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中心127例肝移植病例,分为ARF组(n = 26)和非ARF组(n = 101),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和血清肌酐水平,观察是否存在肾脏结构性病变、休克、消化道出血,是否大量放腹水、行血浆置换治疗,是否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术中是否应用静脉静脉转流,术中输血量情况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种类等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早期发生AR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高血清肌酐水平和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是肝移植术后发生ARF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ARF发病率较高,术前高血清肌酐和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是肝移植术后早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2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术后随访1~26月(平均9.7月),观察患者腹水缓解情况(腹水量)、临床血清学指标(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肌酐等)、生存率等。采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术前术后临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Kaplan-Merier方法计算生存率,术前危险因素预测3个月腹水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危险因素对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断最佳预测界值。结果:术后1年的各个随访期患者的腹水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82.6%的患者术后1月腹水得到有效控制,52.4%患者在术后3月仅存少量腹水,术后6月在访的所有患者腹水均为少量。术后1周肝功能存在短期损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中值(最小值,最大值)=19.6(14.0,28.7),Z=-2.419,P=0.016;Child-Pugh评分增加,x±s=9.87±1.71,t=-2.714,P=0.013;总胆红素升高,Z=-3.711,P=0.000,中值(最小值,最大值)=37.0(13.2,204.3),之后逐渐恢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累积生存率为95.5%、85.9%、78.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血钠(P=0.027,HR=0.677,95%CI=0.479~0.956)、总胆红素(P=0.007,HR=1.049,95%CI=1.012~1.086)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ROC及AUC分析提示总胆红素AUC为0.676,95%CI为0.335~1.000,总胆红素37μmol/L(敏感性66.7%,特异性94.1%)为最佳预测界值。Kaplan-Merier生存率分析显示总胆红素≥37μmol/L及总胆红素<37μmol/L时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25%、92.3%。结论:TIPS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案,术后存在短期的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37μmol/L是预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TIPS术后1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可为术前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与初次发生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筛选肝移植术后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77倒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15例为术后复发肿瘤患者(复发组),62例为初发肿瘤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筛选患者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杲:患者平均年龄为(48.6±4.3)岁.术后随访(20±3.7)个月,复发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20%)和15例(24.2%)患者死亡,移植术后30 d内病死率分别为6.7%和1.6%.Cox风险比例模型提示.术前高胆红素、最大肿瘤直径较大、内眼癌栓、术后输血以及肿瘤家族史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复发和初发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术前高胆红素、最大肿瘤直径较大、肉眼癌栓、术后输血以及肿瘤家族史是移植术后病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各项指标中筛选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至出院)死亡的高危因素,为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2001年5月至2005年9月间307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对有价值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确切的高危因素。结果:4例患者因资料不全剔除,303例参与此次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性别、Child分级、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早期拔管时间、白细胞计数、术前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血钠、血钾、腹水量、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大量输血、术中输碳酸氢钠量、吸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胆红素、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20项因子是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低血钠、手术时间长、大量输血(>7 500 ml)、术前高MELD分值等5项因子是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低血钠、手术时间长、大量输血者、术前高MELD评分的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病死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患者急性肺损伤及其早期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OLT)术后患者早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91例接受OLT的患者,术前明确疾病种类并进行肝功能分级,术中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出入量等指标,术后连续追踪14 d观察急性肺损伤发生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Forward法)逐步回归.结果 53例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病率为58.2%,其中25例发生ALI,发病率为27.