成,内层为立方形,胞质透明,囊壁周围胶原轻度水肿(图2).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3岁,全身散在褐色丘疹、斑丘疹及疣状斑块20年。会阴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表皮向外增生,增生的细胞主要为基底样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可见假角质囊肿和色素增加,真皮内无明显炎性浸润。诊断:泛发性乳头瘤样脂溢性角化病。  相似文献   

18.
外阴疣状黄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例外阴疣状黄瘤.患者女,47岁.外阴丘疹6个月.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乳头较多泡沫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CD68阳性.手术切除后随诊9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诊断:迟发性泛发性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右上臂近肘后处斑块):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20.
出汗性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36岁。右下肢结节、斑块20余年。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化过度伴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向下延伸,基底层色素加深,真皮中、下层及皮下组织上部见明显增多、增大、正常成熟的外泌汗腺腺体及导管,其间及其周围混有许多大而不规则的血管,伴神经增生,诊断为出汗性血管瘤。因皮损面积较大,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现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