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9 年 8 月 -2020 年 8 月 20 例急性胰腺 炎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急性生理 与慢性健康评分、疾病知识掌握度和遵医行为评分。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疾病知识掌握度和遵医行为 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和遵医行为, 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 68 例消化内科 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全程护理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量表评分、 患者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评分。结果:全程护理组不良情绪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 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评分和满意度,减轻患者 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主要探究在持续性房颤病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日常护理中关于相关个案护理管理的有效运用。方法:我院选取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持续性房颤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中 188 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护理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在采取常规形式护理管理措施方式上,结合给于相应个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组别,设定为实验对照组,两组分别拥有 94 例参与患者。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 (p<0.05)。结论: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针对持续性房颤病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的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上,可在常规护理管理内容内,增加个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有效增加后,可较为客观的提高预期护理管理效果,并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减轻并发症发生比例,具有非常客观的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价值。 方法:以 2018 年 1 月至2020 年 1 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脑梗死偏瘫患者当中,随机收集 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患者。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NINSS 评分相差不大(p 值>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NINS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 值<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值< 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价值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法在高职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 年 1 月 -2021 年 6 月,将 128 名高职临床专业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教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法教学,对两组考核成绩和教学质量评价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教学质量测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法在高职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患者均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且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骨科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曹立萍 《现代交际》2014,(8):160-160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数量均为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比价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数量为28例,治疗有效率为93.3%,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数量为29例(96.7%);对照组患者中有效治疗的病例数为23例,治疗有效率为76.7%,服药依从性良好患者24例(8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可从普及健康知识、加强护患交流等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宣雅莲 《现代妇女》2014,(12):223-22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选取100例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并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监控和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在采用综合强化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患者出现痊愈和好转的病例共计45例,病情没有改善的4例,还有l例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对照组患者出现痊愈和好转的共35例。病情没有改善的10例,还有5例病情有恶化现象。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情况为观察组90%.对照组70%,P〈O.05;由于P〈0.05以上差异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患者有很大的临床影响.应用24时综合强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病情治愈和改善。  相似文献   

9.
韩艳英 《现代妇女》2013,(11):247-248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然后观察两组肝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下降明显,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孕产妇社区健康管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社区医疗机构管辖范围内的 60 名孕产妇,根据健康管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常规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干预的 30 例为对照组,在常规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干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的 30 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评分、围产期不良事件、产程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对围产期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 P < 0.05;围产期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 P < 0.05;产程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 P < 0.05;对围产期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 P < 0.05。结论 孕产妇社区健康管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管理,能够大幅度改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减少围产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产程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使社区健康管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陈晓美  彭焱  陈昕 《现代交际》2014,(11):77-77
目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唐山市第四医院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强调心理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有效护理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在生存质量总分、心理机能、社会机能、健康教育和总体情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照护者参与式的延续性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在在医院接受同样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定期随访,观察组使用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分析两组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不同干预后,观察组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0.0% 及 3.3%。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采取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带教应用于护理实习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 2020 年 5 月 ~2021 年 5 月的 110 名护理实习生,使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将全部护理实习生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研究组施行主动带教,参照组施行常规带教,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护理差错率,两组比较差异性存在,P < 0.05。研究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与参照组比较优势均显著,P < 0.05。结论:护理实习生管理中施行主动带教的效果理想,主要体现在可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丽云 《现代妇女》2014,(11):425-425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病例选择的是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8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共6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是3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实验组则给予护理干预。收集所有患者的治疗资料,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并发症为4例,发生率为13.3%,实验组并发症为9例,发生率为30%。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数据存在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例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达标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本院诊 治的 120 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工作;观察组 则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BBPS 评分)、肠道准备达标率以及患者作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 BBPS 评分以及肠道准备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接受结肠镜检查患 者的肠道准备清洁度、肠道准备达标率有所提高,有利于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具有较高 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日,唐山军分区干休所视频会议室座无虚席,工作人员刚刚进行完《干休所工作条例》知识闭卷考试,对老干部和遗孀的问卷调查、随机提问立即展开。老同志们争相回答,现场气氛热烈。这是该干休所组织工休人员认真学习《干休所工作条例》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7.
富瑜 《现代妇女》2014,(7):320-320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原发性肾小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应用洛汀新、强的松治疗)与观察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每组各有患者21例。结果: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英简Ccr)、肾脏病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xa因子活性(英简AXa)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的治疗,能够缓解该病的病理损害,延缓肾功能的病变进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在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采取人际沟通团体辅导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自某基层部队 150 名士兵,时间段在 2016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设为两个组别,将未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 75 名士兵作为对照组,将采取人际沟通团体辅导的 75 名士兵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士兵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在交友交际困扰程度、异性交往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以及交谈困扰程度各项评分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应用于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有效提升士兵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将40例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患者(均无手术、放疗、化疗指征)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复方苦参注射液15ml/d静滴,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半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免疫力有所提高,疼痛缓解率为75%,生存质量提高稳定率为55.00%,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确切,它能明显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将集束化院校结合应用于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的教学实践效果,评价其教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017年2月至2017年7月间的教学工作,通过将集束化院校结合方案应用于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教学中。通过分班分组法,按照班级将96名护理学生分为两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8例学生。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应用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方案。所有学生接受半年教学后通过考核方式评价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操作评分,并记录所有学生在接受教学后其护理专业以及行为举止等指标的评分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教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学生的护理知识、学习程度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明显(P <0.05)。同时实验组学生的语言沟通和行为举止等指标数据得分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效果,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