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2-氯吩噻嗪、1,3-溴氯丙烷、N-甲基哌嗪为原料,以甲苯为溶剂,先将N-甲基哌嗪和1,3-溴氯丙烷反应生成侧链化合物,在氢氧化钠条件下,与2-氯吩噻嗪反应得到丙氯啦嗪。将得到的产品成盐酸盐,用乙醇和水溶液重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同时,主要研究了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核糖的酰化、氯代合成工艺,并对其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以价廉的D-核糖为原料,先经过甲基化合成得到混合构型的1-甲氧基-D-核糖,接着与对氯苯甲酰氯反应得到1-甲氧基-2,3,5-三-氧-对氯苯甲酰基-D-核糖,再与乙酸酐在浓硫酸的催化下,乙酰化生成了1-乙酰氧基-2,3,5-三-氧-对氯苯甲酰基-D-呋喃核糖,最后在无水二氯甲烷中脱乙酰基得到最终产物1位氯代核糖.结果显示:1-乙酰氧基-2,3,5-三-氧-对苯甲酰基-D-呋喃核糖氯代后得到混合构型的粉末状氯代糖,收率达84.9%,经过三次重结晶得到β型的氯代糖,收率62.4%,产物的性状已经过红外和核磁鉴定.  相似文献   

3.
以邻氯苯甲酸为原料,采用混酸硝化生成中间体2-氯-5-硝基苯甲酸,再水解生成目标产物5-硝基水杨酸.重点对硝化反应的混酸配比、反应温度及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了考察,得到了硝化反应混酸配比为浓硫酸∶浓硝酸(摩尔比)=9∶1,反应温度0 ℃,反应时间为8 h的较优工艺条件,收率为95.7%.水解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6 h,收率为98.3%.反应后产品用适量乙醇水溶液重结晶得到5-硝基水杨酸,含量≥99.8%(HPLC).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乙炔、3-氯-1-溴丙烷、氨基钠为原料,经过炔化钠的生成,合成了5-氯-1-戊炔,总收率达30%.新工艺采用有机溶剂,反应在0℃左右进行,降低了合成费用,更具有工业价值,并对该产品含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蚊蝇醚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酚、对氯苯酚、环氧丙烷和2-氯吡啶为原料,在传统合成蚊蝇醚三步反应的基础上,对第三步反应——PPP与2-氯吡啶缩合进行改进,即采用无溶剂熔融法合成反应工艺,确定了合成蚊蝇醚的最佳工艺条件。无溶剂熔融法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亦降低了NaH及有机溶剂对人和环境的危害性,同时可获得86%的收率,并经IR、1H NMR和MS鉴定确认了蚊蝇醚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氯代乙酰乙酸乙酯和苯硫酚为主要原料,经硫醚化、胺化、Nenitzescu反应,合成目标产物1-甲基-2-苯基硫甲基-6-溴-5-羟基吲哚-3-羧酸乙酯,产品总收率为36 %.硫醚化反应在n(苯硫酚):n(NaOH):n(氯乙酰乙酸乙酯)=1:1:1,反应时间为3~4 h, 反应温度为5~10 ℃的条件下进行,中间产物4-苯硫基乙酰乙酸乙酯(I)的收率为92 %.胺化反应在n(甲胺):n(I) =1.1:1,反应时间共为20 h的条件下反应,中间产物4-苯硫基-3-甲胺基-2-丁烯酸乙酯(II)收率为94 %.Nenitzescu反应在n(溴代对苯醌):n(II) =1:1.1,反应时间为7~8 h,反应温度为80 ℃条件下反应,得到最终产物1-甲基-2-苯基硫甲基-6-溴-5-羟基吲哚-3-羧酸乙酯(Ⅲ),收率为40 %.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及质谱鉴定,证明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7.
以对氯氯苄与盐酸吡啶缩合法制备2-对氯苄基吡啶.考察了用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为n(对氯氯苄)∶n(盐酸吡啶)=1.6∶1.0,m(氯化铜)∶m(盐酸吡啶)=15∶100,反应温度160~170 ℃,反应时间2 h,保温时间7 h,无水吡啶加入量10 ml.在较佳反应条件下,2-对氯苄基吡啶的收率可达58.4%,并用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分析该反应体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对氯苯甲醛和频哪酮为原料,经缩合、氢化合成4,4-二甲基-1-(4-氯苯基)-3-戊酮.工艺选择了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为碱性催化剂以及采用CO2中和体系中的碱性物质,使4,4-二甲基-1-(4-对氯苯基)-1-戊烯-3-酮的收率达到98.3%,纯度达到97.4%;氢化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及使用添加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可减少副产物脱氯产物的产生,提高了目标产物的含量和收率,分别达到了98.7%,收率达到98%以上.该工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超过文献水平.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条齐拉西酮的关键中间体5-(2-氯乙酰基)6-氯-吲哚酮(Ⅰ)的合成路线.以对氯邻硝基甲苯(Ⅱ)和草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水解、氧化、脱羰、还原、环合和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合成得到Ⅰ.产品含量达99%(GC),总收率为34.8%,Ⅰ的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10.
