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特点及其发展,提出了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要点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对应用实例的分析表明,作为庞大的建筑产业与潜力巨大的光伏发电相结合,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并网电站是未来太阳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现在介绍国内外光伏建筑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具体形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屋顶计划催生光伏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晓敏  沈辉 《太阳能》2005,(6):24-25
1前言 自从“屋顶计划”在美、德、日等国家实施以来,光伏产业在其政府政策强力推动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屋顶发电的潜力凸现,商机无限。然而,标准光伏组件(无论是尺寸还是容量规格)并不适合安装在形式各异的普通屋面上,于是随着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理念的提出,一种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的新产品——光伏瓦应运而生。理想的光伏瓦应满足以下条件:(a)适合普通屋顶的施工包括安装方法简易以及容易与屋顶融合为一体;(b)发电及与普通瓦片一样的建筑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太阳能光伏技术的节能建筑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原理及独立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的组成,总结了两种光伏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建筑耗能和建筑节能的现状,指出光伏技术与建筑的一体化方案势在必行。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太阳能光伏利用与建筑一体化的实施方式,总结了各种方式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几条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基本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马才  向宴德  马元 《太阳能》2024,(2):5-10
“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城镇化率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建筑业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但与此同时出现的建筑能耗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种发展形式与“双碳”目标背道而驰。而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相结合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BIPV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影响BIPV建筑发电量的因素,然后从技术、法律法规、市场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举措。分析结果显示:光伏组件方位角及安装倾角、光伏组件表面灰尘及其安装方式是制约BIPV建筑发电量的主要因素,BIPV后续发展需要从技术方面进行改进以确保年发电量达到预期目标;BIPV产业应从技术、法律法规及市场3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有助于其更好的发展。该研究结果对BIPV理论研究和工程人员施工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半透明光伏器件具有优异的可见光透光性,可应用于建筑玻璃幕墙,有利于实现建筑对太阳能的收集与利用。近年来,通过对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的不断优化,半透明光伏器件的光伏性能更接近常规光伏器件,同时保持了必要的透光性能。然而,单一光伏器件并不能解决建筑热交换带来的巨大能源损耗。在半透明光伏器件的基础上结合场致变色技术,可以构建光伏智能窗,并将其应用于光伏建筑。在理想情况下,该装置能在光照下改变其对入射光的透射率并收集光能进行发电,同时有效地减少建筑供能和玻璃换热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从半透明光伏器件的研究进展出发,简要回顾了半透明光伏器件与光伏智能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总结了各类器件的主要优化方案与性能优劣。最后,对半透明光伏器件与光伏智能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建筑节能领域的一个亮点。文章对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光伏与建筑的结合形式、光伏电池的选择、相关能耗以及成本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不同建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电量是光伏项目重要的性能指标。准确预测发电量对于光伏建筑项目的规划、运营以及经济核算极为重要。面向光伏电站设计开发的发电量预测方法及其软件,难以适应光伏建筑发电量预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差距较大。文章提出了一种光伏建筑模型预测法,使用该方法预测光伏建筑发电量的结果较为准确,优于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正在迅速发展,应用的规模和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本文讨论了各种类型光伏系统的应用及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应用的发展概况。此外还特别介绍了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和光伏声屏障的特点及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彩色铜铟镓硒(CIGS)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的科技示范项目—— 海南省陵水县珊瑚宫殿商业中心光伏示范建筑(下文简称为"彩色CIGS-BIPV示范建筑")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彩色光伏幕墙在商业建筑的布局、彩色光伏建筑外观的设计表达、彩色CIGS-BIPV组件的设计制造、彩色CIG...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而且能够产生热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对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系统的两种主要模式:水冷却型和空气冷却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模型进行了理论介绍,详细说明了两种系统中热产品在家庭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研究情况下两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与常规建筑相比,光伏光热建筑减少了墙体得热,改善了室内空调负荷状况,提高了建筑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节能》2019,(12):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显著,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无疑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大方向。同时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日益成熟,近些年来,太阳能光伏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建筑的概念、结合方式、优点等,并总结了太阳能光伏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形式以及设计方法和原则,为光伏建筑系统运用到建筑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光伏建筑一体化已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介绍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优势、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对乌鲁木齐达坂城西部歌城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设计案例分析,证实了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在环境影响、综合社会效益等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综合利用研究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功能,不仅能提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应用成本,且使得太阳能功能更多、全年利用率更高。该文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包括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热水系统、碲化镉光伏通风窗系统、光伏/空气/热水复合被动墙体系统、光伏光热-热催化/洁净多功能复合墙体系统的原理、功能及效率,拓展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研究和应用的新途径,为实现太阳能建筑大规模应用以及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上海世博会永久场馆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太阳能应用,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等。理论计算了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光伏系统发电量及CO2减排。  相似文献   

16.
吕芳  马丽云 《太阳能》2013,(13):52-55
以实际建筑光伏工程建设经验为基础,通过归纳和分析,总结得出了建筑光伏系统工程设计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17.
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国外发展良好。国内各项政策到位和光伏产业迅速成长将使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逐步启动。本文探讨了杭州在这方向上具有的优先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现状,分析和借鉴了国外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通过探讨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路线,认为未来建筑发展是从BIPV到BIPV/T到NET、绿色建筑的一种基本模式,该模式可为中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光伏双层窗的综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港地区建立了光伏窗综合性能实验台,对单层光伏窗、双层光伏窗、通风双层光伏窗等3种结构的光伏窗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了3种光伏窗结构对建筑得热、建筑采光和光电转换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在亚热带气候地区的夏季,通风双层光伏窗可以明显减少建筑得热,降低空调负荷,同时还降低了光伏电池温度,有利于光伏玻璃的稳定运行和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建筑光伏蜂窝模块(BHPV),是将光伏发电、建筑装饰、节能保温、建筑围护系统的防火和防水等多种功能集成融合的新型标准建筑材料。本文对BHPV作了系统性介绍,通过计算机仿真列出了光伏电池的热工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