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市售速冻米面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标准限量规定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检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结果检测80份速冻米面制品,合格54份,合格率为67.5%,其中生制速冻米面食品40份,合格22份,合格率为55%,不合格因素是沙门氏菌(7.1%)、金黄色葡萄球菌(30.0%)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7.5%),定型包装与非定型包装不合格产品无统计学意义(χ2=0.031,P>0.05);熟制速冻米面食品40份,合格32份,合格率为80%,不合格原因是卫生指标菌超标,定型包装与非定型包装不合格产品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05)。不合格生制速冻米面制品显著高于熟制速冻米面制品(χ2=4.61,P<0.05)。结论速冻米面制品微生物污染较重,且定型包装与非定型包装无显著性差异,生制速冻米面制品比熟制米面制品因致病菌污染,有更大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米面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GB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采自江苏省13市的1 412份米面制品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结果 1 412份米面制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1株,检出率为6.4%。其中:沙门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9株,单增李斯特氏菌7株。不同年份熟制米面制品和生制米面制品致病菌总检出率(χ~2=5.79,P<0.05)和沙门菌检出率(χ~2=5.9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金葡菌定量检测结果,熟制米面制品金葡菌超标率为0.39%,生制米面制品超标率为1.04%。结论江苏省米面制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严重。熟制米面制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3.
陈蓉  唐旭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32-1034
目的了解湖南省永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11年度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O157、阪崎肠杆菌的检测。结果检测熟肉制品、蛋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糕点及饼干、凉拌菜、鲜榨果蔬汁、米粉(盒饭、米线、凉皮)、婴幼儿食品共198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20株,总检出率为10.10%;9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是速冻熟制米面制品,检出率为27.27%;熟肉制品、米粉、糕点、凉拌菜、鲜榨果蔬汁、婴幼儿食品的检出率依次为18.18%、18.18%、9.09%、9.09%、4.55%、4.55%。结论永州市食品已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速冻熟制米面制品、熟肉制品、米粉为主要受污染食品,食品监督执法部门应重点监测这几类食品,减少和避免永州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雅安市食品污染中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提高雅安地区食源性疾病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检测9大类食品。结果抽检9大类食品各20件,共计180件。熟肉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婴幼儿配方粉和婴幼儿谷基辅助食品、糕点及饼干、凉拌菜、鲜榨果蔬汁及米粉、凉皮、米线、盒饭,8类食品中都检出大肠菌群,检出率分别为25%、20%、60%、10%、30%、50%、40%和20%;速冻熟制米面制品、糕点及饼干中霉菌检出率均为100%;鲜榨果蔬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5%;速冻熟制米面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5%;未检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结论雅安市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凉拌菜、鲜榨果蔬汁、速冻熟制米面、饼干及糕点类散装或自制的食品和直接食用的食品卫生质量较差。应加强对这类食品的监督监管,以保障食品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苏春丽    沈亮  杨柳 《现代预防医学》2015,(5):817-818
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结果 监测6大类(凉拌菜、熟肉制品、熟制米面制品、蛋糕、珍珠奶茶类饮料和皮蛋)食品共212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6株,总阳性率7.55%,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6大类食品中熟制米面制品污染最严重,阳性率20.59%,其次是凉拌菜(10.53%)、熟肉制品(8.57%)及蛋糕(5.56%)。珍珠奶茶类饮料和皮蛋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成都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控制食品生物性污染。方法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案要求,无菌采集超市(商店)、农贸市场、餐饮店制售的10类食品496份,监测10种致病菌。结果肉类、餐饮食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动物水产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四种致病菌2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占致病菌构成比的62.50%,金黄色葡萄球菌29.17%;肉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高达11.21%。结论肉类及其制品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是食源性疾病的高风险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廊坊市高危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我市食源性疾病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进行。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蔬菜、速冻米面食品、非发酵豆制品共300件,检出沙门菌3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6株,副溶血性弧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1株,未检出弯曲菌。结论:廊坊市居民主要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动物性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株污染较重,生肉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市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食品超市、宾馆酒店及个体摊贩随机采集9个种类食品,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的沙门菌、志贺菌、单核细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熟肉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焙烤食品、果蔬类、凉拌菜、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和米线凉皮盒饭类9类食品共508份,样品中检出5种致病菌共37株,总检出率为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副溶血弧菌16株,蜡样芽孢杆菌2株,单!