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蜂花粉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提取, 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 采用HPLC-MS/MS对目标物进行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在Leapsil C18 (100 mm×3.0 mm, 2.7 μm)上以0.005 mol/L乙酸铵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 质谱采集模式为电喷雾负离子监测模式。结果 本方法的赭曲霉毒素A的定量限(以S/N=10计)为5 μg/kg; 在5~100 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大于0.99。本底空白的玉米花粉、茶花粉、荷花粉、油菜花粉4种基质中5、10、20 μg/kg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4.6%~103.6%, 精密度范围为5.1%~12.2%。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经济实用, 可替代较为昂贵的免疫亲和柱, 较大降低检测成本, 且适用于大部分蜂花粉基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测定八宝粥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和杂色曲霉素8种霉菌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样品经乙腈-水(88:12,V/V)超声提取、离心后,用多功能净化柱净化,以乙腈和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5~5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8种霉菌毒素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6~0.18μg/kg,平均回收率为73.5%~97.4%,RSD为4.6%~8.2%(n=7)。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八宝粥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和杂色曲霉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同时测定玉米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试样经乙腈-水溶液(体积比80?20)提取,复合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固定相,以0.5%冰乙酸-乙腈-甲醇(体积比10?45?4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Ex:333 nm,Em:470 nm)。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检出限分别为5.65×10-2μg/kg和4.53×10-1-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 ng/mL(r=0.9999)和10~500 ng/mL(r=0.9999);3个不同水平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5.81%~98.31%,RSD值为1.24%~1.65%。20批试样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测定值分别为0.59~0.69μg/kg和3.84~5.22μg/kg,均无过量残留。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佳等优点,适用于同时检测玉米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优化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并结合碳酸氢钠溶液提取稀释的方法法有效克服了基质效应的干扰,建立了中草药中赭曲霉毒素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方法。试样经碳酸氢钠溶液提取,超声波提取,再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用C18液相色谱柱分离,多级反应选择离子正离子模式检测。经方法学验证,赭曲霉毒素A质量浓度在0.1~5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样品在1.0、2.0和10.0μg/kg三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8.5%~98.0%;相对标准偏差为2.6%~11.8%;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8批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8批样品中检出1批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结果呈阳性(7.3μg/kg)。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实现中草药中赭曲霉毒素A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茶叶中的 赭曲霉毒素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茶叶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方法。方法用甲醇-2%Na HCO3溶液(60:40,V:V)提取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采用免疫亲和柱对茶叶中的赭曲霉毒素A净化,使用甲醇-5 mmol/L乙酸铵(含0.1%乙酸)为流动相,检测赭曲霉毒素A,采用正离子模式。结果本方法中赭曲霉毒素A在0.5~10 n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回收率在83.6%~9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6.5%~9.1%之间,检出限为0.1μg/kg。结论该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茶叶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普洱茶中赭曲霉毒素A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 方法 普洱茶样品采用乙腈/水(7:3,v/v)提取,PriboFast Multi-Toxin IAC免疫亲和净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 结果 赭曲霉毒素A在浓度5.32-99.50μ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92.5%~95.6%, 相对标准偏差为2.18%~3.25%,检出限为0.10μg.kg-1。普洱茶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均为未检出。 结论 普洱茶中复杂基质的存在对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有干扰,应采用免疫亲和净化柱净化处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适用于普洱茶中赭曲霉毒素A的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QuECh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OTA)、赭曲霉毒素B(OTB)和赭曲霉毒素C(OTC)3种赭曲霉毒素的方法。方法对QuEChERS净化条件和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优化,葡萄酒样品先用乙腈-冰乙酸(90∶10,V/V)进行酸化稀释,离心后取上清液经C_(18)+SiO_2+MgSO_4净化剂组合净化过滤,待测样液经液相色谱C_(18)柱(4.6 mm×250 mm,5μm)梯度洗脱分离后,分别采用荧光检测器和串联质谱电喷雾技术,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实现同时对葡萄酒中OTA、OTB和OTC三种赭曲霉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最低定量限(LOQ)均为2.0μ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1%~7.52%(n=6)。