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重型肝炎、术前高血清胆红素、低凝血酶原活动度、高Child及MELD评分、术中失血多、输血多是OLT术后发生ALI的高危因素(均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胆红素是影响术后ALI发生的独立的早期危险因素.结论 OLT术后早期ALI的发病率为27.5%,术前高血清胆红素是术后ALI的重要早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收治的117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危险因素,总结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117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12例,故最终105例纳入本研究.10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周大量积血9例(8.57%),以皮肤、巩膜黄染加重,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短时间内显著升高,肝功能受损为典型临床表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肝周大量积血与患者上腹部手术史(P=0.001)、术前血红蛋白水平(P=0.031)、术前白细胞水平(P=0.001)、术前血小板水平(P<0.001)、术后胆漏(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腹部手术史(P=0.008,OR=15.000)、术后胆漏(P=0.034,OR=20.770)是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了解患者的既往腹部手术史、术中严格保护胆管血供,吻合确切,避免胆漏,是预防肝移植术后肝周大量积血的主要措施.肝周大量积血一旦产生,及时穿刺引流或手术清除积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发病时机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肝移植的21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术后谵妄发病率及发病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谵妄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谵妄对受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肝移植受者术后谵妄的发病率为20.4%(43/211),发病距离肝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9 h。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22、术前住院天数≥7 d、肝癌、术前肝性脑病、术前两个月内感染、术前淋巴细胞值<0.5×109 L-1、术中大量红细胞输注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 d与肝移植受者术后谵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两个月内感染[比值比(odds ratio, OR)=2.59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35~5.944,P=0.024],术前MELD评分≥22(OR=2.967,95%C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ESLD)行肝移植术患者术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ESLD行肝移植术后存活1年以上的患者术前与术后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入选患者中92%于术后至少出现1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72%的患者于术后进行高血压治疗,术后发生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62%,而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超重及肥胖的发病率分别为3%、10%、42%和13%.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术明显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对于易感人群可能引发糖尿病,故移植术前进行心血管病危险评估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门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46(10):1189-1196
目的:采用Clavien-Dindo/CTCAE并发症分类系统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41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未手术54例、不符合FIGO分期标准23例、临床资料缺失60例、随访退出27例,最终纳入2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患者年龄44.5(25,85)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9(14.6,45) kg/m2,采用Clavien-Dindo/CTCAE分类系统对患者术中、术后进行分级评估,单因素分析患者基线资料,并将P<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总体生存率并采用对数秩检验.结果:术后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CTCAE≥3)31例(14.1%)、非严重并发症120例(48.4%),无并发症97例(3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BMI>30 kg/m2是术中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0,95%CI=1.72~20.44,P=0.020);宫旁浸润(OR=7.39,95%CI=1.37~39.72,P=0.020)、术前放疗(OR=3.98,95%CI=1.29~12.34,P=0.016)是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MI >30 kg/m2是术中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宫旁浸润、术前放疗是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受体术中发生大量输血的术前预测因子.方法 回顾性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268例成人终末期良性肝病(ESLD)肝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对术中输血量≥12 U(MBT组)和12 U(NBT组)两组受体的术前各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术中大量输血发生的预测因素;分析5组麻醉医生对术中输血量的影响.结果 268例受体术中5例未输注红细胞和血浆,其余98.13%的受体术中输注红细胞,全组平均(13±8)U.手术由同一外科团队完成,不同麻醉医生分组对输血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两组受体的血红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大量输血的术前预测因素为胆红素、肌酐、INR、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蛋白、MELD评分、是否重症肝炎以及术前腹水;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独立预测因素为MELD评分和血红蛋白,预测评分=0.593-0.049×术前血红蛋白+0.137×术前MELD评分,其ROC曲线下而积为0.832.截断点为-0.67分(计算结果大于-0.67提示术中大量输血),其预测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71.2%.结论 以乙型肝炎为主要原发疾病的ESLD患者,术中发生大量输血的独立预测因素为术前MELD评分和血红蛋白值,其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1.