李斯特菌1株,沙门菌3株。9类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生食动物性水产品10.5%,其次为米饭凉皮盒饭类10.0%。结论大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米线凉皮盒饭类、熟肉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大连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4789-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作业指导书》技术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及菌种保存。2010年对市区及辖区县农贸市场、超市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等致病菌进行抽样监测,共132份。结果 132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2株,总检出率为9.10%(12/13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5株,检出率最高(3.8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4株(3.03%)、副溶血性弧菌2株(1.52%),沙门菌检出1株(0.76%),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和大肠艾希氏菌O157。10大类食品中,速冻米面制品和生鲜肉污染率最高,分别为25.00%和16.70%。结论三门峡市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速冻米面制品、生鲜肉、凉拌菜、沙拉和冰激凌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单增李斯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黑龙江省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及危险食品的种类,构建食品中沙门菌污染数据库。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并参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工作手册,在黑龙江省选取6个具有代表性城市建立监测哨点,对6大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结果:从6大类1070份食品样品检出沙门菌94株,检出率为8.79%,生畜禽肉检出率为18.70%,水产品检出率为7.48%,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和生食蔬菜检出率分别为3.61%和2.84%,生奶和冰淇淋均未检出沙门菌。结论:黑龙江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沙门菌污染,其中生畜禽肉污染最重,阳性率最高,其次为水产品,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和生食蔬菜也有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它们是主要的危险食品。  相似文献   

11.
2010年达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达州市2010年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多级分层抽样市售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鲜冻水产品、生食水产品、生食类蔬菜、婴幼儿配方米(谷、豆奶)粉、冰激淋、中式凉拌菜、沙拉、鲜榨果汁、皮蛋和生鸭蛋,按照国标和相关方法进行沙门茵、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检测.结果 共检测食品15类256件,检出食源性致病菌29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9株、单增李斯特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沙门菌4株、阪崎肠杆菌和EHEC O157:H7各1株,总检出率11.3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鲜冻水产品、冰激淋、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生畜肉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分别是42.86%、33.33%、20.00%、19.04%和13.33%.结论 达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鲜冻水产品、冰激淋、生食水产品和熟肉制品分别主要受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漳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确定易受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2008年6~10月,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检验技术要求提出的检测方法和福建省卫生厅下达的监测任务监测,采集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个体摊贩销售点、街边现挤现卖生奶的流动摊点在售生猪肉、生牛肉、生羊肉、散装熟肉制品、婴儿食品、冰激凌、速冻米面(生、熟)、动物性水产品(鲜、冻、生食)、生食蔬菜、乳和乳制品(生牛奶、消毒奶)10类食品,检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等项目。[结果]2004-2008年合计检测10类、329份食品,检出致病菌37株,检出率为11.25%,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18.70%。在10类食品中以动物性水产品污染率为最高为46.51%,其次为速冻米面(生、熟)为21.74%;生猪肉,生羊肉、生牛肉、熟肉制品、婴儿食品、乳和乳制品(生奶、消毒奶)等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通过连续5年对我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掌握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高危食品及9类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情况,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以随机购买的方式获得样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2006~2009年合计检测735份样品,检出目标菌72株,总检出率为9.80%。不同年份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出的72株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5.17%、3.40%、1.22%,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均未检出;生牛奶、生肉类、水产品、散装熟肉制品的检出率分别为28.75%、15.93%、4.21%、2.00%,生食蔬菜、冰激凌、速冻产品、豆制品、鲜榨果蔬汁均未检出;养殖场、肉制品厂、农贸市场、超市、食品厂、餐厅检出率分别为25.00%、17.91%、11.01%、6.58%、2.74%、0.75%,不同单位样品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牛奶及生肉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京市2006—2008年9类食品的污染状况,建立“南京市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方法生肉、水产品、生食蔬菜、熟肉制品、蔬菜色拉、速冻米面制品(生、熟)、非发酵豆制品、生奶与奶酪等9类食品,共计312份,按照GB/T4789—2003进行6种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和空肠弯曲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TB细菌鉴定仪。