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日常监管工作中对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同位素内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粮食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B和C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水(84:16,V/V)提取,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过赭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富集净化,经Waters ACQUITY BEH C18(50 mm×2.1 mm,1.7 μm)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和内标法定量,同时对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等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赭曲霉毒素A、B和C在0.25~2.5 ng/mL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决定系数均在0.999以上,本方法对赭曲霉毒素的检出限(LODs,S/N=3)和定量限(LOQs,S/N=10)分别为0.003~0.018、0.011~0.059 μg/kg;在2.0~10.0 μg/kg 三个加标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0.50%~107.08%,相对偏差(RSDs)介于0.14%~4.94%(n=6)。利用此方法对10个批次的粮食及其制品进行检测,发现1个批次的样品检出赭曲霉毒素A,含量为(0.35±0.01) μg/kg。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粮食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B和C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芝麻酱中16种真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T-2毒素、伏马菌素B2、伏马菌素B1、O-甲基杂色曲霉素、蛇形菌素、新茄镰孢菌醇、杂色曲霉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曲酸、青霉酸、橘青霉素、黄曲霉毒素M1)多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检测方法。芝麻酱样品经乙腈-水-乙酸(80∶19∶1,体积分数,下同)溶液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后,以含0.1%甲酸的水溶液与乙腈为流动相,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mm×50mm,1.7μm)分离,以多级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6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3~1.5μg/kg,定量限为0.10~4.0μg/kg;线性范围在0.10~200μg/kg内各成分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样品在定量限1倍、2倍和10倍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7%~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6%~10.5%。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可用于芝麻酱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的监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全自动免疫亲和在线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Ochtatoxin A,OTA)的方法。玉米、小麦样品经乙腈-水(60:40,V:V)提取,3%Tween-20(m/V)水溶液10倍稀释后,用自动进样器注入RIDA~? REST在线固相萃取系统,经赭曲霉毒素A免疫亲和小柱净化后,以乙腈-2%乙酸水(50:5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C18色谱柱(150 mm×3.5 mm,3.5μm)分离,荧光检测器测定。根据3倍信噪比的峰响应值,确定赭曲霉毒素A的检出限为0.24μg/kg,在0.012 5~0.5μ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2值为0.999 8;在玉米、小麦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80.1%~106.9%,变异系数为2.4%~8.2%。本方法一次装柱可检测60个样品,24 h可检测100个样品,满足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食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娜  路勇  吴颖  姜杰 《食品科学》2011,32(18):260-263
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根据不同样品,用甲醇-2%碳酸氢钠溶液(60:40,V/V)或甲醇-水(80:20,V/V)提取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经OchraTest亲和柱净化,以甲醇-5mmol/L(含0.1%甲酸)乙酸铵为流动相,采用正离子模式对赭曲霉毒素A进行检测。结果回收率在82.3%~98.5%之间,检出限为0.1μg/kg。该方法适用不同基质样品,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方法检出限可满足欧盟等最新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花生及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五种真菌霉素的快速分析方法。用甲醇-水(55:45,V/V)对样品进行提取,采用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萃取,在ESI+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目标物在C18色谱柱上实现了有效分离,在6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相关系数(r2,n=6)大于0.999,检测结果稳定、灵敏。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线性范围0.5~50.0μg/L,检出限为0.05μg/kg(LOD,S/N=3),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线性范围5.0~100.0μg/L,检出限为0.5μg/kg(LOD,S/N=3),方法回收率为86.8~102.7%,精密度RSD为0.36~4.79%。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花生及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五种真菌霉素的检测与确证。  相似文献   

