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教育思想视角,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武术在中国近代社会背景下彰显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进行爬梳。研究认为,武术“强种救国”和“健身强体”教育思想是中国武术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下,尚武教育之风开始盛行。武术受到了前所未有重视,被认为与国家兴衰、民族危亡密切相关。武术“强种救国”教育思想开始滋生。在自然体育观影响下,武术“健身强体”教育思想开始繁衍。近代中国开始从注重武术技击功能向挖掘武术体育意义上的健身功能转换,开始用新的理念、整理与研究武术。  相似文献   

2.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令华夏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但是近代“东亚病夫”的屈辱,让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屡遭亵渎,多少民族精英和仁人志士为建设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国,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近代体育先驱者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出了“体育救国”的呐喊。  相似文献   

3.
以<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为基础,结合近年有关张之江研究的新成果,分析张之江先生的体育理念,即武化思想、救国思想、国术思想与国术建设,还原了民国时期国术艰危之际,张之江为发扬国术、强种救国而不懈努力的景状,为民国时期的国术(武术)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大学,它的体育教育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对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对国立中央大学体育教育的历史沿革和体育思想进行介绍和分析.在国立中央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然体育思想和军事化体育思想两种主要的体育思想.以程登科为代表的学者们所提倡的军事化体育思想,在当时起到了充实国防、预防沦亡的作用;而吴蕴瑞等学者的以自然体育为中心的体育思想,则对加快我国体育学科的建设,推动我国体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我国当今的体育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福泽谕吉是日本著名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救国”“文明开化”等教育思想对当时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对福泽谕吉教育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分析体育教育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女子教育的影响。提出福泽谕吉的体育思想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启示,并进一步指导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是曼德拉体育思想的代表性言论,是其终身体育救国实践的高度概括,也是世界各族人民对体育价值共同认知的深度凝练。本研究基于曼德拉体育救国、体育治国、体育生活的南非实践,深入剖析“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脉络,按照为什么体育能改变世界,体育改变了世界的什么,体育如何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的研究思路,在总结南非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新时代体育发展的启示。研究认为,曼德拉体育思想以深厚的民族情感为根基,以化解种族纷争为出发点,以实现世界融合为最高目标。“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的理论逻辑为:文化是先导,政治是保障,经济是动力;实践经验为:政治力量助力体育发展,项目文化化解民族纷争,体育赛事拉动经济发展,体育外交传播国家形象。时代启示为:体育是实现人类文化交融的突破口,体育要始终秉承人本精神的价值取向,体育要坚守公平竞争的道德法则,体育要高度重视对个体改造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为史料基础,对中央国术馆时期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进行考察。面对国民的身份屈辱、国民的文化自卑、国民的三病困扰,张之江积极筹建中央国术馆,希望以国术振奋民族精神,以国术实现强种救国。总结张之江国术救国实践得出:国民意识重塑需要由“重文轻武”向“文武兼济”转变,以根植勇武意识;需要由“术德失衡”向“德艺双馨”转变,以培养尚德意识;需要由“西学东渐”向“中西交融”转变,以提升主体意识;需要由“门户之见”向“破除畛域”转变,以塑造家国意识。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关注国术对国民身体的锻造、思想的启迪,可以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强化国民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夯实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重塑德才兼备的价值意识,凝聚休戚与共的爱国意识提供历史镜鉴与价值参照。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独秀提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他主张要用“兽性主义”教育来改造国民性,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陈独秀的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实业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向封建科举制度挑战、大力倡导推进近代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之国民”等教育思想与主张;张謇不仅思想上重视体育,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不仅重视学校体育与卫生,也重视社会体育,还重视军事体育、兵式体操,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体育思想与当时的时代主题相契合,具有很高的现实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与体育改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术的“珍贵”体现在其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一一武术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厚实的教育价值。本研究以武术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国民教育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索当代武术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救国强种、克己复礼、塑造完人是承载武术教育思想的三个着力点,强化尚武精神和民族血性,是国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注重武德、武礼等传统武术教育思想的培育,是构建“德治”社会的需要;增强“文化坚守”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作用,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面对列强的粗暴和民族的危亡,近代私立大学校长非常重视体育,认为体育是“强国”、“强种”的基础.他们不仅重视体育运动,而且还努力在校内和社会上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此同时,近代私立大学校长们非常重视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并努力推动着中国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近代私立大学校长们还提出要注意以下问题:重视德智体三育并进,尤其要重视体德的培养;体育与卫生要紧密结合;重视合作能力和团体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民国时期太极拳著作中序的研究,了解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太极拳的认识和态度.研究发现太极拳被赋予了强种强国的政治任务;太极拳健身功效被普遍认可;太极拳出现了理论不断渗入和被借鉴的现象.张三丰创拳是当时太极拳源流观的主流;太极拳成为中西体育文化对抗中的“武器”.  相似文献   

13.
张伯苓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是我国北方体育的创导人,也是在中国倡导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一人.他将救国图强的满腔热忱付诸育才树人的实践,义无反顾地开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先河.他始终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的办学方针,提出"强我种族,体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与主张.他早在1907年就在提出了参加奥运会的设想,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体育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对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和体育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尚武教育”的张扬到“体育真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尚武教育”的张扬到“体育真义”的探讨熊晓正,林登辕,曹守■19世纪末,中国人在寻求致强致富的途径中,认识到求强致富的根本在于改善国民之素质,重铸民族之国魂。而力主学习“斯巴达”,风行军国民教育,以养成军人之体质、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强种进而强...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毛泽东主席在1917年发表的文章就以“体育之研究”为题,他在文中写道:“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他建议中国以德国为榜样,“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当时人们在广泛讨论如何才能让中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他一生倡导“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而关注青少年健康,是毛泽东主席“健身强国”体育思想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6.
自西方体育从19世纪作为“强种卫国”的手段“引进”到我国以来,西方体育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体育全球化的加剧,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已成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主要内容和手段。面对现代体育对我国国民的意识、观念以及价值观的渗透、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  相似文献   

17.
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到“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到“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熊晓正,曹守■,林登辕改造国民性,改良国民体质,强种强国,曾是民主革命先行者们的宿愿;也是他们提倡、鼓吹发展体育的初衷。他们引进并推动了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开展。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国民体质的改善有赖于体育的普...  相似文献   

18.
体育既需要科学精神,更需要人文精神,二者是趋向融合的。过去过多地强调体育的科学精神,片面的科学主义害人不浅。应该从竞技比赛“去政治化”、竞技训练“去军事化”、社会体育“去形象化”着手,构建属于我们的体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蒋经国主政赣南时期是其一生中政绩骄人的重要时期之一。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蒋经国这一时期在国防体育、国民体育、学校体育、干部训练等体育实践,结合他多元的哲学思想,认为蒋经国这一阶段的主要体育思想有:国防体育思想、国民体育思想、“文武合一、身心兼修”的体育思想、“天人合一”的体育思想和崇尚健康的体育思想,这些体育思想对提高当时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身体健康,为赣南做好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晚清至民国我国体育设施相关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政策目标的制定彰显体育救国的价值理想,突出军事化、教育化、社会化服务导向;政策执行体现目标的主观差异性、实施结果的客观一致性和局限性特点.《国民体育法》的制定及以此基础上一系列有关促进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的立法规定,为我国现行“依法治体、依法建场”的政策出台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