1-氯甲基-1,2,4-三唑盐酸盐是合成三唑类农药的一个重要中间体.以1H-1,2,4-三唑,多聚甲醛,氯化亚砜为原料经过羟甲基化、氯化反应得到1-氯甲基-1,2,4-三唑盐酸盐.该研究对文献报导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实验发现,在合成1-羟甲基-1,2,4-三唑时,不必采用溶剂,在催化剂三乙胺的存在下,1H-1,2,4-三唑与多聚甲醛直接反应结果理想.在合成1-氯甲基-1,2,4-三唑盐酸盐时,先采用适当溶剂如三氯甲烷溶解1-羟甲基-1,2,4-三唑,然后向其中缓慢滴加氯化亚砜.采用该方法明显降低了氯化亚砜的挥发,减少了原料损失,使操作条件更温和,并提高了反应收率.合成总收率达92.3%.  相似文献   

11.
以偶氮二异丁腈和甲醇为原料,经氯化亚砜催化下的醇解反应得到偶氮2-甲基丙酸甲酯,收率90.6%;将该酯化物和单乙醇胺经甲醇钠催化下的氨解反应得到偶氮二异丁酰(2-乙醇)胺,收率85.1%;粗产品经水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收率84.5%。合成过程总收率65%以上,产品纯度99.4%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亚甲基丁二酸(衣康酸)为原料,采用五氯化磷为酰氯化试剂,通过熔融法合成了亚甲基丁二酰氯(衣康酰氯)。研究了反应物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并且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的表征。结果表明,在衣康酸和五氯化磷物质的量比为1∶2.2,温度110℃的条件下反应2h,亚甲基丁二酰氯的收率可达到86%,纯度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伊亚甲基苯乙醇合成工艺中反应条件较苛刻、操作较复杂、产物难分离纯化和总收率偏低的问题,以苯乙醛为原料,经亚甲基化反应和均相氢转移还原反应两步合成了β-亚甲基苯乙醇.分别考察了两步反应投料比、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化反应在50℃,投料比为n(苯乙醛):”(甲醛):n(二甲胺盐酸盐)-1:1.2:0.2的条件下反应16h最佳,反应液经减压蒸出甲醛、异丙醇和水,中间产物无需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还原反应;氢转移还原反应于60~65。C下反应12h,投料比”(a-亚甲基苯乙醛):n(异丙醇铝)=1:0.1,反应液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纯化,得到伊亚甲基苯乙醇.产物的总收率可达86%,纯度98.5%以上,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认.该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物易于分离和纯化、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工、Ip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以假薯蓣皂素为原料通过醋酐酰化和氧化反应合成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实验室自制的硅胶固载的12-钨硅酸代替硫酸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代替传统的六价铬盐氧化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5℃~10℃用双氧水氧化反应5h后,回流水解1.5h,得到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粗品.经分离,产品总收率达到80.3%.改进后的工艺方法成本降低,产品总收率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良好的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绿色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5.
以苯酚、甲醛溶液(质量分数为37%~40%)为原料,磷酸为催化剂,经缩合反应合成了双酚F。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对纯化后的产品进行了电镜扫描、红外光谱和熔点测试等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n(苯酚)∶n(甲醛)=2.2∶1.0,n(苯酚)∶n(磷酸)=2.2∶0.8,在温度为42℃时反应2h,再升温至65℃反应0.5h,最优条件下扩大实验所得的收率可稳定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氯化锂为催化剂,对叔丁醇与乙酸酐之间的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酐醇摩尔比对乙酸叔丁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锂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酐醇摩尔比为2∶1;催化剂摩尔分数为12%时乙酸叔丁酯的分离收率可达到67.7%,且所得产品无色透明,具有很高的纯度。合成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操作简便,后处理过程简单,无三废产生。产品经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4,4′-二羟基二苯硫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四正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4,4′-二羟基二苯硫醚环氧树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温度、醚化时间、闭环时间、原料配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4,4′-二羟基二苯硫醚与环氧氯丙烷、四正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10∶0.02,反应温度90℃,醚化时间4h,闭环时间2h,氢氧化钠与4,4′-二羟基二苯硫醚的摩尔比为1.2∶1.优化反应得到产物的环氧值为4.599mmol/g,产率为87.79%.通过对产物的结构表征,验证了两步法合成工艺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废旧不饱和聚酯树脂裂解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废料裂解制燃料油技术进行了研究, 系统地考察了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反应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催化裂解所需反应温度比热裂解反应温度降低了100 ℃, 液相产品收率提高了20 %。试验确定催化裂解反应温度为400 ~ 450 ℃, 反应时间为70 ~ 80 min;剂油质量比为1∶5。试验对4 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 研究表明, 单独使用YB-2 催化剂, 液相产品收率为58 .22%~ 59.14 %;YB-1 和YB-2 混合使用, 最高液相产品收率为68.76%。通过试验证明, 应用催化裂解技术是解决废旧不饱和聚酯树脂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采用HY-6 型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合成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MoDDP)。通过对金属的质量分数及收率、反应产物选择性、硫磷酸制备条件等方面的考核,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在混醇与五硫化二磷的摩尔比为3.95∶1 , 控制反应温度为70~ 90 ℃, 反应时间为2 h 的条件下制备硫磷酸。在催化剂存在下, 保持温度为80 ~ 100 ℃, 反应时间4~ 6 h 制备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产物中金属钼的质量分数达到10 %以上,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的收率超过85%。制得的产品经摩擦试验机验证其摩擦性能与传统还原法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顺酐与甲醇一步合成富马酸二甲酯的工艺路线,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通过工业生产证明了工艺条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