1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肾脏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含量。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2%乙酸为流动相,激发波长(λem)为332 nm,发射波长(λex)为460 nm。结果显示,赭曲霉毒素A在0.1 ng/mL~1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77.3%~84.4%,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3%。该方法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猪肾脏中赭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动物肾脏中可能污染的赭曲霉毒素A(OTA),建立了肾脏中赭曲霉毒素A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试样用磷酸酸化后经乙酸乙酯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以乙腈-水-冰醋酸(450+525+25)为流动相,C18柱分离并通过荧光检测器定量。结果赭曲霉毒素A标准溶液浓度在0.10~20μ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1.000 0),不同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72.5%~87.4%,检出限为0.012μg/kg。结论使用免疫亲和柱净化能够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是一种准确、方便的测定猪肾中赭曲霉毒素A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速检测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快速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60%的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经过离心、快速滤纸过滤后,用稀释缓冲溶液按10倍的比例对提取液进行稀释即为试样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加标浓度为25、50和100μg/kg的加标水平下,赭曲霉毒素A在饲料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8.4%~134.6%,变异系数为3.5%~6.9%。抽取10份样品进行检测,赫曲霉毒素A含量在14.1~38.2μg/kg。符合国家的标准GB 13078-2017对饲料中赫曲霉毒素A含量的规定。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适用于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谷物中的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以ODS C18(250mmx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2%乙酸(两者体积比40:60)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检测, Ex 325nm, Em 455 nm.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0μg/L和10~100)μg/L,检出限分别为0.025 ng和0.26 ng.5种样品的检测中两种生物毒素的加标回收率在75%~110%之间.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谷物中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栓测.  相似文献   

17.
进口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进口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和污染状况,本研究建立了无需净化、浓缩,直接进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赭曲霉毒素A空白基质标准溶液在1.0~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测限达到0.05 ng/mL,添加浓度为2.0 ng/mL质控样品的回收率为98.7%~113.2%,精密度<5.7%。应用该方法测定了84个进口葡萄酒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的检出率为100%,含量为0.14~1.10 ng/mL,平均含量为0.32 ng/mL。  相似文献   

18.
研究建立同时检测啤酒及酿造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80∶20,v/v)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进行富集和净化,采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2%乙酸(40∶60,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后以0.5%碘溶液衍生、改变波长荧光检测。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检出限分别为0.05μg/kg(AFB1)、3.19μg/kg(ZEA)和0.22μg/kg(OTA),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10.0μg/L、10.0~1000.0μg/L和5.0~50.0μg/L;在大麦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90.0%~109.5%,相对标准偏差为2.18%~4.94%。被检37个样品的真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正常贮存下的啤酒原料均未检测出真菌毒素,但在霉变大麦样品中可以检测出少量的真菌毒素。  相似文献   

19.
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相结合,测定白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建立了测定白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该方法用2%NaHCO3和15%NaCl的水溶液对白酒中赭曲霉毒素A进行提取,然后通过OchraTest免疫亲和柱净化,采用Agilent-C18柱(4.6 mm×3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体积比为50:49:1),流速0.80 mL/min,激发波长335 nm,发射波长46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A在1.0×10-9~10×10-9g/mL时.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81),加标回收率为93.33%~97.40%,最低检出限为0.12×10-9g/m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6%、3.13%和5.19%.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咖啡中3种赭曲霉毒素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水—甲酸(V乙腈∶V∶V甲酸为55∶40∶5)超声提取,利用QuEChERS盐包进行脱水盐析,过ZanChERS-Myco17净化小柱净化。样品采用0.2%甲酸水—乙腈作为流动相经Waters BEH C18(1.7μm, 2.1 mm×100 mm)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内标法定量。结果:3种目标物在0.1~20.0 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 46,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2,0.2~0.7μg/kg。咖啡基质中3个添加水平目标物平均回收率为79.0%~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1.5%~7.6%。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能够适用于不同咖啡基质样品中3种赭曲霉毒素残留的高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