结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2006—2008年总检出率分别为15.7%、15.7%和16.9%;沙门菌总检出率分别为4.3%、3.6%和2.2%;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分别为3.6%、1.2%和2.2%;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分别为1.4%、3.6%和0。而0O157:H7大肠埃希菌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论2006—2008年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6种致病菌中检出率最高达到15%以上,属高危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相对较低,但不排除它们在高危食品中引起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因此对这4种致病菌污染的高危食品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使用情况,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随机采集粮食制品、熟肉制品、泡菜及凉拌菜等14类食品开展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等)、非食用物质(硼砂、溴酸钾等)项目的检测。结果共检测食品样品1910件,1818件合格,合格率95.18%;检出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有448件,检出率为23.46%。结论深圳市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超标率较低,但检出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刘博  戴孟阳  陈慧中  苏孟 《职业与健康》2013,(22):2980-2981
目的了解沈阳市食品卫生真实水平,掌握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有效数据。方法按照辽宁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计划,参考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监测样品采样要求,全市4个区县共设监测网点80个,监测点主要设在农贸市场、超市(包括商店和便利店)、餐饮业等;监测食品包括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焙烤食品、熟制米面制品、果蔬类、婴幼儿食品、冷面食品。监测项目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0157:H7、诺如病毒、异尖线虫、蜡样芽孢杆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结果全市80个监测网点,共监测7大类食品240件样品,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共970项次,总体检出率为2.7%,其中有5类、共26件食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占食品总数量的10.8%。结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比较严重,要加强食品情况的致病菌污染的监测,防止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酒泉市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5-6]。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技术要求,通过对2010—2012年度酒泉市采集食品样品共1157份的检验分析,对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对本市食品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1157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00株,总检出率为8.64%。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生畜肉16.67%(5/30)、生禽肉33.33%(10/30)、鲜冻水产品17.50%(7/40)、速冻熟制米面制品20.00%(8/40)、熟肉制品6.92%(9/130)、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14.5%(9/62)、婴幼儿配方食品3.81%(4/105)、冰激凌5.0%(1/20)、凉拌菜10.00%(18/180)、即食地方特色食品6.92%(9/130)、糕点及饼干1.25%(1/80)、熟制米面制品1.00%(1/100)、生奶22.50%(18/80)。即食蛋制品、生食果蔬菜、鲜榨果蔬汁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生肉、生奶和水产品是酒泉市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作为直接入口食品的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凉拌菜、地方小吃、熟肉制品,可能导致较高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病原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主要食品中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大肠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预警和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5个地区抽检生畜(禽)肉、水产品、熟肉制品、生食蔬菜、速冻米面5类食物样品共929份,依据国标法和特定新方法,运用API卡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929份样品中共检出180株病原菌,总检出率为19.4%,其中弯曲杆菌17株,检出率9.0%,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30株,检出率14.0%,O157大肠杆菌17株,检出率2.5%,沙门菌5株,检出率0.7%,副溶血性弧菌11株,检出率5.7%;5类食品中病原菌阳性率最高的是水产品(35.8%),其次为生畜(禽)肉(26.1%),第3为熟肉制品(9.4%)。[结论]四川地区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源性病原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畜(禽)肉是主要的污染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在冷冻(藏)禽肉和水产品中污染严重,分别为47.5%和28.5%,在直接入口的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率达到8.8%。应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点及产肠毒素特性及其耐药性,为制定HACCP以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8类食品1243件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产肠毒素A—E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生肉、熟食、生奶、及水产品中分别分离出40株(10.96%)、12株(3.13%)、34株(16.27%)及1株(1.12%)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应的产肠毒素率分别达到52.50%、58.33%、61.76%、0.oo%;对青霉素、四环素、凝固酶阴性苯唑西林耐药率分别高达93.10%、49.43%、37.93%;79.31%菌株对2种以上的药物多重耐药,最多耐药种类达7种,表现出30种耐药谱。结论:扬州市食品中存在着较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潜在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生肉、生奶及熟食;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素能力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提示安全应用治疗药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