黄玲  腾燕  江新苗  李文瑜 《循证医学》2021,21(3):189-192
男性患者,37岁,于2020-08-21因"腹胀2月余,双下肢水肿1月余,活动后气促20天"入院.患者于2020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7月出现双下肢水肿,晨起时明显,至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2020-07-29心脏彩超示:考虑缩窄性心包炎,建议结合心脏CT检查;轻度二尖瓣返流;中度三尖瓣返流;中度肺高压;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3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并根据其病情变化,制定具体护理方案.结果 32例合并大量腹水的肝硬化患者经限水、少钠、利尿、合理饮食等护理及治疗,其中3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患者,选择合理护理方案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结核性与癌性腹腔积液的cT征象,提高两者的CT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结核性腹腔积液(n=19例)和癌性腹腔积液(n=21例)的CT资料。比较两组间腹水量、CT值、腹水分布范围以及其它伴发CT征象(壁腹膜增厚形式及强化方式、大网膜改变、肠系膜改变、腹腔淋巴结改变)等差异性。结果(1)结核性腹水组少量腹水占84.2%(16/19)、高密度腹水占89.5%(17/19);癌性腹水中大量腹水占71.4%(15/2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48,P=0.0004:x2=32.68,P=0.00000):(2)结核性腹水组壁腹膜光滑均匀增厚且增强后明显强化者占88.9%(16/18),癌性腹水组壁腹膜呈不规则增厚伴轻度强化者占75%(15/2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15.64,P=0.00008):(3)结核性腹水组欠网膜呈饼样改变者占31.6%(6/19),而癌性腹水组占57.1%(12/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结核性腹水组肠系膜呈“放射状”改变者占47.4%(9/19),呈小结节改变者占42.1%(8/19)。而癌性腹水组分别为28.6%(6/21)和47.6%(10/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结核性腹水组腹腔内见增大淋巴结者占36.8%(7/19),癌性腹水组为62.0%(13/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分析腹水量、CT值及腹膜增厚等表现,对结核性与癌性腹腔积液的CT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抗体对鉴别恶性腹水和结核性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的Martineck法和金标免疫斑点法(DIGFA)对35例结核性腹水,31例恶性腹水的腹水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性抗体(PPD)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结核性腹水ADA和PPD水平明显高于恶性腹水,以ADA>45U/L作为阳性标准,其对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1%,准确性为98.5%,腹水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94.3%,准确性为95.38%。结论 腹水ADA和PPD检测对鉴别恶性腹水和结核性腹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腹水ADA水平升高和PPD阳性支持结核性腹水,反之,则支持恶性腹水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术对顽固性腹水的治疗疗效。方法应用北京伟力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HY-500型自体腹水浓缩回输超滤仪,对68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术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尿量、腹围、血清电解质、蛋白、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腹水电解质、蛋白,部分患者检测了治疗前后腹水补体C3及巨噬细胞含量、血浆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腹围平均减少9.8±2.6cm,清除腹水量3520-12100ml平均(4896±1861ml),血清及腹水电解质,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改变(p>0.05),腹水中总蛋白、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血总蛋白、白蛋白较治疗前增加(p<0.05),腹水补体C3及巨噬细胞含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浆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自体腹水浓缩超滤环注术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杨晓燕  段颖  李步光  高勇  高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229-1230
目的:探索腹水回输自滤的治疗方法在肝硬化伴顽固性腹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法:对54例肝硬化伴顽固性腹水患者,采取腹水静脉回输自滤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向患者家属介绍该疗法的目的、方法及如何配合治疗,并正确评价治疗效果。治疗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管道护理,注意观察尿量、生命体征和腹痛变化。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进行有效的干预,预防并发症。结果:54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7%,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水静脉回输自滤对肝硬化伴顽固性腹水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自身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机制。方法 :将 40例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的肝硬化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放腹水 2 0 0 0ml,其中 1 0 0 0ml静脉回输 ,再静脉注射速尿 6 0mg ;对照组放腹水 2 0 0 0ml,静脉点滴白蛋白 1 0g ,再静脉注射速尿 6 0mg。结果 :实验组术前、术后、术后第 4d血浆醛固酮 (ALD)、血浆心钠素 (ANF)、血浆内皮素 (ET)及术前、术后尿量、肾动脉血流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但是实验组血清白蛋白升高较稳定。结论 :自身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机制在于同时消除腹水和扩容两大治疗原则。由于有许多血管活性物质的参与 ,可能逆转了发生腹水的某些病理生理环节  相似文献   

19.
透析相关性腹水发生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病人 ,其诊断需排除腹腔恶性肿瘤、肝硬化、心功能不全、血管病变及感染等病因。其发生机制有多种因素参与 ,主要与腹膜通透性增加和腹膜淋巴回流减少有关。腹水特点是蛋白含量高 ,细胞计数低 ,同时有低血清白蛋白。腹水回输、CAPD、腹水经颈内静脉分流术等治疗有一定疗效 ,但到目前为止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肾移植。透析相关性腹水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